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智联与烟火人间,一场跨越20年的双向奔赴

Posted 脑极体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万物智联与烟火人间,一场跨越20年的双向奔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自从2011年,Gartner在著名的“新兴技术炒作周期”上,增加了一个新技术名词:物联网。IoT从此成为每年各大科技预测榜单上的常客,滚雪球般地发展。

今天,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有无数联网设备围绕着我们。个人使用的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与大量传感器,形成了庞大的IoT集群。尤其是疫情之后,需要尽量减少各种接触形式,加上各行各业开始加速数字化升级,新型工作方式大量采用了互联设备和物联网技术,比如越来越多的酒店开始使用智能门锁,医护人员佩戴可穿戴设备监测患者体征……

但同时,我们也很难忽略一个现实:丝滑的人机交互和数据流动,迟迟没有到来,用户依然需要在多设备之间进行频繁且复杂的操作。

众所周知,鸿蒙生态从2019年正式提出时,就瞄准了万物互联场景。那么三年时间过去,鸿蒙的到来究竟给物联网世界带来了哪些改变。在HDC 2021华为开发者大会,我们走访了多个展区,跟许多开发者交流,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万物互联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寻路:物联网的二十载进化

要搞清楚为什么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如此被看好,而IoT人机交互却始终不尽如人意,可以回到这一技术初始的地方。

顾名思义,物联网是指连接到互联网的任何东西,所以任何物联网设备都需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

1.成网,通信能力的进化。物联网设备的前提是能够与其他机器通信。1990年,约翰·罗姆基首次通过TCP/IP协议将烤面包机连接到互联网。2008年第一次物联网国际会议,来自23个国家的与会者讨论了RFID、短程无线通信和传感器网络。目前,物联网领域常见的通信协议就有Wi-Fi、ZigBee、蓝牙、Z-Wave等等,不同设备支持的通信协议也不尽相同。

2.管物,技术价值的进化。1999年是物联网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凯文·阿什顿创造了“物联网”这个词,通过RFID 标签将多个设备连接起来,用于供应链管理。这明确了物联网的真正价值,那就是与自动化系统相结合,收集、传输、分析数据并指导行动,比如开关灯、检查工厂温度等等。为什么此前可穿戴手表被许多人视为鸡肋,就是因为只做了用户行为数字的收集,顶多可以在手机app上查看,并没有将数据用起来并与其他设备联动。

3.智联,交互体验的进化。只有上面两步,就跟给水杯、牙刷加个蓝牙模组,给手表加个传感器一样,用户并不能感受到物联网带来的体验价值,反而会因为联网设备太多太繁,切换控制起来过于麻烦而产生疲惫感。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产业端,比如制造业中可能设备、生产线、仓库、车辆等等都部署了大量传感器,形成了复杂的物联网系统,带来了不小的数据存储成本,却并没有相应的处理、分析能力和软硬件。

而AI的到来,让物联网发生了又一次进化。当物联网设备具备了AI的交互与感知能力,相当于有了一个大脑,从源头解决设备数量激增的困扰。

在交互体验上化繁为简,对多维数据进行分析整合预测。比如此次HDC 2021中华为发布的运动健康场景中,就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的运动数据,变成健身设备上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并实时根据个人状态提供指导,无需用户进行反复操作,多设备自动协同成了一个“超级终端”。对企业来说,智能物联设备可以帮助进行生产决策,比如基于工厂内各种传感器数据来实时生成设备维护报告,保证业务稳定运行。

物、联、网的不断进化,一步步推动万物智联来到临界点。

天问:万物智联的憧憬与困惑

为什么说是临界点?因为物联网和智能技术,要变成深入影响国计民生、烟火人间的万物智联,还差“临门一脚”。

首先,万物智联不是单一产品的智能化,而是多设备、多场景的互联互通。但在多种通信协议、多个巨头生态体系并存的现实情况下,各类设备之间互不打通,缺少统一性与兼容性,数据无法顺畅流动,AI自然也很难精准学习并判断用户意图,无法发挥协作优势。

另外,尽管一些物联网厂商、智能家居联盟曾尝试过共同打造统一的连接标准,改变平台各自为战的局面,但基于IP 协议的连接标准,只是简化了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对于人机交互、人机协同、AI能力的优化和提升,并没能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而且,安全是万物互联的第一要素。联接设备的增多,也意味着数据传输的流程和不确定性增加,某个单点被劫持就可能让联接设备被攻破。但要将所有物联网设备都改造成具备计算分析和防御能力的高性能设备,对于个人消费者和产业用户来说都成本过于高昂。

如果说万物智联是一片群星璀璨、机遇无限的广袤苍穹,那么上述顾虑,让消费者、企业决策者缺少“摘星”的勇气和路径。

作为人与设备、人与服务、硬件与软件对话的“中间人”,如果能从操作系统层面,建立统一标准、输出AI能力、催生应用创新,或许是万物智联最好的助攻。

但此前主流的操作系统中,安卓或ios为移动场景而生,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缺少对多种物联网设备进行能力解耦的底层支持;而要对Windows、Linux这样的上一代操作系统进行解耦,难度并不比构建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小。

那么,中国消费者的智能生活,产业的工业4.0远景,在万物智联时代,能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吗?这是横亘在数字中国与科技现实之间的天堑,也是一道待解的“天问”。

筑基:点亮万物智联的根技术

中国曾尝试自研过许多数字化、信息化底层软硬件设施,但大都因为缺少可以持续发展的生态,无法获得相关厂商和开发者的支持,难以为继,最终走向凋零。由此诞生了一句话:撼山易,撼生态难。囿于生态的故事,还会在物联网操作系统上重演吗?

2019年,华为发布了HarmonyOS,向操作系统这一重要数字底座进发,尝试从底层技术上打破物联网的桎梏,让万物智联变得有章可循、有根可依。在HDC 2021,鸿蒙生态带给了我们一个振奋人心的答案。

最新数据显示,HarmonyOS Connect(鸿蒙智联)是国内最大的物联网平台之一,目前已有1800+硬件伙伴和4000+智能生态产品。仅2021年,支持鸿蒙智联的设备发货量就已超过6000万台。

这样的成绩,足以让我们相信:鸿蒙生态,成了;万物智联,真的可以从理想照进现实。

根深方能叶茂,为了达到这一成绩,华为也在根技术上做了许多努力。

之所以将HarmonyOS称之为万物互联而生的操作系统,离不开华为的分布式软总线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用软总线实现硬总线的能力,搭建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让所有设备可以基于统一的信息语言和交互方式联接起来,每个设备都可以作为一个功能模块,如同活字印刷的字模一样被组合拼装,进行分布式调度,从而实现能力互助。

比如手机的算力可以为摄像头所用,PC的相机画面可以流转到手机,家庭影院可以替代耳机播放音乐……

这种分布式软总线能力,解决了不同厂商、不同标准的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让碎片化的硬件、千行百业的物联网产品要求得以被整合起来,灵活裁剪拼装,这是此前的各种操作系统都不曾有过的“元创新”,也让真正的万物智联的时代走向用户。

想要生态繁荣,开发者的体验也是必须考量的重点。尤其一套操作系统支持多种异构设备。如果不能提供便捷易用的解决方案,开发者没有动力参与应用创新,服务不足以吸引消费者使用,最终会陷入恶性循环。

为了给开发者更优的体验,华为再一次向根技术出发,自研了方舟编译器,在这一开发框架下,开发者可以实现软硬件联合优化,让机器代码和不同类型的处理器进行更好的适配,方舟开发框架3.0则支持声明式的开发模式,代码量大大减少,开发效率能提升30%以上,为开发者节省不少精力。

信息技术领域还有一种根技术:编程语言。目前应用最广泛的C语言、C++、Java、Python等都是海外企业所研发的,需要有强大的开发者生态支持、设备和应用生态落地,才有可能孵化出来。而一旦孵化成功,吸引全球开发者使用,可以生长出蓬勃的创新创意。在HDC 2021上,华为也宣布将发布自研鸿蒙编程语言,为鸿蒙生态基础设施补上最后一环。

操作系统、编译器、编程语言……从根技术上创新,是鸿蒙生态没有回避、更无可替代的核心价值。每一个都是被认为“中国人做不了”的根技术,但都被华为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逐个推倒,转换成了万物智联更有力、更先进的底座。

从生态的角度来讲,鸿蒙的出现契机固然是压力的推动,也是历史的必然:世界需要多元化的选择,所以鸿蒙来了;开发者需要新机遇与新生态,所以鸿蒙来了;消费者和产业需要新体验和新技术,所以鸿蒙来了。

纵然有地的屏障,风的喧嚣,雨的催逼,都不能阻止一颗种子向上生长。深深扎根在科技的土壤中,今天的鸿蒙已经蔚然成荫。

那么,背靠鸿蒙生态,会给用户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综合来看,万物智联逐步落地后,终于可以实现幻想中物联网应该成为的样子了。比如,真的懂你的智能家居。

早在2014年就曾因科技巨头收购热潮而兴起,又因体验割裂而沉寂。智能时代,各种音箱大为流行,但理解力和功能都有限。万物智联时代,普通消费者终于可以得到一个多设备构成的、智慧“超级终端”了。

在HDC 2021的全屋智能展区,我就看到了万物智联时代家庭健身的样子:体脂秤了解我的身体状况,智能手表感知我的心率、睡眠情况,经由设备协同,跑步机会给我设置一个恰当的运动方案,过程中实时提醒我调整呼吸、步伐和节奏等,锻炼结束后根据心率等数据定制相应的放松方案——数据流转之间,让物联设备发挥了1+1>2的效果,相当于拥有了一个私人教练。

AI理解意图,IoT设备实现协作,也就让被动服务变成了主动服务,物随心动、言出法随,这不正是我们曾畅想的物联网终极场景吗?

架桥:

建构开发者与万物智联时代的鹊桥

与AI的结合,成为物联网新纪元的开启,而万物智联的到来,也让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等多种应用场景,成为创新需求的聚集地,等待着开发者“掘金”。

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和亿级设备互联,需要大量创新人才和针对性解决方案,为了让用户体验更极致,让鸿蒙生态更繁荣,华为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吸引更多开发者?华为的选择是,不断增强鸿蒙及相关工具的能力,打造一座连接当下与未来的桥梁。

这座连接开发者与万物智联世界的“鹊桥”,从硬件、AI技术、场景开发、测试部署等全流程使能开发者。

一方面,提供代码逻辑、数据以及前端UI的全栈解耦,让开发者可以在设计、开发、部署的全流程可以按部件拼装。只需要简单的前端UI适配,就可以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此外,提供丰富的原子化服务和卡片模板,以及AI基础能力API,让开发过程变得可视化,开发门槛更低。这些友好型服务和工具,能够帮助开发者提高开发效率,加速产品孵化。

同时,对于大部分开发者最关心的问题,如何获得商业回报,未来,鸿蒙生态的设备规模还将不断增加,在智能家居、运动健康、智慧办公、智慧出行和影音娱乐这五大领域,背后是数亿消费者的庞大市场。对于开发者来说,与鸿蒙生态一起为消费者打造美好的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将是个人理想与商业回报的双重利好。

沿着鸿蒙生态搭建的技术鹊桥,开发者和用户一定会抵达万物智联的星辰大海,那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诗人赞颂英雄尤利西斯的诗句:新月缓缓攀上山峰,海水在四周低吟,朋友们,来吧,发现一个更加新奇的世界,现在为时不晚。

真正的万物智联终将照进现实,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时代的英雄。

以上是关于万物智联与烟火人间,一场跨越20年的双向奔赴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历经5代跨越25年的RTC架构演化史

“SHIB2”一场SHIBa lnu生态币的革命!从0到1的过程就是社会底层跨越阶层的路程!

跨越40年的甲骨文公司,正在成为年轻一代的时尚选择

智慧城市的人间烟火

揭秘!跨越速运为何能在物流市场后来居上?

敏捷而生,适者生存,看从小弟到大佬的如何跨越网工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