MySQL日志之redo log和binlog
Posted god-jiang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MySQL日志之redo log和binlog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言
只要是接触过mysql的程序员,那么或多或少都有听过redo log(重做日志)和binlog(归档日志)。今天就来分享一下这两个日志的用处和区别。
简单来说,redo log是InnoDB特有的日志,如果使用的是其他存储引擎,就没有redo log,只有binlog。
binlog是MySQL的Server层的日志,不管使用什么存储引擎,都会有binlog的存在。那么,为什么要有redo log和binlog呢?一个binlog不就可以全部解决了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看一下redo log和binlog的区别吧。
redo log
redo log称为重做日志,用于记录事务的变化,记录的是数据被修改之后的值。InnoDB采用redo log来保证事务更新的一致性和持久性。
在MySQL中,如果你要更新一条语句,需要带更新条件,比如update T set name = ‘god-jiang’ where id=6,一般都是先查询到id=6的语句,然后再进行更新操作。
如果更新的数量是100条,1000条甚至10000条的时候,每一次更新都需要写到磁盘上。然后磁盘也要找到对应的记录,然后再更新,整个过程IO成本、查找成本太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MySQL的设计者采用了WAL技术来解决。WAL全称是Write Ahead Logging,意思就是先写日志,再写磁盘。
具体操作:当有一条记录需要更新的时候,InnoDB引擎会先把记录写到redo log中,并更新内存,这个时候更新就算完成了。同时,InnoDB引擎会在适当的时候(系统空闲时),将这个操作记录更新到磁盘中,这个更新往往是在系统比较空闲的时候。
但是redo log的大小是固定的,不可能一直无限写,让我们看下MySQL怎么做到的吧。
MySQL使用的是write pos和check point搭配循环写保证数据都能及时的更新到磁盘中。
write pos是当前记录的位置,一边写一边往后移动。check point是当前要擦除的位置,也是往后移动并且循环的,擦除记录之前要把记录更新到数据文件中。
当ib_logfile_3写满了之后就会回到ib_logfile_0继续写。而ib_logfile_x都是可以通过MySQL来配置分组,但是配置的redo log大小是固定的。
write pos与check point之间的部分表示可以记录新的操作。如果write pos追上了check point,表示redo log满了,这个时候就不能继续执行新的操作,需要停下擦除一些记录,并且把check point往后推进。
有了redo log,InnoDB可以保证即使数据库发现异常重启了,也不会丢失之前提交的事务,这个能力也被称为crash-safe。
以上就是redo log的介绍,看完了之后,你可以试着去问一下你公司的DBA同事,MySQL是否可以恢复到半个月内任意一秒的状态,得到的答案肯定是可以的,这都要归功于redo log的功劳。
binlog
binlog记录了所有DDL(数据定义语句)和DML(数据操纵语句),但是不包括select和show。
binlog主要用来进行POINT-IN-TIME(PIT)的恢复及主从复制环境的建立。从表面上看它和redo log非常相似,都是记录了对于数据库操作的日志,但是从本质上看,还是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redo log和binlog的区别
- 首先,redo log是在InnoDB存储引擎层产生,而binlog是在数据库上层产生的,并且binlog不仅仅针对InnoDB存储引擎,MySQL数据库中任何存储引擎都会产生binlog
- 其次,两种日志的内容记录不同。binlog是一种逻辑日志,其记录的是对应的SQL语句,而redo log是一种物理日志,其对应的是对于每个页的修改
- 最后,两种日志写入磁盘的时间点不同,binlog只在事务提交完成后进行一次写入,而redo log在事务进行中不断的写入,表现为不是随事务提交的顺序写入
- binlog一般作为恢复数据使用,主从复制搭建,而redo log通常作为MySQL异常宕机或者介质故障后的数据恢复使用
通过简单的更新语句演示执行器和InnoDB引擎的内部流程
update T set name = 'god-jiang' where id = 6
- 通过执行器从InnoDB引擎取出id=6的记录,然后加载到内存中
- 执行器拿到引擎返回的结果,把name修改为’god-jiang’,再重新调用存储引擎的接口写入新数据
- 引擎将新数据更新到内存中,同时将这个更新操作写到redo log中,此时redo log处于prepare状态
- 执行器生成这个操作的binlog,并把binlog写到磁盘中
- 执行器调用引擎提交事务的接口,并且把刚刚写入的redo log改为commit状态,更新完成
对应的流程图
最后为什么写入redo log会处于prepare状态,然后写入binlog还要变成commit状态?其实这个过程就叫做“两阶段提交”。
两阶段提交
其实redo log和binlog都可以用于表示事务的提交的状态,而两阶段提交就是让这两个状态保持逻辑上的一致。
举例子:update T set name = ‘god-jiang’ where id = 6没有两阶段提交会发生什么?
先写redo log后写binlog。假设写完了redo log,binlog还没有写完,这个时候MySQL异常重启。因为redo log写完了,恢复系统的时候name=‘god-jiang’。但是binlog没有写完,所以binlog没有记录这条语句,这个时候用binlog恢复数据的时候,恢复出来的name就是原来值,与redo log不同。
同理可得,先写binlog后写redo log也会发现两个日志恢复的数据不同。这个不一致会导致线上出现主从不一致的情况。
总结
- redo log可以保存crash-safe能力,可以保证MySQL异常重启数据不丢失
- binlog可以记录对应的SQL语句,也可以保证MySQL异常重启数据不丢失
- 提交事务的两阶段提交,可以维持数据逻辑一致性
参考资料
- 《MySQL实战45讲》 林晓斌
- 《高性能MySQL》第三版 1.3 事务
- 《MySQL技术内幕》第二版 7.2事务的实现
以上是关于MySQL日志之redo log和binlog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MYSQL INNODB的REDO LOG与BINLOG的区别
数据库篇:mysql日志类型之 redo、undo、binlog
mysql日志系统:binlog,redo log,undo 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