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无线技术基础自学系列 | 5G组网方式

Posted COCOgsta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5G无线技术基础自学系列 | 5G组网方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素材来源:《一本读懂5G技术》

一边学习一边整理内容,并与大家分享,侵权即删,谢谢支持!

附上汇总贴:5G无线技术基础自学系列 | 汇总_COCOgsta的博客-CSDN博客


5G是移动通信网部署的大势所趋,但4G仍是现网网络设备的主流。建设和部署5G网络包括两个部分: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和核心网(Core Network,CN)。无线接入网主要由基站组成,为用户提供无线接入功能;核心网则主要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和相应的控制管理功能等。由于5G核心网和无线网同步部署,投资巨大。且在5G部署的初期,NFV、SDN、通用硬件等技术并不成熟,核心网组网和协议制定还面临很多挑战,所以最早冻结的5G协议——5G RAN无法单独工作,仅仅是作为4G的补充,用于分担4G的流量。这个时候的5G组网,就是非独立组网(Non-Stand Alone,NSA)。5G独立组网(Stand Alone,SA)的标准化足足比非独立组网慢了半年多。

非独立组网方式下,5G NR基站和LTE基站同时接入升级以后的4G EPC,涉及4G基站和5G基站同时给UE提供连接服务,这就是双连接。其实,双连接技术在LTE-A阶段就有协议支撑了,可是在LTE组网中应用很少;到了5G时代,5G NR基站非独立组网的情况下,5G NR和4G基站之间双连接技术开始大放光彩。5G NR和5G NR的双连接技术也在协议制定过程中。在双连接的概念下,又涉及诸如MeNB、SeNB、MgNB、SgNB、MCG和SCG等概念。

6.4.1 CA与DC

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顾名思义就是将多个载波聚合起来发送。由于每个运营商能分到的频段有限,而且不一定连续,如果每个UE都只能用其中某个频段的话,那么UE的速率将会受到限制。载波聚合技术就是把相同频段或者不同频段的频谱资源聚合起来给UE使用,以提高UE的数据业务速率。3GPP R10版本为了提升数据业务速率,提出了LTE-A载波聚合(CA)技术。在后续的版本中载波聚合技术陆续得到了功能上的增强,可以聚合的载波数越来越多,支持的载波频段可以很离散,载波类型也可以不同。如图6-31所示,假设运营商有两个频段:频段A和频段B,运营商可以使用载波聚合技术将频段A和频段B同时分配给UE聚合使用。载波聚合时,每个载波都对应一个小区(Cell)。

DC (Dual-Connectivity,双连接)顾名思义就是UE同时与两个基站保持着连接。双连接类似于我们常用的耳机,两路数据可以通过左右一对耳机传送在一个人的脑子中。DC技术最早出现的时候是为了解决小区边缘用户的覆盖问题,后期也会瞄准提升数据业务速率的目标。如图6-32所示,UE处于小区边缘,如果仅靠主基站A,UE的信号强度可能不够。运营商可以在小区边缘部署基站B,通过把基站A和基站B配置成双连接模式以增强覆盖。UE同时与基站A和基站B保持连接。

图6-31 载波聚合

图6-32 双连接技术

双连接中,负责控制面的基站就叫作控制面锚点。这里的控制面锚点就像耳机线上的控制按钮,既可以控制播放,也可以发送数据。

用户的数据需要分到双连接的两条路径上独立传送,但是在哪里分流呢?这个分流的位置就叫分流控制点。

3GPP R12版本中提出了LTE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技术。后续版本又陆续提出了LTE基站、5G NR基站的双连接以及两个5G NR基站的双连接。双连接技术也会逐渐发展为多连接技术。多连接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UE(用户终端)与宏微多个无线网络节点的同时连接。不同的网络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T),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

双连接和载波聚合有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

1)双连接下数据流在PDCP层分离和合并,随后将用户数据流通过多个基站同时传送给用户,而载波聚合下数据流在MAC层进行分离和合并。DC与CA的区别在于:DC下的两个基站独立调度,这也就意味着UE必须得有两个不同的MAC实体,一个对应基站A,另一个对应基站B;而CA下所有的CC都对应一个MAC实体。

2)双连接是发生在不同站点之间的聚合(通常为一个宏基站和一个微基站,两者之间通过X2或Xn接口相连),而载波聚合是发生在一个站点的聚合。

图6-33总结了CA和DC的关系。

图6-33 CA和DC的关系

6.4.2 MCG与SCG

在学习5G NR和LTE技术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MeNB、SeNB、MgNB、SgNB、MCG、SCG、PCell、PSCell、SCell和sPCell等概念。对刚刚接触CA和DC概念的人来说,会对这些概念产生比较大的困扰。现在我们举例进行说明。

给UE提供双连接服务的两个基站中,从UE到基站,再到核心网的控制面信令由哪个基站负责,或者说,UE从哪个基站首先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哪个基站就是主节点(Master Node,MN)、主基站或者锚点站。主要任务是提供数据业务流承载,而不承载控制面信令的基站就是从节点(Secondary Node,SN)、辅基站。

主基站是LTE的基站称为MeNB(Master eNodeB);主基站是5G NR的基站称为MgNB(Master gNodeB)。辅基站是LTE的基站称为SeNB(Secondary eNodeB);辅基站是5G NR的基站称为SgNB(Secondary gNodeB)。

有了双连接的概念,就有了MCG和SCG的概念,如图6-34所示。从信令交互角度来看,UE首先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的小区(Cell)所在的组(Group)就是MCG。假若5G NR基站和LTE基站一起给UE提供双连接服务,LTE作主基站,5G NR基站作辅基站,那么LTE所提供的多个小区就是MCG(Master Cell Group,主小区组),5G NR提供的多个小区就是SCG(Secondary Cell Group,辅小区组)。MCG的小区和SCG的小区应该配置成邻小区关系。

图6-34 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

在MCG下,可能会有很多个小区,其中有一个用于发起初始接入的小区,这个小区称为PCell(Primary Cell,主小区),PCell是MCG里面最“主要”的小区。其他小区就是SCell(Secondary Cell,辅小区)。MCG下的PCell和MCG下的SCell通过载波聚合(CA)技术联合在一起。

同样地,在SCG下也会有一个最主要的小区,也就是PSCell,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在SCG下发起初始接入的小区。SCG下的PSCell和SCG下的SCell也是通过CA技术联合在一起。

因为很多信令只在PCell和PSCell上发送,为了描述方便,协议中也定义了一个概念sPCell(special Cell),如图6-35所示。

图6-35 sPCell的概念

6.4.3 NSA与SA

5G网络部署方式有两种:非独立组网模式(NSA)和独立组网模式(SA)。

非独立组网(NSA)指的是使用现有的4G基础设施,进行5G网络的部署。基于NSA架构的5G载波仅承载用户数据,其控制信令仍通过4G网络传输。在NSA组网中,大多是以LTE为锚点来实现5G NR与LTE的双连接的。

独立组网模式(SA)指的是新建5G网络,包括5G基站、5G回程链路以及5G的核心网。SA组网在引入了全新网元与接口的同时,还将大规模采用网络NFV、SDN等新技术,并与5G无线侧的关键技术结合,其协议开发、网络规划部署及互通互操作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

将4G和5G组网部署方式结合起来考虑,在3GPP协议上,提出了8个选项,如图6-36所示。其中选项1、2、5、6是独立组网,选项3、4、7、8是非独立组网。非独立组网的选项3、4、7还有不同的子选项。在这些选项中,选项1就是4G网络的结构。选项6和选项8仅是理论上存在的部署场景,不具有实际部署价值。

图6-36 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方案

(1)独立组网(SA)选项

选项1,如图6-37所示,这是纯4G的组网架构。注意图中连接手机、4G基站和4G核心网的各有一条实线和一条虚线。其中虚线代表控制面,实线代表用户面。控制面,就是用来发送管理、调度资源所需的信令通道;用户面,直观理解就是发送用户的业务数据的通道。用户面和控制面是完全分离的。然而,选项1和5G并没有什么关系!

选项2,如图6-38所示,架构很简单,就是5G基站连接5G核心网,这是5G网络架构的终极形态,可以支持5G的所有应用。虽然架构简单,但在现有的网络条件下,要实现这种架构需要新建大量的基站和核心网,运营商投资巨大。可以说选项2组网方式就是“不差钱”的运营商或者从零开始的运营商的选择。

图6-37 SA:选项1

图6-38 SA:选项2

把现有的4G基站升级一下,变成增强型4G基站。然后把它们接入5G核心网,这样可以利旧,多少也能省点钱。这是选项5。4G基站升级增强之后连到了5G核心网之上,本质上还是4G。但新建了5G核心网之后,原先的4G核心网也该慢慢退服,一定会出现4G基站连接5G核心网的需求。但是,改造后的增强型4G基站和5G基站相比,在峰值速率、时延、容量等方面依然有明显差别。

把5G基站连到4G核心网,然后不用和4G基站配合,也没有5G核心网,就是选项6。如图6-40所示。这种情况下,5G基站“有力使不出”,相对于核心网来说,5G基站是花钱的大头,竟然不建相对是小头的5G核心网?因此,这个架构不具有实际部署意义。

总结起来,5G可能的独立组网方案只有选项2和选项5,其中选项2是5G网络的终极架构。选项2的优势有:一步到位引入5G基站和5G核心网,不依赖于现有4G网络,演进路径最短;全新的5G基站和5G核心网,能够支持5G网络引入的所有新功能和新业务。有利就有弊,选项2对应的劣势有:5G频点相对LTE较高,初期部署难以实现连续覆盖,会存在大量的5G与4G系统间的切换,用户体验不好;初期部署成本相对较高,无法有效利用现有4G基站资源。

图6-39 SA:选项5

图6-40 SA:选项6

(2)非独立组网(NSA)选项

5G非独立组网有诸多选项,有的选项又有很多子项。不同方案的差别,都是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排列组合,就可以形成不同的方案。

1)基站连接的是4G核心网还是5G的核心网?

2)控制信令走4G基站还是5G基站?

3)数据分流点是在4G基站,还是5G基站,还是核心网?

选项3主要使用的是4G的核心网络,控制面锚点都在4G,适用于5G部署的最初阶段,覆盖不连续,也没太多业务,纯粹是作为4G无线宽带的补充而存在。由于传统的4G基站处理数据的能力有限,需要对基站进行硬件升级改造,变成增强型4G基站,该基站为主站,新部署的5G基站作为从站来使用。

选项3又分为3、3a和3x子项,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分呢?关键在于数据分流控制点的不同。

5G基站是无法直接连在4G核心网上的,所以5G基站通过4G基站接到4G核心网。这种组网方式,就是选项3的第一种方式,如图6-41所示。选项3的数据分流控制点在4G基站上,也就是说,4G不但要负责控制管理,还要负责把从核心网下来的数据分为两路,一路自己发给手机,另一路分流到5G去发给手机。

图6-41 NSA:选项3

由于部分4G基站建设时间较久,4G基站须进行彻底的软硬件升级才能具备这样的能力。然而,基站硬件能否扛得住5G的流量,是一个问题。而且运营商不愿意花资金进行4G基站(毕竟都是旧设备,迟早要淘汰)改造,于是需要想出另外的方案:选项3a和选项3x。

选项3a就是5G基站的用户面数据直接传输到4G核心网,4G核心网进行数据分流控制,如图6-42所示。而选项3x是5G基站将自己用户面的数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4G基站不能传输的数据,这部分数据使用5G基站进行传输;剩下的一部分数据转给4G基站进行传输,如图6-43所示。两者的控制面命令仍然由4G基站进行传输。选项3a和选项3x的4G基站无须增强。

图6-42 NSA:选项3a

图6-43 NSA:选项3x

我们把选项3组网方式里面的4G核心网替换成5G核心网,这就是“7系”的组网方式,如图6-44所示。毕竟,很多优质的5G体验,必须基于5G核心网才能实现。因为核心网是5G,所以在“7系”的组网方式中,4G基站都需要升级成增强型4G基站。

图6-44 NSA:选项7的三个子项

选项4组网方案中,4G基站和5G基站共用5G核心网,5G基站为主站,4G基站为从站。唯一不同的是,选项4的用户面从5G基站走,选项4a的用户面直接连5G核心网。如图6-45所示。

选项8组网,就是4G基站和5G基站共用4G核心网,5G基站为主站,4G基站为从站。这种组网现实意义不大,3GPP协议已经放弃。

非独立组网中,3/3a/3x组网方式是目前国外运营商最喜欢的方式,原因很简单:利旧了4G基站,省钱;部署起来很快很方便,有利于迅速推入市场,抢占用户。

图6-45 选项4方案

综上所述,目前运营商可选的5G部署方案为选项2、选项3、选项4、选项5和选项7。几种方案的比较如表6-2所示。对于LTE网络比较有优势的运营商来说,选项3是初始阶段可以考虑的。对于一些想在5G建设中一步到位、迅速赶超竞争对手的运营商来说,选项2是一个重要选项。

表6-2 5G组网方式各选项比较

以上是关于5G无线技术基础自学系列 | 5G组网方式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5G无线技术基础自学系列 | μ参数

5G无线技术基础自学系列 | NSA组网场景下移动性管理

5G无线技术基础自学系列 | SA及NSA组网架构

5G无线技术基础自学系列 | 5G网络接入问题分析

5G无线技术基础自学系列 | 5G移动性KPI

5G无线技术基础自学系列 | 网络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