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读后笔记-part4

Posted LL.LEBRON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读后笔记-part4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读后笔记-part4

第四章 Java并发编程基础

1.线程简介

1.1什么是线程?

现代操作系统在运行一个程序时,会为其创建一个进程。

现代操作系统调度的最小单元是线程,也叫轻量级进程。

在一个进程里可以创建多个线程,这些线程都拥有各自的计数器、堆栈和局部变量等属性,并且能够访问共享的内存变量。处理器在这些线程上高速切换,让使用者感觉到这些线程在同时执行。

一个Java程序从main()方法开始执行,然后按照既定的代码逻辑执行,看似没有其他线程参与,但实际上Java程序天生就是多线程程序,因为执行main()方法的是一个名称为main的线程。

下面我们使用JMX来查看一个普通的Java程序包包含哪些线程?

public class demo1Main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获取Java线程管理MXBean
        ThreadMXBean threadMXBean = ManagementFactory.getThreadMXBean();
        //不需要获取同步的monitor和synchronizer信息,仅获取线程和线程堆栈信息
        ThreadInfo[] threadInfos = threadMXBean.dumpAllThreads(false, false);
        // 遍历线程信息,仅打印线程ID和线程名称信息
        for (ThreadInfo threadInfo : threadInfos) {
            System.out.println("[" + threadInfo.getThreadId() + "]" + threadInfo.getThreadName());
        }
    }
}

输出如下:

结论:可以看到,一个Java程序的运行不仅仅是main()方法的运行,而是main线程和多个其他线程的同时运行。

1.2为什么要使用多线程?

正确使用多线程,会给我们这些开发人员带来一些显著的好处。

使用多线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更多的处理核心

    线程是大多数操作系统调度的基本单元,一个程序作为一个进程来运行,程序运行过程中能够创建多个线程,而一个线程在一个时刻只能运行在一个处理器核心上。

    一个单线程程序在运行时只能使用一个处理器核心,那么再多的处理器核心加入也无法显著提升该程序的执行效率。相反,如果该程序使用多线程技术,将计算逻辑分配到多个处理器核心上,就会显著减少程序的处理时间,并且随着更多处理器核心的加入而变得更有效率。

  2. 更快的响应时间

    有时我们会编写一些较为复杂的代码(这里的复杂不是说复杂的算法,而是复杂的业务逻辑),例如,一笔订单的创建,它包括插入订单数据、生成订单快照、发送邮件通知卖家和记录货品销售数量等。用户从单击“订购”按钮开始,就要等待这些操作全部完成才能看到订购成功的结果。但是这么多业务操作,如何能够让其更快地完成呢?

    在上面的场景中,可以使用多线程技术,即将数据一致性不强的操作派发给其他线程处理(也可以使用消息队列),如生成订单快照、发送邮件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响应用户请求的线程能够尽可能快地处理完成,缩短了响应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3. 更好的编程模型

    Java为多线程编程提供了良好、考究并且一致的编程模型,使开发人员能够更加专注于问题的解决,即为所遇到的问题建立合适的模型,而不是绞尽脑汁地考虑如何将其多线程化。一旦开发人员建立好了模型,稍做修改总是能够方便地映射到Java提供的多线程编程模型上。

1.3线程优先级

在Java线程中,通过一个整型成员变量priority来控制优先级,优先级的范围从1~10,在线程构建的时候可以通过setPriority(int)方法来修改优先级,默认优先级是5,优先级高的线程分配时间片的数量要多于优先级低的线程。

设置线程优先级时,针对频繁阻塞(休眠或者I/O操作)的线程需要设置较高优先级,而偏重计算(需要较多CPU时间或者偏运算)的线程则设置较低的优先级,确保处理器不会被独占。

注意:线程优先级不能作为程序正确性的依赖,因为操作系统可以完全不用理会Java线程对于优先级的设定。

1.4线程的状态

Java线程在运行的生命周期中可能处于6种状态,在给定的一个时刻,线程宅男处于其中一个状态,如图:

Java线程状态变迁图:

注意:Java将操作系统中的运行和就绪两个状态合并称为运行状态。

1.5Daemon线程

Daemon线程是一种支持型线程,因为它主要被用作程序中后台调度以及支持性工作。这意味着,当一个Java虚拟机中不存在非Daemon线程的时候,Java虚拟机将会退出。可以通过调用Thread.setDaemon(true)将线程设置为Daemon线程。

注意1:Daemon属性需要在启动线程之前设置,不能在启动线程之后设置。

注意2:在构建Daemon线程时,不能依靠finally块中的内容来确保执行关闭或清理资源的逻辑。

2.启动和终止线程

2.1构造线程

在运行线程之前首先要构造一个线程对象,线程对象在构造的时候需要提供线程所需要的属性,如线程所属的线程组、线程优先级、是否是Daemon线程等信息。

2.2启动线程

线程对象在初始化完成之后,调用start() 方法就可以启动这个线程。线程start()方法的含义是:当前线程(即parent线程)同步告知Java虚拟机,只要线程规划器空闲,应立即启动调用 start()方法的线程。

注意:启动一个线程前,最好为这个线程设置线程名称。

因为这样在使用jstack分析程序或者进行问题排查时,就会给开发人员提供一些提示,自定义的线程最好能够起个名字。

2.3理解中断

中断可以理解为线程的一个标识位属性,它表示一个运行中的线程是否被其他线程进行了中断操作。中断好比其他线程对该线程打了个招呼,其他线程通过调用该线程的interrupt()方法对其进行中断操作。

线程通过检查自身是否被中断来进行响应,线程通过方法isInterrupted()来进行判断是否被中断,也可以调用静态方法Thread.interrupted()对当前线程的中断标识位进行复位。如果该线程已经处于终结状态,即使该线程被中断过,在调用该线程对象的isInterrupted()时依旧会返回false

从Java的API中可以看到,许多声明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的方法(例如Thread.sleep(long millis)方法)这些方法在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之前,Java虚拟机会先将该线程的中断标识位清除,然后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此时调用isInterrupted()方法将会返回false。

我们先看一段代码来了解:

public class demo1Main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 sleepThread不停的尝试睡眠
        Thread sleepThread = new Thread(new SleepRunner(), "SleepThread");
        sleepThread.setDaemon(true);
		// busyThread不停的运行
        Thread busyThread = new Thread(new BusyRunner(), "BusyThread");
        busyThread.setDaemon(true);
        sleepThread.start();
        busyThread.start();
		// 休眠5秒,让sleepThread和busyThread充分运行
        TimeUnit.SECONDS.sleep(5);
        sleepThread.interrupt();
        busyThread.interrupt();
        System.out.println("SleepThread interrupted is " + sleepThread.isInterrupted());
        System.out.println("BusyThread interrupted is " + busyThread.isInterrupted());
		// 防止sleepThread和busyThread立刻退出
        SleepUtils.second(2);
    }

    static class SleepRunner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SleepUtils.second(10);
            }
        }
    }

    static class BusyRunner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
        }
    }
}

输出:

SleepThread interrupted is false
BusyThread interrupted is true

从结果可以看出,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的线程SleepThread,其中断标识位被清除了,而一直忙碌运作的线程BusyThread,中断标识位没有被清除。

3.线程间的通信

3.1volatile和synchronized关键字

volatile:关键字volatile可以用来修饰字段(成员变量),就是告知程序任何对该变量的访问均需要从共享内存中获取,而对它的改变必须同步刷新回共享内存,它能保证所有线程对变量访问的可见性。过多地使用volatile是不必要的,因为它会降低程序执行的效率。

synchronized:关键字synchronized可以修饰方法或者以同步块的形式来进行使用,它主要确保多个线程 在同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处于方法或者同步块中,它保证了线程对变量访问的可见性 和排他性。

3.2等待/通知机制

一个线程修改了一个对象的值,而另一个线程感知到了变化,然后进行相应的操作,整个过程开始于一个线程,而最终执行又是另一个线程。前者是生产者,后者就是消费者,这种模式隔离了“做什么”(what)和“怎么做”(How),在功能层面上实现了解耦,体系结构上具备了良好的伸缩性,但是在Java语言中如何实现类似的功能呢?

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方法,并想一下它的弊端:

while(value != desire){
    Thread.sleep(1000);
}
doSomething();

上面这段伪代码在条件不满足时就睡眠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过快的“无效”尝试,这种方式看似能够解实现所需的功能,但是却存在如下问题:

  1. 难以确保及时性。在睡眠时,基本不消耗处理器资源,但是如果睡得过久,就不能及时发现条件已经变化,也就是及时性难以保证。
  2. 难以降低开销。如果降低睡眠的时间,比如休眠1毫秒,这样消费者能更加迅速地发现条件变化,但是却可能消耗更多的处理器资源,造成了无端的浪费。

以上两个问题,看似矛盾难以调和,但是Java通过内置的等待/通知机制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并实现所需的功能。

Java中等待/通知相关的方法:

等待/通知机制:是指一个线程A调用了对象O的wait()方法进入等待状态,而另一个线程B调用了对象O的notify()或者notifyAll()方法,线程A收到通知后从对象O的wait()方法返回,进而执行后续操作。上述两个线程通过对象O来完成交互,而对象上的wait()和notify/notifyAll()的 关系就如同开关信号一样,用来完成等待方和通知方之间的交互工作。

我们举个栗子,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demo1Main2 {

    static boolean flag = true;
    static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waitThread = new Thread(new Wait(), "WaitThread");
        waitThread.start();
        TimeUnit.SECONDS.sleep(1);
        Thread notifyThread = new Thread(new Notify(), "NotifyThread");
        notifyThread.start();
    }

    static class Wait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加锁,拥有lock的Monitor
            synchronized (lock) {
                // 当条件不满足时,继续wait,同时释放了lock的锁
                while (flag)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 + " flag is true.wa@ "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try {
                        lock.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条件满足时,完成工作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 + "flag is false. running@ "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
        }
    }

    static class Notify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加锁,拥有lock的Monitor
            synchronized (lock) {
                // 获取lock的锁,然后进行通知,通知时不会释放lock的锁,
                // 直到当前线程释放了lock后,WaitThread才能从wait方法中返回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 + " hold lock. notify @ "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lock.notifyAll();
                flag = false;
                try {
                    TimeUnit.SECONDS.sleep(5);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再次加锁
            synchronized (lock)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 + "hold lock again. sleep@"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try {
                    TimeUnit.SECONDS.sleep(5);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输出:
Thread[WaitThread,5,main] flag is true.wa@ 16:52:33
Thread[NotifyThread,5,main] hold lock. notify @ 16:52:34
Thread[NotifyThread,5,main]hold lock again. sleep@16:52:39
Thread[WaitThread,5,main]flag is false. running@ 16:52:44

需要注意的细节:

(1)使用wait()、notify()和notifyAll()时需要先对调用对象加锁。

(2)调用wait()方法后,线程状态由RUNNING变为WAITING,并将当前线程放置到对象的等待队列。

(3)notify()或notifyAll()方法调用后,等待线程依旧不会从wait()返回,需要调用notify()或notifAll()的线程释放锁之后,等待线程才有机会从wait()返回。

(4)notify()方法将等待队列中的一个等待线程从等待队列中移到同步队列中,而notifyAll()方法则是将等待队列中所有的线程全部移到同步队列,被移动的线程状态由WAITING变为BLOCKED。

(5)从wait()方法返回的前提是获得了调用对象的锁。

可以看出:等待/通知机制依托于同步机制,其目的就是确保等待线程从wait()方法返回时能够感知到通知线程对变量做出的修改。。

下图描述了该栗子的过程:

3.3等待/通知的经典范式

从上一节的示例中可以提炼出等待/通知的经典范式。该范式分为等待方(消费者)和通知方(生产者)两部分。

等待方遵循如下原则:

  1. 获取对象的锁。
  2. 如果条件不满足,那么调用对象的wait()方法,被通知后仍要检查条件。
  3. 条件满足则执行对应的逻辑。

对应伪代码:

synchronized(对象){
    while(条件不满足){
        对象.wait();
    }
    对应的处理逻辑
}

通知方遵循如下原则:

  1. 获得对象的锁。
  2. 改变条件。
  3. 通知所有等待在对象上的线程。

对应伪代码:

synchronized(对象){
    改变条件
    对象.notifyAll();
}

3.4管道输入/输出流

管道输入/输出流和普通的文件输入/输出流或者网络输入/输出流不同之处在于,它主要用于线程之间的数据传输,而传输的媒介为内存

管道输入/输出流主要包括了如下4种具体实现:PipedOutputStreamPipedInputStreamPipedReaderPipedWriter,前两种面向字节,而后两种面向字符。

public class demo1Main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PipedWriter out = new PipedWriter();
        PipedReader in = new PipedReader();
// 将输出流和输入流进行连接,否则在使用时会抛出IOException
        out.connect(in);
        Thread printThread = new Thread(new Print(in), "PrintThread");
        printThread.start();
        int receive = 0;
        try {
            while ((receive = System.in.read()) != -1) {
                out.write(receive);
            }
        } finally {
            out.close();
        }
    }
    static class Print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PipedReader in;
        public Print(PipedReader in) {
            this.in = in;
        }
        public void run() {
            int receive = 0;
            try {
                while ((receive = in.read()) != -1) {
                    System.out.print((char) receive);
                }
            } catch (IOException ex) {
            }
        }
    }
}

运行该示例,输入一组字符串,可以看到被printThread进行了原样输出。

xppmzz
xppmzz

对于Piped类型的流,必须先要进行绑定,也就是调用connect()方法,如果没有将输入/输出流绑定起来,对于该流的访问将会抛出异常。

3.5Thread.join()的使用

如果一个线程A执行了thread.join() 语句,其含义是:当前线程A等待thread线程终止之后才从thread.join()返回。

线程Thread除了提供join()方法之外,还提供了join(long millis)join(long millis,int nanos)两个具备超时特性的方法。这两个超时方法表示,如果线程thread在给定的超时时间里没有终止,那么将会从该超时方法中返回。

我们先看一段代码连接以下它的功能:

public class demo1Main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previous = Thread.currentThread();
        for (int i = 0; i < 10; i++) {
            // 每个线程拥有前一个线程的引用,需要等待前一个线程终止,才能从等待中返回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new Domin(previous), String.valueOf(i));
            thread.start();
            previous = thread;
        }
        TimeUnit.SECONDS.sleep(5);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terminate.");
    }

    static class Domin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Thread thread;

        public Domin(Thread thread) {
            this.thread =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thread.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terminate.");

        }
    }
}

可以看出:每个线程终止的前提是前驱线程的终止,每个线程等待前驱线程终止后,才从join()方法返回,这里涉及了等待/通知机制(等待前驱线程结束,接收前驱线程结束通知)。

3.6ThreadLocal的使用

ThreadLocal,即线程变量,是一个ThreadLocal对象为键、任意对象为值的存储结构。这个结构被附带在线程上,也就是说一个线程可以根据一个ThreadLocal对象查询到绑定在这个线程上的一个值。

可以通过set(T)方法来设置一个值,在当前线程下再通过get()方法获取到原先设置的值。

代码演示如下:

public class demo1Main2 {
    public static final ThreadLocal<Long> TIME_THREADLOCAL = new ThreadLocal<Long>() {
        protected Long initialValue() {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
    public static final void begin() {
        TIME_THREADLOCAL.set(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public static final long end() {以上是关于《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读后笔记-part4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读后笔记-part1

《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读后笔记-第五章 Java中的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