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盘中孔”?
Posted 卓晴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你知道什么是“盘中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嘉立创的盘中孔工艺
01 盘中孔工艺
一、前言
电子产品在设计、调试、生产过程中 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 PCB 的产生制作。好的电路板厂家不仅能够提供快捷质优的服务, 而且还有特殊的工艺提高电路板焊接质量,提升最终产品的可靠性。 嘉立创推广的“盘中孔”工艺 就为高密度电路板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如果大家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 做单面板、双面板、四层板的话, 那从今天起可能得改变一下, 因为嘉立创已经正式进军高多层板, 生产能力达到了32层, 其下单系统也已经上线到了20层。
从他们最近的一系列动作, 可以看出嘉立创对高多层板市场势在必得, 释放出了“核弹级”大招 ——对6-20层PCB板盘中孔工艺进行免费。
二、盘中孔
盘中孔工艺有多大价值? 先前为什么在市场上没有普及呢? 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聊一聊。 盘中孔工艺,到底有多大价值?
盘中孔,顾名思义就是将过孔打在焊盘上。 对于高多层板的LAYOUT设计师来说, 能带来多大的方便呢, 我们先来举个例子。
不知道大家在画PCB的时候会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芯片的引脚太密, 某个引脚想要走线出去但是完全被包围了, 尤其是在BGA封装的芯片中。 例如下图中的U1_B7引脚就没有办法在走线出去, 四周都被包围了。 这个时候,一般会有两种选择。
方案一:牵一发而动全身。 把之前的走线都删了, 然后重新规划新的走线方式, 尽可能的让这个线路能布通。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演示, 现实情况要比这复杂很多, 而且此时有可能会导致U1_B6引脚走线困难。 所以说这种方法的缺点很明显, 非常浪费时间, 而且重新走线不一定能保证可以走通。
方案二:简单粗暴, 直接在焊盘上打孔从其它层走线。 这种方式的优势非常明显, 除了简单之外,走线也会变得非常简洁。 虽然这种方式的优点很多, 但大部分情况下设计者还是会采用第一种操作方法, 主要的原因是在焊盘上打孔 有可能会影响SMT焊接质量, 也会影响焊盘的机械强度。
三、工艺
嘉立创推出的盘中孔工艺, 采用树脂塞孔然后盖帽电镀, 不仅可以将过孔打在任意焊盘和BGA上, 而且不会影响后续SMT。 怎么做到呢? 就是先用树脂把过孔填充起来, 烤干树脂磨平, 然后在树脂表面镀上铜, 这样外观上完全看不出有过孔的痕迹, 自然也就不会影响到焊接了。
我们来看几组图片: 实际的剖面图: 实际效果对比图: 这种工艺给LAYOUT工程师带来的第一感受是“丝滑”, 终于可以在焊盘和BGA上任意打孔了; 第二是效率, 盘中孔工艺可以极大地缩短了布线时间, 原来可能需要7天的, 现在只需要2天。 多出来的几天,又可以画两张板子了。
以上是关于你知道什么是“盘中孔”?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