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响应/应答(Response)协议
Posted 良行天下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HTTP响应/应答(Response)协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响应/应答(Response)协议
跟请求协议类似,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些字符,并规定这些字符的一些“组织规则”。
它是从服务器发给浏览器的一些字符而已。
响应协议同样分为3部分:
响应行:
就是从服务器发回来给浏览器的第一行信息内容,该行的内容规则是:
协议版本 状态码 状态信息
其中:
协议版本,就是http/1.1
状态码和状态信息,其实是“一一对应”的,有好几十个,类似这样:
200 ok
404 not found
403 forbidden
500 Server Internal Error //这个通常就是服务器内部执行代码时的错误
。。。。。
可见,响应行,其实是“告诉浏览器”这一次才请求结果是“什么状况”。
响应头:
就是服务器发送给浏览器的另外一些“需要知道”的信息(非网页内容信息),包括:
时间:Date: Wed, 16 Sep 2015 11:43:33 GMT
服务器:Server: Apache/2.2.22 (Win32) php/5.3.13
设置cookie值:Set-Cookie: aabbccdd=abcd
内容长度:Content-Length: 1571
连接类型:Connection: Keep-Alive
连接保持时间:Keep-Alive: timeout=5, max=100
内容类型:Content-Type: text/html
说明:
1,每项信息之间同样有一个换行符(“\r\n”)
2,Set-cookie项:其实就是服务器端的setcookie()函数的最终生效的形式
3,这些信息同样可以通过工具来查看:
Chrome中:
FF中:
3
响应主体(内容):
就是在相应头之后的有服务器发给浏览器的信息,通常就是“html代码”了。
它跟前面的响应头信息之间,也需要使用2个“\r\n”来进行分割;
以上是关于HTTP响应/应答(Response)协议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报文理解HTTP协议的Request/Response(请求响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