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P2P遇到Blockchain: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
Posted P2P评级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当P2P遇到Blockchain: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当前“金融科技”大热,已经压过“互联网金融”成为新的风口,引发了资本新一轮的追逐。不少P2P网贷平台纷纷宣布转型金融科技公司,而在金融科技范畴里,尤以区块链技术最为引人瞩目。本文先对区块链技术进行全面剖析,最后再分析探讨一下P2P网贷行业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我们首先解读当前最火的金融科技明星——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剖析其内涵与外延,为后文应用的探讨打下基础;之后结合当前P2P网贷行业的发展态势,分析区块链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1.1 区块链技术的内涵
维基百科对区块链的定义: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式,也可以说它是储存加密货币(例如比特币)的交易记录的“公共账本”。它的记录是加密的,被所有运行这个软件的机器所持有。这项技术构成了所有加密货币的基础。(Wiki: A block chain is a distributed data store that holds a public ledger of transactions for cryptocurrencies, such as bitcoin. This record is enforced cryptographically and hosted on machines running the software. The technology forms the basis of all cryptocurrencies.)
百度百科对区块链的定义: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过去十分钟内所有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国内领先的区块链技术研究机构——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在其翻译并推出的 “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丛书” 第一本——《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及导读》中,将“区块链”定义为:“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公开透明的交易记录总帐——其数据库由所有的网络节点共享,由矿工(miner)更新,由全民监管,但是却没有人真正拥有和控制这个数据库。它就像一张巨大的可交互电子表格,所有人都可以访问和更新,并确认这些转移资金的数字交易是独一无二的。”
通常情况下,数据的真实性依赖于对系统中心或第三方实体的信任,如系统的主节点、中心数据库,以及系统的负责人、数据库的管理员等。一旦上述系统中心不再可信(例如管理员被收买,或数据库遭入侵),将毁坏数据的真实性,且很难被发现。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无需信任(trustless)的新型数据架构,它由网络中所有的节点共同拥有、管理和监督,不接受单一方面的控制。
该技术是比特币等新型加密数字货币(crypto currency)的技术核心。虽然加密数字货币在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存在争议,但其带来的技术创新愈发受到关注,受到了比尔盖茨、埃里克施密特(Google公司CEO)等的极高评价。IBM公司也提出区块链技术是物联网时代的TCP/IP,将成为解决物联网中信息安全、数据存储、交互处理等核心问题的关键技术。在加密数字货币网络中,不存在中心化的节点、服务器和数据库,系统的运行维护也不依赖于管理人员,各网络节点严格地通过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PoW)等数学算法,将特定时间内交易信息的数字指纹封装为区块(block),并快速向全网广播,使用散列技术在区块之间形成紧密连接的链状结构,组成安全性极高的公开账本,即区块链。通过区块链技术,加密数字货币系统巧妙地解决了著名的“拜占庭将军”问题,如实地记录了所有交易数据,保障各项记录的真实性、可追溯性,同时所有交易的痕迹也极难被销毁。即便动用全球排名前500的超级计算机共同发起算力攻击,也无法对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形成有效的挑战。
拜占庭将军问题又称“两军问题”或“拜占庭容错”(Byzantine failures),是由莱斯利·兰伯特提出的点对点通信中的基本问题。含义是在存在消息丢失的不可靠信道上试图通过消息传递的方式达到一致性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一致性的研究一般假设信道是可靠的,或不存在本问题。
图1-1 拜占庭将军问题
1.2 区块链技术的外延
1.2.1 区块链的技术特性
虽然区块链技术的定义有很多版本,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
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整个网络没有中心化的硬件或者管理机构,任意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且任一节点的损坏或者失去都会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因此也可以认为区块链系统具有极好的健壮性。
去信任(Trustless):参与整个系统中的每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是无需互相信任的,整个系统的运作规则是公开透明的,所有的数据内容也是公开的,因此在系统指定的规则范围和时间范围内,节点之间是不能也无法欺骗其它节点。
集体维护(Collectively maintain):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的,而这些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
可靠数据库(Reliable Database):整个系统将通过分数据库的形式,让每个参与节点都能获得一份完整数据库的拷贝。除非能够同时控制整个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也无法影响其他节点上的数据内容。因此参与系统中的节点越多和计算能力越强,该系统中的数据安全性越高。
开源(Open Source):由于整个系统的运作规则必须是公开透明的,所以对于程序而言,整个系统必定会是开源的。
匿名性(Anonymity):由于节点和节点之间是无需互相信任的,因此节点和节点之间无需公开身份,在系统中的每个参与的节点都是匿名的。
1.2.2 区块链应用层叠结构
相比于区块链的技术细节,我们可能更关心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
互联网将会改变世界的运作方式,这一点在当代无人质疑;而目前新的共识正在逐渐形成——区块链将改变互联网的运作方式。
我们知道互联网是分层架构,从上到下依次分为五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分层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服务说明某一层为上一层提供一些什么功能,接口说明上一层如何使用下层的服务,而协议涉及如何实现本层的服务;这样各层之间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互连网络中各实体采用什么样的协议是没有限制的,只要向上提供相同的服务并且不改变相邻层的接口就可以了。
图1-2 区块链的层叠结构
而上图介绍的区块链层叠结构基本思想就是:每个长方形条的内容都是去中心化和开源的,称之为 “共享式的数据层和协议层”。没有哪个人能够控制这个系统的任何一部分,而这些部分对所有个人和企业都是开放的。以比特币为例,区块链就是共享的数据层,而比特币协议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协议,它是共享的协议层的一部分。
区块链就是一个公开账簿,它存有所有交易的记录,区块链由矿工去维持,它不是由某一个实体独家控制的,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开发者可以创建与比特币区块链平行的各种网络,借由它们去完成比特币网络无法完成的任务(但是可以利用区块链,比如去给他们的工作加上时间戳或数字指纹去确认工作。)比如Counterparty(它是一个在比特币网络里的免费开放的金融工具平台),比如“侧链”。无论这些网络使用何种形式来覆盖重叠,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与比特币区块链联系在一起,而且它们能从中获得的网络效应就是流动性,而不用它们的加密货币做辅助程序,或者不用如Ethereum要求的区块链做备选方案。这就是所谓的“Color a Bitcoin”。
比特币体系不是唯一的,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区块链技术建立自己的加密数字货币。
图1-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数字货币
区块链让我们可以去开发一套开源的、去中心化的协议,还有内置的数据、验证方式和交易体系,而没有一个实体可以单独控制。这正是传统的软件业开始瓦解的地方。Ebay、Facebook 和 Uber 之所以很有价值,是因为它们能从网络效应里大量获益,这种网络效应来自于它们把用户数据集中在自己手里,并从交易中获益。建立在区块链之上的去中心化协议有可能取消每一个单独的部分,比如说,他们可以创建一个共有的去中心化的数据集合,任何人都能用,并且支持以比特币为基础的 p2p 交易。事实上,国外已经有一些很有潜力的团队正在这么做,他们正在创造新的协议,有可能让以上那些公司被颠覆掉。一个例子就是 Lazooz,它是一个实时拼车的协议,还有 OpenBazaar 协议,它支持免费的去中心化 p2p 市场。
中国国内BAT的强势也源于其网络效应和数据垄断性,推广获客获取数据的高额成本成为了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想象一下如果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去中心化的网络应用协议能够建立,那么影响将是颠覆性的:细分、防御壁垒、网络效应都将遭到致命削弱,用户可将自己的身份信息、账户密码乃至行为数据从一个APP带到另外一个APP,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外一个企业,用户数据不再是被割据、垄断,而是形成了一个公共资源层。这可以是商业化的服务,或是开源项目。这个趋势的好例子就是 Chain.com 的 API,还有 Coinbase 的开源节点工具 Toshi。这两个的目标是一样的,不过 Chain 是一个商业服务,而 Toshi 是开源的。
对于用户而言,如果互联网应用是建立在去中心化的协议之上的,每一个应用都可以和其他应用对接,就像不同的 email 应用和比特币钱包可以交互操作。这将给开发者、创业者和投资人带来了一系列有意思的挑战。但这个结构最好的地方在于,由于网站转换率、转置成本、个体对数据的所有权和市场支配力会降低或者不再存在,用户会受益更多。
目前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最为成功的知名度最高的应用,而区块链技术未来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是目前大部分处于摸索阶段。
下表分类别统计了区块链应用场景。
表2-1 区块链技术可应用领域统计
I. Financial Instruments, Records and Models |
Degree |
Currency |
Certifications |
Private equities |
Learning Outcomes |
Public equities |
Grades |
Bonds |
HR records (salary, performance reviews, accomplishment) |
Derivatives |
Medical records |
Voting rights associated with any of the above |
Accounting records |
Commodities |
Business transaction records |
Spending records |
Genome data |
Trading records |
GPS trails (institutional) |
Mortgage / loan records |
Delivery records |
Servicing records |
Arbitration |
Crowd-funding |
V. Physical Asset Keys |
Micro-finance |
Home / apartment keys |
Micro-charity |
Vacation home / timeshare keys |
II. Public Records |
Hotel room keys |
Land titles |
Car keys |
Vehicle registries |
Locker keys |
Business license |
Safety deposit box keys |
Business incorporation / dissolution records |
Package delivery |
Business ownership records |
Betting records |
Regulatory records |
Fantasy sports records (!) |
Criminal records |
VI. Intangibles |
Passports |
Coupons |
Birth certificates |
Vouchers |
Death certificates |
Reservations (restaurants, hotels, queues, etc) |
Voter IDs |
Movie tickets |
Voting |
Patents |
Health / Safety Inspections |
Copyrights |
Building permits |
Trademarks |
Gun permits |
Software licenses |
Forensic evidence |
Videogame licenses |
Court records |
Music/movie/book licenses (DRM) |
Voting records |
Domain names |
Non-profit records |
Online identities |
Government/non-profit accounting/transparency |
Proof of authorship / Proof of prior art |
III. Private Records |
Other |
Contracts |
Documentary records (photos, audio, video) |
Signatures |
Data records (sports scores, temperature, etc) |
Wills |
Sim Cards |
Trusts |
GPS network identity |
Escrows |
Gun unlock codes |
GPS trails (personal) |
Weapons unlock codes |
IV. Other Semi-Public Records |
Spam control (micro-payments for posting) |
下表汇总了受到媒体和资本青睐的热门区块链技术商业公司。
表2-2 区块链技术商业公司汇总
序号 |
公司名称 |
业务核心 |
1 |
21 |
“主流比特币的基础设施” |
2 |
Ethereum |
去中心化的应用 |
3 |
Coinbase |
开发比特币的基础设施 |
4 |
ChangeTip |
比特币小费 |
5 |
Coindesk |
比特币的新闻网站 |
6 |
BitPagos |
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不稳定问题 |
7 |
Gemini |
充分规范的比特币交易所 |
8 |
Swarm |
提供去中心化管理 |
9 |
Blockstream |
连接比特币与其他电子货币 |
10 |
DarkWallet |
无法追踪的比特币钱包 |
11 |
Filecoin |
基于存储空间的虚拟货币 |
12 |
Blockchain |
最好的探索区块链的工具 |
13 |
ChromaWay |
有色货币:一种代表实际财产新的方式 |
14 |
World Passport |
世界护照:一个身份证文件中心 |
15 |
Factom |
把区块链作为一种广泛的记录保管机制 |
16 |
Circle |
把比特币变得更真实 |
17 |
Coinalytics |
比特币经济分析 |
18 |
Elliptic |
安全存储 |
19 |
BTCJam |
P2P借贷 |
20 |
Ripple |
修补比特币的漏洞 |
21 |
Ledger Wallet |
比特币硬件钱包 |
22 |
BitPesa |
非洲汇款业务 |
23 |
Coinapult |
绑定比特币与商品价格 |
24 |
Blade |
让商店接受比特币支付 |
25 |
Edgelogic |
消除钻石盗贼 |
根据上文对区块链技术的分析,结合P2P网贷行业的模式与业务特点,分析P2P与区块链可能主要有两方面的应用结合点。
3.1 P2P与区块链支付
区块链技术本身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其在支付领域巨大的应用潜力,比特币就是最好的例子。目前P2P网贷平台均与第三方支付进行业务合作,同时监管政策明确要求平台需接入银行存管系统。而若在网贷行业如果可以实现官方牵头(如央行)的公共区块链系统,则在安全性和效率上可实现极大提升,并可节省通道费用。
对于P2P监管来说,资金池、拆标错配、虚假项目都是监管难点:从理论上讲,只要实现对资金流向的全程监管,就能有效的控制风险;但是从实践来看,由于电子交易与实际交易存在脱节,并没有一个绝对中心可以掌握所有的真实资金流向。而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记账系统,其交易必须是真实可追溯的,可有有效防止“交易不记账、记账不交易”的假账错账现象。
鉴于支付体系属于金融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对于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支付领域,或者更确切的讲数字货币的发行与应用,必须由央行牵头才有可能实现。
3.2 P2P与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账本中具有可执行属性的数据记录,它的内容在特定环境下会被触发执行,完成特定的业务逻辑计算。 触发方式有时间驱动(如抵押赎回)、钱货两清(如无人工厂)、事件驱动(如履约执行)、条件驱动(如担保协议)。 智能合约是对“账本”的重大拓展,为区块链的应用展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而P2P网贷行业中的许多合约,对于智能合约都有迫切应用需求。
智能合约的理念可以追溯到1994年,几乎与互联网(world wide web)同时出现。因为比特币打下基础而受到广泛赞誉的密码学家尼克萨博(Nick Szabo)首次提出了“智能合约”这一术语。从本质上讲,这些自动合约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其它计算机程序的if-then语句。智能合约只是以这种方式与真实世界的资产进行交互。当一个预先编好的条件被触发时,智能合约执行相应的合同条款。
3.2.1 资金划拨
监管意见要求P2P网贷平台必须接入银行存管,其用意是防止资金池。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应用,可以实现资金流向按约划拨,杜绝挪用可能。对于平台组合计划中复杂的资金债权匹配,现有的监管手段显得十分乏力,而智能合约则给了这种产品形态得以合规实现的技术基础。而如果智能合约能够得到监管方的认可,那么平台在资金存管方面可以节省一大笔通道费用。
3.2.2 保障生效
网贷投标过程中,平台出于风险控制会附加许多保障措施,常见的有风险保障金、担保公司担保、保险公司承保等。而当违约事件发生后,相应保障措施有时无法正常兑现,投资人的利益无法得到妥善的保障。而智能合约可以把保障方式生效的触发条件提前设置到借贷双方达成的合约里,一旦违约,则保障方式自动触发,使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3 P2P与区块链征信
P2P网贷未来的发展壮大,依赖于互联网征信,特别是个人征信行业的发展。中国个人征信市场规模巨大,但目前整个行业被划成一个个孤岛,信息不能共享,不能充分挖掘数据蕴藏的价值。
目前征信行业面临的核心难题是:不想共享自己数据,却需要获取第三方数据,传统技术架构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曙光。各方参与者把原始数据保存到自己数据库,把少量摘要信息提交到区块链保存,有查询请求通过区块链转发到原始数据提供方查询,这样各方既可以查询到外部海量数据,又不泄漏自身核心商业数据。关键在于运用了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保证了原始数据的可信,构成了可行的技术架构基础。
如上所述,区块链技术拥有无限的应用潜力,因此也受到了资本追捧。但是回到现实层面,许多关于区块链的应用只是出于设想阶段,离实现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走。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目前我国金融行业尚处于分业向混业转型的过渡期,相比国外落后约二十年,因此“去中心化”、“自金融”等理念对于中国金融市场来讲显得过于超前。
4.1 “去中心化”与中国传统监管理念不合
区块链基于自身的技术特性与设计理念,提出了去中心化,这与外国发达金融市场混业经营现状与金融自由化趋势相符,目的是解决监管中心的信任问题,降低监管成本。而在中国,监管当局不可能允许去中心化系统取代中心化的监管,因此在征信、支付等金融领域自发的区块链应用很难获得官方承认。
尽管用户不需要信任交易中的另一方或任何中心化的媒介机构,但是需要信任区块链协议下的软件系统,大众可能仍然需要权威机构为之背书。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性是有限的,更多的是在私有链和联盟链层级上实现去中心化,还有更高层级的机构或系统可以对整个区块链进行把控。
央行目前确实正在研究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2014年起成立专门研究团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可信可控云计算、终端安全存储和区块链等技术的演进,全球范围内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货币的发展,正在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发行数字货币,可以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实现。央行明确要求,做好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数字货币的多场景应用,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在可见的未来,由官方比如央行牵头建立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系统可能会问世,但是其目的仍是利用技术提高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与效率,中心化监管不但不会被取代,反而有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区块链系统的底层架构与维护权限一定是牢牢掌握在监管当局手中。支付系统、征信、金融资产交易等方面的格局短期内不会受到任何来自区块链技术的影响。
4.2 成本博弈
尽管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但是去中心化也带来高冗余、效率低和资源浪费。去中心化要求信息全网广播、全网记账。对动辄每秒几十万笔的金融交易频率而言,全网广播对网络性能提出极高要求;全网记账对存储空间提出了要求。区块容量也是一个问题,中本聪设计比特币区块链时设置了每个区块1MB的容量限制,随着比特币发行量的增多和应用推广,导致交易时间延长,甚至高峰时一些交易请求无法成功。之后的区块链在区块容量上有拓展,但依然存在瓶颈。此外,工作量证明机制,即“挖矿”,带来大量的能量损耗。
由于存在路径依赖,旧的观念可能制约新模式的产生。现有应用技术有一定的客户粘性,区块链技术要得到广泛接受,必须克服既有的路径依赖。目前的区块链在改造金融基础设施中存在明显不足,包括事后不可追索、无法以净头寸结算、无法融券、交易令牌与实物资产匹配不足、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可能形成自我加强的反馈环导致金融不稳定等等。
这些障碍,有些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得以解决,有些也许需要区块链之外的其他技术才能解决。区块链并不是万能的,经过成本收益比较,可能有部分领域更适宜使用区块链技术,例如证券发行和后续服务、清算、教授结算、复杂金融合约的交易、记录和对照、抵押品管理等。
4.2 结论
关注获取独家消息,网贷分析师为您答惑解疑
融360网贷评级助力您的决策和投资
回复【平台名称】,查看最新评级结果
回复【独家解读】,查看最全专业分析
回复【深度调研】,查看实地调研报告
回复【你好美】,调戏小编有惊喜喔!
以上是关于当P2P遇到Blockchain: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