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博客作业-再谈对软件工程的认知与理解

Posted 190407杜春龙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三次博客作业-再谈对软件工程的认知与理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再谈对软件工程的认知与理解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开课于大二下学期,课程持续时间为10周,团队项目于2021年6月18日完成答辩。在软件工程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团队完成了需求调查、拟定需求、确定需求、使用Axure绘制原型、在Gitee上创建项目仓库、部署统一环境、分模块编写代码、进行单元测试、项目验收等任务。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通过需求调查我们学习了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和基本原则,以及如何能够使调查问卷覆盖到更多的人;通过绘制原型我们学习了Axure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快速原型的软件设计方法;通过创建项目仓库、部署统一环境我们也学习制定了团队开发规范以及代码规范;通过分模块编写代码使我们对Java语言的使用更加熟练;最后通过单元测试改变了我们以往对项目测试的看法,我们尝试自行设计测试用例及编写测试代码。当团队项目完成后,我们团队也组织了一次交流会议,在会议上每一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心得及收获,大家都表示通过本次项目的实践后收获很大,对软件开发也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软件工程导论课上所学的知识非常符合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对未来软件开发的需求,对我们的启发也是巨大的。

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一个环节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团队也都在尽力解决每一个问题,将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最好。在项目需求调查及需求确定环节中,首先是如何确定调查问卷的题目及题目类型问题。团队首先参考了“问卷星”小程序中预置的模板,其次查找了调查问卷设计方法的相关资料,最终在组内讨论并共同制定出最终的调查问卷。在团队选择快速原型设计模型后,团队成员便开始了解和学习快速原型设计模型,并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原型设计软件,最终选择了Axure团队版。由于团队部分成员在实验室参加过项目的开发,所以对于软件的使用相对熟悉,于是团队组织了一次队内教学活动。在所有成员安装正确的版本后,由有经验的成员未其他成员讲解软件的使用方法、页面布局规范、绘制方法等,让没有经验的成员也能快速的上手原型绘制。为了方便版本控制及记录绘制过程,团队创建了Axure Cloud并将所有原型页面上传到云端方便保存。

在项目开发中最大的问题应该是编程实现的过程。本项目采用Spring框架,使用Java语言编写,这对于从来没有进行过项目开发的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为了实现预想的功能及页面,我们也是学习了前后端不同的技术,前端主要是ajax传递值技术及html样式问题;后端主要是Java实现问题,因为要分层实现就会将代码分开实现,这个问题也是困扰了我们团队很长时间。对于解决方法我们采取了以下两点,第一点是询问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向他们请教项目开发的经验及相关技术问题;第二点是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将一些不必要的功能去掉,但是在数据库层面保留相关信息,这样在以后经历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将被去掉的部分实现。

本次项目开发的过程,我们团队虽然有很多收获,但是也正视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我们“村镇银行储蓄系统”的开发中,原先设想的是相关业务操作是基于银行卡号实现,同时用户页面也可以显示自己的卡号,在存款、取款操作时也需要对银行卡密码进行验证。但是由于时间及自身知识储备等问题,在后期我们去掉了这一业务流程,采用最简单的操作方式,进行操作时没有密码验证,并且相应的数据记录和用户ID绑定。这一点也是我们团队内部认为项目存在的最大的缺陷,如果实现了这些业务流程,我们的项目会更加的完美。

本次项目开发是我第一次作为团队的队长,这对我的自身能力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在这之前我并没有担当团队队长的经历,在学习课上学习团队合作的知识时也没有过多的感触。但是当我带领团队面临团队项目开发的任务时,我才懂得了团队领导者的作用有多么重要。如果我在开发时没有方向、没有动力,那么团队成员也就不会有任何的方向和动力,这样也就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延迟,甚至是项目质量的降低。所以我在开发过程中积极与团队成员沟通,时刻了解他们在开发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及面临的困难,并积极发动其他成员共同帮助他解决困难。同时我也明白,团队队长的付出要比队员多很多,有时我需要先行规划开发过程、学习相关知识,同时要合理的指出队员存在的问题。经过这几周的开发,我自身的领导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为日后的项目开发打下了基础。

学习完软件工程导论这门课程后,我们对于课程本身也有了一些想法。本门课的知识更加的抽象,对于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的我们来说,理解知识还是有一些困难,我们团队也希望以后的课程可以多引用一些实例,比如真正的软件开发团队是怎样进行软件开发的,他们遵循的流程是什么样的,他们又是如何执行的。如果是理论结何理论实践的授课方式,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课程知识就更容易被我们理解。老师也在超星平台上上传了一些课外资料及视频,这也是对于我们课程的一个补充及延申,我们在学习时也是获益匪浅。

以下是团队成员对于软件工程导论这门课的认识和理解。

贾一新:

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们编写的程序都是单机的,并且由个人开发。但是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具备工程项目开发的能力。在学习代码规范的时候,我认为十分强调代码的规范意义不大,但是我们还是按照要求在团队内部制定代码规范。当我们利用Gitee进行代码合并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强调代码规范的意义。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遵守了我们制定的代码规范,所以在代码整合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代码不理解或代码串行等问题,因此我们也是节省了很多时间以及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我们只学习理论知识,不将理论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我们也就永远不可能理解它存在的意义。

在我看来理论课程是我们学习软件工程的基础,学习了这些理论我们才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科学家为了解决软件开发中的高成本、低质量的问题提出了“软件危机”的概念,关注质量是软件工程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其实不止是软件开发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大家都在为更好的品质而努力。其中的面向对象法也是后面实验课主要采用的方法,可见其重要性和实用性。其中软件的售后服务及维护阶段是占据了整个过程最高成本、时间。这一点我在复习提问时答错的,后来仔细一想,软件的错误有时候在开发完成时是没有出现的,而是随着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但正是由于如此才能促进软件的不断升级。理论中的工作量估算也很实用,适用于各个领域。我觉得很有趣的一个知识点是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聚合关系表示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关系较弱的情况,而组合关系表示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关系较强的情况。当时老师就举了同学与班级的关系有趣生动的使我们对这两个关系的区别。

迟永鑫:

需求分析方法中结构化分析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是由“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构成的数据流图,体现了系统的逻辑模型或者说是功能建模。再来是,面向过程的结构化设计,模块独立的独立性主要采用耦合和内聚进行衡量,其标准是:低耦合,高内聚。比如说,内容耦合的耦合性高模块独立性弱,这是需要避免的耦合;至于内聚,偶然内聚、逻辑内聚和时间内聚都是低内聚,模块独立性弱,也是需要避免的。其次是结构化软件设计中,从数据流转换成数据模块图,要用到变换流以及事务流的分析方法。最后,软件测试中要注意的是测试用例,其中,输入数据和预期结果这两方面内容尤其重要。

房琳尧:

软件工程导论是一门软件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初读这本书,加上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些网友的讨论,我认识在软件工程中由“对象+类+继承+消息”组成的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中,问题定义、可行性、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程序设计、测试文档、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都是缺一不可的。特别注意的是,可行性的分析要从经济、技术、法律和社会四个方面考虑。软件过程改进中,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划分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定量管理级和优化级五个等级。项目进度管理的可视化工具中甘特图能直观地表明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缺点是:没有指出影响项目寿命周期的关键所在。而任务网络图能比较直接地反映出依赖关系。以上是比较概念的知识点。

陈伟豪:

软件工程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软件并非是一些代码这么简单,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编写代码的工作量其实只占不到所有工程量的30%,而后期的管理和维护更是占了60%到80%之多。一个完整的项目规划须包括,软件的定义,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开发计划,软件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用户操作手册,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开发进度报告,项目开发总结报告,软件维护手册,软件问题报告,软件修改报告,等多个文档,每个文档都要上级验收审查,而文档数量众多,要做好这点真的不是很容易,而恰恰写好文档正能保证完成软件工程其中一个目的的关键,既研究如何用最小的开销做出生存期较长的软件,再加上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周密的策划、详细的分工部署和人员安排,且各阶段要据具体情况不断的反复才能达成,所以代码只是开发软件这个浩大的工程的一个小小的过程。

蔡东杰:

曾经以为程序就是软件,软件就是程序。学习这门课程第一个收获是,知道了二者的不同之处。我学到的最大的一点就是,在写软件是编写程序并不是所有,很多前期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在进行分析,设计,编码,调试,维护这几部分的工作的时候,最核心的就是文档的编写。

1.可行性分析就是关于当前项目能不能干的分析结果。

2.项目描述这是在决定立项以后,对当前项目的一份扼要说明。

3.需求分析就是对客户要求的功能的定义。

4.软件设计这就是对程序的每一个模块的详细设计的说明文档。

5.开发日志我一直都认为这是文档中最有趣的部分。 开发日志相当于编码阶段的文档, 它的形式可以很随意, 主要是记录一些在写程序时突然萌发的灵感, 或对代码的一些微小的 修改,或对程序结构的一些微小变动等,还要对上述这些修改变动作些说明。

6.测试分析 用于指出程序存在或潜在的缺陷和错误,以及程序性能的数字描述。

以上是关于第三次博客作业-再谈对软件工程的认知与理解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再谈对软件工程的认知与理解

第四组-再谈对软件工程的认知与理解

我行我秀队-再谈对软件工程的认知与理解

再谈对软件工程的认知与理解----“菜鸟也想变大佬”团队

浅谈对软件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再谈对协变和逆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