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Posted 无虞灯下黑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点击“蓝字”



本期热点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在文章开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你的手机里是否出现过一些烦人的垃圾短信;

例如某个楼盘开始销售、或者某个商场开始促销、或者某个贷款软件提供小额的贷款、又或者是博彩信息,教你押号。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我们通常会称这些广告为垃圾短信,当你看到这些短信的时候你是否会询问一下自己,这些人到底是如何知道你的手机号码。

除此以外,它们是否还知道你的其他信息吗?如果他们能在短信中精确地说出你的身份和住址,你是否会开始担忧你的隐私遭到泄露。

并且这些骗子信息和垃圾广告总会在你人生最脆弱的时候出现,比如在你没钱的时候出现贷款信息,又或者当你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出现社保诈骗,隐私泄露在世界各地都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这其中的门门道道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Big data crisis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大数据”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存在已有时日,却因为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而引起人们关注。

大数据的影响显而易见,在现今的社会,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彰显他的优势,它占领的领域也越来越大,电子商务、O2O、物流配送等,各种利用大数据进行发展的领域正在协助企业不断地发展新业务,创新运营模式。有了大数据这个概念,对于消费者行为的判断,产品销售量的预测,精确的营销范围以及存货的补给已经得到全面的改善与优化。大数据”在互联网行业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互联网公司在日常运营中生成、累积的用户网络行为数据。这些数据的规模是如此庞大,以至于不能用G或T来衡量。

我们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便捷却从未对“它”花过一毛钱,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索取就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可能不是货币而是更加宝贵的东西。

数据隐私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我们误以为只要用一个虚假的网名,一个虚假的头像就能在网上隐藏自己的身份,然而实际上,我们的每一份外卖,每一次购物都被大数据无差别地记录了下来。我们披着以数据为名的“皇帝的新衣”,敞亮地向大家展示着自己在网上的一举一动。

尽管我们早已进入移动互联网2.0时代,“有问题百度一下”作为国内搜索引擎的领头羊,百度是众多网民的习惯动作。然而,近年来,诸如“百度黄金眼”在内的“隐私门”屡被曝出,也让人不禁发问:我们使用百度搜索是否安全?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否会被百度泄露?企业又为何想收集我的私人信息?百度一下就被骚扰?

更有甚者一些APP、网站会读取你的位置,将你的搜索习惯与地理位置结合起来推送相应的广告。由于缺少管制大数据行业鱼龙混杂,而大数据这个行业本身就是建立在人们的隐私之上,我们的经济水平、消费习惯被大数据一点点的记录,而企业就可以将这一套用在消费者身上。有时我们会发现,同样的飞机票、同样的酒店不同的人却是不同的价格,这就是近年来流行的“互联网杀熟”。

互联网杀熟?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通俗的话就是我是老客户了,不便宜点就算了,买东西反而更贵了。点外卖、看电影、打的、团购旅游等等,根据大数据分析,哪些人消费比较豪爽,就相应的提高点价格,反正不对比的话,也觉察不出来。这就是最可怕的一点用户本身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贴上了这样或那样的标签。

众所周知在高档酒店、地铁、机场等场所物价普遍别其他地区高,而这些信息都是消费者所熟知的,但大数据却不同,它总是在人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收集这信息。试想一下:你的手机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打开,记录着你的生活环境,而另一端是一群猥琐大叔在看着你的一举一动。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数据买卖



马克思说过: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
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
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
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数据买卖的巨额利润下,催生了不少机构单位、企业商家内部人员窃取倒卖信息的黑色产业链。

#保险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之便,私自下载存储超过1000万条用户隐私信息并进行售卖,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

#在一起特大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案中建设银行一名基层员工在贩卖客户信息的“黑色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涉案金额2000多万元,涉及公民个人信息50000多条。

#2018年6月份一位用户以四万元的价格在暗网上兜售了10亿条国内知名快递公司的用户信息。

#2018年8月华住酒店集团旗下5亿条开房记录售卖到了暗网上。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当这些数据流入到黑市之后他们的用法也是五花八门。诈骗、勒索、贷款无所不用其极。

虽然我国《刑法》第253条明文规定,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严格追究刑事责任。可大数据泄露的现象仍屡禁不止。个人信息泄露难的是维权,当你的信息被泄露出去后,应该让谁来承担责任呢?在法律中我们需要有一个去承担犯罪的载体,如果没有证据指控那他就是无罪的,我们不知道谁泄露的信息就难以取证。

细思极恐的是我们现在已经难以离开大数据了,更多时候就只剩预防、警惕了,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十条措施预防信息泄露

2、尽量不要在公众场所连接免费WIFI,在公共场所的wifi安全防护比较薄弱,不法分子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

3、手机号换号记得解绑银行卡,及时去营业厅注销。

4、在一些小网站或者不知名网站注册时谨慎填写真实个人信息。

5、定期对手机和电脑进行木马病毒的查杀。

6、谨慎上传身份证照片,上传身份证时在照片上加上表示用途的文字。

7、在网上求职时尽量选择大型知名的求职网站。

8、网银、网购的支付密码最好定期更换。

9、不要向QQ、微信上的陌生网友透露真实姓名。

10、不要贪小便宜,避免在网上或者街头参加填写信息的抽奖活动。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起到一些警惕作用,请分享给你身边的好友,让其多加防范,不要让数据毁了人生。




  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觉得好看,点点关注吧

以上是关于大数据下,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大数据是如何“暴露”你的隐私

怎么在钉钉群里收集个人隐私信息

国内个人隐私保护安全法规实施里程碑

大数据运营之数据治理

验证码在线接收神器 远离垃圾短信骚扰 保护个人隐私

保护用户隐私安全,基于OAID进行个性化广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