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学习-Bagging和Boosting算法

Posted 吾仄lo咚锵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集成学习-Bagging和Boosting算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目录

集成学习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博采众家之长,通过构建并结合多个学习器来完成学习任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学习器(分类器、回归器)效果可能并不好,通过结合若干学习器取得更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精度等。

工作原理是⽣成多个学习器,每个学习器独⽴地学习并作出预测。这些预测最后结合成组合预测,因此优于任何⼀个单分类的做出预测。不难理解,如果3个学习器的预测结果是2正1负,若基于简单投票,则组合预测结果就是正,故也称为基于委员会的学习。

对于弱学习器(效果略优于随机猜测的学习器)来说,集成效果尤为明显。已证明,随着个体分类器数量的增加,集成的错误率将指数级下降,最终区域零。

但是如果生成的个体学习器的差异太小,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那么集成学习后也不会有什么改善提高。也就是说,个体学习器应好而不同,既有一定准确性,又有一定多样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方法是使用不同的算法,如分别用支持向量机、决策树、朴素贝叶斯、KNN等生成个体学习器。但更主流的是另一种方法:使用同种算法。

那新的问题是,怎么保证同种算法训练出的学习器有差异性呢?自然只能从数据下手。根据依赖性,可分为Bagging和Bosting两种方法。

Bagging


Bagging(Bootstrap Aggregating)生成个体学习器时,学习器之间没有任何依赖,也就是并行的生成个体学习器,主要解决过拟合。

Bagging主要关注降低方差。通过使用自助采样法,即通过有放回的抽样方式,生成n个新的数据集,并用这些数据集分别训练n个个体学习器,最后使用多数投票或取均值等结合策略生成集成器。

  • 自助采样法

自助采样法(Bootstrap sampling)是对原始数据有放回的均匀采样,放回意味着可能重复抽到同一样本,也可能从来抽不到一些样本(约占36.8%),这些样本可用作测试集来对泛化性能进行评估。

  • 结合策略

结合策略包括平均法、投票法和学习法。

对数值输出型可采用平均法。设 T T T个个体学习器 h 1 , h 2 , . . . h T h_1,h_2,...h_T h1,h2,...hT,用 h i ( x ) h_i(x) hi(x)表示 h i h_i hi在示例 x x x上的输出。
简单平均法: H ( x ) = 1 T ∑ i = 1 T h i ( x ) H(x)=\\frac1T\\sum_i=1^Th_i(x) H(x)=T1i=1Thi(x)
加权平均法: H ( x ) = ∑ i = 1 T w i h i ( x ) H(x)=\\sum_i=1^Tw_ih_i(x) H(x)=i=1Twihi(x)

对分类任务可采用投票法。学习器 h i h_i hi从类别 c 1 , c 2 , . . . , c N c_1,c_2,...,c_N c1,c2,...,cN中预测类别,用 h i j ( x ) h_i^j(x) hij(x)表示 h i h_i hi在类别 c j c_j cj上的输出。
绝对多数投票法:超过半数则预测为该类别,否则拒绝。 H ( x ) = c j , i f ∑ i = 1 T h i j ( x ) > 0.5 ∑ k = 1 N ∑ i = 1 T h i k ( x ) r e j e c t , o t h e r w i s e H(x)=\\begincasesc_j,\\quad if \\sum_i=1^Th_i^j(x)>0.5\\sum_k=1^N\\sum_i=1^Th_i^k(x)\\\\reject,\\quad otherwise \\endcases H(x)=cj,ifi=1Thij(x)>0.5k=1Ni=1Thik(x)reject,otherwise
相对多数投票法: H ( x ) = c a r g m a x j ∑ i = 1 T h i j ( x ) H(x)=c_arg max_j\\sum^T_i=1h_i^j(x) H(x)=cargmaxji=1Thij(x)
加权投票法: H ( x ) = c a r g m a x j ∑ i = 1 T w i h i j ( x ) H(x)=c_argmax_j\\sum^T_i=1w_ih_i^j(x) H(x)=cargmaxji=1Twihij(x)

学习法通过另一个学习器来进行结合,如Stacking算法先从初始数据集训练出初级学习器,然后用初级学习器的输出作为次级学习器的输入,从而对初级学习器进行结合。简单说就是套娃。

随机森林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是Bagging的一个扩展变体,顾名思义是对决策树的集成。

决策树是在选择划分属性时,是在当前数据集所有特征属性集合中选择一个最优属性。而在随机森林中,对基决策树的每个结点,先从该结点的属性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包含 k k k个属性的子集,然后再在该子集中选择最优属性。

对原始数据集每次随机的选择 k k k个属性,构成 n n n个新数据集并训练基决策树,然后采用投票法等结合策略进行集成。而 k k k的取值,一般推荐 k = l o g 2 d k=log_2d k=log2d d d d为属性个数。

可以使用sklearn库中的RandomForestClassifier()函数创建随机森林分类模型,RandomForestRegressor()函数创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
默认用基尼指数作为划分依据,包括一些剪枝参数等,可查文档不再赘述。

分类应用示例: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matplotlib.colors import ListedColormap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classification_report
import seaborn as sns

def plot_boundary(model, axis):  # 画边界
    x0, x1 = np.meshgrid(
        np.linspace(axis[0], axis[1], int((axis[1] - axis[0]) * 100)).reshape(-1, 1),
        np.linspace(axis[2], axis[3], int((axis[3] - axis[2]) * 100)).reshape(-1, 1),
    )
    X_new = np.c_[x0.ravel(), x1.ravel()]
    y_predict = model.predict(X_new)
    zz = y_predict.reshape(x0.shape)
    custom_cmap = ListedColormap(['#A1FFA1', '#FFE9C5', '#FFB3E2', '#C6C6C6'])
    plt.contourf(x0, x1, zz, cmap=custom_cmap)


# 创建数据:400个样本,2个特征,4个类别,方差3
X, y = make_blobs(400, 2, centers=4, cluster_std=3, center_box=(10, 30), random_state=20221026)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 划分训练集测试集
rf = RandomForestClassifier()  # 随机森林
rf.fit(x_train, y_train)  # 训练
y_pred = rf.predict(x_test)  # 测试
# 评估
print(classification_report(y_test, y_pred))
# 可视化
plot_boundary(rf, axis=[4, 31, 4, 36])  # 边界
plt.scatter(X[:, 0], X[:, 1], c=y, cmap='Accent')  # 数据点
#cm = pd.crosstab(y_pred, y_test)  # 混淆矩阵
#sns.heatmap(data=cm, annot=True, cmap='GnBu', fmt='d')
#plt.xlabel('Real')
#plt.ylabel('Predict')
plt.show()

随机森林的结果是普遍优于决策树的,RF还有一些其他变体,这里不再深入。

为方便比较(后同),给出决策树结果:


Bosting


Bosting生成个体学习器时,学习器之间存在强依赖,后一个学习器是对前一个学习器的优化,也就是串行(序列化)的生成个体学习器,主要解决欠拟合

Bosting主要关注增加模型复杂度来降低偏差。先从初始训练集训练出一个基学习器,再根据基学习器的表现对训练样本分布进行调整,使先前学习做错的训练样本得到更多关注,即放大做错样本的权重,重复进行,直至基学习器个数达到指定值,最终将这些基学习器进行加权结合。

与Bagging自助采样不同,Boosting使用全部训练样本,根据前一个学习器的结果调整数据的权重,然后串行的生成下一个学习器,最后根据结合策略进行集成。

核心问题就是权重的调整和结合策略,主要有3种算法:Adaboost、GBDT、XGBoost。

Adaboost


以上是关于集成学习-Bagging和Boosting算法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笔记]Boosting和Bagging

集成学习之Boosting —— AdaBoost原理

Adaboost

集成学习算法总结----Boosting和Bagging

集成学习算法总结----Boosting和Bagging

集成学习算法总结----Boosting和Bagging(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