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发展专访系列之八:低代码平台能够打破企业「应用孤岛」现象吗?
Posted CSDN云计算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低代码发展专访系列之八:低代码平台能够打破企业「应用孤岛」现象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言:2019年开始,低代码爆火。有人认为它是第四代编程语言,有人认为它是开发模式的颠覆,也有人认为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有很多声音,社区讨论很热烈。CSDN随后展开低代码平台产品系列活动,包括低代码开发者认知度与应用线上调研,市场洞察报告,专家专访专辑,研讨会等。邀请低代码平台产品的各个角色共同研讨,力求为大家呈现一个立体的、透光的低代码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势。
本期访谈嘉宾:
钉钉低代码聚合平台钉钉搭负责人 夏蕾(蕾拉)
十余年互联网从业经验,专注深耕体系化营销、运营,2017年初加入阿里巴巴,主导多个大型项目,所负责的低代码聚合平台钉钉搭,致力于以高效灵活普惠的方式助力企业数字化,期间联合数家主流厂商发起成立了业内首个低代码联盟。
嘉宾照片:
CSDN: 从行业洞察角度,您如何看待目前国内的低代码平台现状?
蕾拉:低代码的理念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在美国已经提出了。在2014年左右,Forrester 正式提出了低代码/零代码。国内低代码概念真正火起来的时间,是在2021年。随着更多的巨头公司入局了这个领域后,大家对低代码的关注度高了起来。国内低代码的整体发展经历了默默无闻,大厂巨头入局,资本和行业关注的过程。行业内的厂商拿到了融资之后,整个低代码领域的生产力也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和支撑。在这个阶段,低代码才真正的发展起来。再看低代码平台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于BPM驱动的低代码工具,主要实现的是流程在线,移动审批的能力;第二阶段是基于元数据驱动的低代码工具,主要实现的是业务在线和移动办公;第三阶段是数据驱动的低代码工具,主要实现的是生态在线,业务与业务的数据连接。
回到国内的低代码平台,目前国内大部分低代码工具都会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平台。但如果我们从平台的视角来看的话,一个平台级产品最主要的能力是打通数据底层的连接能力。如果以这个标准去衡量国内大部分的低代码平台,我认为它们还只是低代码工具。
CSDN:您如何看待2014年基于CRM/BPM层面入局的企业的低代码产品,未来他们跟你们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连接关系?
蕾拉:以奥哲为例,奥哲是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低代码开发平台厂商,它也是入局比较早的,成立之初选择的方向就是与低代码开发强相关的BPM(业务流程管理)赛道。并且发展了十多年,也经历了比较大的几个历史阶段。从奥哲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看到BPM只是低代码初步发展的一个阶段,因为当时大型企业的各类信息化系统已经相对完善,需要大量跨业务系统的流程化管理,因此借助BPM工具实现快速的多系统集成。到了第二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拓展了企业数字化的应用场景,企业需要不断做出业务调整以应对环境变化,因此就更偏向前台的业务系统开发,而且追求快速迭代、不断改变,因此,奥哲研发了基于钉钉深度整合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氚云”。第三个阶段,产品的矩阵针对不同用户不断完善,产品之间的数据打通以及产品跟平台之间的数据连接就会变得更加的紧密,随即推出了面向专业开发者的“云枢”及面向业务人员的数据管理工具“有格”。整个发展阶段完全吻合低代码平台发展的三个核心阶段。
对于钉钉搭来讲,我们整个平台的发展是在已经有了低代码产品之后做的一个聚合平台,它可以将产品的能力和钉钉的大平台能力进行集成,进行数据的互联互通。我觉得产品和平台之间核心的一个区别在于产品是有自己的垂类的工具能力,比如说我们要服务的客户的类型、产品的核心卖点,以及产品的核心功能。平台的核心更加在于我们怎么样去进行业务的集成,怎么样去进行生态的在线,以及怎么样去进行数据之间的驱动以及互联互通。平台还有另外的一个核心在于我们怎么样去连接更多的产品的能力,去进行心智的打造。
CSDN:不同的低代码平台产品之间在企业中形成业务的链接和数据的互联互通,是平台要做的更多一些,还是要在产品层面去打磨它?钉钉搭这个平台,会为他们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
蕾拉:钉钉希望去帮助企业去做全面的连接,去做体验和价值的双升级。从原来的这种孤岛式的散点应用,做成一个全面连接和融合的平台。包括统一的账户和权限,方便进行账户的集成管理;统一的数据和服务的标准,基于这样的标准创建的连接平台,就可以进行低代码数据的互联互通,不再需要像以前人工的数据核对。还有就是我们基于钉钉平台的统一的产品体验,进行全域协同。也就是说一个应用A融合到钉钉平台上之后,它可以跟钉钉的IM 的能力和更多的开放场域的能力去进行融合。比如说应用A要向组织发通知,可以在IM 界面里去发工作通知。这是数据连接化非常顺畅的一种应用的场景。
还有就是我们统一的安全稳定性的治理,我们将原来的孤岛式的散点式一些应用与平台进行全面的连接和融合。当然这个背后有我们整体的底层的基座能力的建设,以及基于云顶引擎底座的更多的场域能力开放。包括刚才说到的IM的场,搜索的场群,插件的场日程,机器人音视频等十多个这种场域的开发都是基于云钉一体的底座,它会让我们所有的应用,包括低代码的应用,跟底座的融合更加的便捷。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沉浸式的体验感更强。所以这个是平台着力在做的事情。基于平台可以向行业去做更多的能力和场景的开放。
CSDN:钉钉平台上更多的是通过制定一套统一的标准来实现不同公司之间软件之间的数据互通,那么平台的这种模式是否存在局限性?如果很多大厂都推出这样的一个平台,那平台之间的联通如何实现呢?
蕾拉: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为了打破这种局限性钉钉有一个专门的业务团队叫钉钉开放平台。我们刚才有提到说我们对场景化能力包的开放,开放数据开放,包括我们全场的一个开放,这些都是通过钉钉开放平台在做的开放。核心我们希望去做这些诸多的开放,包括进一步我们还会再去开放出来更多的这样的一些能力接口,核心的目的是就是为了去打破所谓的这个局限性。今天钉钉之所以能够服务一千多万的组织在线,那可以讲已经不是一个小范畴的事情,已经是一个可以在国内服务如此大体量的大中小型企业的平台。我们还是希望去依托于平台的底座以及平台的能力,愿意与钉钉携手的这样的一些组织去进行数字化改变。对于钉钉来讲,我们是完全开放的,支持所有的应用。
CSDN:企业当中的HR体系,财务体系,以及一些核心的业务体系可能并不是基于钉钉来打造的,那这种情况下,如果如何通过钉钉这个平台来做统一的数据连接?
蕾拉:目前,这个也是基于连接平台在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个跟整体历史的发展是有关系的,我们看到有比较多的一些中大型的企业是有自己的IT 团队,这些企业由自建应用系统或者软件来满足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诸多诉求。比如说自建的CRM、自建的人力体系或者等等。对这部分应用的数据连接,它依然可以通过钉钉开放平台去进行数据的连接以及打通。当然,当前的核心挑战在于企业是否愿意将自己自建的应用与钉钉进行融合和打通。目前我们通过诸多的企业的案例,可以看到非常多的企业愿意与钉钉去进行深度的数据连接打通。原来企业的自建应用,只是基于应用的本身,它的每一个审批流都在应用的内部。基于和钉钉的打通,企业自建的审批流就可以企业的IM界面打通,可以进行人员之间基于业务审批流在组织协同融合下的打通。
CSDN:钉钉作为一个平台它有非常大的一个价值点,就是能够促使到心智的这种影响,您认为何时能够完成这个全民性的这种影响呢?
蕾拉:我觉得心智的打造这件事情,它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回溯整个低代码的这样的一个概念,从它的形成到雏形初形成,再到概念的落实,中间已经经历了有数十年的时间。然后再到它有第一步的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又经历了十余年的时间。所以心智的打造它可能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需要让更多群体对低代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能力上的认知。让他们了解到今天低代码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低代码和全代码、应用程序的开发的区别在哪里。这个认知需要非常长的一个市场教育的过程。在这个教育的过程里面,钉钉通过这么几件事情去进行整体的用户层面的心智教育。第一,钉钉提出一个理念——人人都是钉钉开发师;其次,基于这个理念提出,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其中包括向公众去传递更多的案例,输出更加清晰的模板,以及低代码能力认证。第三,我们现在组织了很多低代码培训。第四,我们近期在做的低代码进高校,让更多的高校学生了解低代码,并在高校内部设立了相应的课程。所以这些事情都是希望低代码能够在全民心智当中去做进一步的认知上的渗透。这些只是我们在现阶段在做的事情。随着我们进一步的这个市场的渗透率的提升,用户心智认知率的提升,我们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一些动作去帮助整个低代码的行业去面向用户得到认知上的升华。对比如说有营销的活动,对有公益的活动,还会有一些大赛对等等非常多的一些形式。
CSDN:如何判定一个产品为低代码产品?
蕾拉:我觉得可以分两部分来讲,第一是回到低代码本身的特点。低代码不仅仅只是低代码的能力,或者说低代码的应用开发,而是包含了零代码低代码在内,以及所有灵活的应用搭建方式在内的都可以称之为低代码。低代码是区别于全代码的,它是高度灵活、高度普适的应用开发能力的代码。
第二是低代码的认证。低代码认证应该是一个综合性认证,其既要有理论体系,又要有实操体系。对理论体系,要包括对低代码的整体能力,基础理论学习,以及低代码厂商的一些认知。实操体系包括通过空白去搭建,通过模板去搭建低代码应用。对于低代码的开发师,我们一般分为低、中、高三级。
CSDN:请问如何基于平台去为行业做出更大的一些推动力?
蕾拉:钉钉搭是一个生态型的平台,生态型平台与我们之前直接或者间接面向客户的产品型平台不太一样,生态型平台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是底层的基座,以及一些标准。其提供给厂商的是更加便捷的一种交易通路,提供给用户的是能够直接或者更加普惠的找到解决方案的一个平台。这是它面向于整体的生态,面向于厂商,面向于用户可以去提供的价值。
对于钉钉搭来说,既然是要去打造一个生态为主的生态型平台,一方面,我们可能更多的希望构建起来的是我们生态型的能力。比如,成立业内的第一个低代码联盟,希望能够给行业带来更多的开发标准贡献。另外一方面,还要具备生态的思维,能够把比较多的生态伙伴聚合在一起。所以从平台的打造能力上,以及在行业内的号召力上面都是有比较大的挑战的。
就平台的打造能力这一点来看的话,需要比较庞大的底座的支撑,能够比较连贯的数据连接,和比较顺畅的产品体验;此外,还需要估计N家厂商对你需要有相对比较标准的接入以及体验以及链路等等多维的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力。
目前我们也在继续的开放我们整体的品牌的生产能力,再接入更多的厂商进来。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希望能够加入到钉钉,大家来共建这个平台。共同为我们更多的企业和用户来服务。我们希望能够提供更加轻盈的一种服务模式。
以上是关于低代码发展专访系列之八:低代码平台能够打破企业「应用孤岛」现象吗?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低代码发展系列专访之三:低代码平台会成为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