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web2.0时代:新浪的超越
Posted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移动web2.0时代:新浪的超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5年6月8日,新浪发布PC及移动端两大平台的产品矩阵组合,以及移动端产品的最新数据。艾瑞旗下mUserTracker是基于100万用户样本的大数据移动用户行为监测体系。mUserTracker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以来,新浪移动平台整体月度覆盖人数已超过2亿,并且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在全体移动App及web网站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35%左右。
数字给人印象深刻,从量变到质变,新浪的战略转型峰回路转,豁然开朗,业务的重心已经落在移动端和社交网络。新浪是业界的常青树,一直是标杆性公司,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整个历史。如今新浪的新产品矩阵成军,三分天下有其一,也反映了产业基本面的某种潜移默化。形势与业界在大约十年前,关于web1.0,2.0的大讨论,颇有相通之处,不妨称之为移动web 2.0。
当时之所以称为web 1.0、2.0,是因为未来还看不清,业界只是隐约感觉,相比过去发生了重大变化。总结web 1.0是以信息为中心,而2.0是以人为中心。现在我们知道,以人为本是如何落地的,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一体两面,相辅相成。新浪是web 1.0时代的王者,在2.0时代也引领了博客和微博的新浪潮。
1.0以信息为中心,是要先解决信息有没有的问题,才可能让信息去围绕人。饥不择食,包括扒“史前”信息,互联网之前,存在纸和光盘等传统介质中的信息。互联网有过一个漠视版权的时期,确实违反法律和公德,但也有其历史合理性。
而移动互联网天生以人为中心,手机不离手,但初期也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内容有没有,要从PC端互联网扒,用户有没有,要从手机通讯录扒。直到现在,很多新产品的推广,还热衷于,不如说依赖,向新用户索要手机号和通讯录,但用户已经普遍对此持保守的态度。
国际有iphone,国内有微信,公认是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两大神作,各自的生态都已经培育成熟,仔细观察,会发现都具有与web 1.0时代类似的结构:马太效应,大的越来越大,小的越来越小。应用商店越来越向少数超级App集中。
这两个产品目前仍然保持着领先地位,但也先后遭遇某种创新的瓶颈。微信主界面给京东导流,并没有产生大家原本预期的雪崩式的效应。更前沿的理论和实践,公认互联网的终极未来,是高度去中心化的,目前还是过渡状态。这就是为什么称之为移动web 1.0。
新浪的新产品矩阵,倒是体现了移动web 2.0的精神。包括了新浪网、微博、手机新浪网、移动App四大产品类型以及新闻、体育、财经三大内容体系。在移动端有立体纵深的布局,手机新浪网,新浪微博App、以内容传播为主的移动App(如新浪新闻App、新浪体育App、新浪财经App等),以及新浪天气通等工具类App,功能区分明确,又互补性强,全方位、无死角覆盖移动用户的不同需求。
去中心化不是为去中心而去,最终原子化,而是将传统媒介和web 1.0时代,无差别浅层需求的大众,发掘个性化的深度需求,分化组合为众多的小众。如果使用结构化图形工具,我们可以看到大众需求的平原,在互联网的地壳运动作用下,隆起为一片参差不齐的丘陵。
新浪的新产品矩阵,就占据了这片丘陵中一些具有战略意义和山头。mUserTracker数据显示,2015年4月,新浪财经App月度覆盖人数在财经资讯类App中占比达45.3%,新浪体育App月度覆盖人数在体育资讯类App中占比达39.9%,均处于领先地位。
人们的需求是多元的,某一领域的重度用户,也是其它领域的浅度、广度用户。mUserTracker数据显示,2015年4月,手机新浪网的月度覆盖人数占到移动端综合门户类网站中的55.2%,渗透率超过半数。
有趣的是,mUserTracker对用户使用高峰时段的监测,形象地反映了受众之间的微妙差异,新浪体育App的用户使用高峰主要在上午8点至11点,呈单峰态势。新浪财经App的用户行为则发生在上午9点至12点,中午1点至2点,下午3点至4点,呈多个小高峰并发态势。新浪新闻App的用户使用高峰则发生在晚上9点至10点。
古龙大侠在七种武器系列中写到,天下最厉害的武器,是一口箱子,可以根据对手,随意组合出克制的武器来。在前互联网时代,全凭想象力,提出这种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产品,真是天才。新浪的新产品矩阵,也是要打造一口类似的内容箱子。
以上是关于移动web2.0时代:新浪的超越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响应式web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