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消息队列发展历程
Posted 阿里云云栖号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Redis消息队列发展历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简介:Redis是目前最受欢迎的kv类数据库,当然它的功能越来越多,早已不限定在kv场景,消息队列就是Redis中一个重要的功能。Redis从2010年发布1.0版本就具备一个消息队列的雏形,随着10多年的迭代,其消息队列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作为一个全内存的消息队列,适合应用与要求高吞吐、低延时的场景。本文将来盘一下Redis消息队列功能的发展历程,历史版本有哪些不足,后续版本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作者 | 丕天
来源 | 阿里技术公众号
Redis是目前最受欢迎的kv类数据库,当然它的功能越来越多,早已不限定在kv场景,消息队列就是Redis中一个重要的功能。
Redis从2010年发布1.0版本就具备一个消息队列的雏形,随着10多年的迭代,其消息队列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作为一个全内存的消息队列,适合应用与要求高吞吐、低延时的场景。
我们来盘一下Redis消息队列功能的发展历程,历史版本有哪些不足,后续版本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一 Redis 1.0 list
从广义上来讲消息队列就是一个队列的数据结构,生产者从队列一端放入消息,消费者从另一端读取消息,消息保证先入先出的顺序,一个本地的list数据结构就是一个进程维度的消息队列,它可以让模块A写入消息,模块B消费消息,做到模块A/B的解耦与异步化。但想要做到应用级别的解耦和异步还需要一个消息队列的服务。
1 list的特性
Redis 1.0发布时就具备了list数据结构,应用A可以通过lpush写入消息,应用B通过rpop从队列中读取消息,每个消息只会被读取一次,而且是按照lpush写入的顺序读到。同时Redis的接口是并发安全的,可以同时有多个生产者向一个list中生产消息,多个消费者从list中读取消息。
这里还有个问题,消费者要如何知道list中有消息了,需要不断轮询去查询吗。轮询无法保证消息被及时的处理,会增加延时,而且当list为空时,大部分轮询的请求都是无效请求,这种方式大量浪费了系统资源。好在Redis有brpop接口,该接口有一个参数是超时时间,如果list为空,那么Redis服务端不会立刻返回结果,它会等待list中有新数据后在返回或是等待最多一个超时时间后返回空。通过brpop接口实现了长轮询,该效果等同于服务端推送,消费者能立刻感知到新的消息,而且通过设置合理的超时时间,使系统资源的消耗降到很低。
#基于list完成消息的生产和消费
#生产者生产消息msg1
lpush listA msg1
(integer) 1
#消费者读取到消息msg1
rpop listA
"msg1"
#消费者阻塞式读取listA,如果有数据立刻返回,否则最多等待10秒
brpop listA 10
1) "listA"
2) "msg1"
使用rpop或brpop这样接口消费消息会先从队列中删除消息,然后再由应用消费,如果应用应用在处理消息前异常宕机了,消息就丢失了。但如果使用lindex这样的只读命令先读取消息处理完毕后在删除,又需要额外的机制来保证一条消息不会被其他消费者重复读到。好在list有rpoplpush或brpoplpush这样的接口,可以原子性的从一个list中移除一个消息并加入另一个list。
应用程序可以通过2个list组和来完成消息的消费和确认功能,使用rpoplpush从list A中消费消息并移入list B,等消息处理完毕后在从list B中删除消息,如果在处理消息过程中应用异常宕机,恢复后应用可以重新从list B中读取未处理的消息并处理。这种方式为消息的消费增加了ack机制。
#基于2个list完成消息消费和确认
#从listA中读取消息并写入listB
rpoplpush listA listB
"msg1"
#业务逻辑处理msg1完毕后,从listB中删除msg1,完成消息的确认
lrem listB 1 msg1
(integer) 1
2 list的不足之处
通过Redis 1.0就引入的list结构我们就能实现一个分布式的消息队列,满足一些简单的业务需求。但list结构作为消息队列服务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它没有广播功能,一个消息只能被消费一次。而在大型系统中,通常一个消息会被下游多个应用同时订阅和消费,例如当用户完成一个订单的支付操作时,需要通知商家发货,要更新物流状态,可能还会提高用户的积分和等级,这些都是不同的下游子系统,他们全部会订阅支付完成的操作,而list一个消息只能被消费一次在这样复杂的大型系统面前就捉襟见肘了。
可能你会说那弄多个list,生产者向每个list中都投递消息,每个消费者处理自己的list不就行了吗。这样第一是性能不会太好,因为同一个消息需要被重复的投递,第二是这样的设计违反了生产者和消费者解耦的原则,这个设计下生产者需要知道下游有哪些消费者,如果业务发生变化,需要额外增加一个消费者,生产者的代码也需要修改。
3 总结
优势
- 模型简单,和使用本地list基本相同,适配容易
- 通过brpop做到消息处理的实时性
- 通过rpoplpush来联动2个list,可以做到消息先消费后确认,避免消费者应用异常情况下消息丢失
不足
- 消息只能被消费一次,缺乏广播机制
二 Redis 2.0 pubsub
list作为消息队列应用场景受到限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广播,所以Redis 2.0中引入了一个新的数据结构pubsub。pubsub虽然不能算作是list的替代品,但它确实能解决一些list不能解决的问题。
1 pubsub特性
pubsub引入一个概念叫channel,生产者通过publish接口投递消息时会指定channel,消费者通过subscribe接口订阅它关心的channel,调用subscribe后这条连接会进入一个特殊的状态,通常不能在发送其他请求,当有消息投递到这个channel时Redis服务端会立刻通过该连接将消息推送到消费者。这里一个channel可以被多个应用订阅,消息会同时投递到每个订阅者,做到了消息的广播。
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会订阅一批channel,例如一个用户订阅了浙江的新闻的推送,但浙江新闻还会进行细分,例如“浙江杭州xx”、“浙江温州xx”,这里订阅者不需要获取浙江的所有子类在挨个订阅,只需要调用psubscribe“浙江*”就能订阅所有以浙江开头的新闻推送了,这里psubscribe传入一个通配符表达的channel,Redis服务端按照规则推送所有匹配channel的消息给对应的客户端。
#基于pubsub完成channel的匹配和消息的广播
#消费者1订阅channel1
subscribe channel1
1) "subscribe"
2) "channel1"
3) (integer) 1
#收到消息推送
1) "message"
2) "channel1"
3) "msg1"
#消费者2订阅channel*
psubscribe channel*
1) "psubscribe"
2) "channel*"
3) (integer) 1
#收到消息推送
1) "pmessage"
2) "channel*"
3) "channel1"
4) "msg1"
1) "pmessage"
2) "channel*"
3) "channel2"
4) "msg2"
#生产者发布消息msg1和msg2
publish channel1 msg1
(integer) 2
publish channel2 msg2
(integer) 1
在Redfis 2.8时加入了keyspace notifications功能,此时pubsub除了通知用户自定义消息,也可以通知系统内部消息。keyspace notifications引入了2个特殊的channel分别是__keyevent@__:和__keyspace@__:,通过订阅__keyevent客户端可以收到某个具体命令调用的回调通知,通过订阅__keyspace客户端可以收到目标key的增删改操作以及过期事件。使用这个功能还需要开启配置notify-keyspace-events。
#通过keyspace notifications功能获取系统事件
#写入请求
set testkey v EX 1
#订阅key级别的事件
psubscribe __keyspace@0__:testkey
1) "psubscribe"
2) "__keyspace@0__:testkey"
3) (integer) 1
#收到通知
1) "pmessage"
2) "__keyspace@0__:testkey"
3) "__keyspace@0__:testkey"
4) "set"
1) "pmessage"
2) "__keyspace@0__:testkey"
3) "__keyspace@0__:testkey"
4) "expire"
1) "pmessage"
2) "__keyspace@0__:testkey"
3) "__keyspace@0__:testkey"
4) "expired"
#订阅所有的命令事件
psubscribe __keyevent@0__:*
1) "psubscribe"
2) "__keyevent@0__:*"
3) (integer) 1
#收到通知
1) "pmessage"
2) "__keyevent@0__:*"
3) "__keyevent@0__:set"
4) "testkey"
1) "pmessage"
2) "__keyevent@0__:*"
3) "__keyevent@0__:expire"
4) "testkey"
1) "pmessage"
2) "__keyevent@0__:*"
3) "__keyevent@0__:expired"
4) "testkey"
2 pubsub的不足之处
pubsub既能单播又能广播,还支持channel的简单正则匹配,功能上已经能满足大部分业务的需求,而且这个接口发布的时间很早,在2011年Redis 2.0发布时就已经具备,用户基础很广泛,所以现在很多业务都有用到这个功能。但你要深入了解pubsub的原理后,是肯定不敢把它作为一个一致性要求较高,数据量较大系统的消息服务的。
首先,pubsub的消息数据是瞬时的,它在Redis服务端不做保存,publish发送到Redis的消息会立刻推送到所有当时subscribe连接的客户端,如果当时客户端因为网络问题断连,那么就会错过这条消息,当客户端重连后,它没法重新获取之前那条消息,甚至无法判断是否有消息丢失。
其次,pubsub中消费者获取消息是一个推送模型,这意味着Redis会按消息生产的速度给所有的消费者推送消息,不管消费者处理能力如何,如果消费者应用处理能力不足,消息就会在Redis的client buf中堆积,当堆积数据超过一个阈值后会断开这条连接,这意味着这些消息全部丢失了,在也找不回来了。如果同时有多个消费者的client buf堆积数据但又还没达到断开连接的阈值,那么Redis服务端的内存会膨胀,进程可能因为oom而被杀掉,这导致了整个服务中断。
3 总结
优势
- 消息具备广播能力
- psubscribe能按字符串通配符匹配,给予了业务逻辑的灵活性
- 能订阅特定key或特定命令的系统消息
不足
- Redis异常、客户端断连都会导致消息丢失
- 消息缺乏堆积能力,不能削峰填谷。推送的方式缺乏背压机制,没有考虑消费者处理能力,推送的消息超过消费者处理能力后可能导致消息丢失或服务异常
三 Redis 5.0 stream
消息丢失、消息服务不稳定的问题严重限制了pubsub的应用场景,所以Redis需要重新设计一套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有了后来的stream结构。
1 stream特性
一个稳定的消息服务需要具备几个要点,要保证消息不会丢失,至少被消费一次,要具备削峰填谷的能力,来匹配生产者和消费者吞吐的差异。在2018年Redis 5.0加入了stream结构,这次考虑了list、pubsub在应用场景下的缺陷,对标kafka的模型重新设计全内存消息队列结构,从这时开始Redis消息队列功能算是能和主流消息队列产品pk一把了。
stream的改进分为多个方面
成本:
- 存储message数据使用了listpack结构,这是一个紧凑型的数据结构,不同于list的双向链表每个节点都要额外占用2个指针的存储空间,这使得小msg情况下stream的空间利用率更高。
功能:
- stream引入了消费者组的概念,一个消费者组内可以有多个消费者,同一个组内的消费者共享一个消息位点(last_delivered_id),这使得消费者能够水平的扩容,可以在一个组内加入多个消费者来线性的提升吞吐,对于一个消费者组,每条msg只会被其中一个消费者获取和处理,这是pubsub的广播模型不具备的。
- 不同消费者组之前是相互隔离的,他们各自维护自己的位点,这使得一条msg能被多个不同的消费者组重复消费,做到了消息广播的能力。
- stream中消费者采用拉取的方式,并能设置timeout在没有消息时阻塞,通过这种长轮询机制保证了消息的实时性,而且消费速率是和消费者自身吞吐相匹配。
消息不丢失:
- stream的数据会存储在aof和rdb文件中,这使Redis重启后能够恢复stream的数据。而pubsub的数据是瞬时的,Redis重启意味着消息全部丢失。
- stream中每个消费者组会存储一个last_delivered_id来标识已经读取到的位点,客户端连接断开后重连还是能从该位点继续读取,消息不会丢失。
- stream引入了ack机制保证消息至少被处理一次。考虑一种场景,如果消费者应用已经读取了消息,但还没来得及处理应用就宕机了,对于这种已经读取但没有ack的消息,stream会标示这条消息的状态为pending,等客户端重连后通过xpending命令可以重新读取到pengind状态的消息,继续处理。如果这个应用永久宕机了,那么该消费者组内的其他消费者应用也能读取到这条消息,并通过xclaim命令将它归属到自己下面继续处理。
#基于stream完成消息的生产和消费,并确保异常状态下消息至少被消费一次
#创建mystream,并且创建一个consumergroup为mygroup
XGROUP CREATE mystream mygroup $ MKSTREAM
OK
#写入一条消息,由redis自动生成消息id,消息的内容是一个kv数组,这里包含field1 value1 field2 value2
XADD mystream * field1 value1 field2 value2
"1645517760385-0"
#消费者组mygroup中的消费者consumer1从mystream读取一条消息,>表示读取一条该消费者组从未读取过的消息
XREADGROUP GROUP mygroup consumer1 COUNT 1 STREAMS mystream >
1) 1) "mystream"
2) 1) 1) "1645517760385-0"
2) 1) "field1"
2) "value1"
3) "field2"
4) "value2"
#消费完成后ack确认消息
xack mystream mygroup 1645517760385-0
(integer) 1
#如果消费者应用在ack前异常宕机,恢复后重新获取未处理的消息id。
XPENDING mystream mygroup - + 10
1) 1) "1645517760385-0"
2) "consumer1"
3) (integer) 305356
4) (integer) 1
#如果consumer1永远宕机,其他消费者可以把pending状态的消息移动到自己名下后继续消费
#将消息id 1645517760385-0移动到consumer2下
XCLAIM mystream mygroup consumer2 0 1645517760385-0
1) 1) "1645517760385-0"
2) 1) "field1"
2) "value1"
3) "field2"
4) "value2"
Redis stream保证了消息至少被处理一次,但如果想做到每条消息仅被处理一次还需要应用逻辑的介入。
消息被重复处理要么是生产者重复投递,要么是消费者重复消费。
- 对于生产者重复投递问题,Redis stream为每个消息都设置了一个唯一递增的id,通过参数可以让Redis自动生成id或者应用自己指定id,应用可以根据业务逻辑为每个msg生成id,当xadd超时后应用并不能确定消息是否投递成功,可以通过xread查询该id的消息是否存在,存在就说明已经投递成功,不存在则重新投递,而且stream限制了id必须递增,这意味了已经存在的消息重复投递会被拒绝。这套机制保证了每个消息可以仅被投递一次。
- 对于消费者重复消费的问题,考虑一个场景,消费者读取消息后业务处理完毕,但还没来得及ack就发生了异常,应用恢复后对于这条没有ack的消息进行了重复消费。这个问题因为ack和消费消息的业务逻辑发生在2个系统,没法做到事务性,需要业务来改造,保证消息处理的幂等性。
2 stream的不足
stream的模型做到了消息的高效分发,而且保证了消息至少被处理一次,通过应用逻辑的改造能做到消息仅被处理一次,它的能力对标kafka,但吞吐高于kafka,在高吞吐场景下成本比kafka低,那它又有哪些不足了。
首先消息队列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削峰填谷,来匹配生产者和消费者吞吐的差异,生产者和消费者吞吐差异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就意味着steam中需要堆积更多的消息,而Redis作为一个全内存的产品,数据堆积的成本比磁盘高。
其次stream通过ack机制保证了消息至少被消费一次,但这有个前提就是存储在Redis中的消息本身不会丢失。Redis数据的持久化依赖aof和rdb文件,aof落盘方式有几种,通过配置appendfsync决定,通常我们不会配置为always来让每条命令执行完后都做一次fsync,线上配置一般为everysec,每秒做一次fsync,而rdb是全量备份时生成,这意味了宕机恢复可能会丢掉最近一秒的数据。另一方面线上生产环境的Redis都是高可用架构,当主节点宕机后通常不会走恢复逻辑,而是直接切换到备节点继续提供服务,而Redis的同步方式是异步同步,这意味着主节点上新写入的数据可能还没同步到备节点,在切换后这部分数据就丢失了。所以在故障恢复中Redis中的数据可能会丢失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stream的接口设计的多么完善,都不能保证消息至少被消费一次。
3 总结
优势
- 在成本、功能上做了很多改进,支持了紧凑的存储小消息、具备广播能力、消费者能水平扩容、具备背压机制
- 通过ack机制保证了Redis服务端正常情况下消息至少被处理一次的能力
不足
- 内存型消息队列,数据堆积成本高
- Redis本身rpo>0,故障恢复可能会丢数据,所以stream在Redis发生故障恢复后也不能保证消息至少被消费一次。
四 Tair持久内存版 stream
Redis stream的不足也是内存型数据库特性带来的,它拥有高吞吐、低延时,但大容量下成本会比较高,而应用的场景也不完全是绝对的大容量低吞吐或小容量高吞吐,有时应用的场景会介于二者之间,需要平衡容量和吞吐的关系,所以需要一个产品它的存储成本低于Redis stream,但它的性能又高于磁盘型消息队列。
另一方面Redis stream在Redis故障场景下不能保证消息的不丢失,这导致业务需要自己实现一些复杂的机制来回补这段数据,同时也限制了它应用在一些对一致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为了让业务逻辑更简单,stream应用范围更广,需要保证故障场景下的消息持久化。
兼顾成本、性能、持久化,这就有了Tair持久内存版。
1 Tair持久内存版特性
更大空间,更低成本
Tair持久内存版引入了Intel傲腾持久内存(下面称作AEP),它的性能略低于内存,但相同容量下成本低于内存。Tair持久内存版将主要数据存储在AEP上,使得相同容量下,成本更低,这使同样单价下stream能堆积更多的消息。
兼容社区版
Tair持久内存版兼容原生Redis绝大部分的数据结构和接口,对于stream相关接口做到了100%兼容,如果你之前使用了社区版stream,那么不需要修改任何代码,只需要换一个连接地址就能切换到持久内存版。并且通过工具完成社区版和持久内存版数据的双向迁移。
数据的实时持久化
Tair持久内存版并不是简单将Redis中的数据换了一个介质存储,因为这样仅能通过AEP降低成本,但没用到AEP断电数据不丢失的特性,对持久化能力没有任何提升。
开源Redis通过在磁盘上记录AppendOnlyLog来持久化数据,AppendOnlyLog记录了所有的写操作,相当于redolog,在宕机恢复时通过回放这些log恢复数据。但受限于磁盘介质的高延时和Redis内存数据库使用场景下对低延时的要求,并不能在每次写操作后fsync持久化log,最新写入的数据可能并没有持久化到磁盘,这也是数据可能丢失的根因。
Tair持久内存版的数据恢复没有使用AppendOnlyLog来完成, 而是将将redis数据结构存储在AEP上,这样宕机后这些数据结构并不会丢失,并且对这些数据结构增加了一些额外的描述信息,宕机后在recovery时能够读到这些额外的描述信息,让这些redis数据结构重新被识别和索引,将状态恢复到宕机前的样子。Tair通过将redis数据结构和描述信息实时写入AEP,保证了写入数据的实时持久化。
HA数据不丢失
Tair持久内存版保证了数据的持久化,但生产环境中都是高可用架构,多数情况下当主节点异常宕机后并不会等主节点重启恢复,而是切换到备节点继续提供服务,然后给新的主节点添加一个新的备节点。所以在故障发生时如果有数据还没从主节点同步到备节点,这部分数据就会丢失。
Redis采用的异步同步,当客户端写入数据并返回成功时对Redis的修改可能还没同步到备节点,如果此时主节点宕机数据就会丢失。为了避免在HA过程中数据丢失,Tair持久内存版引入了半同步机制,确保写入请求返回成功前相关的修改已经同步到备节点。
可以发现开启半同步功能后写入请求的RT会变高,多出主备同步的耗时,这部分耗时大概在几十微秒。但通过一些异步化的技术,虽然写请求的RT会变高,但对实例的最大写吞吐影响很小。
当开启半同步后生成者通过xadd投递消息,如果返回成功,消息一定同步到备节点,此时发生HA,消费者也能在备节点上读到这条消息。如果xadd请求超时,此时消息可能同步到备节点也可能没有,生产者没法确定,此时通过再次投递消息,可以保证该消息至少被消费一次。如果要严格保证消息仅被消费一次,那么生产者可以通过xread接口查询消息是否存在,对于不存在的场景重新投递。
2 总结
优势
- 引入了AEP作为存储介质,目前Tair持久内存版价格是社区版的70%。
- 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持久化,并且通过半同步技术保证了HA不丢数据,大多数情况下做到消息不丢失(备库故障或主备网络异常时会降级为异步同步,优先保障可用性),消息至少被消费一次或仅被消费一次。
五 未来
消息队列主要是为了解决3类问题,应用模块的解耦、消息的异步化、削峰填谷。目前主流的消息队列都能满足这些需求,所以在实际选型时还会考虑一些特殊的功能是否满足,产品的性能如何,具体业务场景下的成本怎么样,开发的复杂度等。
Redis的消息队列功能并不是最全面的,它不希望做成一个大而全的产品,而是做一个小而美的产品,服务好一部分用户在某些场景下的需求。目前用户选型Redis作为消息队列服务的原因,主要有Redis在相同成本下吞吐更高、Redis的延时更低、应用需要一个消息服务但又不想额外引入一堆依赖等。
未来Tair持久内存版会针对这些述求,把这些优势继续放大。
吞吐
- 通过优化持久内存版的持久化流程,让吞吐接近内存版甚至超过内存版吞吐。
延时
- 通过rdma在多副本间同步数据,降低半同步下写入数据的延时。
本文为阿里云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以上是关于Redis消息队列发展历程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