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2020北京人工智能压轴讲:图灵奖得主对AI十年进展不买账?”

Posted 真正的人工智能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点评:“2020北京人工智能压轴讲:图灵奖得主对AI十年进展不买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您对过去60年,尤其是过去10年的AI进展怎么看?”

  当2003年图灵奖得主 Alan Kay 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他笑着回答道:“哦,这个问题很简单…… AI 这个词已经被偷走了。当年我们称之为人工智能的研究,现在被改作 ‘通用’人工智能(General AI)。有些人想要取得成功,于是他们决定忽略人工智能研究中较难的问题,也就是关于认知的那部分…… 我承认机器学习领域取得了醒目的成就,但我绝不会将其和真正的 AI 混淆,绝无可能。”

  一个足够复杂的机器学习系统,就像是一只“超级鸽子”。这只超级鸽子可以做许多有用的事情。但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人员,不能用这个子领域的进展来标榜整个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Alan 指出,如果我们想要发明能够和人类自然交互的 AI 系统,就必须让 AI 学会理解人类的语境和常识。过去四十年中,这个领域几乎没有得到经费支持。

  即便我们拥有巨量神经元构成的神经网络和专用的芯片,我们做的一切不过是 Judea Pearl 所说的 “曲线拟合”(curve fitting),无论是通过多项式这样的最简单的模型来完成,还是通过最复杂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来达成,曲线拟合都仅仅是在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之间找到某种固定的模式,而非 “理解” 数据。Judea Pearl 是贝叶斯网络的发明者,也是2012年图灵奖的获得者。他现在致力于让机器能够理解因果关系,而不仅仅是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不能用 AI 中小小子集的成功,来假装我们在整个领域里获得了激动人心的进展。我们需要来真的(get real)…… 如果我有什么话要告诉年轻人,那就是,别去管那些发论文,拿学位的废话…… 真正获得突破的人,不会在意这些。”

  另一个著名的“非主流” 研究者和 AI 大潮中的 “异见人士”,印第安纳大学的认知科学教授侯世达(Douglas Hofstadter)。

  他严厉地批评 AI 领域的机器学习路径。例如,Google 翻译团队宣称他们的翻译水平已经达到了人类水平,但仍然会犯低级错误,如下图所示,在明显的上下文里,将 “shingle” 翻译为 “带状疱疹” 而非 “瓦片”。


  “1950年代那会儿,说 ‘我们正在研究 AI’ 是没问题的,我们是在研究它,是在尝试理解智能,但现在人们不那么说了,人们说‘这是智能的’,‘那是智能的’。我不喜欢这样。这是过度简化扭曲,误导原意。”侯世达在采访中直言。

  许多老一辈研究者关心的是从科学上理解智能,而机器学习并非人类智能的运作方式,因为人类显然不需要从巨量的数据中学习如何分辨猫狗。在他们看来,想靠机器学习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就像那个古老的寓言,“有人想顺着一棵树往上爬,一直爬到月球”。

  而如今,拥有六十年前研究者不敢想象的数据量和计算能力的 AI 研究者,会更加倾向于相信,飞机为了飞行,并不需要像鸟一样挥动翅膀。诚然我们能造出厉害的机器,在围棋领域战胜人类世界冠军。但是,我们还是不理解人类的智能是如何运作的。“我们应该严肃低对待人工智能中的‘智能’二字(We should take the word 'Intelligence' seriously)。”Alan Kay 强调道。

  Alan Kay 认为,为了取得开创性的研究进展,就必须要有 “疯钱”(mad money),不在乎后果和回报,投资可以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收益。换言之,这些投资是 “非理性” 的。但为了创造,非理性是必要的。


  原文:“2020北京人工智能压轴讲:图灵奖得主对AI十年进展不买账?”

https://tech.ifeng.com/c/7yMZ58VQdRi


  点评:很显然,现在的人工智能界分成了不可调和的两派,一派以年轻人为代表,他们认为大数据,或者说数据的相关性,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他们手中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深度学习”;另一派以老年人为代表,他们认为数据的相关性是肤浅的,因果性才是事物的本质,必须对事物有像人类那样的认知,懂得因果性,才称得上真正的人工智能。

  然而,这真的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吗?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对事物没有真正的认知,不懂得因果性,是不可能产生如人类一般的高水平智能;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接受权宜之计,在短时间找不到达致高水平人工智能的方法时,不妨采用一些“曲线救国”的方法,使机器的智能水平得到一个相对的提高,并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

  正如解决任何问题,标本兼治才是科学的态度。就如治病,对于发高烧的病人,首先应该对其进行物理降温,如用冰块敷头,同时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将病彻底治好。因为找出病因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如不采取措施物理降温,可能会对病人带来严重损伤,甚至危及生命;但同时我们也绝不能因为病人烧退了,就不去找病因从根本上将病治好,否则病情会反复,最终危及病人健康和生命。

  因此,我们不应该否定深度学习这样的探索和进步,尤其不应该用一些特例去否定深度学习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如侯世达对谷歌翻译的批评未免有些极端。是的,谷歌翻译确实会出现如其所举例那样的错误,但我们也应看到,谷歌或百度翻译等大部分情况下翻译还是比较正确的(谷歌翻译那个错误,百度翻译已能很好解决),这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让更多人能够阅读外文资料,让更多在异国旅游的人可以与当地人交流,解决如问路等这样的实际问题,甚至出现国外旅游者突发疾病,通过谷歌翻译找到医院而挽回生命。所以,我们不应小看谷歌翻译,以及深度学习给社会带来的贡献。

  当然,也如老一辈学者们所指出的,深度学习虽然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或许不是根本出路,众多事例已证明了这一点,年轻学者们不应停下探索的脚步,拘泥于深度学习而固步自封。作为后浪应该勇于走出舒适区,去探索无人区,为人工智能以及整个人类的未来开辟出新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大数据或深度学习并不一定是权宜之计,而是前进路上的必要台阶。相关性与因果性非但不是一对矛盾,反而本身就有着因果关系,因为因果性很可能就来源于相关性。我们人类之所以懂得因果性,但很可能就是从大量数据的相关性中总结出来的,因为我们人类也是从低等动物进化而来,低等动物是不懂因果性的,只会根据相关性行事。但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逐步掌握了因果性,说明从相关性中是可以产生出因果性的。人工智能也完全可以借鉴这一方式,让机器通过相关性的学习去获得因果性,而不是试图通过某种算法来直接达到此目的,因为这似乎不符合自然规律。

  所以,将老一辈与年轻一代两方面的思维结合起来,也许就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

  不过非常赞成Alan Kay这个观点:为了取得开创性的研究进展,就必须要有 “疯钱”。如果成天想着赚钱,今天投下去一块钱就想着明天能赚两块钱回来,这是不太可能有开创性、革命性创新的。希望有更多有远见和抱负的企业家能够进行疯钱的投资。


  参考阅读:




为爱车换LED大灯,请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或在淘宝搜“电光创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是关于点评:“2020北京人工智能压轴讲:图灵奖得主对AI十年进展不买账?”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jquery 实现点评标签 类似淘宝大众点评的 快速准时 货品完好等

互联网技术点评:云计算点评

TECLAST(台电)双系统板tPAD点评

开发者点评使用攻略

美团点评技术分享

Python爬虫丨大众点评数据爬虫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