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卫勤转型方向
Posted 卫勤精兵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模块化:卫勤转型方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进入21世纪,各军事强国纷纷对传统型后勤保障体系进行结构重塑。美军为适应海外保障需要,已建立起国防部联勤为主、军种联勤为补充的保障模式。俄军推出的“新面貌”改革,初步形成与远程机动保障相匹配的军区主导型联勤。新时期,我军着眼新军事变革风云,准确把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和保障机理,成立新型联勤保障部队,实现后勤保障体系重塑与再造,开创了一体化保障联勤保障新格局。此次联勤保障体制改革中,卫勤系统改革是联勤重塑的重要一环,“大卫生”向“强卫勤”的职能定位转变,更加凸显了卫勤力量服务备战打仗的职能。后勤转型,卫勤先行。但从我军卫勤建设现状来看,转型理论和实践步伐都远远滞后于军事强国,部队整体保障能力与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借鉴外军转型经验教训,我们认为“模块化”是卫勤的转型方向。
1997年,美军退役上校道格拉斯·麦克雷戈在《冲破方阵》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模块化”建设理论。2004年该理念被美军用于陆军转型。陆军“模块化”建设就是“按一定规格的标准化的建制单元,结合其作战功能和武器装备特点,构建若干个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战斗群,使用时视情况和任务需要,灵活组合成不同性能的部队。近十余年来,卫勤力量模块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军队研究的焦点。卫勤力量的模块化就是通过系统分解、规范模块、模块组合和模块运用等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来改造和重建卫勤保障力量, 确保在战时或应急情况下 ,能根据突发条件、作战任务、规模、性质等的不同 , 根据需要进行抽调、组合, 对部队实施快速、有效的保障,改善其功能和提高其效率 ,使机动卫勤力量有更好适应性和机动性的组织活动。
“模块化”建设是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面临着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和挑战,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应对复杂的安全威胁,卫勤需要进行“模块化”建设,以拥有数量更多、体积更小、结构更优、速度更快、保障力更强的基本保障单位,以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的需求。不仅使现有编制体系的机动卫勤力量保障潜力得到发挥,而且通过灵活的“积木式”组合,具备更强的应急反应能力、快速部署能力、联合保障能力。目前来看,野战医疗队已成为我军机动卫勤力量中数量最多、发挥作用最大的一种类型,如经进一步标准化改造,则可形成全军通用、标准化高的机动卫勤力量模块。
“模块化”建设是适应未来联合保障的必然选择。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体化联合保障呈现出“战场空间全域多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参战力量多元融合、指挥控制实时精确、保障行动整体联动、综合保障集约高效”等显著特征,要求参战军队必须适应变化,打破各保障集团(群)之间的界限,把作战部队卫勤力量与联勤部队卫勤力量以模块化形式进行功能对接。联勤部队卫勤力量作为这支联合部队的重要组成力量,只有具备更加突出的开放性和联合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联合保障体系。伊拉克战争告诉我们,经过“模块化”建设的作战部队,能够更好地适应联合保障需要。一是可提高联合能力。“模块化”建设突出了旅级部队的编组灵活性,它们既能独立实施作战保障任务,也可接受其他军种直接指挥与控制。二是扩展了指挥功能。各级指挥所可以嵌入军种部队的参谋人员或联络军官,加强对联合行动的指挥、协调、控制。三是增强了结构弹性。卫勤部队既能接受来自其他军种的保障和保障分队“融入保障”,也可嵌入军种部队的保障体系。
“模块化”建设是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必由之路。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核心,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保障能力。生成提高体系保障能力的关键要素有两个,一是体制编制的“结构力”,二是信息网络的“信息力”。“结构力”是基础,“信息力”是纽带,二者相辅相成。卫勤“模块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优化部队结构提升保障体系的“结构力”,在信息系统的链接和支撑下,达成体制编制、卫生装备、医务人员的整合融合,从而产生“1+1>2”的保障能力,最大限度发挥体系保障优势。“模块化”是继承传统建设成果的客观要求。在我军机械化建设尚未全部完成、信息化建设处于起始阶段的情况下,既不能因循守旧走老路,更不能盲目跨越走弯路,必须利用传统建设成果作为转型的平台支撑,走继承发展的创新之路。卫勤“模块化”转型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规范化建设成果,按照标准化、合成化、信息化要求,对卫勤部队力量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完善,使其具备更强的独立保障和联合保障能力。
以上是关于模块化:卫勤转型方向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模块化灵活化全球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学习范式”转型——基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案例探讨
[架构之路-105]:《软件架构设计:程序员向架构师转型必备》-15-模块划分的综合技术与4步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