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摊看云计算:规模产业历程大揭秘

Posted CSDN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地摊看云计算:规模产业历程大揭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地摊看云计算:规模产业历程大揭秘

作者 | 马超
责编 | 夕颜
头图 | CSDN下载自视觉中国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地摊经济的突然兴起,可能是2020年发生在中国最神奇的一幕了:刚刚还在直播间内直播的带货的企业老板,转眼间又来到地摊来叫卖产品了。当然也有不少人将地摊与直播结合,可谓是云摆摊了。而且笔者看到,不少以之前做O2O概念的公司已经开始行动了。比如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和唱吧创始人陈华目前都在地摊行业小试牛刀。目前地摊虽然一夜爆红,地摊位也爆增,但是各大城市中地摊群落数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多。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了云计算的市场上,在疫情的影响云计算降成本增效率的优势大幅显现,谷歌和IBM等国际科技巨头也纷纷宣布将加码云计算,企业上云已经明显形成趋势,不过市场整体向好并不意味着所有云服务商都迎来了好日子,笔者看到如美团云、苏宁云等都在近期停止了运营,而且这一印象也从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上可以得到印证,从Garterner的最新数据上来看,云市场的Others(中小云服务商)的份额也在逐步降低。

从地摊看云计算:规模产业历程大揭秘

地摊火了,地摊群落却没多,上云火了,云服务不增反降,这背后的道理值得我们探讨?


从地摊看云计算:规模产业历程大揭秘

规模产业的丛林法则-边际成本


一般在规模产业中,业界最关注的指标就是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增量,如果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的话,就是规模、成本曲线在在现有产量点上的微分。边际成本的引入表明在大规模生产的工业时代,每一单位的生产成本与总产量是有关的。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成本极高,但是生产第100辆成本就低了,生产第10000辆的成本就更低了。


而云计算就是比汽车还典型的规模产业 因为造车的固定投入占比还是不低的,但是云数据中心的土地、电力、制冷等等才是成本大头,而新增一台服务器的成本其实很低,这也使得云计算是一个典型的胜者通吃型的规模产业,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未来的格局肯定是寡头竞争。


从地摊看云计算:规模产业历程大揭秘

云计算国家队召集号角已经响起


之前我国经济总因为缺乏自主创新,而被人诟病大而不强,这背后其实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策略,即以量换价,因为在规模产业中,价格是按照边际成本确定的,大玩家完全可以通过更低的价格挤出其它竞争对手,我们既然没有立刻变强,那么至少得先把规模做起来,使自己大而不倒,再奋发图强。


不管是新基建,还是老基建,其根本逻辑就在于对于规模产业的基础投资部分进行补贴,而行业中最大的玩家,就可以得到力度最大的补贴额度,因此先将自身的规模做上去,也是新基建等相关产业内各企业必将采取的策略。而且不同于老基建投资见效慢,回收周期长,新基建与之对比至少有以下几个优势。

 

可持续、见效快:与之前的铁路、公路、房地产不同,不管是云的基础设施还是5g的通讯网络,其共同特点就是既有老基建的投资规模,又有科技产业的换代速度,并且新基建的报效回报周期也相对较短,堪称是可持续的基础投资项目。

 

对通胀指数影响小:公路、铁路、房地产等旧基建项目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会推高的地价,而地价又是CPI之母,其通货膨胀效应太高,而新基建因为其产业链不同,半导体、软件研发等IT行业一般认为对于CPI的指数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自主掌握程度高:目前从美国不遗余力的打压华为的情况看,新基建的5g通讯、数据中心、云计算方面我国企业的自主掌握程度是很高的,几乎不存在知识产权的问题。因此大规模的投资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不会被国外势力卡脖子。

 

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中对外贸易的增长极已经几乎不复存在,因此国家层面对于新的增长极的渴求是不言而喻的,相信后面政府一定会对云计算等新基建领域,进行不遗余力的投资与扶持,类似于云产业等规模产业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组建国家队的过程,中间入选考核的队员或许很多,但最终能留下的人却是极少数。


从地摊看云计算:规模产业历程大揭秘

制订标准-领跑的策略


想理清规模产业的发展轨迹,经济学家沃森的后发劣势理论,是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的,这一理论认为,后发玩家虽然可以借鉴很多前人的经验,但是由于配套制度和文化的欠缺,将很快遇到瓶颈,变得难以为继,虽然能得到一个快速发展期,但是单纯依靠借鉴无法完成超跃,而我国的云计算市场就是由领跑者与跟随者共同组成。


了解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史的读者肯定会知道,云计算的技术在我国发展壮大,是由阿里的王坚院士一手开创的书面,阿里属于典型的领跑者。在阿里提出全面云转型的时候,当时不少IT大佬还都在说云计算的实现尚需要100年的时间,不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就在短短的几年后,阿里云就推出了纯自研的飞天操作系统,目前飞天已经可以轻松调度几百万台节点了,而这在几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规模,笔者也不清楚王坚院士为什么知道这样的实施路径能成,但就是成功了。从阿里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先发者的策略,既制订规则与标准,保持领先身位。


比如看到阿里新近成立的XG实验室。其核心成员叶琰是参与了3代视频编码标准规范的制订人员,几乎可以肯定阿里会参与5g视频标准的制订工作;而且蚂蚁金服在年初也立项主导了“生物特征识别多模态整合”的国际标准。尤其有意思的是阿里近期在开源方面也是动作不断,年初CAFFE之父阿里开源委员会主席贾扬清在还向全球开源开发者,奉上了一封亲笔信,以示感谢,其实开源之争就是标准之争,比如谷歌开源的TensorFlow已经成了各大学术会议的指定的标准AI框架,巨头开源基础软件,其实就是发布了软件的标准,因此可以预见阿里在开源和标准方面的成绩可能还将持续。


从地摊看云计算:规模产业历程大揭秘

输血和新赛道-跟跑的战术


以腾讯为代表的云计算市场跟跑者,是非常难以在领跑者的领域内实现超越的,而对于这一点腾讯是十分清楚的,所以跟跑者就是要不断寻找新赛道,比如最近腾讯在NLP顶会ACL2020上取得重大突破,最终30篇论文入选,领跑国内科技企业,而且腾讯王者荣耀在上个月初上线的强化学习模型“绝悟”,也凭实力吊打了一众玩家,取得了令业界叹服的成绩,这也预示着腾讯将以全栈式AI为契机,通过云计算行业的AI升级窗口,在新的赛道上寻找机会。


而对于基础计算平台,则以5000亿的巨额资金,投向云数据中心等基础环境的建设,通过大幅输血的方式,来补齐短板,迅速与领跑者,拉近距离,从微信打败米聊的历史也能看到,腾讯在用户日活、口碑等全面落后的情况下,也能靠着烧钱式输血来胜出。所以寻找赛道,全面输血是跟跑者的必然选择。


不管是领跑还是跟跑,其根本目的都在于快速做大,而没有资源输血的跟跑者就只能慢慢眼看着自己掉队了。这也是规模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后记


在十年前IT界普遍流传着一句话叫做“代码正在吞没世界”,而现在人们才真正醒悟原来云计算才是背后的那个大BOSS,凡是不使用云的都将落后,跟不上时代。可以说“云”才是这个新基建时代大战的主战场。


随着云原生和无服务器计算模式将云服务模式重新定义。云原生让资源交付变得越来越标准化,企业用户及开发者只需专注应用开发,无需关注基础设施及基础服务,大大加快软件迭代速度。我国的科技厂商在云计算方面已经能做到自主掌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能领先世界,相信今后我国的云计算也能像春节红包一样,继续蓬勃发展。


更多精彩推荐

搞定 Linux 命令之进程与数据流,不服来辩!| 原力计划

整理了一份 Docker系统知识,从安装到熟练操作看这篇就够了 | 原力计划

☞Gary Marcus:因果熵理论的荒诞和认知科学带给AI的11个启示 | 文末赠书

☞好扑科技结合区块链行业发展趋势,重磅推出“好扑区块链合伙人”计划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以上是关于从地摊看云计算:规模产业历程大揭秘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首度揭秘」大规模HPC生产环境 IO 特征

阿里重磅开源首款自研科学计算引擎Mars,揭秘超大规模科学计算

不容错过,飞桨产业级PaddleNLP全景图大揭秘!

济南硅谷∣千亿产业规模,国家级大数据产业中心

科技云报道:万物皆上“云”时代,看云计算十年的突破与裂变

从腾讯云助力同程旅游变革,看云计算发展新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