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池的核心线程数 设置大小与cpu 的关系

Posted 冲冲冲冲冲冲!!!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线程池的核心线程数 设置大小与cpu 的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CPU密集型(CPU-bound)

CPU密集型也叫计算密集型,指的是系统的硬盘、内存性能相对CPU要好很多,此时,系统运作大部分的状况是CPU Loading 100%,CPU要读/写I/O(硬盘/内存),I/O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而CPU还有许多运算要处理,CPU Loading很高。

在多重程序系统中,大部份时间用来做计算、逻辑判断等CPU动作的程序称之CPU bound。例如一个计算圆周率至小数点一千位以下的程序,在执行的过程当中绝大部份时间用在三角函数和开根号的计算,便是属于CPU bound的程序。

CPU bound的程序一般而言CPU占用率相当高。这可能是因为任务本身不太需要访问I/O设备,也可能是因为程序是多线程实现因此屏蔽掉了等待I/O的时间。

2. IO密集型(I/O bound)

IO密集型指的是系统的CPU性能相对硬盘、内存要好很多,此时,系统运作,大部分的状况是CPU在等I/O (硬盘/内存) 的读/写操作,此时CPU Loading并不高。

I/O bound的程序一般在达到性能极限时,CPU占用率仍然较低。这可能是因为任务本身需要大量I/O操作,而pipeline做得不是很好,没有充分利用处理器能力。

一般说来,大家认为线程池的大小经验值应该这样设置:(其中N为CPU processors的个数)
(1)如果是CPU密集型应用,则线程池大小设置为N+1(或者是N),线程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复杂算法
(2)如果是IO密集型应用,则线程池大小设置为2N+1(或者是2N),线程的应用场景:主要是:数据库数据的交互,文件上传下载,网络数据传输等等
+1的原因是:即使当计算密集型的线程偶尔由于缺失故障或者其他原因而暂停时,这个额外的线程也能确保CPU的时钟周期不会被浪费。
如果一台服务器上只部署这一个应用并且只有这一个线程池,那么这种估算或许合理,具体还需自行测试验证。
但是,IO优化中,这样的估算公式可能更适合:
最佳线程数目 = ((线程等待时间+线程CPU时间)/线程CPU时间 )* CPU数目。
因为很显然:
(1)线程等待时间所占比例越高,需要越多线程。
(2)线程CPU时间所占比例越高,需要越少线程。
eg:
比如平均每个线程CPU运行时间为0.5s,而线程等待时间(非CPU运行时间,比如IO)为1.5s,CPU核心数为8,
那么根据上面这个公式估算得到:
((0.5+1.5)/0.5)8=32。
这个公式进一步转化为:最佳线程数目 = (线程等待时间与线程CPU时间之比 + 1) CPU数目。
刚刚说到的线程池大小的经验值,其实是这种公式的一种估算值。

以上是关于线程池的核心线程数 设置大小与cpu 的关系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线程池大小设置,CPU的核心数线程数的关系和区别,同步与堵塞完全是两码事

场景应用:线程池的队列大小你通常怎么设置?

场景应用:线程池的队列大小你通常怎么设置?

CPU的核心数、线程数的关系和区别

CPU的核心数、线程数的关系和区别

CPU的“核心数”、“线程数”的关系和区别分别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