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零基础100讲》(第46讲) 位运算 (异或) 入门
Posted 英雄哪里出来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算法零基础100讲》(第46讲) 位运算 (异或) 入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零、写在前面
这是《算法零基础100讲》 专栏打卡学习的第四十六天了。
每天打卡的题,做不出来没关系,因为困难的题涉及知识点较多,后面还是会开放出来的,就像昨天的 最大公约数 那道题今天还是会有,所以不要着急,内容能看懂,能自己分析,能做出简单题,就可以打卡。
在刷题的过程中,总结自己遇到的坑点,写出 「 解题报告 」 供他人学习,也是一种自我学习的方式。这就是经典的帮助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目前, 「 万人千题 」 社区 每天都会有五六篇高质量的 「 解题报告 」 被我 「 加精 」。如果觉得自己有能力的,也可以来发布你的 「 解题报告 」。千万级流量,你我共同拥有。
一、概念定义
1、异或运算符的定义
异或运算符是一个二元的位运算符,也就是有两个操作数,表示为x ^ y
。
异或运算会对操作数的每一位按照如下表格进行运算,对于每一位只有 0 或 1 两种情况,所以组合出来总共
2
2
=
4
2^2 = 4
22=4 种情况。
左操作数 | 右操作数 | 结果 |
---|---|---|
0 | 0 | 0 |
0 | 1 | 1 |
1 | 0 | 1 |
1 | 1 | 0 |
通过这个表,我们得出一些结论:
1)两个相同的十进制数异或的结果一定为零。
2)任何一个数和 0 的异或结果一定是它本身。
3)异或运算满足结合律和交换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 = 0b1010; // (1)
int b = 0b0110; // (2)
printf("%d\\n", (a ^ b) ); // (3)
return 0;
-
(
1
)
(1)
(1) 在C语言中,以
0b
作为前缀,表示这是一个二进制数。那么a
的实际值就是 ( 1010 ) 2 (1010)_2 (1010)2。 -
(
2
)
(2)
(2) 同样的,
b
的实际值就是 ( 0110 ) 2 (0110)_2 (0110)2; -
(
3
)
(3)
(3) 那么这里
a ^ b
就是对 ( 1010 ) 2 (1010)_2 (1010)2 和 ( 0110 ) 2 (0110)_2 (0110)2 的每一位做表格中的^
运算。
所以最后输出结果为:12
。因为输出的是十进制数,它的二进制表示为:
(
1100
)
2
(1100)_2
(1100)2。
2、异或运算符的应用
1)标记位取反
【例题1】给定一个数,将它的低位数起的第 4 位取反,0 变 1,1 变 0。
这个问题,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异或。我们分析一下题目意思,如果第 4 位为 1,则让它异或上 0b1000
就能变成 0;如果第 4 位 为 0,则让它异或上 0b1000
就能变成 1,也就是无论如何都是异或上 0b1000
,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x;
scanf("%d", &x);
printf("%d\\n", x ^ 0b1000);
return 0;
2)变量交换
【例题2】给定两个数 a a a 和 b b b,用异或运算交换它们的值。
这个是比较老的面试题了,直接给出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 b;
while (scanf("%d %d", &a, &b) != EOF)
a = a ^ b; // (1)
b = a ^ b; // (2)
a = a ^ b; // (3)
printf("%d %d\\n", a, b);
return 0;
我们直接来看
(
1
)
(1)
(1) 和
(
2
)
(2)
(2) 这两句话,相当于b
等于a ^ b ^ b
,根据异或的几个性质,我们知道,这时候的b
的值已经变成原先a
的值了。
而再来看第
(
3
)
(3)
(3) 句话,相当于a
等于a ^ b ^ a
,还是根据异或的几个性质,这时候,a
的值已经变成了原先b
的值。
从而实现了变量a
和b
的交换。
3)出现奇数次的数
【例题3】输入 n n n 个数,其中只有一个数出现了奇数次,其它所有数都出现了偶数次。求这个出现了奇数次的数。
根据异或的性质,两个一样的数异或结果为零。也就是所有出现偶数次的数异或都为零,那么把这 n n n 个数都异或一下,得到的数就一定是一个出现奇数次的数了。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n, x, i, ans;
scanf("%d", &n);
ans = 0;
for(i = 0; i < n; ++i)
scanf("%d", &x);
ans = (ans ^ x);
printf("%d\\n", ans);
return 0;
二、题目描述
未知 整数数组
arr
由encodedSize+1
个非负整数组成。经编码后变为长度为encodedSize
的另一个整数数组encoded
,其中encoded[i] = arr[i] XOR arr[i + 1]
。例如,arr = [1,0,2,1]
经编码后得到encoded = [1,2,3]
。给你编码后的数组encoded
和原数组arr
的第一个元素first(arr[0])
。请解码返回原数组arr
。可以证明答案存在并且是唯一的。
三、算法详解
首先,编码前的数组为未知数,并且有 encodedSize+1
个,所以我们需要生成一个长度为 encodedSize+1
的数组,将第一个元素赋值为first
,即arr[0] = first
,代表它是一个已知数。
而encoded
是一个长度为encodedSize
的已知数组,并且满足encoded[i] = arr[i] XOR arr[i + 1]
,从而得到:
encoded[0] = arr[0] XOR arr[1];
那么,我们给等式两边都异或上arr[0]
,就得到了:
arr[1] = encoded[0] XOR arr[0];
从而计算出了arr[1]
的值,同理,可以得到:
arr[2] = encoded[1] XOR arr[1];
arr[3] = encoded[2] XOR arr[2];
...
arr[i] = encoded[i-1] XOR arr[i-1];
递推求解即可。
四、源码剖析
int* decode(int* encoded, int encodedSize, int first, int* returnSize)
int *arr = (int *)malloc( (encodedSize+1) * sizeof(int));
int i, sum = 0;
*returnSize = encodedSize + 1;
arr[0] = first;
for(i = 1; i < *returnSize; ++i)
arr[i] = (arr[i-1] ^ encoded[i-1]);
return arr;
五、推荐专栏
六、习题练习
序号 | 题目链接 | 难度 |
---|---|---|
1 | 只出现一次的数字 | ★☆☆☆☆ |
2 | 颠倒二进制位 | ★☆☆☆☆ |
3 | 汉明距离 | ★☆☆☆☆ |
4 | 数组异或操作 | ★☆☆☆☆ |
5 | 汉明距离之和 | ★☆☆☆☆ |
6 | 解码异或后的数组 | ★☆☆☆☆ |
以上是关于《算法零基础100讲》(第46讲) 位运算 (异或) 入门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