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之后,网约车决胜“服务”
Posted 智能相对论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功能”之后,网约车决胜“服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丨智能相对论
作者丨陈先森
网约车在“安全”、“合规”的道路上奔跑,却始终没有跳过“服务”这块绊脚石。
不久前上海发布2022年上半年网约车平台相关排名,在“投诉热点”这一栏里,“服务质量”排在网约车平台投诉的第一位,占投诉总量的23.64%。具体投诉内容主要是三点:行程中司机服务态度差、不规范驾驶、行驶路线错误导致司乘纠纷。
关于司乘之间的“空调之争”,也是甚嚣尘上。网约车拒开空调或开空调要加钱的争议多次登上热搜,加上今年极端高温天气持续,让服务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空调可以改善车内空气环境,也会影响乘客评价服务的好坏。《2022网约车车内空气报告》显示,在乘坐网约车时95.4%的乘客会关注车内的空气情况。“空气体验”已经超过“司机态度”和“司机技术”,成为乘客最看重的服务问题。
(图源网络,侵删)
可以看到,今天网约车行业最突出的矛盾,更多体现在出行品质,而不是出行效率。与此同时,随着矛盾演变,网约车平台之间的博弈焦点可能也在发生变化。
从强调“功能”到把握“用户心智”
网约车作为一种出行方式,满足的基础需求和传统出租车完全一样,就是帮助乘客快速从A点到达B点。在这个过程中,网约车强调“功能”属性,用“功能”创造出行的价值。
在此基础上,网约车还讲共享经济的故事,用流量思维去发展。就像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的蒙眼狂奔,追求极致“效率”和“规模”也是网约车的主色调。当我们回想对网约车都留有怎样的印象,大多是烧钱、补贴、价格战这些关键词,但质量、体验、态度,却是个别平台会提供的“高端”服务。
采取如此激进的打法,网约车的确斩获了可观的成绩。有预测显示,今年网约车市场规模将会迈过4000亿大关;至8月31日,全国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的公司共有282家,而且这组数字仍然在保持增长。
这样蒙眼狂奔背后伴随着代价,一开始提到的“空调之争”,正是“副作用”。从表面上看是出现司乘矛盾,乘客更注重环境体验,司机为了生计需要平衡收入和成本;可追根究底,是过去平台的发展重心和资金投入不在这里,忽视基础服务的完善。
从2018年开始,全国网约车订单量增长放缓,稳定在每天2000万单-3000万单这个区间。今年8月,网约车订单信息为7.03亿单,虽然是今年订单量最高的一个月,但平均每天接近2268万单,仍未超过每天2800万单这一历史最好成绩。
可以发现,网约车有了市场规模,却停止了用户增长。对于平台来说,则是陷入存量博弈的“泥沼”无法跳出。网约车本质是服务行业,那么在下半场竞争中,平台免不了回归服务来找到差异化的突破口。
因为,好的服务能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真正把握“用户心智”。当网约车平台将重心从烧钱补贴转向服务品质,用户获得丰富的乘坐体验,网约车传递给用户的就不仅有利益价值、实用价值,更有深一层的情感价值。
好的服务在收获用户认同后,反过来能帮助平台巩固业务基本盘,从而给平台注入长期价值。价格战终究不可持续,用户也容易流失,好的服务始终是一台“永动机”,更加稳定。
这背后的价值空间远远比烧钱补贴来得更广。用户对出行的需求一直都在,对于平台来说,对好的服务的追求没有终点,在这个过程中,意味着网约车市场将会有更大的商业价值涌现。
平台“双修”硬实力和软实力
什么是能占领“用户心智”的好服务?
从用户的感受来看,一般都是打车、上车、乘车、下车这一整个流程中要有不错的体验。
在下沉市场,网约车一般主打低价但不要求乘坐体验的“性价比”。那么用户判断服务的好坏,可能主要考量打车是否方便、司机驾驶是否反复踩油门刹车、车有没有准确停靠在目的地等,这些平台应该要提供的基础服务。
在高端市场,网约车提供豪华体验但价格更高。这时候用户判断服务的好坏,自然会在基础服务上考虑更多方面。比如,司机是否主动帮忙提重的行李,司机是否主动询问乘客并把空调调到合适温度,司机说话时的措辞和态度等。
对于这两个市场,好的服务由于定位和价格不同有着明确区分,那么用户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网约车平台能够做到对应需求去满足就可以。
但是用户需求随着行业成熟不断升级,像是年轻用户可能仍然图“性价比”,但不再是图纯粹的价格,而是想要一种“物超所值”。
好比数码产品的产业升级,价格不变但硬件性能更强、软件功能更完善。那么对于网约车来说,是平台围绕服务“硬实力”和“软实力”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比如T3出行,会侧重提高服务的软实力。T3出行是由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主机厂联合打造,起点高,在运营策略上足够统一化、标准化,从而能更好地服务司机和乘客。像是主要产品线车辆会统一集中采购,车辆配备专职司机,需通过入职前审核并接受定期培训。
不久前T3出行发布“司机关怀升级计划”,包括推出优化司机服务规则、司机荣誉保障体系再完善、加强司机组织化管理等。像对于“车内有异味”的投诉,原来会要求对司机进行处罚,而在服务规则调整后,司机将有多次改进机会。
可以看到,T3出行的标准化服务是不断优化、持续升级的,服务上还有对司机的人性化管理。平台服务好司机,司机则可以更好服务乘客,这些都在强化司机和乘客的“心智”标签,让好的服务能够被感知,从而使得他们在情感上对平台产生认同和归属感。
享道出行在8月上线“晚安计划”, 携手“晚安大使”上海电视台资深主持人陶淳,通过DVR设备以语音播报的形式给用户送去关怀和问候。围绕城市用户的夜间出行创新,也同样是对服务品质做出的专项升级,平台从而在情感层面去满足司机和乘客的需求。
还比如曹操出行,在兼顾服务硬实力上有着独到优势。
今年曹操出行提出“国民专车”概念,既要提供高端专车的服务品质和乘坐体验,又要价格亲民。依靠吉利汽车的产业优势,“国民专车”用上了定制化且制造成本更低的换电车,还能共享吉利统一的车辆维保服务,维修成本也更低。
另外,曹操出行对“空气体验”也有自己的坚持。要求自营车辆平均每月更换空调滤芯,每一程提前开窗通风,经常开启外循环并勤开窗通风。强化硬件配置方面的实力,对平台来说是长期考验,增加硬件改善服务,会无形中抬高成本,考验着平台如何做好“降本增效增质”。
当烧钱补贴的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网约车平台越需要两手抓,才能带给用户好的服务。也只有这样,平台方能在存量竞争下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站位。
行业“排位赛”远未结束
网约车进入下半场,在烧钱补贴之外坚持提供好的服务,意味着平台逐渐回归一条遵循行业本质的发展路径。但无论强化服务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如今网约车仍然需要更多市场资金支持,去锚定下一阶段的目标。
前几个月,享道出行宣布完成了由上汽集团、自动驾驶企业Momenta、高行管理咨询等机构投资的超10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完成后享道出行估值达到10亿美元。
享道出行表示,B轮融资完成后,将在坚持全合规前提下,推动全场景业务持续爆发式增长,力争合规率和市占率双第一的企业发展目标,并将适时启动IPO计划,
曹操出行也被传出将要在香港上市的消息。有媒体报道称,曹操出行考虑最快明年申请在港上市,此外,会在香港IPO之前考虑PRE-IPO融资。之后再次传出吉利控股考虑分拆曹操出行在香港进行IPO,最快于明年启动IPO,集资数亿美元。
享道出行、曹操出行、T3三家出行平台都在将出行服务横向延伸到出行市场各细分领域,去构建自己的全场景出行生态。其中,Robotaxi商业化就是出行平台们的关键一役。
2021年12月,上汽集团宣布国内首个车企L4自动驾驶运营平台——享道Robotaxi正式启动运营,全面整合上汽乘用车、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Momenta、享道出行等产业链优势资源,将“成熟出行运营经验”与“领先自动驾驶技术”有机结合,携手探索L4自动驾驶技术在城市出行场景的运用和创新。目前,享道Robotaxi车队已落地上海和苏州,开放运营点位超过100个。
曹操出行已经吉利汽车创新研究院智能驾驶中心建立合作。双方将以Robotaxi平台运营以及数据服务业务为核心,共同开放式商业智驾出行平台。
曹操出行有最直接的车企背景,获得吉利在技术、制造等方面的资源,也将更好延伸出Robotaxi更成熟的商业模式。
面对自动驾驶这块蛋糕,T3出行也不甘落后。早在今年5月,其便与L4级自动驾驶通用解决方案公司轻舟智航达成战略合作,并于9月在苏州联合启动Robotaxi公开运营。
自动驾驶时代到来将行方式,而Robotaxi会让网约车市场面临重新洗牌的格局。抓住下一阶段的机遇,每个出行平台都不想掉队。
总而言之,网约车平台追回“服务”迫在眉睫,在存量竞争时代下,好的服务才能为平台找到突破口。从细节出发,平台兼顾“硬实力”和“软实力”提高服务品质,方能留住用户,提升自身品牌价值,拓展网约车市场的商业化边界。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AI产业新媒体;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以上是关于“功能”之后,网约车决胜“服务”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