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 3 年融资 32 亿,迭代两款 AI 芯片,燧原科技是怎么做到的?

Posted AI科技大本营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成立 3 年融资 32 亿,迭代两款 AI 芯片,燧原科技是怎么做到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AI芯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显示:自 2016 年以来,中国 AI 芯片市场规模(按营收额)呈增长趋势,预计至 2025 年中国 AI 芯片市场规模(按营收额)将达到 687.5 亿元。

与此同时,随着更多“AI+”应用的落地,AI 重塑传统行业,对算力的需求不断增强,“智造”时代下,以芯片为核心的算力是工业 4.0 的兵家必争之地。

成立 3 年,专注人工智能领域云端算力平台的燧原科技,在 2019 年末推出第一代人工智能训练产品,其分布式计算及编程平台可广泛应用于云数据中心、超算中心、互联网、金融及政务等多个人工智能场景。

近日,燧原科技发布第二代人工智能训练产品“邃思2.0”芯片、基于邃思2.0的“云燧T20”训练加速卡和“云燧T21”训练OAM模组,并升级的“驭算TopsRider”软件平台以及全新的“云燧集群”。

 

燧原科技第二代通用人工智能训练芯片“邃思2.0  

燧原科技第二代通用人工智能训练加速卡“云燧T20

 

燧原科技第二代通用人工智能训练模组“云燧T21

 

3 年融资 32 亿,TA 是怎么做到的?

回顾燧原科技的发展,速度之快彷佛“坐上火箭”:

2017年12月,工信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神经网络芯片实现量产并在重点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创始人赵立东看到中国 AI 芯片的发展机遇,2018 年 3 月,赵立东在上海创办燧原科技。经历种子轮、Pre-A轮、A轮、B轮、C轮融资五轮融资,燧原科技在三年内已累计融资额近32亿元人民币。最新一笔融资在今年 1 月完成的 18 亿人民币 C 轮融资。

资本的看好离不开技术产品的良好迭代:

2019 年 12 月,燧原科技发布第一代训练产品——“邃思1.0”芯片、云燧T10/T11。2020 年 9 月,云燧 T10 实现商业化落地,获得第一笔收入。2020 年 10 月,邃思1.0 获得工信部电子信息研究院的“中国芯”年度重大创新奖,该奖项15届以来第一次授给 AI 芯片。2020 年 12 月,发布第一代推理产品云燧 i10。近日,正式发布第二代训练芯片“邃思2.0”、产品“云燧T20”“云燧T21”。

目前,燧原公司拥有 500+员工,其中研发团队占 9 成,已获得52项涵盖芯片架构、功能模块、封装和系统设计、软件栈的技术专利。

第二代 AI 新品黑科技来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代新品拥有哪些黑科技:

架构升级实现算力飞跃:邃思2.0进行了大规模的架构升级,新一代全自研的GCU-CARA全域计算架构,针对人工智能计算的特性进行深度优化,夯实了支持通用异构计算的基础;支持全面的计算精度,涵盖从FP32、TF32、FP16、BF16到INT8,并成为中国首款支持单精度张量TF32数据精度的人工智能芯片。单精度FP32峰值算力达到40 TFLOPS,单精度张量TF32峰值算力达到160 TFLOPS,均为国内第一。

HBM2E存储带来海量吞吐:邃思2.0共搭载了4颗HBM2E片上存储芯片,高配支持64 GB内存,带宽达1.8 TB/s,是中国第一个支持世界最先进存储HBM2E和单芯片64 GB内存的产品。

高速互联支撑算力扩展:GCU-LARE全域互联技术是燧原专为人工智能训练集群研发的互联技术,提供双向300 GB/s互联带宽,支持数千张云燧CloudBlazer加速卡互联,实现优异的线性加速比。

全新软件驾驭澎湃算力:驭算TopsRider是燧原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及编程平台,通过软硬件协同架构设计,充分发挥邃思2.0的性能;基于算子泛化技术及图优化策略,支持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下的各类模型训练;利用Horovod分布式训练框架与GCU-LARE互联技术相互配合,为超大规模集群的高效运行提供解决方案。开放升级的编程模型和可扩展的算子接口,为客户模型的优化提供了自定义的开发能力。

“燎原”计划,建设原始创新的通用算力和自主生态

燧原科技CEO赵立东坦言,开发芯片、建设生态是复杂和长期的工作,燧原科技正在创新生态建设的路上。“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不做不成”。燧原科技必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会上,赵立东重磅宣布推出燧原异构计算生态——“燎原”计划,致力建设原始创新的通用算力和自主生态。“燎原”计划涵盖三大特征:

一是原始创新。赵立东强调,在技术研发上,“跟进”和“原始创新”完全不一样,跟进是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之上,在不开放的情况下,将受制于人。原始创新是自主研发,一步步琢磨出来。

二是标准化。生态建设需要合作伙伴一同共建,假如没有标准的话,很难建成生态。目前燧原科技与其他机构正在积极参与标准化的制定,搭建相关测试平台。

三是共建生态。与合作伙伴建设持续创新的科研生态,开放的开发者生态和产业生态。

总结起来,“燎原”计划是致力以人工智能为起点,构建通用异构计算生态,构建标准化的技术体系,共建完整的生态,服务数字中国。涵盖技术有深度学习计算、通用人工智能,通过通用异构计算来涵盖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覆盖视觉计算相关的视频编解码等技术。

以上是关于成立 3 年融资 32 亿,迭代两款 AI 芯片,燧原科技是怎么做到的?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前紫光展锐CTO创业造芯:主打边缘AI视觉,融资10亿,9个月流片

全球估值最高AI芯片独角兽诞生!仍是中企

清华校友陈怡然杨越组队进军AI芯片市场,成立苹芯科技,最新Pre-A轮斩获近千万美元...

新获融资1亿,聚焦全栈,云知声背后的AI下半场

生成式AI成硅谷风投新宠儿,1年78起融资共投入93亿,多家公司估值飙升至数十亿...

Atomwise:用AI研发新药,成本猛减数亿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