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学习删除表数据

Posted float123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MySQL学习删除表数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表空洞的产生

删除某个行数据 或删除某个页

    如下图所示,这个删除过程只是标记了某行的位置为删除,假如此时在300与600之间插入了一行数据,那么 1297993-20200220100041065-1490459034.png 同理,当删除某个页时,该页就会被复用。所以当删除某一行或页时空间并不会被回收,而是会被复用,这些可以复用,而没有被使用的空间,看起来就像是“空洞”。

插入数据产生空洞

    不仅是删除数据,插入数据的时候也会产生空洞, 1297993-20200220105344673-1489613319.png     例如上图,插入一行索引为550 的记录,经过页分裂后会产生新的页,而旧的pageA 会产生页空洞,如果能够把这些空洞去掉,就能达到收缩表空间的目的。而重建表就,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表空洞优化过程

重建表

mysql5.5之前(不是Online的)

    重建表的作用是使我们的空间更加紧凑,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你可以想到的方法应该是使用一张临时表,将表的数据条条从久表迁移过去,然后新表替换久表就行了。这里,你可以使用alter table A engine=InnoDB命令来重建表。在MySQL 5.5版本之前,这个命令的执行流程跟我们前面描述的差不多,区别只是这个临时表B不需要你自己创建,MySQL会自动完成转存数据、交换表名、删除旧表的操作。     操作如下 : 1297993-20200220111118300-1417946177.png     需要注意的是当表在重建的时候,是不允许DDL 的!

MySQL5.5以后(是Online的)

    MySQL5.5以后的重建表操作,此时要是有DDL操作,先会记录到日志文件中去,之后再运用在新文件中,具体的过程如下 :

  1. 建立一个临时文件,扫描表A主键的所有数据页;

  2. 用数据页中表A的记录生成B+树,存储到临时文件中;

  3. 生成临时文件的过程中,将所有对A的操作记录在一个日志文件(row log)中,对应的是图中state2的状态;

  4. 临时文件生成后,将日志文件中的操作应用到临时文件,得到一个逻辑数据上与表A相同的数据文件,对应的就是图中state3的状态;

  5. 用临时文件替换表A的数据文件。

操作如下 :

1297993-20200220111512568-1915064337.png

这样即是表在重建的过程中,依旧可以DDL.

底层实现小疑问

问题: DDL之前是要拿MDL写锁的,这样还能叫Online DDL吗?
下面解答来自参考资料

    确实,图4的流程中,alter语句在启动的时候需要获取MDL写锁,但是这个写锁在真正拷贝数据之前就退化成读锁了。

为什么要退化呢?为了实现Online,MDL读锁不会阻塞增删改操作。

那为什么不干脆直接解锁呢?为了保护自己,禁止其他线程对这个表同时做DDL。

而对于一个大表来说,Online DDL最耗时的过程就是拷贝数据到临时表的过程,这个步骤的执行期间可以接受增删改操作。所以,相对于整个DDL过程来说,锁的时间非常短。对业务来说,就可以认为是Online的。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的这些重建方法都会扫描原表数据和构建临时文件。对于很大的表来说,这个操作是很消耗IO和CPU资源的。因此,如果是线上服务,你要很小心地控制操作时间。如果想要比较安全的操作的话,我推荐你使用GitHub开源的gh-ost来做。

参考资料

  • 《MySQL45讲》

以上是关于MySQL学习删除表数据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MySQL的学习之旅

Mysql DBA 高级运维学习笔记-删除表中数据

mysql学习笔记

Mysql Innodb 表碎片整理

MySQL基础入门学习10多表删除

MySQL删除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