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套路的50条建议

Posted 那就自学罢!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远离套路的50条建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远离套路的50条建议

  • 作者:大卫•迪萨沃

学点反套路,少走10年弯路。

很多时候,大脑可能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它会导致你陷入察觉不到的偏见、混乱和误区,容易被他人影响——也就是被“套路”,从而犯错。

很多时候,大脑会偷懒,不假思索地做出错误的决定。

你的记忆很容易就会被改变,一张照片就会让你想起很多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在说话的过程中,比喻会以你想象不到的速度改变你对事物的看法……

心理学家、跨界科学家大卫•迪萨沃为你揭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思维套路,用科学的方法帮你彻底掌控自己的人生!

“行动胜于一切。”

——F·S·菲茨杰拉德,美国作家

我站在超市的熟食柜台边,旁边五六个人和我盯着同一样东西——墙边巨型烤箱里旋转着的烤鸡。烤箱的计时器显示,还有三分钟烤鸡就能出炉了。更多的人聚拢过来。我朝柜台挪了两步,其他人也在这么做。周围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我开始焦虑,心跳加速。接着,我停了下来,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围在柜台边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即将出炉的烤鸡足够大家分的了。就算烤鸡不够,超市里吃的还多着呢,肯定不会有人饿肚子。再说了,我们都是成年人,懂得先来后到的道理,犯不着为了一点吃的大打出手。尽管如此,气氛还是极度紧张。

我只知道,我没法改变大脑“为了获取食物,时刻提高警惕”的倾向。这是大脑生来就有的神经回路。事实证明,它在某些情况下有用武之地。我能做到的是,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反应,然后试着放松。

这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为了有效应对大脑的这种倾向,我们必须做到两件事——提升意识,付诸行动。想要付诸行动,关键的一步就是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原因在于,只有思考才能促成改变——我们必须停下脚步,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为什么科学的帮助比普通的励志书有用。认知科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实用工具,有助于提升意识,促成行动。我不是说它们能提供完美的行动指南,只是希望你在读过类似本书的作品后,能学到一些实用知识并付诸实践。关键在于,请牢牢记住,在我们付诸行动之前,“知”与“行”之间的裂痕永远存在。

在这一章接下来的部分里,我会从本书提及的研究中汲取智慧,精选出一些实用知识点。有些是前面的章节里提过的,有些则是第一次出现。

1.别着急,先缓缓

只要我们放慢速度,认真思考该怎么做,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当然了,某些情况下我们没时间“先缓缓”,只能靠直觉做出反应。但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有充足的时间做决定、下结论。例如,踩刹车能阻止你犯“路怒症”,冲路上的行人发泄怒火——这种事很可能迅速升级,演变成恶性事件。放慢速度让我们有时间思考问题是怎么出现的,自己是否考虑了所有因素。“暂停片刻”能让你反思即将采取的行为,想想这么做会不会酿成恶果,比如边开车边用智能手机回电子邮件(开车时一心两用),而不是等闲下来再集中精力思考该怎么回复。简而言之,放慢速度适用于本书提到的几乎每件事。如果更多的人凡事能三思而后行,每个人都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既有观念如何影响当下的想法

我们都是存在认知偏差的思考者。没有人是“白板一块”。也就是说,没有哪个人的认知不受既有观念影响。问题在于,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了吗?种族主义者常常这么为自己辩护:“我从小就是这么被养大的。”这也许是真的。童年印记是既有观念的主要来源,而且大多根深蒂固。但只要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况,都迫使自己意识到它的影响,就能渐渐对整个不可靠的思维体系发起冲击。认知心理学研究一次又一次证明,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改变,要比一下子彻底改变有效得多。向固有的思维模式发起挑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持之以恒。

3.提防“易得性偏差”

正如前面提过的,大脑喜欢根据最容易获得和理解的信息做判断。例如,人们通常会高估犯罪率。心理学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媒体极其关注犯罪事件,使观众很容易接触到这类信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只接触某一类观点,就会忽略其他观点。容易接触到的这个观点(比如政治观点)会使你产生认知偏差,认为只有它是正确的。这叫作易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如果你收听的广播电台都持同一立场,就不难推测你对其他观点会有什么反应。仅仅是意识到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的思维方式发起挑战。不过,这种认知偏差通常跟第一章提到的“确定性偏差”和“思维框架”紧密相连。想要扭转这种认知偏差,不但需要付出努力,还需要虚怀若谷。

4.理解思维框架

前面提到过,当关注的内容超出思维框架,大脑就会发出警报。可能在你小时候,父母亲戚都说你是家里“头脑灵活的那个”,你哥哥是“擅长运动的那个”。你没有意识到,多年来这种“标签”塑造了你的自我认知。要是没有发生能撼动这种自我认知的事,也许你会一直觉得自己在运动方面比不上哥哥。所以,你很少参加体育运动,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绩优生。换句话说,你接受了家人给你扣上的“不擅长运动”的帽子。从别的角度审视自己,反而会让你觉得不舒服。事实上,你甚至会焦虑不安,感觉很不自在。要打破如此根深蒂固的思维框架是很难的——关键的一步是意识到框架的存在。我们每天都会受到不可靠框架的影响,像是展示数据、安排论据的方式。培养打破框架的技巧,既能让我们看到其他阐释方法,也能让我们不再受到蒙骗。

5.请别人帮你信守诺言

请别误会,这里说的不是让别人帮你履行诺言,而是你向亲朋好友公开做出承诺,请他们督促你实现目标。如果他们的看法对你很重要,你就会充满动力。我提出这个建议的依据是,人类是互相依赖的,而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对大多数人来说,请自己在乎的人监督自己信守诺言,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效果。

6.短期回报与长远利益

正如前面讨论过的,大脑喜欢关注眼前的利益。既然如此,不妨想一想完成哪些短期目标有助于实现长远目标。例如,如果你打算在半年内减掉30斤(到时候正好能穿上泳装),设置什么样的短期目标才能实现这个愿望?也许你可以把目标设成“每个星期减2斤,就好好犒劳自己一番”。这也适用于实现其他目标,比如戒烟或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把整体目标分解成一小块一小块,我们可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实现目标,免得被大目标吓趴下。

7.制定可量化的具体目标

接着说“目标”这个话题。既然大脑喜欢价值和奖励,制定的目标最好明确具体。显然,减轻体重就是个清晰可见、能够量化的目标。戒烟的好处也许不能马上看出来,但如果你记录下整个戒烟过程,把戒烟前和戒烟几个月后的感觉做个对比,目标就显得具体多了。这个小窍门叫作“反馈分析”(feedback analysis)。记录自己的表现(比如身体或精神方面的变化,或是节省了多少钱),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后回过头来看看记录,目标的价值就会清晰展现出来。这个窍门用途很广,只要你能忠实记录前后变化,同时尽可能摒弃偏见就行。

8.狩猎过程比捕获猎物更诱人

大脑有个令人沮丧的坏习惯:渴望得到奖励,可一旦获得,就会感到失落。这会让我们陷入“渴望—获得—后悔”的怪圈。关键在于,要意识到自己陷进去了。假如你在网上竞拍某件东西,发现价格已远远超出物品的实际价值或你的心理价位,你仍在不停抬价,那就要努力让自己意识到这么做有害无益。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你得转身离开,放弃令人垂涎的标的。如果你做不到,光靠理性思考是没法解决问题的。我们都是为自己辩护的大师,无论自己或别人给出的理由多么理性客观,用不了几分钟就会被我们统统否决。在这种情况下,付诸行动才是最有必要的——马上停下,转身离开。如果形势急迫,不妨撒腿就跑。

9.全面思考未来,避免“自利偏差”

前面提到过,大脑不擅长想象未来场景,因此很难做出有长远影响的决定。我们也讨论过,记忆既能“回顾”,也能“前瞻”。我们会重构过去的经历,以此模拟未来,而这种重构往往并不准确。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构想未来的时候,最好尽可能考虑好坏两方面。与此同时,警惕心理学家所说的“自利偏差”(self- serving bias)。它会导致我们相信,成功完全源于自己的努力,失败全是外界因素导致的。例如,复习备考的学生会认为,如果能考出高分,完全是自身聪明才智和努力学习的结果;如果成绩不理想,则是因为考卷设计不合理或老师打分不公平。我们都不愿意预想失败是自己的错,但这么做能避免单向思维。虽然在规划未来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取得成功,但也应该意识到,失败也是有可能出现的。

10.特殊性策略

商界随处可见“战略思维”的说法。这个说法相当常见,但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有意义。“战略思维”在市场营销和金融背景下的含义并不相同。在普通情境下,它的意思含糊不清。但在特殊情境下,它则是无法替代的。同样的说法也适用于“练习”。毫无疑问,通过练习变得“更快”是有好处的,但不一定在所有情况下都有好处。在田径比赛和橄榄球比赛中,“更快”的意义就不一样。在橄榄球比赛中,“更快”意味着在跑动中进行高效的抢断,或者避免被别人抢断。对田径选手来说,这些技巧则毫无意义。练习的目的就是从一般性技巧中汲取精华,结合特殊条件下的特殊运用。不这样的话,你做的准备就远远不够。请记住,如果练习过于针对性,大脑面对新情况时就会疲惫不堪,导致无法学以致用。

11.有始有终

这个建议利用了大脑对我们有利的一个倾向。在大脑看来,不完整就意味着不稳定。“开口的圆”实验就展示了这一点。在纸上画一个圆,但留下一个小缺口,使圆无法完全闭合。然后,盯着它看几分钟,瞧瞧会发生什么事——大脑会很想把圆补全。对有些人来说,这种渴望实在是太强烈了,最后他们会忍不住提笔补全。同样的道理可以用于战胜拖延症。诀窍很简单:不管你眼前的任务是什么,现在就迈出第一步——随便从哪里开始都行。心理学家称之为“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因为首次记录这个效应的是俄国心理学家蔡加尼克。他发现,当某人面对令人畏惧的任务,拖拖拉拉不愿去做的时候,随便从哪里迈出第一步,都能带来完成目标的动力。开始做任务(哪怕是从最简单的地方做起)就相当于开始画圆。随着你一点一滴付出努力,那个圆会越来越完整。不过,“蔡加尼克效应”生效的前提是:你对完成目标确实感兴趣。

12.不要自我告知,要扪心自问

自我激励其实并不容易做到,但有些小窍门能让它变得轻松又有效。心理学研究显示,询问自己能否实现某个目标,要比告诉自己一定能做到更有效。你还记得前面提到的《小火车头做到了》和《巴布工程师》吗?小火车头说:“我觉得我能行。”巴布工程师说:“我们行不行?我们一定行!”

结果证明,从自我激励的角度来看,巴布工程师的做法更有用。

13.养成有益健康的习惯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但想养成一个有益健康的习惯,至少需要80天。习惯越复杂,要花的时间就越多。例如,对大多数人来说,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要比改变饮食习惯(这本来就要花很长时间)多花1.5倍的时间。你可以偶尔跳过一两天,但荒废的日子越多,习惯就越难养成。记住,养成好习惯跟抛弃坏习惯一样重要——它们都值得你付出努力。

14.你希望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会影响你的第一印象

我们在第九章讨论过,大脑会把第一印象当作价值定位。此外,我们喜欢拿给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给别人留下活泼外向的印象,就会用“活泼外向”作为标准衡量别人。如果对方没能达标,也许是因为你给自己定的标准太高了。但如果我们跟陌生人初次见面时没想给对方留下特定印象呢?研究显示,我们仍然会做价值衡量,推测对方是否值得信任。从看到对方的第一眼起,我们的大脑就在高速运转,衡量眼前的人值不值得信任了。

15.你的记忆其实并不可靠

记忆不是记录,而是重构。我们很容易受外部信息影响,用真实记忆的碎片虚构场景。大脑会把碎片拼凑起来,构成我们误认为的“完美回忆”。大多数人都意识不到,自己对某个事件的记忆中缺少的细节,其实是大脑借助别的信息来源补起来的。这对目击者证词有重大意义。另外,你跟伴侣吵架,声称自己记得清清楚楚的时候,也应该想想这一点。最好现在就接受事实吧:“完美的记忆”跟其他“完美”的事物一样,根本就不存在。

16.拒绝习惯化

人生的残酷之处在于,只要时间足够多,任何事物都能让我们感到厌倦。无论是新车还是新宠,新菜还是新歌,最初的欢愉总会消逝,变得平凡无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喜欢它们了,只是一旦习惯了它们带来的刺激,它们就显得不那么诱人了。就连性x爱也不例外。我们需要克服的是“多样化失忆”(variety amnesia),也就是容易忘记自己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像是朋友、美食、音乐、电影、家具等等,却把注意力放在已经不能让自己激动的东西上。

想要跳出这个陷阱,我们就得逼自己回想过去的种种体验。假如你曾经很喜欢一支乐队,他们的歌怎么听都听不够,现在却感到厌倦了。研究显示,你只需要回想一下自己听过的其他乐队的其他歌曲,很快就能重新爱上原本最喜欢的乐队。心理学家把这种小把戏称为“模拟多样化”,也就是通过模拟体验多样化来削弱餍足感。餍足感是指,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初的刺激会渐渐淡化。

17.想象刚吃完大餐,能抵挡美食诱惑

如果你想象自己正盯着一桌大餐,就会渴望大快朵颐。但研究显示,如果你想象自己正在大快朵颐,享用美食的欲望就会减少。这是因为对我们的大脑来说,想象做某件事跟实际做某件事并没有太大差别。我们可以欺骗自己,让大脑以为刚刚享用过大餐,这样它就不会对美食垂涎三尺了。

18.感同身受不可盲目

还记得第十一章提到的打呵欠的黑猩猩吗?那项研究显示,我们更容易对熟人感同身受,就连打呵欠这样的小事也能体现“熟悉度偏差”。而除了打呵欠,大笑和哭泣等行为也会传染。对别人感同身受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但你也许已经发现了,对认识的人感同身受要比对陌生人容易得多。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进化到了一定的程度,只喜欢跟相对较小的群体打交道。有些专家指出,这个小群体的人数一般在150左右。对群体之外的人,我们会划清界限,不那么容易投入感情。不幸是,对于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外需要帮助的人,这种倾向会让我们显得冷酷无情。

19.练习元认知

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指“对思考本身进行的思考”,这是人类与其他生物大脑的重要区别。我们能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正常思维过程,在思考的同时分析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思考。这是进化带来的奇迹。我们之所以能拥有这种能力,要归功于大脑最晚形成的区域——前额皮质。前额皮质使人类有了抽象思维,能够进行自我反思。我们能站在客观的角度思考自身。针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显示,就连跟我们最像的黑猩猩也缺乏这种能力(尽管它们拥有一定的自我反思能力,比如能认出镜子里的是自己,而不是其他黑猩猩)。这种能力可谓一把双刃剑,因为我们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很容易陷入对生存意义的虚无思考。请注意,元认知是理解本书讨论的所有话题的关键。

20.别总相信“常识

“常识”通常是指你觉得显而易见的事,至少在有脑子的人看来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于,许多看上去显而易见的事并没有那么简单(这就是所谓的“冰山一角效应”)。当某人说“这不过是常识”的时候,他要么是一知半解说不清,要么是希望你别再追问下去了。换句话说,这只是岔开话题的小伎俩。毕竟,谁好意思对“常识”刨根问底呢?

你问我有什么建议?我建议你做那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

21.情绪也会传染

在第十一章关于社会心理传染病的讨论中,我们审视了一些经过深入研究的传染病,比如焦虑、指责和快乐。显然,社会心理传染病有好也有坏(我认识的大多数人都不介意染上快乐传染病)。值得牢记的是,意识到它的影响(尤其是恐惧、焦虑、指责、愤怒会传染)就能避免负面后果。在一群人中传播负面情绪实在是太容易了,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很可能酿成灾难。想一想节日期间商场经常发生的踩踏事件吧,结果往往有人被践踏致死。体育场和音乐会看台上也经常发生类似的事。这些都是社会心理传染病酿成恶果的实例,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它们蔓延开来。

22.自我感觉正确,不代表真的正确

我们在第一章里提到过追求确定性。大脑将“不确定性”视为威胁,希望我们重归“正轨”。但我们经常忽略一点——我们真正想要的其实是“感觉自己是对的”。因为它能解除警报,让我们放松下来。“自我感觉正确”和“真是正确的”很容易被混为一谈,所有人都会掉进这个陷阱。然而,事实真相跟你是否确信其实毫无关系。不过,我们通常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23.当心“直觉性无视”

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处理问题时,依靠直觉(无论是大脑先天就有,还是后天习得的)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做法。大脑喜欢依赖直觉,因为这么做能消灭不确定感。直觉可以是很好的工具,但也可能让人误入歧途。例如,当我们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该走哪条路的时候,最好依靠简单的直觉法则“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当朋友轻率行事,我们不知是该冒着伤及友谊的风险上前劝阻,还是为了保住友谊支持他度过艰难时光,这个时候就没法靠直觉法则做判断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选都有利有弊,必须精心权衡。即使这样,也很难做出正确的抉择。我们需要弄清,什么时候该靠直觉,什么时候不该靠直觉,有时候追随直觉反而会把事情搞砸。如果我们无法靠直觉做决定,就可能犯下“直觉性无视”的错误,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24.人都喜欢寻找联系

人的大脑喜欢把周遭环境中的各种信息联系起来,从中寻找规律。大脑的这种天性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通常来说对我们也有好处,但有时可能导致无中生有。我们会把偶然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觉得巧合背后有隐含意义。这种做法很难阻止,但只要意识到这种强迫倾向,我们就能在受其影响时三省自身。可不要小看这个。人们为建立在巧合之上的信仰体系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关键在于,要重视大脑寻找规律的倾向,警惕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5.渴望“替罪羊”

正如第二章提到的,寻找“替罪羊”是指,不管遇上好事还是坏事,我们都渴望找出负责任的来。如果发生了糟糕的事,又没有显而易见的原因,大脑就会编造出一个。类似“事出有因”的说法暗示有人要为此负责,因为“原因”肯定是某个人或某件东西。更直接的说法是“这是上帝的意愿”——至于上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就不太好解释了。我们最难接受的是,有许多事怎么也找不出原因。光是想到这个,就足以让大脑提高警惕,因为这推开了“不确定性”的大门。

26.做事本身就是目标

我们通常认为目标应该明确具体,但研究表明,“保持忙碌”这样的宽泛目标也能起到激励作用。简而言之,随便做点什么,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不管你做的事在别人看来多么琐碎无聊,做事总比不做好。这个发现印证了圣雄甘地的名言:“做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做了。”

27.我们不擅长预测情绪

当我们设想自己处于未来的紧张情境中时,很容易受到“程度偏差”的影响,导致低估自己的情绪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容易说出“如果换成是我,肯定会……”。但除非我们亲身经历过相同或相似的情况,否则不可能知道自己会有什么反应。

28.及时反馈能够带来动力

“担心会失望”能带来强大的动力。加上我们不擅长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反馈时机就成了影响动力的重要因素。如果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反馈,我们就会觉得两者没什么关系,大脑也就不会予以重视。但如果马上就能得到反馈,我们就会关注即将到来的事,投入更多的精力,拿出更好的表现。

29.同理心会让我们难以识别谎言

保罗·艾克曼博士致力于研究人们撒谎时的语言和肢体线索,以及我们到底有多擅长识别谎言。他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人识别谎言的几率只有五成,也就是说相当于蒙上眼睛瞎猜。就算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几率也不会提升。我们不擅长发现骗子,这一点非常值得警惕。同样值得警惕的是,同理心会让我们更难识别谎言。研究表明,作为同理心效应的一部分,模仿别人的行为会让你更容易上当受骗。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同情别人,而是说我们应该多加小心,不要太快轻信陌生人。

30.用好核对清单

正如前面讨论的,记忆比我们想象中更不可靠,所以利用记忆提示会有帮助。核对清单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工具,能够帮助你填补记忆空白,免得毁掉你的一天甚至一生。大概有许多书都把核对清单列为时间管理工具,但在你现在读的这本书里,我只想强调一点: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基本原则都一样——避免让自己成为记忆缺陷的牺牲品。所以,现在就开列核对清单,充分利用起来吧。

31.反事实思维既有风险,也有价值

每个人在反思过去的决定时,都会感慨:“要是当初选了另一条路,我现在会活得更好。”我们之所以会这么感叹,是因为想象当初的决定能够改变。例如,你也许会想:“假如我五年前接受了纽约的那份工作,现在的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肯定会好得多。”这个说法也许很准确,但更可能是部分准确、部分虚构。毕竟,你没有考虑当时自己想过的诸多因素。况且,你当时也许花了好多天,认真分析了所有因素,最后才做出了选择。事实上,你当时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不去纽约的,这个决定是不可扭转的。进行反事实思维有一定道理,它能让我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以便将来做出更好的抉择。这是根植于大脑的生存技巧,我们应该为自己具备这种能力感到庆幸。但如果不能适当发挥它的作用,而是沉溺于反事实的今昔对比中,结果绝对好不了(轻则沮丧,重则抑郁)。我们应该学会掌握分寸,弄清什么时候应该打住,不要沉湎其中。

32.重复乃说服之母

每逢美国大选之年,我都害怕被政治候选人的广告轰炸。我努力避开那些广告,一心盼着大选早点结束。但有一件事我很关注,那就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信息会不会影响大选结果。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某个候选人对其他候选人的评价是否符合事实,这真的重要吗?有时候也许吧,但通常来说并不是。关键在于,只要信息重复次数够多,就足以改变公众的立场。有趣的是,公众甚至不需要刻意去关注——事实上,我们越是不刻意去看,就越容易被说服。反过来,我们越是刻意关注,越会产生怀疑。说白了,大家应该刻意关注才对。

33.比喻具有神奇作用

经验丰富的演讲撰稿人都知道,想让听众迅速理解并记住一则信息,最好的方法是用比喻。比喻能把复杂的概念变得平易近人,让抽象的观点看起来与生活息息相关。只需要简单的几个字,就能改变我们对晦涩议题的看法。研究表明,一旦在讨论中用到比喻(例如第十章提到的例子,把犯罪比作“野兽”或“病毒”),接下来的讨论都会受这个比喻影响。关注自己读到的文章、听到的报道是怎么运用比喻的,才能更好地分析它们背后的真实内容。

34.大脑不仅在头颅内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我们的身体是认知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种理论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研究持续表明,感知会受物体重量、大小、质地、味道、温度和其他物理属性的影响。例如,你感觉某个东西很“沉重”,就会觉得它很“重要”。这就意味着,周遭事物随时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我们却意识不到。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只知道,思维是由神经系统产生的,永远不可能与外界彻底割裂。恰恰相反,它一直与周遭环境互动,这种互动造就了我们的认知。

35.不知为不知

这话听起来似乎显而易见,但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我们往往以为换新工作很轻松,自己能表现得跟别人一样好。也许别人已经在该行业磨炼好些年了,但我们还是会想:“既然我现在能直接入手,何必浪费时间磨炼呢?”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很多事我们都不了解。练习和体验不仅仅是做准备,它们还会让你意识到,你以为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其实有许多外行不了解的内幕。“机会只留给做好准备的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6.“认知流畅性”有助于学习,也有助于宣传

当信息以易于接受、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就算内容很复杂,大脑处理起来也不会太困难。换句话说,信息的“认知流畅性”越高,就越容易在脑海里扎根。无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认知流畅性”对学习新事物都至关重要。同时,它也是一种宣传利器。从商业广告到政治宣传,它都能起到重要作用。诀窍在于,把想要传播的信息与脑中既有的知识架构(也叫“图式”,具体参见本书第一章)联系起来。

37.道德自我调节

人生需要平衡,道德感也是如此。研究表明,当我们觉得自己某个领域有道德缺陷时,就会通过做善事加以平衡。也许你知道应该回收利用废品,但总懒得把废瓶子、废纸和塑料制品分类回收。有一天,你经过一家五金店,看到了一架子节能灯泡,马上决定买下20只,把家里所有的灯统统换掉。在你看来,自己的道德缺陷(没有回收利用废品)能通过道德行为(改用节能灯泡)加以平衡。问题在于,这种逻辑反过来也适用: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做得已经够多了,就会觉得不用再做善事了——因为道德感已经达到了平衡。

38.对大脑来说,信什么都一样

本书多次提到,大脑进化是为了理解周遭环境,提升我们生存下去的几率。大脑进化得来的功能有许多只适用于特定情境。但研究表明,大脑无法区分许多显然不同的事物。大脑的奖励系统无法区分“好”与“坏”的奖励——无论我们的道德立场是什么,只要能得到奖励,它的反应都一样。它对信念的判断也是如此。无论你是相信运算法则还是信仰上帝,大脑做出的判断都一样。当然,每个人的日常体验各不相同——但关键在于我们赋予信念的意义,而不是那个信念本身。

39.接受概率

当我们说某人“走运”或“倒霉”的时候,归根结底说的其实是概率。我们习惯把概率的结果解释成“上天注定要发生的”。但事实上,买彩票中大奖也好,遭受飓风袭击也罢,不管经历本身是好是坏,用概率解释起来都一样。人类大脑追求的是确定性,所以很难接受这一点。意识到一切都是概率作祟,不一定能让我们坦然接受。但撕下神秘外衣,接受事实本身,却能让我们获得满足。

40.避免合取谬误

莉亚掌管一家高级餐厅的厨房,平时非常关注女性议题。以下关于莉亚的表述哪个更准确:1、莉亚是主厨,2、莉亚是主厨兼女权主义者。如果你选了后者,请扪心自问为什么会这么选。大概是因为非常关注女性话题的人很可能是女权主义者吧。但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莉亚掌管一家高档餐厅的厨房,也就是说她是主厨。虽然她有可能是女权主义者,但我们无法确定。因此,第一个表述更准确。第二个表述包含了第一个表述(两个表述中都有“莉亚是主厨”)。当我们认为合起来的表述比原本的表述更准确时,就犯了逻辑学家所说的“合取谬误”。从逻辑上说,就算合起来的表述加入了我们觉得可能正确的内容,也不会比原本的表述更准确。

41.谨慎看待表面价值

大脑容易受表面价值迷惑,忽视实际价值。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将这种关注表面价值的做法称为“货币幻觉”(money illusion)。例如,你的工资上涨了2%,但通货膨胀率是4%,你实际上亏了2%。但我们大多数人不会这么看。我们只关注收入增加了2%,却没有注意到物价上涨的速度更快。既然工资上涨的幅度很难改变,甚至不可能改变,那么在评估价值的时候,最好拿表面价值和实际价值对照一下。尤其是别人试图让你只关注表面价值的时候,你更应该加倍谨慎。

42.不要轻信THOMAS

人类催产素调节系统(简称THOMAS)是一种强大的大脑回路,会在受到信任时释放出影响神经系统的催生素,让我们产生回报对方信任的渴望——即使是对陌生人也不例外。健康的THOMAS是有益的,因为如果没有它,我们就难以信任他人。但THOMAS也存在缺陷,因为它让我们很容易落入骗子设下的陷阱。研究显示,有2%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回报他人的信任。受到别人信任时,他们不会采取行动回报对方(例如,你出于信任借钱给某人,对方却赖着不还)。这就意味着,你在生活中会遇到为了占你便宜而假装信任你的人。虽然THOMAS并不会总出问题,但还是小心为上。

43.你也许会失去冷静,但一定不能失去全局观

规避失败,或者说规避对失败的恐惧,这是人类的天性。失败对大脑来说是种威胁,我们自然会采取措施加以避免。然而,我们不可能永远躲着它。应对失败的方法之一,就是像证券交易员一样看问题。他们将失败视为游戏的一部分,而非游戏的终结。他们会将其视为“投资组合”:局部的胜负无关紧要,整体结果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也用同样的态度面对失败,就不会太在乎一两件事的得失了,因为你知道它只是全局的一部分。

44.当心被后悔操纵

第八章中讨论了后悔有时会影响我们做决定。如果某人希望你做A,你自己更想做B,那么他要做的就是让你相信,如果你做了B而不是A,事后肯定会后悔。这里描述的是所谓的“预先后悔”(preregret),因为你还没有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别人只是描绘出了你后悔的场景,表示你只要做“正确”的决定,就能避免这种糟糕的状况。有时候,别人让你意识到事后可能会后悔,这其实是件好事。如果你的朋友打算酒后驾车,你告诉她这么做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她为什么该把钥匙交给你(如果她不愿给,请直接抢过来),这是对她本人负责,也是对其他路人负责。但家电卖场的销售员向你推销产品保险,告诉你不这么做肯定会后悔的时候,她只是在暗中操纵你。

45.记住黑猩猩和儿童是怎么抑制冲动的

有些时候,冲动一下没什么大不了。但有些时候,冲动可能会惹出大麻烦。正如本书第七章里提到的,黑猩猩和人类儿童会用类似的技巧抑制冲动,以便事后得到更丰厚的奖励。他们靠玩玩具让自己分心,延迟获得满足感,这样就能比马上去抓糖得到更多的回报。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听起来似乎挺简单,但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这也是成年人每天都要做的心理斗争。但想想连黑猩猩都能做到,你应该会更有动力吧。

46.词语引导认知

来做个实验:找一支黑色马克笔和两个纸袋,在一个纸袋上写下“玫瑰”,另一个纸袋上写下“辣椒”。接着,把玫瑰花瓣放进两个袋子里,系紧袋口。找几个人来闻闻这两个袋子(确保他们能看见袋上的标签,但看不见袋里装的东西),然后问他们分别闻到了什么味道。这个小实验想弄清的是,物品名称是否会影响人的嗅觉。在实验中,尽管两个袋子里装的东西一模一样,但大多数人都误以为写着“辣椒”的袋子里装的真的是辣椒。

47.模仿是人类的天性

本书第十四章讨论过,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模仿者。大脑会观察并重复我们观察到的行为。跟大脑的其他习惯一样,它同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的一面是,模仿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好的一面是,过度模仿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有两点需要牢牢记住:第一,注意你模仿的对象。大脑很难区分行为的好坏,只会一视同仁地学习。第二,注意你是怎么给别人当榜样的。如果你是未成年人的家长或监护人,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就算你以为他们没留意,你的行为也会在不经意间成为他们的榜样,而结果可能让你后悔不迭。

48.孤独与冲突存在联系

第五章中提到过,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孤独感与“对人际冲突感兴趣”有一定联系。从定义上看,孤独只是一种社交孤立感,与周围有多少人没关系。所谓“悲惨的时候巴不得找人作伴”,正是因为社交孤立的人容易被冲突吸引。如果你跟别人在同一个办公室里共事过,看到这里肯定会频频点头。

49.逃避不是魔法

某些逃避方式确实容易让人沉湎其中。但与此同时,并不是所有玩电脑游戏、玩角色扮演游戏、参加其他娱乐活动的人都会掉进上瘾的陷阱。逃避现实的消遣会让人着迷,就像无脑的电视节目会把人变傻。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因为有些人比别人更容易上瘾。例如,当他们沉迷于沉浸式角色扮演游戏时,可能一天玩十来个小时都不动窝。对有些人来说,有趣的消遣与成瘾行为的界线极其模糊。我们搞不清有多少人天生就容易上瘾,所以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被电子媒介团团包围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思考可能出现的后果,而不是马上敲响警钟。

50.切换任务能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你必须同时完成多项任务,不妨试着调整一下策略,不要同时做两件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事。例如,边开车边用智能手机发邮件就不是个好主意。这两件事都需要聚精会神,而我们不可能投入同等的注意力。如果你在跟别人打电话(不开车的时候),也许可以顺便翻翻杂志,因为这两件事都不用花太多心思。但如果你打算认真看文章或读书,情况就不一样了。最好避免同时做几件事,不妨试一试“切换任务”,也就是先专心完成一项任务,再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过一阵子再切换回来,或者去做别的事——这就像火车转换道岔一样。当然,这也不算特别高效的做法,但现代社会节奏太快,我们在做事过程中很少能不被打断。在可支配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切换任务可以说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方式。

No pain, no gain!

以上是关于远离套路的50条建议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50条大牛C++编程开发学习建议

有效软件测试的50条建议

"叔叔建议我远离 Python,从汇编语言学起......"

年轻人,为什么我建议你远离抖音,微信,qq ; 人真正的敌人是不满 韭菜思维

“我的叔叔,一位前程序员,建议我远离 Python,从汇编语言学起......“

“我的叔叔,一位前程序员,建议我远离 Python,从汇编语言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