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已死?

Posted CSDN资讯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敏捷已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 | SCOTT MIDDLETON
译者 | 弯月 责编 | 王晓曼
出品 | CSDN(ID:CSDNnews)


敏捷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科技公司的运营方式,是Google、Facebook 和Airbnb 等一系列科技公司成功背后的核心推动力。然而,时隔二十年,随着麦肯锡推动“敏捷转型办公室”,敏捷运动遭到最后一击,并彻底死亡。

最初,敏捷作为一种管理工作和组织开发软件团队的方式被提出。敏捷强调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响应变化高于遵循计划,工作的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

对于组织来说,采用敏捷可以获得一种竞争优势。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敏捷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参考框架,可以帮助团队更有效地协同工作。

随着采用敏捷方式的各个公司以及个人取得成功,敏捷在各种形式及规模的组织中得到了采用和普及。不论是大型上市公司、小型初创公司、政府部门、银行、矿工、房地产开发商,还是非营利组织统统采用了敏捷,或者想要尝试敏捷。

然而,敏捷的成功和流行也为它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在过去几年中,敏捷惨遭围剿,并陷入恶性循环,每况愈下。敏捷已经从一套共同的价值观和原则转变为一个空洞的、过度使用的词语,沦为组织种种劣迹的“罪魁祸首”。

以麦肯锡宣传的“敏捷转型办公室”为例。他们重新打造了“项目管理办公室”(Program Management Office,即PMO)的概念,然而这非但不必要,而且还违背了敏捷背后的基本原则。麦肯锡列出的每一个有别于PMO的注意事项都恰恰与PMO的描述完全吻合。此外,“定义整体战略”、“跟踪进度”以及“制定最低标准”的办公室完全违背了敏捷宣言中“”自自组织团队的原则,而且也不符合“个体高于流程”。

剥去专业术语,普华永道的“敏捷企业”也同样是一个索然乏味的概念,几乎没有提出任何常识之外的观点,比如公司要想成功就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及技术可以提高效率,等等。

当然这也不全是麦肯锡和普华永道的责任,只不过他们推广的这些概念成为了敏捷运动没落的征兆。敏捷运动的没落始于 2015 年左右,当时敏捷的创始人之一 Dave Thomas 发表了题为“敏捷已死”的演讲。

如今,几乎每个求职者都会竭尽全力解释他们有多么敏捷。

大多数组织都会费尽心思说明他们对待市场、员工以及潜在新员工有多么敏捷。例如,主流大银行都采用或正在采用敏捷,例如摩根大通、西太平洋银行、美国银行和联邦银行等。

实际上,我们很难从“敏捷”这个词中获得任何信息。我们必须通过其他方法来了解求职者是否了解敏捷背后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仔细地观察组织内的流程和行为,以了解他们是否真正应用了敏捷原则。

敏捷宣言的原则和价值观是于 2001 年 2 月,由一群软件行业的“无政府主义者”在美国在犹他州的一个滑雪胜地撰写的。敏捷宣言催生了敏捷运动,推动开发人员使用敏捷原则来构建更好的软件。

二十年过去了,这场运动取得了成功。如今,敏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对组织来说已没有太大作用。组织应用敏捷只能促进生产力的小幅增长,并不会引发深刻的变革。

对于软件行业来说,难点在于如何避免滥用敏捷,并专注于基本原则。我们必须通过新的工作方式寻找竞争优势,例如产品管理原则可以发挥敏捷的优势。

参考链接:

  • https://terem.tech/agile-is-dead/

以上是关于敏捷已死?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敏捷20周年:一场失败的起义

敏捷20周年:一场失败的起义

敏捷1.1敏捷项目管理与敏捷宣言

(ACP)敏捷项目管理

什么叫敏捷开发?

敏捷5.4敏捷计划与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