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很卷,但依然是版本之子!
Posted C语言编程俱乐部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程序员很卷,但依然是版本之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
企鹅校招这事儿啊
我能说啥?确实馋得慌啊,我当年毕业的时候咋就没这好事儿。
校招给40W,还有每月4K的房补,就连南山区的房东们看了都羡慕,然后留着口水计划怎么涨房租。
果然地产才是宇宙中心。
大家都在说互联网不好干了,程序员卷起来了,35岁怎么怎么惨,但怎么还这么多钱?
其实答案很简单,程序员当然卷,但程序员这个职业,依然是这个版本的答案之一。
卷,和给钱,并不冲突。
甚至可能互为因果。
我们先讲卷,再讲版本答案。
有个词叫盈亏同源,互联网行业的高薪是因为竞争,但低薪也是因为竞争。
抢顶级人才的时候必须用高薪抢,因为顶级人才就那么多,你不开高薪压根就没人来。
甚至有的人才,你未必需要,但你的对手拿不到,对你来说很重要。
企业不光要抢人才,还得抢市场。
怎么抢?
靠低成本抢,谁能招到更优秀的人,用更低的成本,让他们干更多的活,谁就能成为市场竞争的胜利者。
大厂的起薪一年比一年高,还怎么降成本?
简单啊,主要靠外包和少招人。
企业的薪资成本不是看你新人开了多高的工资,而是开出的工资乘以岗位的数量,公司的工资越开越高,但是人越招越少,最后总的成本还是降下来的。
这个光景,作为经历过银行黄金年代的我,是真的见过。
不要光看程序员的薪酬,也要看大厂入门的难度,大部分人连笔试都不一定能过的了。
大厂的策略都是人越招越少,把那些最基础的工作外包出去,只招最顶级的人才,做最困难最核心的工作。
这也是卷的结果,最后只留一小部分程序员,但是每一个都是独当一面的高手,而且这个门槛会越来越高。
至于那些日常的简单工作,门槛则是越来越低,外包的价格也会越来越便宜。
所以程序员这个行业,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为什么程序员同时具有版本答案和卷两重属性?
因为这个职业确实有点特殊。
程序员确实需要掌握很多知识,但很多在日常的工作中,是用不到的。
毕竟程序员中最优秀的一批人,致力于把这个行业的门槛一再拉低,效率一再提升,这其实就导致了很多程序员都自嘲CV工程师。
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产品经理抽风在半夜新开的脑洞,这些不困难但是繁琐的东西,是大部分普通程序员的主要工作内容。
因为工作难度真的没有到挑战大家技术天花板的层次,所以重要的是能熬夜,反应快,脾气好,肯背锅,以及聪明的不要碰那些不知道为啥跑起来的BUG。
当个人水平的差距被低难度的工作拉平,那就只能拼谁的体力好了。
谁在单位时间产出更多,每天花更多时间在工作上,就直接决定了你的价值产出。
但是人老不以筋骨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的体力都在衰退。
更蛋疼的是,互联网行业的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了,就算你的体力还跟得上,各种新技术还要让你脑力跟上。
这时候,如果你到年龄了,生活的毒打会让你无法专心,然后就容易灰心。
工地打灰的方式可以几十年不变,但程序员学的东西可能过几年就要面临淘汰。
有一说一,程序员这个迭代速度确实吓人。
他们写出的代码淘汰别的行业,也在淘汰自己。
是真正的猛男。
二、
互联网的高薪当然有时代原因,毕竟早年能接触电脑都很罕见。
一方面供不应求,一方面市场涌入了大量的热钱,企业也给的起钱,这就造就了近10年互联网行业远高于其他行业的起薪。
有时候高价招聘,甚至是一种防守策略,只为不让对手拿到足够的生产力。
但是竞争和烧钱都有极限,最终大家都会骑着小黄车消失在人海。
在单一领域活下来的企业就那么几家,而倒闭的那些公司离开的程序员只能再次投入就业市场。
与此同时,市场上还有大量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涌来。
人才供应链的逐渐完善是互联网从一个新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但人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少。
等到新市场被分割得差不多了,开始做存量的时候,大家忽然发现,市场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程序员。
给少数人更多钱,而大多数人,直接不需要。
不说行业,就连同一家企业,对于程序员的需求也是不稳定的。
开发新产品做项目的时候可能需要30个程序员,但是做出来以后,平时只需要3到5个程序员来维护就够了。
那剩下的怎么办呢?
企业够大,利润够多,可以内部转岗。
不然要么你自己走,要么我送你走。
这也是为什么前些年中台之风流行,讲白了就是很多技术管理者发现只做业务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程序员,需要更多的项目来留人,招人,扩大自己的范围。
所以吹中台。
为啥这两年没人吹了?
因为老板被市场一通教育,回过味了。
三、
为什么大家老说程序员是前期职业,老师医生公务员是后期职业,因为无论是老师医生还是公务员,都是发展得相对成熟的百年乃至千年行业。
成熟就意味着达到了一个稳态,不管是需求,还是社会对他们的定位,以及在各个时期能获取的酬劳,都是相对稳定的,可预期的。
像互联网行业这样,每隔几年就发生巨大波动,你根本猜不到未来会怎么样的,真的是少数。
可能前几年上天,后几年就入土,前几年千金市马骨,后几年你是什么二百五。
新行业有新行业的优势,先入场的人薪资高,待遇也高。
因为从前没有这个行业,所以从业者少,市场大,大家都在抢人做增量。
但是一旦行业进入稳定期,开始做存量的时候,一切就会回落到正常水准,而且对人的需求也会减少。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皇帝在坐江山的时候,最看不顺眼的就是帮他打江山的老兄弟,所以互联网行业有薪资倒挂,有逼老员工走。
传统行业相当于王朝中后期,资源被分配得差不多了,已经够挤了。
没有年轻人一飞冲天的机会,但也没有泡沫。
但是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没有泡沫,也就没有年轻人一飞冲天的机会。
事都是一样的事情,就看你怎么去理解。
四、
老师和医生之所以能够后期发力,还因为吃的资源多,越到后期的替代成本越高。
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医生,需要经历过多少病人?
要锻炼出一个经验丰富,熟悉学生心理的老师,要教多少学生?
这些职业不能速成,也很难低成本重复,他们的工作经历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复制的资源。
老医生的经验都是用一个个患者的疾病喂出来的,老教师的水平都是在学生身上练出来的,积累和收入正相关。
另外医生和患者,教师和学生,又是一个互相成为对方资源的过程,这是一个额外积累,程序员中就少有这种积累。
但我依然要讲,程序员是当前版本的答案。
首先,程序员中也有牛X的。
比如,和硬件开发相关的底层代码程序员;
比如,极其牛X的性能调优大神;
比如,一个人能顶一堆生产力的数据专家;
比如,安全行业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对抗专家们。
这些人前期赚的就多,大后期赚的更tm多。
虽然从普通程序员变成技术大佬很难,但从普通老师变成名师,从普通医生变成名医,不是一样难?
程序员可能没有过去那么神了,但只要程序员收入的起点还是某些行业的天花板,这个职业就一定是非ban必选。
为啥?
你选择当程序员,哪怕35到40岁不做了。
用十几年的时间赚到其他职业一辈子的收入,只要你不是胡乱挥霍,后面只要你不是马上猝死,干点啥都是赚的。
你为自己赢得了生命中属于自己的时间。
但你选择在后期职业上苦熬,你要对抗的变数就特别多,在柳暗花明前你不能犯大错,不能生大病,不能有任何影响大后期获得收益的机会。
关键是,同样的收益,在二十年前拿到,和二十年后拿到,价值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程序员哪都不好,但好就好在TMD买房早。
别的职业熬了二十年,终于要崛起了。
但很多程序员二十年前就把红利变现了,然后买了房,你还怎么和我抗。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感受感受,仔细体会,是不是马上就蚌埠住了。
还有更蚌埠住的呢。
很多后期职业在前期直接累死了,没有后期了。
你说35岁以后怎么办,拜托,35岁以后又不是必然失业,你还可以降薪去小公司,而且降完薪还比其他行业的同龄人赚的多。
而且35岁的时候说不定你已经转管理岗了呢,而且为啥程序员不多研究业务,直接转产品经理呢?
虽然我也做风控产品,但我承认程序员出身的产品就是上手快,效果好。
反正钱已经赚到了,就看你有没有攒下来了。
拿着钱,干点啥不行,人生不一定要一直卷的,活着,有空闲时间,干点喜欢做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我小时候听我妈讲延迟满足的故事,说有研究人员找了两个小孩,跟他们说你们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现在就拿到糖果,但是只能拿一颗;
但是如果愿意坐在这里等半个小时,忍耐半个小时的枯燥,就可以得到两颗。
一个小孩当场拿了糖果走人了,另一个小孩耐心等了半小时,拿到了两颗。
我妈讲完,我马上提出质疑,我说如果是我,我就选当场拿一颗糖果。
因为我作为一个小孩,我怎么确定那些大人一定会守信用,说不定他们让我等了半小时以后,不但不给我两颗糖,还要打我一顿。
如果他们不守信用,我没有任何能力强制他们实现诺言,那我还不如拿眼前的好处,见好就收。
就像你总是拿走我的压岁钱,说攒起来给我娶媳妇,其实我知道那些钱你早就拿去花了。
而且就算这些研究人员信守诺言,那我也只是相当于拿半个小时换了一颗糖。
这半个小时我可以去打电动,可以看电视,可以去找邻居小花,这些时间能带给我的快乐并不比一颗糖少。
所以我为什么要选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的前提是定义权和决定权在我手里。
我就要现在满足。
我妈很欣慰,她说我是个聪明的孩子。
然后揍了我一顿,让我别想压岁钱了。
五、
说白了,有问题的从来都不是职业,而是你怎么玩儿弄这个职业。
很多互联网从业者的问题,在于他们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占了职业的便宜,还以为是自己牛逼,这辈子都能拥有远高于其他行业的收入水平,于是养成了把后半辈子的钱也一起花掉的消费习惯。
你以为自己的人生是一柱擎天,但其实只是抛物线。
这是人的问题,不是职业的问题。
人不是只活五十年的,随着医疗技术的发达,以后人类的预期寿命还会越来越长。
在前期春风得意的时候为后期做准备,用动态的思维去规划人生,这才是应该做的。
无论你是已经工作了,还是正在选择以后的职业道路,想要降低中年危机的风险,都可以考虑一下以下问题:
第一,如果你的职业现在很赚钱,这个赚钱能持续多久?你的身体变化和年龄增长会影响收入吗?行业的变化趋势是什么样的?
只要还没有财务自由,就不要养成高消费的习惯,以免泡沫消失后接受不了落差。
第二,你的职业可替代性强吗?如果把你辞退了,老板需要花多大代价才能找到差不多的人?这样的人愿意接受和你一样甚至更低的薪水吗?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多吃资源,增加个人价值,提高企业的替代成本。
比如有公派学习的机会,就去努力争取,好好学。
有接触客户和甲方的机会,把他们的联系方式加到微信里。
每一次吃到的资源,都是在增加你的独特性。
就算你是零件,也要当不好找备份的那个。
而且资源是有限的,你多吃一口,你的潜在对手就少吃一口。
有时候社会竞争的本质逻辑,就是比拼谁能在短时间吃下更多的资源,然后快速消化,再去抢更多的资源。
当然,你信不信都行。
我们不能决定命运要用怎样的姿势对我们下手,但我们至少可以在它下手前,挣扎得不遗余力。
如果不能反抗,那就享受吧。
从这个角度来看,程序员依然是普通人最优秀的选择之一。
注意,我说的是普通人。
很多人并不普通,但没办法,不普通的路,太废爹了。
以上是关于程序员很卷,但依然是版本之子!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