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元认知问题让你学习更有效率(转自知乎)

Posted mitsuhide1992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8个元认知问题让你学习更有效率(转自知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元认知:指人们对于自己认知程度的了解、意识和控制,即,我懂了吗?我懂多少?
心理学家们发现,那些对于自己到底认识多少有着清醒认识的人,学习会更有效率。

请问自己以下十个问题,来测试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1)当你开始一项任务的时候,你有没有评估过你应该以多大的仔细程度去做这件事?

过度学习和漏洞风险只有通过充分地认识自己才能减轻。
当你自学一章内容的时候,你有没有计划过要在这个章节里花多少时间,精读还是细读?有些章节不那么重要,你是否也和重要章节那样从头读到尾?

当你认为一项任务你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你就更能抽出额外的精力去有针对地攻克它,而对于不重要的内容,你就可以保存精力和耐心。

2)总的来说,你根据自己平时的表现来预测期末的成绩准确吗?

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由此而产生的焦虑和时间错配才是最致命的。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一个预期,一个最明显的现象就是,我们会压低或高估自己的成绩预期,造成我们无所适从。预测准不准非常重要,这直接影响我们的冲刺计划。如果你对自己的平时表示还比较满意,认为最终成绩已经在可控范围内了,那么你就可以抽出时间去做别的事情。

3)每读一页左右,你都有总结这页讲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描述吗?

书读熟不熟,只要看你对相关内容的位置了解清不清楚即可。
书本,是天然的记忆宫殿,通过记忆内容块位置,我们可以快速地提取相关知识。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明白每一页到底讲了什么。以页为单位记忆,每读一页进行总结,这样的频率是适宜的,既保证了一定的内容连贯性,又及时反馈了解自己掌握得如何。

总结,特别是以自己的话输出,既了解自己,又加深认识。
在整合输出的过程中,我们明白自己到底了解的如何,又进行了符合自己认知的编码。

↘以下是“内容块”的图片示例,注意红框将内容分成块状来记忆。

4)每学习一章,你都有测试自己对相关术语和问题的理解吗?

大部分人的反馈频率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讨厌测试,也不愿从测试中了解自己。
测试的真正目的是了解自己,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和父母。通过每一个微小的反馈,我们都可以不断校正(modify)微调自己的学习计划。

如果你发现学习效果并不如意,你可以马上多看两眼相关的知识,或者寻找一些其他形式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学习。

5)当你感到之前的阅读、学习内容不是很清楚或是感到自己走神了一段时间的时候,你会跳回去理解或是意识到吗?

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哪里有问题。知晓问题最好的时机是当下。
及时预警,才能将漏洞风险控制在阅读、学习之时。及时意识到存在问题,就会第一时间去解决,或是引导你进行一段时间的持续关注:尝试着将不太懂的地方进行标记。在阅读的流畅性和知识的理解全面性之间,我们必须作出权衡。

真正解决问题的人都会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问题的敏感度:将大问题变成一个个小问题,而发现这些小问题最好的时机,就是在过程中就把它记录下来或是立即处理。

6)当你读到不懂的重要术语时,你会查字典、找资料来想尽一切途径去理解它吗?

搜商是衡量一个人解决问题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
当你发现不懂的地方之后,如何进行相关内容的搜集、归类、总结?现实的途径比你想象得要多得多,关键是何种方式最高效、定位最准确?你有没有属于自己独家的搜集、解决问题的途径?

互联网虽然资料很多,但是内容的提取却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a.如何精确表述你的问题,寻找合适的关键词,是一个问题。b.知识库往往具有一定的门槛,如会员、积分等,你又如何突破这个大门,又是一个问题。(呼叫万能的某宝…)c.当你终于找到了大致的途径,如何快速浏览、筛选无关的内容,从文字群中精确地找出你真正需要的内容,又是一个问题。

7)你会时常将同一书本内的内容进行联系吗?

通过联系,知识不再是单一被提取的孤点,而是分散在广袤网状结构的一个单元。
每学一章,都去思考和上一章的过渡点在哪?问题是如何被引出的?知识是如何联系的,知识是如何被有层次地组织的?

评价一个教材的好坏、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如何,不妨看看他是如何进行知识的过渡和衔接的,看看他如何把这些知识有层次地排列规矩的。记忆的快与慢,联想的多与少,逻辑的强与弱,都是联系的问题。

8)你会时常将书本知识与其他学科和生活进行联系吗?

异质化内容的相互碰撞,更容易加深我们对于概念的理解。
认知模型中得到的数据越多,内容差异性越大,更能兼容不一样的情境。例如,每一次做题,我们都在对比心中所想的和真实情况的差异,每一次做错我们都在完善我们对于一个知识点的全面认识,并修正认知偏差。同样的题目显然不能增进我们的认知,相反,通过与其他学科、生活联系,更能快速修正和完善模型。

每一个概念,都存储着巨大的信息,不论是书本描述的,还是现实看到的,都构成我们对于它的认识。不要简单地认为我们对于某一个知识的认识是足够了的,认知应该时常被不一样的东西刷新,再与已知进行补充。

总结:
以上问题看起来一条又一条的,但基本的思路就是“知己,方能有的放矢”。

也许这个答案主要的作用就是告诉你:认清自己,并不是毫无卵用,而是实实在在地帮助我们决策的利器。

Try to start with a little step and keep being better!

以上是关于8个元认知问题让你学习更有效率(转自知乎)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学习与认知方法

前端学习路线(转自知乎)

《认知突围》摘抄

重磅 | 死磕 Elasticsearch 8.X 方法论认知清单(2022年国庆更新版)

重磅 | 死磕 Elasticsearch 8.X 方法论认知清单(2022年国庆更新版)

重磅 | 死磕 Elasticsearch 8.X 方法论认知清单(2022年国庆更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