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爆肝:C语言下的平衡二叉树(Avl)原来如此简单!

Posted 刘一哥GIS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通宵爆肝:C语言下的平衡二叉树(Avl)原来如此简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平衡二叉树的构造过程

对一个查找问题而言,查找表的存储结构、应该组织成二叉树结构。而把一个离散的数据、组织成最接近满二叉排序树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平衡二叉树。

对平衡二叉树而言,有四种调整方式,就是LL、LR、RR、RL四种方式。

1 算法描述

(1) LL调整

对图1而言,如插入10,就是下面的过程:

插入的结果就是:如40为根,则左子树高、减去右子树、高度差是2。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整,调整的结果就是:注意K1、K2结点的变化。


(2) RR调整

对下面的树而言,插入80则发生RR调整:

对上述二叉树、进行调整就是下图的过程:注意K1、K2结点的变化。


(3) LR调整

对以下的图,如果插入35,则要进行LR调整:


注意下面K3的变化:

.
(4) RL调整

在以下的树上,如果要插入53,则要进行的调整就是RL调整,注意过程:


此时要调整的过程、类似LR调整,过程如下:注意K1的变化。

平衡二叉树的四种调整介绍完毕,你能就任意一组数据、完成构造平衡二叉树的过程么?

平衡二叉树的编程

1 树上结点的高度计算

从前面的平衡二叉树的构造过程可知:对平衡二叉树,最关键的问题是结点的高度计算问题,如果每个结点的高度有了,则左右子树的高度差也就可以计算了。

我们从二叉排序树的结构中补充一个字段:Height,同时修改结构名称为AvlNode,目的就是构造平衡二叉树。

struct AvlNode
	{
	int Element;
	struct AvlNode  *Left;
	struct AvlNode  *Right;
	int    Height;
	};

我们定义:当前结点的高度、是取左右孩子高度最大值再加1,所以对一下的结点,有:


注意这个高度编法,它是从树的叶结点开始的,这样的高度计算方法和从树根编下来有差异,但计算左右树高度差都是一样的。之所以这么编高度,是因为编程中确定叶结点高度为0非常简单。

struct AvlNode *Insert(int X, struct AvlNode *T)
{
	if(T==NULL)
		{
		T =(struct AvlNode *)malloc(sizeof(struct AvlNode));
		if(T==NULL) {printf("内存不足\\n");exit(0);}
		T->Element=X; T->Left=T->Right= NULL;T->Height=0;
		}
	if(X<T->Element) T->Left=Insert(X,T->Left);
	if(X>T->Element) T->Right=Insert(X,T->Right);
	T->Height=Max(Height(T->Left), Height(T->Right))+1;
return T;
}

在表1的第7行,我们新构造的每个结点高度都是0;

在表1的第11行,当前结点T的高度是T的左、右孩子结点高度最大者加1,这样构造的树、其每个结点的高度就如同表9。

能插入结点值为X并构造二叉排序树的程序见AvlTree0.c,它能给每个结点计算高度,当然,这个程序还不能构造平衡二叉树,它依然构造的是二叉排序树。但我们知道:平衡二叉树是二叉排序树的一种特殊情况。我们就要根据这个程序,不断修改出一个能构造平衡二叉树的程序。

2 LL调整函数

LL调整函数的过程见图1、图2,首先我们给这个树从叶结点开始编高度,其高度数据就是:


为测试方便,我们先编写main()函数、构造图1这样的二叉排序树,然后再编LL调整函数,所以main()就是:

main( )
{

    struct AvlNode *T;
    struct AvlNode BT[6];
    /*	构造图1的二叉排序树 */
    BT[0].Element=40;BT[0].Left=&BT[1];BT[0].Right=&BT[2];BT[0].Height=3;
    BT[1].Element=30;BT[1].Left=&BT[3];BT[1].Right=&BT[4];BT[1].Height=2;
    BT[2].Element=50;BT[2].Left=NULL;  BT[2].Right=NULL;BT[2].Height=0;  
    BT[3].Element=20;BT[3].Left=&BT[5];BT[3].Right=NULL;BT[3].Height=1;  
    BT[4].Element=35;BT[4].Left=NULL;  BT[4].Right=NULL;BT[4].Height=0;   
    BT[5].Element=10;BT[5].Left=NULL;  BT[5].Right=NULL;BT[5].Height=0;   
    T=LL(BT);
	jConvert(T);
	printf("\\n");
}

有这个二叉树后再次回顾图2,所谓LL调整就是:

如树的根为K2,则:

K1为K2的左孩子;

K2的左孩子赋值为K1的右孩子;(35给40当左孩子)

K1的右孩子赋值为K2;(40是35的右孩子)

调整K2的高度;

调整K1的高度;

返回K1为根的树;

用C语言写出来就是:

struct AvlNode *LL(struct AvlNode *K2)
{
struct AvlNode *K1;
K1 = K2->Left;
K2->Left = K1->Right;
K1->Right = K2;
//注意各个结点高度计算
K2->Height = Max(Height(K2->Left), Height(K2->Right))+1;
K1->Height = Max( Height(K1->Left), K2->Height)+1;
return K1;
}

全部代码见LL.C,以下结果看看是否合理。

ID PID Value Height
0 -1 30 2
1 0 20 1
2 1 10 0
3 0 40 1
4 3 35 0
5 3 50 0

一定尝试着用遍历的结果来反推这个树的形态。

3 RR调整函数

RR调整和LL调整是对称操作,看着图4,所以是:

如K1是根结点;

K2是K1的右孩子;

把K2的左孩子赋值给K1当右孩子(53成为50的右孩子);

K1成为K2的左孩子(50成为60的左孩子);

重新计算K1的高度;

重新计算K2的高度;

返回K2为根的二叉树;

所以程序见下表:

struct AvlNode * RR(struct AvlNode *K1)
{
struct AvlNode *K2;
K2 = K1->Right;
K1->Right = K2->Left;
K2->Left = K1;

K1->Height = Max(Height(K1->Left), Height(K1->Right))+1;
K2->Height = Max(Height(K2->Right), K1->Height)+1;
return K2;
}

对照表4,可知和LL调整是完全向对应、但方向相反。

下面是测试图4中RR调整的二叉树数据和main()程序

main( )
{

    struct AvlNode *T;
    struct AvlNode BT[6];
    /*  下面这组数据是测试RR平衡的 */
    BT[0].Element=50;BT[0].Left=&BT[1];BT[0].Right=&BT[2];BT[0].Height=3;   
    BT[1].Element=40;BT[1].Left=NULL;  BT[1].Right=NULL;  BT[1].Height=0;   
    BT[2].Element=60;BT[2].Left=&BT[3];BT[2].Right=&BT[4];BT[2].Height=2;   
    BT[3].Element=53;BT[3].Left=NULL;  BT[3].Right=NULL;  BT[3].Height=0;   
    BT[4].Element=70;BT[4].Left=NULL;  BT[4].Right=&BT[5];BT[4].Height=1;   
    BT[5].Element=80;BT[5].Left=NULL;  BT[5].Right=NULL;BT[5].Height=0;   
	T=RR(BT);
	jConvert(T);
	printf("\\n");
}

这个程序的结果见下表:


仔细分析以下这些结点的关系,尝试着用遍历的方法反推这个树的形态。

4 LR调整函数

从图6的过程可以看到:

所谓LR调整、如K3为根的话,则K3的左孩子先进行RR调整,然后,整个树再以K3为根做LL调整。
完成这样的调整、写成程序会非常简单,就是:

struct AvlNode *LR(struct AvlNode *K3)
{
		K3->Left = RR(K3->Left);
		return  LL(K3);
}

每个调整过程都会自己调整结点高度,所以整个LR调整中不需要再次调整结点高度。

5 RL调整函数

从图8的过程可知:

如树的根结点是K1,则首先K1的右孩子进行LL调整,调整后的结果,再按K1为根进行RR调整。
所以整个RL的调整编程就是:

struct AvlNode *RL(struct AvlNode *K1)
{
K1->Right=LL(K1->Right);
return RR(K1);
}

LR.C、LR.C两个函数的具体执行情况见相关程序。各个程序的结果请同学们自己分析。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平衡二叉树的结点高度定义、以及四种调整方法的函数,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再次修改Insert()函数就有基础了。

6 根据结点的值、动态构造平衡二叉树

回顾表1,这个函数仅仅能构造二叉排序树,经过修改,目前能对插入的结点计算出高度来,我们要不断修改这个函数,让它能构造平衡二叉树。

首先,当插入X后,要构造出二叉排序树,其次要立刻判断这个结点的高度差,在表1中,在当前结点T上插入结点(以插入左子树左孩子为例)后,就是:

if(X<T->Element) T->Left=Insert(X,T->Left);

但现在,首先要计算T的左右孩子高度差,如果高度差是2,则再次判断X是否小于T的左孩子,如是,则必然为LL调整,否则为LR调整,就是:

if(X<T->Element)
{
		T->Left = Insert(X,T->Left);
		if(Height(T->Left)-Height(T->Right)==2)
		if(X<T->Left->Element)
			T=LL(T);
		else
			T=LR(T);
}

注意上面的过程,是在X插入到当前结点T的左孩子的情况,此时,还有两种可能,在第5行的判断就是:插入到T的左孩子左子树,则做LL调整,如是在左孩子右子树,则做LR调整。同理可以编写出插入到右子树的情况,整个平衡二叉树的构造函数就是:

struct AvlNode *Insert(int X, struct AvlNode *T)
{
if(T==NULL)
	{
	T =(struct AvlNode *)malloc(sizeof(struct AvlNode));
	if(T==NULL) 
		{
		printf("内存不够,程序退出" );exit (0);
		}
    T->Element=X; T->Height=0;
    T->Left=T->Right= NULL;
	}
	if(X<T->Element)
		{
		T->Left = Insert(X,T->Left);
		if(Height(T->Left)-Height(T->Right)==2)
		if(X<T->Left->Element)
			T=LL(T);
		else
			T=LR(T);
		}
	if(X>T->Element)
		{
		T->Right = Insert(X,T->Right);
		if(Height(T->Right)-Height(T->Left)== 2)
			if(X>T->Right->Element )
				T=RR(T);
			else
				T=RL(T);
		}
T->Height=Max(Height(T->Left), Height(T->Right))+1;
return (T);
}

有这个函数后,我们可以编写个main()函数,测试这个函数是否正确,整个程序见AvlTree.c,这个程序用遍历的方法给出树的形态,注意自己再反推回去。

以上是关于通宵爆肝:C语言下的平衡二叉树(Avl)原来如此简单!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平衡二叉树(AVL树),原来如此!!!爆肝力作 建议收藏

平衡二叉树AVL树定义插入以及调整最小不平衡子树(C语言)

大话数据结构C语言57 平衡二叉树(AVL树)

什么是平衡二叉树(AVL)

C# AVL树(平衡二叉树)的实现

C# AVL树(平衡二叉树)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