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谈谈中年危机

Posted stormzhangV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再来谈谈中年危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2.1 分钟。

抓住假期的尾巴,明天就要上班了,跟大家简单聊聊。

今天刚好看到一组数据,是脉脉数据研究院针对目前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比如字节、美团、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进行了统计排序的一项调查,调查显示,这些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均不超过 35 岁。

说白了,意思就是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里,35 岁之后的很少。

虽然这份数据仅是脉脉用户的数据分析,但在这里面,依旧绕不开 35 岁「中年危机」的话题。

我们身处互联网行业,会有种错觉,是不是只有互联网行业才有 35 岁「中年危机」?但实际不是这样的,我认识的不少其他行业,甚至从事传统行业的朋友们也都有「中年危机」的担忧。

关于中年危机这个话题,我以前说过,但架不住依旧有多数人频繁担忧这件事情。假期最后一天,再跟大家说几点:

第一,互联网年龄这个话题,经久不衰少,不论什么时候,都有人会提起它。其中被频繁 cue 到的是 35 岁「中年危机」。

实际上,35 岁只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但是不是危机,对每个人而言还是要具体看待的。我们所讨论的  35 岁「中年危机」话题,是放在普遍的角度去看待。

没有政策限制 35 岁,也没有公司明确表明不招 35 岁,如果有,说明这家公司不成熟,你也可以不用考虑,因为你自己也有 35 岁的时候,为什么要把这个硬性、普适的年龄作为一个硬性的考核指标呢?不是不成熟,就是蠢和坏。

说句直白的,不论个人还是企业,其实都有「中年危机」。很多人可能不解,公司怎么会有「中年危机」,公司都不想招我们这年龄的员工了,难道不是我更惨吗?

你还别说,企业真的也存在「中年危机」。别看现在不少企业运行得风生水起,谁能保证哪天不会因为内在或者外在的因素倒下呢?

大部分公司没办法在中国维持 10 多年的发展,这也就导致公司职工年纪还没增大,公司就先垮死了。而企业一旦倒下,那些没做好准备的员工,不就自然而然面临 35 岁的「中年危机」了吗?

第二,以前讲了那么多关于我们个人的「中年危机」,那你知道企业为什么会有「中年危机」吗?其实跟我们个人很相似。

对企业来说,惯性、惰性、行业习俗等成为企业运营和成长的主要动力时,在此之前积累的大量问题就会在这段时间集中爆发出来。

主要表现在,能抓住的机会越来越少,即便看到新机会,也会因为固守原先的保守思维,对新机会意愿不强,最终还是退回到自己早已习惯的思维方式当中,用固有的旧思维方法来解决新问题。

这就是大多企业「中年危机」的基本特征,这些企业因为滞留在「中年危机」当中会逐渐地萎缩,即使不会马上消失,也会慢慢变得无关紧要。

举个例子,在中国的互联网、传统 IT 行业当中,百度不就是一个典型的陷入「中年危机」的例子吗?

曾号称互联网 BAT 三巨头的百度,如今不复当年勇。

百度曾引以为傲的搜索领域,如今被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分去巨大的流量,本身自建的百家号内容,在微信、知乎等面前失去优势。自己的搜索内容里夹杂着大量广告,让筛选优质内容变得更加困难,很多优质的百度贴吧楼主也都纷纷流失。

即便百度现在想努力地想从这种危机当中脱身出来,做了不少动作,换了不少员工,但也不见起效。押宝的人工智能领域,也未见多大起色,能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所以,至少从目前来看,百度尚未有扭转下滑的趋势,换言之,百度依然没有摆脱「中年危机」。

第三,以前我说过,应对「中年危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尽早留有一手准备。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业余时间要选择做有线性增长、有长期价值的事情,通过这些选择,才能让你找到更多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不过就是日复一日地重复,那是因为很多时候做的事情只有改善性价值。比如,不断处理各种工作上一些琐碎的问题,虽然这种工作也很重要,但给人带来的成就感很小,容易让人失去动力。

拿我自己举例,本身我自己一个人做自由职业者,日子过得其实算不错了。为什么还要选择走上一条创业的不归路呢?原因在于我发现,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点有价值的事情,会让我更有成就感。

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像我这样创业,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创业的资格。所以,在职场中,如果你觉得工作就是重复,那你可以在工作中发起一个小项目,或者在平时发展一些新的业余爱好。当然,从现实点的角度来讲,我希望大家业余做的其他事情,能够赚到钱,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解决大多数问题。

不过,也有的人业余培养的爱好,纯粹就是为了让自己开心,那这个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不论是哪一个,都是希望它们有特定的价值,能很好地平衡你重复性工作带来的空虚感,让你多点成就感。

最后,以前看过一句话,是富兰克林说的,「有的人死于 25 岁,却葬于 75 岁」。这句话里,把 25 换成 35 岁,也是相通的,适合现在有中年危机焦虑的人。

「中年危机」并不可怕,说白了,你以后还可能面临老年危机等等,但这些都是生命的周期规律,这种反而不可怕。可怕的地方在于,我们过早地陷入固化的思维模式里,让自己在固化的圈子里停滞不前,从而失去了更多变化与成长的可能性。

所以,还是希望大家正确看待「中年危机」这个事情,打起精神,毕竟明天还要上班,干就完事了!

推荐阅读:

吉利要造手机了?

说几个打工人要避开的坑

以上是关于再来谈谈中年危机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中兴程序员之死--也谈中年危机

大龄程序员怎样渡过中年危机?(转)

IT圈的“年龄歧视”:30岁的程序员到底怎么了?中年危机有那么可怕吗?

是什么让你感受到了中年危机,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中年危机

“大龄”码农的“中年危机”:35岁之后,该如何应对?

有时间担心中年危机,还不如用忧虑的时间来提升自己——再论程序员该如何避免所谓的中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