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状态转换图流量控制(滑动窗口)拥塞控制半连接状态2MSL
Posted 行稳方能走远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TCP状态转换图流量控制(滑动窗口)拥塞控制半连接状态2MSL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四十七)网络——TCP状态转换图、滑动窗口、半连接状态、2MSL
作者:FadeFarAway
发布时间:2017-01-20 19:44:01
网址:https://blog.csdn.net/FadeFarAway/article/details/54633278
B站视频:计算机网络微课堂(有字幕无背景音乐版)
网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4411d7jb?p=61
说明:讲的不错,后期可以继续看此视频学习网络知识
参考:TCP的拥塞控制(详解)
作者:Li_婷
发布时间: 2019-07-31 19:15:01
网址:https://blog.csdn.net/qq_41431406/article/details/97926927?spm=1001.2014.3001.5501
一、TCP状态转换图
下图对排除和定位网络或系统故障时大有帮助,也帮助我们更好的编写Linux程序,对嵌入式开发也有指导意义。
先回顾一下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以及关闭连接的四次握手过程:
1、建立连接协议(三次握手)
(1)客户端发送一个带SYN标志的TCP报文到服务器。这是三次握手过程中的报文1。
(2) 服务器端回应客户端的,这是三次握手中的第2个报文,这个报文同时带ACK标志和SYN标志。因此它表示对刚才客户端SYN报文的回应;同时又标志SYN给客户端,询问客户端是否准备好进行数据通讯。
(3) 客户必须再次回应服务段一个ACK报文,这是报文段3。
2、连接终止协议(四次握手)
由于TCP连接是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必须单独进行关闭。这原则是当一方完成它的数据发送任务后就能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个方向的连接。收到一个 FIN只意味着这一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一个TCP连接在收到一个FIN后仍能发送数据。首先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执行被动关闭。
(1) TCP客户端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客户到服务器的数据传送(报文段4)。
(2) 服务器收到这个FIN,它发回一个ACK,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加1(报文段5)。和SYN一样,一个FIN将占用一个序号。
(3) 服务器关闭客户端的连接,发送一个FIN给客户端(报文段6)。
(4) 客户段发回ACK报文确认,并将确认序号设置为收到序号加1(报文段7)。
有了以上的回顾,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上图各状态以及其对应的转换条件了:
-
CLOSED: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了,表示初始状态。
-
LISTEN: 这个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一个状态,表示服务器端的某个SOCKET处于监听状态,可以接受连接了。
-
SYN_RCVD: 这个状态表示接受到了SYN报文,在正常情况下,这个状态是服务器端的SOCKET在建立TCP连接时的三次握手会话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状态,很短暂,基本 上用netstat你是很难看到这种状态的,除非你特意写了一个客户端测试程序,故意将三次TCP握手过程中最后一个ACK报文不予发送。因此这种状态 时,当收到客户端的ACK报文后,它会进入到ESTABLISHED状态。
-
SYN_SENT: 这个状态与SYN_RCVD遥想呼应,当客户端SOCKET执行CONNECT连接时,它首先发送SYN报文,因此也随即它会进入到了SYN_SENT状 态,并等待服务端的发送三次握手中的第2个报文。SYN_SENT状态表示客户端已发送SYN报文。
-
ESTABLISHED: 这个容易理解了,表示连接已经建立了。
-
FIN_WAIT_1(重要): 这个状态要好好解释一下,其实FIN_WAIT_1和FIN_WAIT_2状态的真正含义都是表示等待对方的FIN报文。而这两种状态的区别 是:FIN_WAIT_1状态实际上是当SOCKET在ESTABLISHED状态时,它想主动关闭连接,向对方发送了FIN报文,此时该SOCKET即 进入到FIN_WAIT_1状态。而当对方回应ACK报文后,则进入到FIN_WAIT_2状态,当然在实际的正常情况下,无论对方何种情况下,都应该马 上回应ACK报文,所以FIN_WAIT_1状态一般是比较难见到的,而FIN_WAIT_2状态还有时常常可以用netstat看到。 FIN_WAIT_2(重要): 上面已经详细解释了这种状态,实际上FIN_WAIT_2状态下的SOCKET,表示半连接,也即有一方要求close连接,但另外还告诉对方,我暂时还有点数据需要传送给你,稍后再关闭连接。 TIME_WAIT(重要、共详细的请看下图的2MSL): 表示收到了对方的FIN报文,并发送出了ACK报文,就等2MSL后即可回到CLOSED可用状态了。如果FIN_WAIT_1状态下,收到了对方同时带 FIN标志和ACK标志的报文时,可以直接进入到TIME_WAIT状态,而无须经过FIN_WAIT_2状态。 CLOSING: 这种状态比较特殊,实际情况中应该是很少见,属于一种比较罕见的例外状态。正常情况下,当你发送FIN报文后,按理来说是应该先收到(或同时收到)对方的 ACK报文,再收到对方的FIN报文。但是CLOSING状态表示你发送FIN报文后,并没有收到对方的ACK报文,反而却也收到了对方的FIN报文。什 么情况下会出现此种情况呢?其实细想一下,也不难得出结论:那就是如果双方几乎在同时close一个SOCKET的话,那么就出现了双方同时发送FIN报 文的情况,也即会出现CLOSING状态,表示双方都正在关闭SOCKET连接。 CLOSE_WAIT: 这种状态的含义其实是表示在等待关闭。怎么理解呢?当对方close一个SOCKET后发送FIN报文给自己,你系统毫无疑问地会回应一个ACK报文给对 方,此时则进入到CLOSE_WAIT状态。接下来呢,实际上你真正需要考虑的事情是察看你是否还有数据发送给对方,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你也就可以 close这个SOCKET,发送FIN报文给对方,也即关闭连接。所以你在CLOSE_WAIT状态下,需要完成的事情是等待你去关闭连接。 LAST_ACK: 这个状态还是比较容易好理解的,它是被动关闭一方在发送FIN报文后,最后等待对方的ACK报文。当收到ACK报文后,也即可以进入到CLOSED可用状态了。
二、TCP流量控制(滑动窗口)
三、TCP拥塞控制
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性能就要变坏,这种情况就叫做网络拥塞。
-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位链路容量(即带宽)、交换结点中的缓存和处理机等,都是网络的资源。
若出现拥塞而不进行控制,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将随输入负荷的增大而下降。
当输入的负载到达一定程度吞吐量不会增加,即一部分网络资源会丢失掉,网络的吞吐量维持在其所能控制的最大值,转发节点的缓存不够大这造成分组的丢失是拥塞的征兆。
TCP的四种拥塞控制算法
- 1.慢开始
- 2.拥塞避免
- 3.快重传
- 4.快恢复
假定:
1.数据是单方向传送,而另一个方向只传送确认
2.接收方总是有足够大的缓存空间,因而发送发发送窗口的大小由网络的拥塞程度来决定
3.以TCP报文段的个数为讨论问题的单位,而不是以字节为单位
示例如下:
传输轮次:发送方给接收方发送数据报文段后,接收方给发送方发回相应的确认报文段,一个传输轮次所经历的时间就是往返时间RTT(RTT并非是恒定的数值),使用传输轮次是为了强调,把拥塞窗口cwnd所允许发送的报文段都连续发送出去,并收到了对已发送的最后一个报文段的确认,拥塞窗口cwnd会随着网络拥塞程度以及所使用的拥塞控制算法动态变化。
在tcp双方建立逻辑链接关系时, 拥塞窗口cwnd的值被设置为1,还需设置慢开始门限ssthresh,在执行慢开始算法时,发送方每收到一个对新报文段的确认时,就把拥塞窗口cwnd的值加一,然后开始下一轮的传输,当拥塞窗口cwnd增长到慢开始门限值时,就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慢开始
假设当前发送方拥塞窗口cwnd的值为1,而发送窗口swnd等于拥塞窗口cwnd,因此发送方当前只能发送一个数据报文段(拥塞窗口cwnd的值是几,就能发送几个数据报文段),接收方收到该数据报文段后,给发送方回复一个确认报文段,发送方收到该确认报文后,将拥塞窗口的值变为2,
发送方此时可以连续发送两个数据报文段,接收方收到该数据报文段后,给发送方一次发回2个确认报文段,发送方收到这两个确认报文后,将拥塞窗口的值加2变为4,发送方此时可连续发送4个报文段,接收方收到4个报文段后,给发送方依次回复4个确认报文,发送方收到确认报文后,将拥塞窗口加4,置为8,发送方此时可以连续发送8个数据报文段,接收方收到该8个数据报文段后,给发送方一次发回8个确认报文段,发送方收到这8个确认报文后,将拥塞窗口的值加8变为16,
当前的拥塞窗口cwnd的值已经等于慢开始门限值,之后改用拥塞避免算法。
拥塞避免
也就是每个传输轮次,拥塞窗口cwnd只能线性加一,而不是像慢开始算法时,每个传输轮次,拥塞窗口cwnd按指数增长。同理,16+1……直至到达24,假设24个报文段在传输过程中丢失4个,接收方只收到20个报文段,给发送方依次回复20个确认报文段,一段时间后,丢失的4个报文段的重传计时器超时了,发送发判断可能出现拥塞,更改cwnd和ssthresh.并重新开始慢开始算法,如图所示:
快速重传
发送方发送1号数据报文段,接收方收到1号报文段后给发送方发回对1号报文段的确认,在1号报文段到达发送方之前,发送方还可以将发送窗口内的2号数据报文段发送出去,接收方收到2号报文段后给发送方发回对2号报文段的确认,在2号报文段到达发送方之前,发送方还可以将发送窗口内的3号数据报文段发送出去,
假设该报文丢失,发送方便不会发送针对该报文的确认报文给发送方,发送方还可以将发送窗口内的4号数据报文段发送出去,接收方收到后,发现这不是按序到达的报文段,因此给发送方发送针对2号报文段的重复确认,表明我现在希望收到的是3号报文段,但是我没有收到3号报文段,而收到了未按序到达的报文段,发送方还可以将发送窗口中的5号报文段发送出去,接收方收到后,发现这不是按序到达的报文段,因此给发送方发送针对2号报文段的重复确认,表明我现在希望收到的是3号报文段,但是我没有收到3号报文段,而收到了未按序到达的报文段,,发送方还可以将发送窗口内的最后一个数据段即6号数据报文段发送出去,接收方收到后,发现这不是按序到达的报文段,因此给发送方发送针对2号报文段的重复确认,表明我现在希望收到的是3号报文段,但是我没有收到3号报文段,而收到了未按序到达的报文段,
此时,发送方收到了累计3个连续的针对2号报文段的重复确认,立即重传3号报文段,接收方收到后,给发送方发回针对6号报文的确认,表明,序号到6为至的报文都收到了,这样就不会造成发送方对3号报文的超时重传,而是提早收到了重传。
四、TCP半链接状态
当TCP链接中A发送FIN请求关闭,另一段B回应ACK后,B没有立即发送FIN给A时,A方处在半链接状态,此时A可以接收B发送的数据,但是A已不能再向B发送数据。
#include <sys/socket.h>
int shutdown(int sockfd, int how);
sockfd: 需要关闭的socket的描述符
how:允许为shutdown操作选择以下几种方式:
SHUT_RD:关闭连接的读端。也就是该套接字不再接受数据,任何当前在套接字接受缓冲区的数据将被丢弃。
进程将不能对该套接字发出任何读操作。
对TCP套接字该调用之后接受到的任何数据将被确认然后无声的丢弃掉。
SHUT_WR:关闭连接的写端,进程不能在对此套接字发出写操作
SHUT_RDWR:相当于调用shutdown两次:首先是以SHUT_RD,然后以SHUT_WR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使用close中止一 个连接,但它只是减少描述符的参考数,并不直接关闭连接,只有当描述符的参考数为0时才关闭连接。 shutdown可直接关闭描述符,不考虑描述 符的参考数,可选择中止一个方向的连接。
注意:
1、 如果有多个进程共享一个套接字,close每被调用一次,计数减1,直到计数为0时,也就是所用进程都调用了close,套接字将被释放。
2、 在多进程中如果一个进程中shutdown(sfd, SHUT_RDWR)后其它的进程将无法进行通信. 如果一个进程close(sfd)将不会影响到其它进程. 得自己理解引用计数的用法了
五、2MSL
2MSL TIME_WAIT状态存在的理由:
TIME_WAIT状态的存在有两个理由:
(1)让4次握手关闭流程更加可靠;4次握手的最后一个ACK是是由主动关闭方发送出去的,若这个ACK丢失,被动关闭方会再次发一个FIN过来。若主动关闭方能够保持一个2MSL的TIME_WAIT状态,则有更大的机会让丢失的ACK被再次发送出去。
(2)防止lost duplicate对后续新建正常链接的传输造成破坏。
lost duplicate在实际的网络中非常常见,经常是由于路由器产生故障,路径无法收敛,导致一个packet在路由器A,B,C之间做类似死循环的跳转。IP头部有个TTL,限制了一个包在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因此这个包有两种命运,要么最后TTL变为0,在网络中消失;要么TTL在变为0之前路由器路径收敛,它凭借剩余的TTL跳数终于到达目的地。但非常可惜的是TCP通过超时重传机制在早些时候发送了一个跟它一模一样的包,并先于它达到了目的地,因此它的命运也就注定被TCP协议栈抛弃。另外一个概念叫做incarnation connection,指跟上次的socket pair一摸一样的新连接,叫做incarnation of previous connection。lostduplicate加上incarnation connection,则会对我们的传输造成致命的错误。大家都知道TCP是流式的,所有包到达的顺序是不一致的,依靠序列号由TCP协议栈做顺序的拼接;假设一个incarnation connection这时收到的seq=1000, 来了一个lost duplicate为seq=1000,len=1000, 则tcp认为这个lost duplicate合法,并存放入了receive buffer,导致传输出现错误。通过一个2MSL TIME_WAIT状态,确保所有的lost duplicate都会消失掉,避免对新连接造成错误。
该状态为什么设计在主动关闭这一方:
(1)发最后ack的是主动关闭一方
(2)只要有一方保持TIME_WAIT状态,就能起到避免incarnation connection在2MSL内的重新建立,不需要两方都有
如何正确对待2MSL TIME_WAIT?
RFC要求socket pair在处于TIME_WAIT时,不能再起一个incarnation connection。
但绝大部分TCP实现,强加了更为严格的限制。在2MSL等待期间,socket中使用的本地端口在默认情况下不能再被使用。若A 10.234.5.5:1234和B 10.55.55.60:6666建立了连接,A主动关闭,那么在A端只要port为1234,无论对方的port和ip是什么,都不允许再起服务。
显而易见这是比RFC更为严格的限制,RFC仅仅是要求socket pair不一致,而实现当中只要这个port处于TIME_WAIT,就不允许起连接。这个限制对主动打开方来说是无所谓的,因为一般用的是临时端口;但对于被动打开方,一般是server,就悲剧了,因为server一般是熟知端口。比如http,一般端口是80,不可能允许这个服务在2MSL内不能起来。
解决方案是给服务器的socket设置SO_REUSEADDR选项,这样的话就算熟知端口处于TIME_WAIT状态,在这个端口上依旧可以将服务启动。当然,虽然有了SO_REUSEADDR选项,但sockt pair这个限制依旧存在。比如上面的例子,A通过SO_REUSEADDR选项依旧在1234端口上起了监听,但这时我们若是从B通过6666端口去连它,TCP协议会告诉我们连接失败,原因为Address already in use.
以上是关于TCP状态转换图流量控制(滑动窗口)拥塞控制半连接状态2MSL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