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读《考试脑科学》:迄今最满意的认知心理学著作 | 学习骇客...
Posted turingbooks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读《考试脑科学》:迄今最满意的认知心理学著作 | 学习骇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学习骇客”,作者 LeoChanXY。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选书标准
LEO虽然是心理学专业,也读过许多认知心理学的书,比如《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等,但这本《考试脑科学》却是我最满意的认知心理学书籍。
按LEO一贯的选书准备,也是符合的:
1、 作者权威性:高。作者池谷裕二是东京大学药学系教授,也是一位脑科学研究者。
2、 主题契合度:高。LEO从专业(心理学)和工作(教育)两方面出发,给自己定下的长期学习的主题就是教育心理学相关内容,所以这本书是完全契合的。这也是学习骇客公众号读者喜爱的类目,所以分享出来。
3、 时代适应性:高。本书第一版出版距今已将近20年,如今中文版为最新修订版,作者移除了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并将适用范围从最初的高中生扩展到社会上的各种考试群体。当然,在LEO看来,不考试的学习者也是非常受用的。
4、 新知已知比:中。在读这本书之前,LEO可能会觉得新知一定要占绝对比才算值得读,但读完之后却发现恰恰是新知与已知比例相当的书更适合读。因为如果一本书完全是新知,对于阅读者来说认知负荷太大了,很可能无法坚持读完。就像我们常常把练习同心圆从内到外分成“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一样,如果新知太多,可能就落入了“恐慌区”,如果新知太低,可能就落入了“舒适区”。既能让自己成长,又容易坚持下去的就是“学习区”了。
5、 知识密度值:高。初步记了117条笔记,凡是超过100条的,LEO都定性为知识密度高的书。这里的笔记不记自己非常熟悉的,只记能对我的已知起到补充作用的。
6、 知识实用性:高。作者不仅有权威的学术背景,也有丰富的指导实践的经验。比如书中关于记忆、遗忘、复习、睡眠和学习方法的讨论都非常接地气,这意味着读完就可以拿一些去应用。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阅读方法
读《考试脑科学》这本书依然采用 ???? 如何把微信读书的笔记转入ANKI回顾 所介绍的方法。先在微信读书里阅读、思考并记录,然后每天花几分钟导出到双链笔记工具Roam Research里重新整理。
标记好主题词和重点词以后,再通过自动化方案转入复习工具ANKI里,大约在ANKI里复习一个月就不再复习,转而通过Roam Research进行长期回顾,以及通过其他书的笔记翻来覆去寻找联系的方式进行回顾(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此期间,LEO还通过 ???? 讯飞有声APP ,利用每天遛狗的几段时间,把读书笔记又听了几遍。
在这次阅读过程中,不仅收获了许许多多新的思考,这些思考成果也得以巩固,LEO现在能做到以下117个问题的随问随答,学习的流程就算走完了——学习、思考、记录、复习。这些思考成果中可能有一半会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融入到习惯中,并且双链笔记中的组织良好的卡片笔记还可以长期发挥余热,以此实现知和行的日精日进。
以下是LEO读完本书所做的117条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在了解阅读方法、工具和流程后,也能借鉴读书笔记的思考角度和表达方式,改善自己的记笔记技术。如果能先通过这些笔记了解知识点并激发阅读兴趣再去自己找书来读,那就更好了。
1-1 能力只能用考试检测吗?
问题:利用真题的方式有哪两种?
答案:一种是过程性评价,另一种是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指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把真题拿出来对照,看看真题的考查内容,考查角度,以及掌握程度要求等等,这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学习质量而结果性评价,指的是学完了复习阶段末期去做一遍题,这时候是骡子是马已经无济于事了,帮助作用非常有限。
补充: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真题的过程性评价作用,而不仅仅是学完之后去做一遍题或者去拼命地刷题,题目应该为我们的学习过程提供指导。
引用:对于参加考试的人来说,提前预测考点并据此进行复习和训练,就成为了应对考试的最佳策略。
问题:考试不会的知识就是不存在的记忆吗?
答案:不是的,有一部分记忆可以通过考试来确认,而另一部分记忆则无法通过考试来确认,例如托尔曼提出的潜伏学习,这是当前无法确认但却可以促进之后学习的记忆。
补充:学习不能太过短视,也不能太过功利,看不到效果就不学了,可能这是一种潜伏学习,需要在以后体现出来。
引用:所以,只要对脑进行适当处理,就可以实际“看到”这些信息的痕迹。其实,我的研究室已经成功观察到了脑的这些信息痕迹,甚至还看到了一部分无法通过考试来确认的“潜在记忆”。
1-2 神经元“创造”出的脑
问题:为什么走马观花地学习之后总是记忆不住东西?
答案:因为记忆的真相在于新神经回路的形成,而走马观花的学习,并没有形成新的神经回路。
补充:一分辛苦一分才,学习上面没有捷径,记忆上面也容不得半点忽悠。
引用:记忆的“真相”就是“新神经回路的形成”。
问题:什么是神经回路?
答案:神经回路指的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记忆存在的物理介质。
补充:就像是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一样,记忆信息在神经回路之间传递。
引用:每一个神经元都通过“神经纤维”分别与其他一万个神经元相连,这种由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的系统就是“神经回路”。
1-3 记住与忘记
问题:如何理解工作记忆对于思考的作用?
答案:就像内存对于电脑的作用一样,电脑要想处理信息需要内存先从硬盘里调用资源,电脑要想保存信息也需要先调用内存处理之后保存到硬盘上。人在思考时也是这样,如果要调用信息需要工作记忆从长时记忆中调用,如果要保存记忆,也需要通过工作记忆保存到长时记忆中,工作记忆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补充:所以《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本书里面提到两个观点:工作记忆容量有限使思考变得异常困难,长时记忆的数量和质量是成功进行思考的关键。
引用:RAM 是一处临时保存信息的场所,相当于人脑的短期记忆。计算机只能处理调入 RAM 的信息。当计算机想要读取信息时,就需要将硬盘中的信息调入 RAM ;反过来,如果计算机想要保存信息,也要先经由 RAM 再将其保存在硬盘上。总之,RAM 就相当于一座连接计算机内部与外部的“桥梁”。
问题:从工作记忆的角度来看,记笔记为什么重要?
答案:工作记忆的保存时间短并且容量有限,所以在看书学习的时候,如果有了新的深刻的思考而不及时记笔记的话,很快就遗忘了,那么长期来看,也就仅仅是阅读的过程中畅快,并没有产生积累和成长。
补充:不论时间长时间短,只要学习务必坚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的最小有效闭环。
引用:短期记忆有一个小缺点,它的容量比较小,不能同时保存太多的信息,而且保存下来的信息也会很快被忘记(所以才叫“短期记忆”)。
问题:如何看待暗记软件在长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就像我们写一篇长长的论文一样,复习给了我们及时按下CTRL加S保存的机会,如果不利用暗记软件复习的话,很可能学了很久,最后由于工作记忆容量有限并且保存时间短,那么过段时间却好像什么都没学一样,就像写文档写到最后断电关机了没有被保存一样。
补充:没有复习的学习就像狗熊掰棒子一样,虽然很忙碌,但是收获寥寥无几。
引用:如果在保存之前就关闭文档,那么写好的文档就会丢失,我们只能再次从头创建文档。这是因为文档只保存在了 RAM 中,而非硬盘之中,它和短期记忆一样,很快就会被“忘记”。
脑心理学专栏 1 / 色彩心理学①
问题:西贝餐厅之类的红色logo有什么脑科学依据?
答案:红色能够增强人的食欲。
补充:
引用:快餐店的招牌和店内装潢大多以红色为基调,这是因为红色最能促进人的食欲。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人类在演化过程中还残留着野生食肉动物的天性吧,所以快餐店利用红色色调能吸引到更多客人。
1-4 认识海马体
问题:电脑硬盘对应人脑什么部位?
答案:电脑硬盘对应人脑的大脑皮质,大脑皮质具有保存我们已经记住知识的功能,就像电脑经过内存处理过文件之后,保存在硬盘上一样。
补充:谐音“硬皮”(硬币)。
引用:保存长期记忆的部位叫作“大脑皮质”,它相当于人脑的“硬盘”,可以保存我们已经记住的知识
问题:为什么用自己的话记笔记更容易记住?
答案:用自己的话记笔记或者和场景结合进行提问,可以让大脑中的海马体将信息判断为必要信息,更有利于记忆,而照本宣科或者照搬照抄的笔记,则会被大脑认为是非必要信息不会被记住。
补充:主动学习就是增加学习内容和自己之间的关联,让大脑将学习内容判定为必要信息,有利于记忆。
引用:为了灵活运用有限的存储空间,脑会根据信息的价值,将其分成“必要信息”和“非必要信息”,脑如同法官一般,会对信息下达“价值判决”。只有被脑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被运送到大脑皮质内长期保存。
问题:海马体是存储记忆内容的载体吗?
答案:不是,人记住的知识都存储在大脑皮质里面,而海马体只是判断这些学习内容是否为必要知识或非必要智识的检查者,被判定为必要知识的内容更容易被记住。
补充:主动学习,为笔记赋予感情,就更容易激活海马体,就更容易记住所学知识。
引用:那么,具体判定信息是否必要的“关卡检查员”又是谁呢?它就是人脑中的海马体。
问题:通过复习把所学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最短也需要一个月。
补充:要想让复习稳固起作用,或者说日常读书复习结束至少需要一个月。
引用:只有被“关卡检查员”海马体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顺利通过“关卡”,获得成为长期记忆的资格。通常来说,这样的审查最短也需要一个月,而且审查标准非常严格,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以外,一般不会一次性通过。
1-5 加油吧,海马体!
问题:为什么走向社会了以后再学习常常会比在学校里学习更有效呢?
答案:学校的学习常常是无关痛痒的,而工作中的学习往往是关乎生存的,海马体据此对信息进行判断取舍,我们能够记住的东西会更多。
补充: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多接触一些外界,给自己提供扎实的现实了动机。
引用:海马体以“是否有利于生存”为尺度,对所获信息进行判断、取舍。诸如在毫无生命危险的教室里学习之类等行为,与人类的生存相比简直可以算是无关痛痒的事。人们常说“左耳进右耳出”,说不定海马体就是这样一刻不停地从大脑中删除信息的吧。
问题:为什么长时间学习需要定时经常补餐?精力管理
答案:不仅仅体力活动需要耗能,脑力活动也需要耗能,而且大脑消耗人体的能耗比又很高,所以在学习时为了维持精力水平的高水准稳定,就需要经常定时补餐。
补充:学习的间隙吃东西不是缺点,为了精力水平,及时补餐是有必要的。
引用:人脑大约会消耗人体总能耗的 20%,但其质量只占不到人体体重的 2%。可见从每单位所需能耗来看,人脑是个不折不扣的耗能大户。
问题:除了不断重复,还有什么方式欺骗海马体?
答案:将所学知识和自己建立联系,和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和情境建立联系,海马体就会将其判定为必要知识,从而更容易记忆。
补充:存储强度和检索强度的关系。
引用:而对于考试这种无论如何都要记住所学知识否则就会落榜的情况,解决办法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通过反复复习以骗过我们的大脑。这是最重要的法则。
经验谈 1 / 选择高一时学过的科目对高考不利?
问题:如何避免考完就忘,下一次考试又从零开始的困境?
答案:不要选择集中学习突击应试,而要有意识地采取间隔复习的策略,将短时记忆的内容转入长时记忆。
补充:由于间隔复习的间隔会越拉越大,所以并不会随着时间的继续、任务的增加导致间隔复习任务剧增完不成。
引用:现在想一想我真是有些后悔,当初应该把高一那年的期中、期末考试试卷都留着,时不时地拿出来复习一下就好了。那些我原本以为已经记住的内容,没想到两年过后还真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作者之见
问题:没有成功提取的记忆就是无效的学习吗?
答案:不是。按照托尔曼的潜伏学习的观点,有一些学习的记忆成果是可以被提取的,而有一些则难以提取,但是这些潜伏的记忆会有助于再一次的学习,使得我们再一次学习时不需要花费和第一次一样多的时间,这就是这种潜伏学习的价值。
补充:行百里者半九十,有的人刚刚勉勉强强把学习内容完成一遍就丢到一边了,这样潜伏学习的成果就浪费了,往往我们需要把同样的内容学习多遍才能深刻领会,才能利用起前面的无法被提取的潜伏学习的价值。
引用:曾经被牢记的信息(也就是“印刻”在大脑皮质中的长期记忆)会无意识地储存在大脑某处,所以如果要从现在开始再次学习,应该能比初学时更容易地回想起知识点,学起来也更加轻松。
2-1 无论是谁都会忘记
问题:在记忆无意义音节这件事上,大家的遗忘进程差不多,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在概念图这本书里,奥苏贝尔提到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教育学的话,那就是决定一个人学习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他已经知道了多少。这个实验也反映了这个问题,在大家都没有基础的无意义音节这件事的学习上,所有人的遗忘是差不多的,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学霸看过一遍就记住,其实是有许许多多的已有知识在铺垫,这启示我们在初期学习的时候要接受自己的笨拙期,但是随着积累的增加,我们就会记得越多学得越快。
补充:首先不要妄自菲薄,其次是踏踏实实的积累已有智识,为自己的高效学习奠定基础。
引用:实验结果却显示,忘记音节的速度并不是因人而异的。无论是谁都会以大致相同的速度遗忘信息,而且“忘记”这件事并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问题:时间是治愈伤心事的良药,这种观点有什么脑科学依据?
答案:我们想忘记不开心的事,但是遗忘的进程不能随着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被我们遗忘。
补充:按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不要刻意去想忘记,越想忘反而是一种强化或者说像是一种复习,所以也就越不容易忘记。
引用:无论怎样祈求,记住的信息也还是会在某一时间段被我们遗忘,甚至当我们想要尽早忘记某些信息时也不能如愿以偿。
问题:主张“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四步走的最小学习闭环,有什么脑科学依据?
答案:因为我们学习思考过的东西,如果不复习很快就会忘记,而且会在前期忘记的特别快,因此需要及时复习记录的思考内容,将新知变为已知,然后再不断丰富的已知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知。反观以前,只学习不思考,或者是有了思考但不记录,又或者是记录了却很少复习,也很少给自己带来直接的提升或改变,那么从长期来看这样不完整的学习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学习。
补充:时间少就少学,时间多就多学,但是必须走完四步形成闭环,这样每天每次的学习成果都得以保存,成效都看得见。
引用:最容易忘记的时间恰巧是刚刚记住的时候——在记住信息后的 4 小时内,我们会一口气忘记大约一半的内容。但在此之后,剩余的记忆却能维持较长时间,它们是逐渐被忘记的。
问题:如果考试前一定要临阵磨枪,是前一天晚上好还是第二天早起好?
答案:如果时间是固定的,从遗忘规律来看,如果是前一天晚上临阵磨枪的话,第2天大部分就会忘记,倒不如前一天早点睡觉,第2天早起巩固到考前保留的记忆仍然很多。
补充:就像我自己考研那一年,变态心理学怎么都没办法记住,一直到第2天早上去考场,在大巴车上还在巩固,但这短时间内的巩固却非常有效。进了考场以后直接找到对应学科的知识点快速作答,把分拿到了。
引用:与其前一天晚上彻夜苦读、临阵磨枪,还不如考试当天早上早起努力,这样到考试时记住的东西可能还会更多一些。
问题:为什么同样是背诵,有的人遗忘得比其他人或平均水平要快得多得多?
答案:首先人的遗忘进程都是差不多的,如果忘得特别快,一方面可能是本来有意义的内容,由于学习马虎不走心,没有领会其中的意义,变成了机械的重复。另一方面原因可能是短时间内记忆的内容太多了,前后相互干扰,干扰又导致了遗忘。
补充:第一,要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发掘学习材料背后的意义,不能直接读摘要干货以为能节省时间。第二,能分散学习的尽量不要集中学习(例如从一个月的突击变成三个月的长线计划,又例如上午集中突击56个小时,变成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晚上两小时),尤其是记忆容量过载学不下去了,一定要转变策略分散学习,以减少连续集中学习的干扰导致的遗忘。
引用:相反,如果成绩比这条遗忘曲线上显示的要差,那么只能是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没有认真背诵,或者是你的记忆被干扰了。
脑心理学专栏 3 / 组块化
问题:组块技术在英语学习上有何应用?
答案:把单个的背词汇词组改成类似的一组或者一类放在一起去背。
补充:但可能要注意相互之间的提示作用。
引用:将所得信息划分为多个小组以便于记忆,这样的方法就叫作“组块化”,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背诵英语词组时,如果零零散散地记忆,效率是很低的。不如试着将词组分类整理,比如将 get at、get out、get over、get up 这样都带有“get”的词组分成一组,或者是将 get at、arrive at、look at、stay at 这样都带有“at”的词组分成一组来背诵会比较有效。
问题:组块技术在学习中为什么重要?
答案:因为工作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通过组块可以把多个变成一个给工作记忆腾出更多空间。有了更多的富余空间,我们就能够学习更多的东西了,或者短时间内同时能够处理的信息也就更多了。
补充:
引用:请大家记住,对于学习来说,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2-2 好方法?坏方法?
问题:导致遗忘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教育学的教材认为导致遗忘的最大因素是干扰,干扰包括相互学习不同内容造成的干扰,连续学习造成的干扰等等,而本书更具体一步,把干扰定性为未经思考一股脑儿的学习的内容。
补充:那些复制粘贴式的学习,那些不自己独立学习直接背干货讲义的学习,由于缺少联系的纽带,智识之间的干扰作用更大。
引用:什么情况会导致记忆较快消失呢?我想知晓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对于大家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最容易导致原有的记忆提前消失的活动,就是添加新的记忆,也就是指将知识一股脑地硬塞进大脑中。
问题:避免干扰导致遗忘,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答案:一方面将集中学习变成分散学习,从时间上减少连续长时间干扰导致的遗忘。另一方面在学习时多思考联系,尽量进行组块,通过联系寻找纽带,通过组块节约工作记忆的空间,从而降低干扰导致的遗忘。
补充:避免贪多求快式的学习,“贪多”导致干扰多遗忘多,“求快”时间间隔短,导致干扰大遗忘多。
引用:像这种新记忆和旧记忆互相影响的现象就叫作“记忆的干扰”。 存在于人脑中的一个个记忆片段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毫无关联的。相反,它们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有时它们互相抑制,有时它们又互相合作以得到巩固。 因此,错误的记忆方法,比如毫无准备地将大量知识塞入脑中,就会导致记忆消失,或者使记忆变得混乱、模糊不清,进而造成失误。
问题:为了求快为了避免时间紧完不成任务,很多同学常常是不学习直接拿别人的讲义或者辅导班的讲义直接来背诵,这样真的能节省时间吗?
答案:学习的环节看似节省了时间,但是由于使用了错误的学习方法,未经消化就把大量所谓干货塞进脑中,这些知识很快就会忘记,一方面难以达成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忘记了之后完全又要重新拾起来学习,总体看来时间不见得能省下来,但是学习质量不高是一定的。
补充:掩耳盗铃,拔苗助长。
引用:因此,错误的记忆方法,比如毫无准备地将大量知识塞入脑中,就会导致记忆消失,或者使记忆变得混乱、模糊不清,进而造成失误。
问题:在设定备考方案时是三个月集中学习备考,还是六个月分散学习更好呢?
答案:集中学习的话,每天输入的信息量过大,会导致遗忘量也大,而分散学习,在更长的周期里学习的话,每天的任务量更少,相互之间干扰导致的遗忘也更少,学习的质量就会更好。
补充:周期长的话,特别要注意坚持最小的学习闭环,也就是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把每天的成果用暗记复习软件固化下来,不然很可能“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回头看什么也没学下来。
引用:当然,不仅是考试前,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要尽量避免在一天内向脑输入大量新知识。说起来,学习的重点原本就应该放在“复习”上,我会在之后对复习的重要性进行说明。总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毫无压力地记住自己所能记住的内容,才是符合记忆性质的学习方法。
问题:有什么例子可以说明方法对结果的影响巨大?
答案:有些工作的人用两三年时间备考,但是两三年过后却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学下来,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坚持学习的最小闭环,也就是没有坚持每天或者每次学习都坚持“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的最小闭环,没有用暗记复习软件巩固每次学习成果,导致学的时候很痛快,长期来看知识没有得以保存,努力也就没有了效果。
补充:好的学习方法不用等到很长时间以后某一个节点才能知道是否是好的学习方法,坚持最小学习闭环每一天都能看得见自己的收获。
引用:对于考试而言,学习了多少知识的确很重要,但它并不会决定最终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即“学习的质量”如何。方法不同,结果也会大不相同。
问题:集中学习导致大量遗忘,给我什么样的启示?
答案:原计划每天读书三四个小时,但是由于集中学习会产生大量干扰,而干扰又是遗忘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决定把这三四个小时分开分成五六个25分钟的番茄时间,但是每一个最小单位里面仍然坚持学习思考记录,然后一天结束以后整理复习,保证每天的成果不因为学习时间段的分散而消失。
补充:同时分散开来学又能避免意志力不足,导致的任务完不成的情况。
引用:请大家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想一想在这之前采用的方法是否对脑不利。接下来,本书将会讲解高效的学习方法。
经验谈 2 / 高效率的英语单词记忆法
问题:如何根据难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答案:我们可以把学习内容所处的阶段划分为三个圆环,由外到内分别是,完全不会,一半会一半不会,全都会,这三个分类方式也能对应另一种叫恐慌区、安全区(学习区)和舒适区的分类,我们学习尽量选择安全区的内容,因为困难区是会让我们退缩害怕,而舒适区对于我们来说又没有多少提升的空间。
补充: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突然地涉猎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也不要整天待在自己已经熟透了的区域。
引用:如果书里的单词我一个都不认识,那么这本书我肯定不会买,因为没有信心能够坚持看完,最后挑选的往往是那种里面有一半单词我都认识的书。另外,我还喜欢那种用大号字体表示词目、设计得十分醒目的版式。
问题:没有毅力的人就不能学好习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怎么学习?三分钟热度的人怎么读书?
答案:作者非常巧妙地选择了有一半内容自己会而另一半才需要学习的书,这样就不需要勉强自己耗费所有甚至是做不到的毅力去读完整本书了,只要读一半就可以了。我们自己在读书的时候,如果明知道自己毅力不够,不要希望自己能从头读到尾,可以先从目录里面挑选一点点重要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先把这一部分读完。
补充:我自己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我也是三分钟热度,但是我会在这三分钟热度里面尽可能快速地多读,并且不论时间多时间少,都坚持做到“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的最小闭环,这种三分钟热度里面的读书也可以让自己有所成长。
引用:因为我是典型的缺少恒心的人,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为了激励自己“一定要看完一半以上”,我还会在单词书的书口正中央处画一条显眼的红线。
作者之见
问题:如何获得快乐?
答案:设定目标,完成目标。
补充:在追求生活的快乐这件事上有很多说法,比如说帮助别人,又或者劝人保持乐观心境,但在我看来根本上还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是快乐的真实所在。
引用:我还很欣赏这位同学的一点是,他没有把眼前的学习目标定得太高。虽然人们常说“志当存高远”,但是就日常的学习而言却并非如此。达成目标所带来的成就感会适当地刺激人脑中名为 A10 的神经,让我们产生快乐的情绪。合理设定目标能使我们在长时间内一次又一次地获得成就感,进而提高学习热情。
问题:为什么复习环节常常为人们所忽略?
答案:有的人认为复习就是在死记硬背,就是在机械学习,对此非常不屑。学习新内容是在创造增量,而复习则往往被看成是守住存量,当然获取增量对人的吸引力更大,学习更多新知识带来的囤积感,给人的快乐更多。
补充:如果不能坚持“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的最小学习闭环,那么学习就只是当时快乐,没有了复习,知识也就没办法保留,不仅不能为自己的之后学习提供便利,也很难在以后的实践中学以致用。
引用:“复习”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但是往往有很多学生都以“想要空出时间玩儿、参加社团活动”“还要学习其他知识”为由,降低复习的优先级。
问题:ANKI复习软件在复习上的优势在哪里?
答案:如果不考虑复习的周期和复习的任务量的话,即使我们用日历提醒也可以解决。但是一旦考虑到复习的周期特别长或者复习的任务量特别大,尤其是像考研考注会等,那么就需要专业的复习管理工具,来让我们的任务不至于随着时间的延长、任务量的增加而陷入混乱。
补充:另外卡片笔记的方式也有许多好处,包括清晰思考,便携复习等等。
引用:请大家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观念,重视起复习来。
2-3 反复记忆的效果
问题:在这里错误的学习方法指的是什么?
答案:如前文所述指的是不加思考和学习就直接一股脑儿地去背诵,由于知识相互之间缺少深思熟虑后的联系,以及工作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这种学习所伴随的干扰作用特别大,会导致我们的遗忘大大高于平均水平,所以说是错误的学习方法。
补充:一方面不能不学习和思考就直接背诵,另一方面要拉开复习的间隔减少前后干扰。
引用:由遗忘曲线实验可知,错误的学习方法会加快遗忘速度或导致记忆混乱。
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并没有反复重复复习却也能快速记住东西呢?
答案:培根在《谈读书》这本书里提到,如果不记笔记,需要有过人的天资。但是这样的人非常少,更多普通人则如《概念图》里奥苏贝尔所说“他之所以能学得更快,是因为他已经具备了非常丰富的已有知识”,这些已有知识会像胶水一样对新知识起到固着的作用,所以可以在复习很少甚至是几乎没有重复的条件下就记得住。但是对于初入某个领域的普通人来说,这样的已有知识还非常少,需要用最基本的重复复习来积累。
补充:区分“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区别不在于是否重复,而在于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能否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机械学习是必经之路,我们需要通过重复复习去积累一些先验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进入意义学习状态。
引用:换句话说,无论是谁都能通过反复记忆,让自己看起来好像是记忆力提高了。
问题:托尔曼的“潜伏学习”是什么意思?
答案:就是我们学过的东西无法直接提取,但是当我们下次重复学习时,需要的时间更短。这种无法提取的学习看似无用,看似遗忘,实际上方便了后来的学习。
补充:比起把三本书看一遍,把一本书看三遍,往往学得更好,因为前面的潜伏学习的价值得以利用。而如果不断的匆匆浏览新内容,并且主题又很宽泛,就少有机会碰见重复内容,那么之前的潜伏学习也就没有了价值。行百里者半九十。
引用:实际上,这些音节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们仍然存在于脑中,只是我们想不起来罢了。换句话说,那些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忘记的信息,其实都完整地保存在无意识的世界里,只不过它们属于潜在的痕迹,所以才无法被我们想起来。
2-4 蛮干终究是徒劳
问题:影响复习间隔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除了自然的遗忘规律,还有学习材料的难度,学习者在学习时的主动性等等。
补充:首先要有复习的意识,其次要有强大的管理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任务的增加,复习计划不会陷入混乱。
引用:结合海马体的性质,我建议大家按照如下计划展开复习。
问题:为什么以前中学阶段那些把一本习题做三遍的学生成绩都很好呢?
答案:比起把三本书做一遍,这种把一本书做三遍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复习的机会,使得我们在做题过程中积累的思考成果得以巩固和复用。
补充:《学习之道》和《怎样解题》这两本书里都有提到类似的内容,学习之道里提倡把题目做很多遍,而《怎样解题》里提到做完题之后还要做到自动化、多样化和条件化。
引用:即便科目相同,一旦更换了参考书,我们就不得不再一次从头开始熟悉参考书的内容,而只有内容相同时,复习才会产生提高记忆力的效果。请大家务必牢记这最重要的一点。
问题:在学校时把一本参考书做很多遍,到了工作以后在读书方面有什么类似的借鉴?
答案:选择好书,把一本好书读很多遍,每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每一次的认识都更加深刻,不仅给了自己复习的机会,也使得自己能够学以致用。比起不断寻找新书,匆匆浏览,对自己更有帮助。
补充:《学习心理学》认为要想把一样东西变成自己的,需要坚持“学习、保持、复现”。有了复习才能保持,才能复现。才能为己所用。
引用:我自己在上学时也没有使用太多的参考书,只是把手里的每本参考书都至少学习了四五遍,也许学习正需要这种“固执”的性格吧。
2-5 人脑更重视输出
问题: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输出”?
答案:生活中大家提到输出指的都是去写公众号文章,或者是做公开分享,但是这里的输出指的是“提取式学习”,是相对于“重复式浏览”的另一种更能激发主动学习、更能减少自欺欺人的方式,在《认知天性》里面有具体说到。
补充:康奈尔笔记的本质其实也是“提取式学习”,即遮住右边的答案,通过左边的问题来复习。但实际许多人只套用了它的模板,却忽略了它的本质。
引用:人脑中存在“输入”和“输出”两种操作。背单词的行为相当于输入,提取保存于大脑中的单词去解答试题的行为则相当于输出。
问题:如何把重复和输出结合起来,更好的欺骗海马体?
答案:可以分成三层,第一层就是简单的重复,第二层是抛弃“浏览式的重复”转而使用“提取式的重复”,第三层利用暗记复习软件以问答的形式持续进行提取式重复练习,并且不会因为时间的延续和任务量的增加而陷入混乱。
补充:“浏览式的重复”容易因为曝光效应也就是熟悉导致自己高估自己的掌握程度,有的人在平时复习时感觉都会结果一到考试就不会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提取式学习”指的是遮住答案,看着问题来回忆答案,这样每一次的评估都是真实准确的。
引用:其实我在前文中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了,这个标准就是“复习的次数”,但这并不意味着向大脑多次输入信息就是上上之策。毕竟,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海马体产生错觉,误以为短时间内多次输入的信息一定是必须记住的重要信息。 然而从斯瓦西里语单词记忆实验来看,这个目的表述得并不准确。对脑而言,更重要的是“输出”。也就是说,站在海马体的角度,更重要的是得出这种判断:“这个信息竟然会被如此频繁地调用,看来必须要记住它才行。”
问题: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解释了复习的方法?
答案:第一,复习的时机,初次复习不能晚于一个月,作者建议从第二天开始,在两个月内复习四次便可。第二,复习的内容,作者认为重复同样的内容才会有效,反对找很多辅导资料却只做一遍。第三,复习的方式,通过提取式的学习,也就是作者所说的“输出”的方式去复习更容易,记得牢记得久。
补充:知易行难,但工具尤其是像暗记复习软件这样的工具,可以把我们知道的以可视化、可实操的方式运用起来。
引用:所以,相对于填鸭式的学习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学习方法效率更高。
3-1 掌握记忆关键的 LTP
问题:什么是长时程增强作用?
答案:指的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增强了,人的记忆力提升了。
补充:
引用:将细小的电极轻轻插入海马体,尝试对海马体进行反复刺激。大家知道结果如何吗?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竟然增强了。不仅如此,在刺激结束后,连接也仍然保持着增强的状态。也就是说,神经元被长期地激活了。 这种现象名为长时程增强作用(long-term potentiation)
问题:记得牢记忆力好对应的生理层面是什么?
答案:记得牢对应的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增强了。
补充:
引用:将细小的电极轻轻插入海马体,尝试对海马体进行反复刺激。大家知道结果如何吗?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竟然增强了。不仅如此,在刺激结束后,连接也仍然保持着增强的状态。
问题:复习的脑科学依据是什么?
答案:只有通过复习不断刺激大脑,才能让海马体属于长时程增强作用的状态,我们才能更好地记住所学知识。
补充:结合前文所述的复习三要点效果会更好,也就是复习的时机、内容和方式。
引用: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LTP 是神经元反复受到刺激后才产生的现象。如果只刺激海马体一次,是绝对不会产生 LTP 的,必须要反复刺激才行。 总而言之,反复刺激海马体的神经元,即“复习”是十分必要的。海马体神经元的这种性质,使得复习成了我们无法逃脱的命运。那种“不复习就想掌握知识”的心态,从脑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也是要不得的。
脑心理学专栏 4 / 莫扎特效应
问题:莫扎特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莫扎特效应,指的是听了莫扎特的音乐以后,能让人变得聪明的现象。原因在于愉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能够激活并协调人的大脑。
补充:类似的还有《学习之道》里说的有氧训练和阻力训练可以促进学习和记忆,我自己的经历以及其他同学的反馈也证明了这一点,似乎也是因为锻炼激活了大脑,促进了长时程增强作用的产生,从而改善记忆。
引用:劳舍尔博士对此做出了解释,认为莫扎特的音乐能够通过令人愉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协调人的左脑和右脑,这正是产生该效应的关键所在。
3-2 童心是提高成绩的“营养素”
问题:如何理解这里的“童心”?
答案:指的是在学习时保持兴趣和期待,可以唤醒头脑中的θ波状态,促进长时程增强作用的产生,促进学习记忆力的改善。
补充:挑自己喜欢的书读,挑自己热爱的专业学习,那样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自带童心了,因此那些爱这个专业的人也就能学得更好。
引用:童心是提高成绩的“营养素”
问题:常见的脑电波各自的生理作用是怎样的?
答案:α波有助于人的放松,θ波有助于记忆的激活与改善(长时程增强作用的唤醒)。
补充:利用各种白噪音软件,根据不同的场景,制造不同的听觉氛围。
引用:提到脑电波,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α波和β波吧,毕竟电视节目和杂志上经常出现“当人处于放松状态时,人脑中就会产生α波”的说法。 不过,我们在这里要说的并不是α波和β波,而是一种叫作“θ波”的脑电波,它的频率比α波和β波都要低。也许大家第一次听说这种脑电波,但是对于记忆来说,它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种脑电波了。
问题:“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背后的脑科学依据是什么?
答案:兴趣和期待的产生,可以让我们在学习时大脑中出现θ波,可以促进长时程增强作用的产生,能够改善记忆质量和学习效果。
补充:任何时候都不要抛弃兴趣,毕业以后也要坚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引用:当人对什么东西感兴趣而打开好奇心之门,处于紧张、兴奋或者期待的状态时,θ波就会出现;相反,当对千篇一律的事物感到厌烦、丧失兴趣的时候,θ波就会消失。
问题:有没有高效的学习方法?
答案: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在初期,学习者如果对学习的内容抱有兴趣或期待,就容易产生θ脑电波,能够促进长时程增强作用的产生,记忆和学习的质量都得以改善;在后期,除了兴趣依然可以起作用外,同时由于有了更多的已有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时有了充足的固着点,学习也会有四两拨千斤的高效。
补充:原来乔布斯的名言“stay hungry”是有脑科学依据的呀。
引用:有趣的是,当θ波出现时,即使刺激的次数很少,海马体中也能产生 LTP4。如果刺激得当,那么重复刺激的次数甚至可能减少 80%~90%。也就是说,只要给予原来 1/10 次数的刺激就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问题:学习不在状态的时候,为什么不适合硬撑?
答案:学习不在状态,就会缺少兴趣和期待,就不容易产生θ脑电波,大脑就不容易进入长时程增强状态,所以学习和记忆的效果都会很差。
补充:只学习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引用:如果觉得今天不在状态,怎么都提不起对学习的兴趣,那就稍微休息一会儿再试试吧。或者干脆早点睡觉,养精蓄锐以便明日再战。
脑心理学专栏 5 / 乙酰胆碱
问题:广告里宣传的健脑补脑食品真的有用吗?
答案:没用。
补充:
引用:人类从很久以前就打起了对大脑有利的食品和药物的主意,并为此进行了各种尝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推出能补充 DHA6 的产品。但是这些尝试反而证明,没有什么物质能在让大脑变聪明这一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大家还是不要过于相信这类信息比较好。
问题:θ波的产生根源是什么?
答案:乙酰胆碱。
补充:
引用:乙酰胆碱是产生θ波的根源,具有激活海马体以保持意识清晰、提高记忆力的作用。
问题:吃完感冒药晕车药就犯困想睡觉,是因为什么?
答案:因为乙酰胆碱被抑制了,人脑无法产生θ波了。
补充:感冒药尽量在晚上睡前吃,不然会影响白天的工作和学习。如果必须吃感冒药,但又不希望影响重要的活动,买药前咨询药师,选择不含抑制乙酰胆碱成分的药物。
引用:其实在大家身边有很多能抑制乙酰胆碱发挥作用的药物,比如几乎每个人都吃过的感冒药、止泻药或晕车药等。想必大家都有吃过感冒药后脑袋发晕、很想睡觉的经历吧?这就是人脑中的乙酰胆碱被抑制的证据。
4-1 睡觉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问题:如何看待高强度学习期间的睡眠问题?
答案:大量学习之后,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记忆,而缺乏睡眠会导致记忆内容受到干扰没有消化,而大部分遗忘。
补充:中学时期为了完成作业常常很晚睡觉,这也是记忆力变差的原因。
引用: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如果我们在某一天学习了新的知识,那么当天最好能有充足的睡眠。相反,如果一夜没睡,那么刚刚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从脑中消失。
问题:梦是什么?
答案:梦是人脑中记忆碎片相互组合。
补充:双链笔记也是各种信息和知识相互联系组合,为了构建知识网络,非常有必要在睡前最后时间用来学习,这样整个梦境就可以围绕信息的组合联系了。
引用:所谓的“梦”,其实就是由人脑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记忆的片段相互组合而形成的。
问题:为什么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质量下降?
答案:睡眠是对各种信息和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知识经过重新梳理以后变得有意义,也就更容易记住;经过重新组合之后,甚至是组块以后,占据更少的认知资源,所以也更容易记忆。而睡眠不足会导致知识不仅不能够重新梳理,也没有了组块的机会,记忆质量也就下降了。
补充: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不是牺牲学习时间,而是为了学习质量能够更好。
引用:因此,如果不睡觉,就相当于不给海马体整理并选择信息的机会。结果也可想而知,那些因为海马体来不及整理而杂乱无章的信息最终会被全部抛弃。
问题:影响长期成长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一方面我们应该多运用间隔复习,少运用集中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利用睡眠进行深加工(重组、联系和组块等)。
补充:养成睡前回顾一整天学习内容的习惯,利用睡眠期间的潜意识加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引用:有些人每次都只在临近考试前才熬夜学习,像这样剥夺睡眠的时间是无法积累学习能力的。记忆只有长久地保存在头脑中才有意义,即使靠熬夜的临阵磨枪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只能应付一时而已。 通过减少宝贵的睡眠时间来换取好成绩,这种想法从长远来看毫无意义。
问题:如何看待非闭环学习?
答案:只学习不记录或者学习记录之后不复习,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学习就是要充分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然后记住能记住的所有知识。
补充:坚持“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的最小闭环。
引用:学习的基本要求是“记住自己能记住的所有知识,切实掌握自己能理解的全部内容”。
作者之见
问题:影响生活学习状态的节律有哪些?
答案:有昼夜节律,就是白天活动晚上就需要睡觉;还有内生平衡节律,就是一个状态久了之后要换一个状态。
补充:长期学习导致倦怠就是忽视了内生平衡节律,整个生活中只有学习这一件事,绷得太紧了反而没有发力的空间了。
以上是关于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读《考试脑科学》:迄今最满意的认知心理学著作 | 学习骇客...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