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分析

Posted 政策瞭望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分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随着大数据应用技术不断取得创新和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革,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文章以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为研究内容,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当下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大数据的技术和手段,不断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创新,是电子政务领域面临的紧迫问题。


1 大数据概述


1.1 大数据时代


近年来,以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数据采集、社交网络、电子购物、应用平台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交互的手段日益增多,虚拟网络快速地得到了发展,信息的获取及其数量爆炸式增长。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数据并不缺乏,人类很快发现,缺乏的是更快速准确地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有限的注意力和计算能力成为了进行资源配置的主要瓶颈。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赫伯特·西蒙指出,人类的理性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但是人类又希望通过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掌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因此在人类有限的理性决策能力下,如果能利用计算机里存储的信息和计算机的运算能力,通过计算机来辅助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和预测,从而提升决策质量,获取决策最优解[1]。时下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通过数据提升我们的决策能力,决策的两个前置思维,就是归纳和演绎,而大数据技术的2个方向就是分类和预测,完美的契合决策前的思维过程,因此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发展和创新实现了我们通过数据辅助决策的目的。


大数据时代的前一个时代是狭隘的小数据时代,小数据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过渡时段。小数据时代在方法论上更贴合是数字化的前置条件信息化,在对于数据的处理上,更多讲求数据质量,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为了满足数据的准确性要求,不得不卡数据量级的要求,数据小而准。所以在收集的信息量的方法上都难以保证数据的全面性[2]。在处理各种全面而复杂问题时,不断涌现的新情况,让小数据时代方法论捉襟见肘。大数据技术包容了不精确性,在数据分析和建模中更讲求相关性,而不再苛求因果性,打破了非A既B的思维模式。由于放宽了信息收集的标准,数据的采集量级获得极大的提升。大量级的数据包容了更多的情况,数据模型的准确率也随之增加,优化了结果。


大数据技术依赖于数据的完整和混杂,不过度追求精确,让我们在决策过程中能更全面地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分类并预测,并找到更贴合的模型对现实进行模拟仿真,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3]。


1.2 大数据概念和能力


大数据(big data)概念:2011年由麦肯锡提出了大数据一词,经过多年的讨论研究,对于大数据的定义至今仍未达成统一的共识,目前百度百科的通用的概念解释为IT行业术语,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起源于谷歌提出的一套分布式算法的技术体系,以很低的成本实现了之前难以实现的技术高度,极大地提升了数据收集存储计算能力,使人们对数据的量级有了质变的认知。


大数据的四种能力,或者说大数据的四个价值包含以下四点:一是融合(Fusion)。数据汇聚融合以后,数据价值会显著提升。二是云计算(Cloud)。要迅速利用数据,就需要云计算,云计算与大数据相辅相成。三是洞察(Insight)。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发现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四是预见性(Foresight)。通过大数据技术预测事物的发展走向。


大数据作为新的生产力,通过四种能力的建设,必将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


2 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2.1 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起到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在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互联网+政务、大数据辅助政府决策等方面均取得了跨越性进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也给电子政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挑战和价值[4]。


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到以下几点:


2.1.1 提高政府科学化决策能力


大数据技术的洞察和预见性能力,大大增加了政府在决策时的决策依据,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进而提高了政府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拓展了政府决策的信息边界条件,并创新了决策的方法。从以前的凭经验、凭感觉,到新的凭数据、凭实战。新冠疫情期间,政府部门多次通过科学地对新冠病毒的传播模型进行模拟及预测,作出科学判断,极大地缓解了疫情在中国的传播。大数据的洞察与预测能力给政府的科学化部署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2.1.2 促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大数据的融合能力,打破了政府部门之间的、地市之间的信息孤岛效应,中国200多个地级市、2 800个县镇乡、成千上万个部门,信息化难度比任何国家的电子政务系统都要难,加上各部门之间的保护,打造异构的系统只能通过大数据技术去打造[5]。通过大数据技术把数据资源融合起来,最终实现数据共享、信息共享的目的。所有合理的数据信息都可以在合理的时间以合理的方式传输给合理的部门,进一步实现业务协同的能力,不再一个证明跑十几个地方,提高了政府的协同办公效率,节约了公民办事的时间,提升了政府形象,改善了公民体验,降低了政府行政成本。目前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打造数字化城市、云上城市,让城市和科技实现智能对接,也促使城市生态从单一条块成长为“善政、惠民、兴业、筑基、共生”的有机生命体。


2.1.3 增加政府对危机的预警和应对能力


政府部门危机的敏感度在以往取决于层层上报,往往到了决策层,解决的良机已经错失。在快速发现危机上政府需要更为敏感和多角度的数据来上报。舆情的动态舆论数据能更为直接反应现场情况。还可以通过地图上颜色形态的变化及时地分析自然灾害等现象,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危机的预警能力,大数据的决策支持对政府的应对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


2.1.4 加强政府对当地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判断


政府对当地的了解过度地依赖于政府人员的个人能力,通过大数据整合各类当地信息,加强了政府对当地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判断,并更普及地让更多的公务人员了解。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都有企业服务平台,通过对当地企业的信息收集并展示,可以让政府部门对当地产业有更深的认识。各地的人口统计数据,从之前的只依靠抽样进行统计,到如今通过各类大数据平台进行全量数据的统计,信息粒度更新,政府能通过对全量数据的分析,提供差别化和个性化服务,提升公民对政府的服务满意度。


2.1.5 促进开放透明政府的建立


大数据技术让信息不再浑浊,公民可以更直接地查询当地政府的各项开支并进行监督,信息流通更迅速,政府的服务和管理也更加透明和开放。


2.1.6 更加合理和规范居民的管理


大数据技术能更便捷地对当地居民进行管理和规范。如街道的摄像头能更好地管理车辆行为。


2.1.7 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吸引更多招商引资


政府通过对当地产业洞察分析,能更了解当地的产业链,通过大数据分析全球的产业特点,结合当地的产业特征,找到并吸引更多符合当地发展的企业。目前部分地市都有大数据招商平台用于推动当地的招商引资。


2.2 电子政务大数据应用在我国的发展


2.2.1 可行性


1)我国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八提“互联网”,首提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广大公民对互联网的适应性极强,互联网在中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们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接受度高于其他国家,在一些敏感隐私问题上,人们更认可互联网给中国人带来的价值和便利。


2)各地政府在电子政务投入了数十年的建设,也同样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人口、企业法人、空间地理和宏观经济等基础信息库建设取得进展。


3)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培育了一大批软件和数据工程师,这为下一步大数据时代储备了很多人才,使我们在技术上不再受制约。


4)“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各行各业的大数据应用场景都做过尝试,电子政务系统脱胎于各行各业的管理系统,不同应用场景的尝试给电子政务在大数据场景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2.2 目前现状


1)我国国家部委级的宏观政策,在电子政务大数据应用上有专项资金的支持,在推动技术发展上起到积极效果。同时我国对大数据产生的隐私问题也有法律法规的限制,2013年由工信部颁发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首次界定了个人信息的范围,对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障、收集和使用规则等提出严格要求,为个人信息保护设立了法律法规保障。我国在不断完善和改进大数据应用的法律法规的同时,也在研发区块链等技术,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隐私问题。


2)我国各地市政府作为甲方与大数据企业紧密合作,寻找结合点和实际的应用场景。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推进和发展大数据应用对政府管理效能的提高。一些城市(银川、杭州等)有专属大数据管理局,专门对接大数据项目,大数据逐渐成为各地政府政务不可或缺的一环。


3)目前各大数据企业,如BAT等知名的国内巨头互联网行业都在积极部署大数据业务,把互联网积累的大数据使用经验积极应用到电子政务中。


2.2.3 存在问题


1)目前国内电子政务烟筒效应严重。各地没有统一的规划部署,各个部门各搞各的,导致数据无法融合,融合难度大,无形中造成了极大的成本浪费。


2)政府数据保护不公开问题。各地各部门的数据意识仍不到位,大量数据不能透明公开。


3)软件开发的边际成本无法控制。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大数据企业定制化开发自己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大数据应用,但是只能自己用,导致软件开发成本高却无法复用,只有一个地市政府买单。


4)应用场景的探索。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上的应用场景的探索,需要大量企业全产业链的投入研究,投入成本较高,没有形成固定的产业链条。


3 电子政务应用大数据推进的建议


3.1 加强行政指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


针对各地电子政务系统烟筒效应,统一规划部署,协调各部门资源,融合各部门数据,改进协调机制,自上而下地统一化发展,消除信息孤岛,建立和完善各部门之间的组织保障和协调工作机制,共同确定大数据技术在政务工作中的发展路径和应用方向。


3.2 设重点推进领域、标杆项目、灯塔公司


1)重点推进方向以政府辅助决策和民生为大数据应用破局点,选取农业、教育、电信、科技服务、金融、公共安全、交通、城市管理、能源、传媒等等数据量级大且有成熟数据采集方法的行业领域,建设一批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逐步推进大数据应用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


2)评选电子政务和大数据应用结合完善的标杆项目,对标杆项目专项资金支持,推动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提高政府和企业对如何用大数据解决政务问题的认知。


3)评选大数据解决电子政务问题的灯塔公司,大数据公司需要口碑,通过评选达到宣传品牌的目的,从而能更好地复用软件,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3.3 完善法律法规


大数据时代尤为突出的矛盾就是海量信息的聚集和挖掘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冲突,海量的个人信息在各个平台系统中聚集,导致这些数据的潜在商业价值更容易被人觊觎,近年来频发的平台个人账户信息被窃事件,给大数据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平台对数据的挖掘也使个人的信息在网络上一览无余。数据的流通安全也存在着坚守自盗的风险。而以上种种严重侵犯个人的隐私权,如何避免大数据的滥用给个人带来的危害,成为了法律界需要思考的问题。国家需进一步加强对数据信息的管理,约束企业个人对数据的获取和使用权限。道德的约束对技术的约束力比较低,唯有完善完备的法律法规以及使用条例,才能更好地促进大数据技术应用发展且保护好个人隐私权。


3.4 加强大数据基础算法和技术的研究


大数据的技术瓶颈依赖于数据算法,目前的机器学习、AI算法、神经网络等算法还是只能解决特定条件下的问题,并且准确率依赖于数据的量级还需要大量的人工标注,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要想解决目前的一些技术困境,大数据的基础算法还需进一步的深化。


3.5 加强大数据思维人才培育


人才是发展大数据的关键,而大数据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对复合型人才、跨领域人才的需求量级特别大。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对口培养,把数据技术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科目,全力培养有大数据思维的专业人才,加大应用创新和基础算法研究人才的培养,完善大数据人才的培养体系。


3.6 加深与国际的交流合作


大数据技术起源于国外兴盛于国内,在全球各国大数据技术百花齐放的时代,要加深与国际上的合作交流,去其槽粕取其精华,学习其他国家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上应用的先进经验。


推荐互动

关注回复:2018LHGDZZW,获取“2018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 中文版”

关注回复:2019SJKF,获取“2019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

关注回复:2020SJYSHJ,“2020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

关注回复:DGI,获取“DGI数据治理框架”中文编译版


来源: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0年第4期

参考文献:


【往期精彩】

························································

··更多精彩请关注本账号··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公开渠道,仅供交流学习之用,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抄袭本文至其它渠道者引发的一切纠与本站无关。


以上是关于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分析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大数据在电商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之HBase原理分析

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应用价值探讨

大数据分析优化技术在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scm系统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scm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