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Posted 乔诺之声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敏捷开发的发展,SAM模型是什么?SAM模型的实践,这里就是满满干货


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文|王可(益言普道咨询公司高级顾问)


是王可,是今天晚上给大家微课分享的老师。今天晚上我给大家分享的这个主题是“课程开发的过程升级技术”。听起来可能叫做“技术”,但实际上我会更多介绍一个轮廓性的东西,也就是我在课程开发领域中和敏捷相关的知识、历史信息、我的个人实践,压缩在这1个小时的课程里面,和大家来简要的分享一下。

    

在课程开始前,我还是要对培训管家群做一个赞赏,我加入过很多群,认为这个群水平还是很高的,不论是分享者还是听的人都在高度参与,后面还有思辨过程,我相信在这个群里可以分享一些前沿的新鲜信息,大家也都能够跟得上,所以我很开心做今天的分享。


在今天的内容中触及到蛮多争议点,甚至有些东西是实践过,还没有完全夯实到一种模式或者理论当中的,但我觉得能够跟着朱老师,给大家全部分享出来,让大家了解到前沿的一些东西,承担一定的风险是应该的,也是可以的。

    

先介绍一下我是谁。我个人的过往职业经历,在佳能、安利的企业大学、中广核的企业大学曾经工作过,职业经历比较长,近几年是在咨询公司工作,主要偏向两个领域,一个是课程开发,一个是行动学习。


这两年会偏重于课程开发。我比各位可能处理多一些的是,一个班里边有六七个小组在讨论不同的课题,对于它的敏感度、场景经历得会多一些,所以我对团队开发或者研究一个课题还相对多一些实践。



另外一个信息是,我个人参加了2015年SAM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期讲师认证班,当时有30多人听前面的课程,我们有七个人跟到后面做了讲师的认证,所以我是听完了4天课的。这个班今年也没有开,所以目前国内真正听我讲师认证的就是六七个人,我认为自己是听课非常认真,而且后面有实践,又研究了大量和敏捷相关的信息,所以我认为能带出比较客观的和大家可信的一些东西。

    

我做过一些项目,包括敏捷课程开发导师的培养。在这个项目当中,我曾经培养过17位的课程开发导师。听起来很夸张,是为课程开发师辅导的任务。我发现实际上在现在的课程开发项目当中,除了那种SME之外,还应该在他们的身边每个组,或者两三个人,就有一个人给他们提供相应的辅导服务。


所以我在这里识别出了两个关键情景,应该有一个相对专业的人为这些课程开发者提供一对一的辅导服务,或者为他们提供团队的辅导服务。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研究的关键场景。目前我好象在ATT的领域中还没有看到专门研究它的。

    

其中关于团队辅导,我认为它也是有很多关键任务,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国内能够专门把这个任务能够分析清晰的,专家到底操作这些过程的,有没有一些标准化的流程?在这方面不像引导技术,或者某些做这方面的引导师所做的那些工具,没有那么清晰。


但是我觉得这部分工作就想春雷老师的这次学习路径图一样,应该把这个任务一条一条拎出来,把它逐渐去标准化。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去把它传授给课程开发导师。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做了不少的工作,包括他的基本能力的训练,还有每一个审核性任务、辅导性任务、讲授性任务,我们都做过相应的训练,慢慢都把它总结成文字性的东西了。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我放出的这一页信息,是让大家来看一下2015年第十期的《朋友》杂志,这期相当于是个专刊,关于ADDIE是否死还是不死。去年这个甚嚣尘上的话题其实已经解决了,里面有很多作者写了很多文章,包括一些企业里的专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我认为大家的结论是一致的。实际上对于企业来说,哪个模型不重要,到底能解决问题,能不能多快好省的开发课程,这才重要。


所以我本人也不是很同意“ADDIE已死”这样子的提法,甚至我看到SAM的英文原版书扉页上写的是ADDIE is passed itsprime time ,他们认为ADDIE已经度过了它的黄金时间,应该是属于走下坡的时间,所以预示着有新的东西在产生,所以SAM应该是其中的一个。

    

当然,我也不排斥朱老师说又一个分享ADDIE已死的,有这样的市场概念或者说法还是能吸引蛮多的注意力的。说实话,我觉得搞培训管理,或者是我们这种做培训咨询的人,经常也需要一些新概念、新思想去引发大家的注意。说实话,我们在这个市场上不如搞市场咨询或者什么更有卖点,所以还是需要一些新概念的,所以稍后的过程当中,我也会去澄清到底在这些新概念之下,那些核心的问题本身有没有解决?这是培训管家群里资深学习者们应该去看清的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叫做“HR的转型突破”,这也是康志军老师写的一本书,他非常好的提醒了说,我们HR要注意跳出专业的深井,成为业务伙伴。但是我没有发现康老师给我们做培训的人说到底怎么跳出深井,其实他没有具体的建议。我倒觉得,在讨论ADDIE这件事情上,如果你卷得越深,有可能你在井里面更深,而且你拿着井里的语言和上面的人沟通,有可能是不太合适的。所以我认为这需要找一个平衡点,这也是我今天分享当中挺想往前走的一步,也希望大家能够参与进来,就是我们如何跳出专业的深井,又带着专业范儿,但是又不让人感觉到我们太学究。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正题,我会重点分享这三部分的内容。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第一个是会给大家概要性的介绍一下关于敏捷的发展历史,就是敏捷开发之前的敏捷到底怎么来的;


第二部分,我会快速的用最简单的分享,让大家了解一下SAM这个模型到底在讲的是什么东西;


三部分,我会给大家介绍一下个人在学习了SAM这个模型之后做的一些实践

 

一、敏捷的发展历史


讲敏捷之前,我还要切入到课程开发的发展历史过程当中。当然说得专业一点,叫做“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这是朱春雷老师的老本,是他的专业领域,我不敢多讲。我个人实际上在讲过一次微课,叫做“课程开发的前世今生”,对于这部分,我有自己的整个研究性分析,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听单独的那门课。但是我想通过这一页给大家展示的是什么?


ADDIE的确有点老了,因为它实际上是在1975年左右成型的,在这之后,实际上在教学设计的发展领域中已经涌现出N多的思想、技术这些东西了,只是有些东西还没有完全进入企业。所以我觉得学习ADDIE是对的,但是也应该关注是否还有更多新的东西在支撑学习的发生。

  

其中第一部分,我们先简单说一下ADDIE。推荐大家看一本书《迦叶》,这本书不到10元钱,但是它写了迦叶的一些生平历史和研究历史,我通过这本书更深刻的感受到迦叶真的很了不起,他在差不多50年间,把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全部整合起来,成为清晰的课程模型,我觉得他是非常了不起的。那我们就不做赘述了,我认为他的研究是到1975年左右就成型了,后面的人是他的学生,佛罗里达的这些教授们在他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衍生,但仍然都是在ADDIE这个领域里边。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另外一个想给大家报告的是,从1990年以后,在教学设计领域还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说有几个参与法叫“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实践共同体”,最近的《朋友》杂志也报告了说,可能有企业已经在开始实践实践共同体的技术。包括我认为从2013年开始逐渐成型,进入到ATT领域,还有就是中国开始在学习的SAM技术,我认为这些都属于新技术。


这些名词我不知道具体的解释,可能也比较复杂。但是我想说,它们一直在挑战的是学习是复杂的,难道它一定是通过书本,或者通过文字性的东西,通过讲授才能完成吗?学习的本质里面应该有是有一些东西叫做默会的,就是大家在同一个场景下自然过度学习到能够发生的,所以这个能否实现它是我们要共同要思考的问题。

    

圈内的很多课程开发专家都不太看好SAM,为什么呢?他们第一判断SAM是开发E-learning课件的,好象这个没有太神奇的东西,所以SAM是一个E-learning的模型。我自己学完以后的感受是,它已经很好的解决了一种非常简洁的、显性化的,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learning课程的开发,但实际上它真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非知识的学习,你直接在那种图象下或者一种情景下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也可以直接把一个行为去转变,可以学习到,这是非常大的一个突破的点。


就是你在它的这个课件里边没有太多的文字性信息,需要背,需要记这种类似于SMART缩写性的东西,其实不需要这么多,完全可以实现。我觉得这是它的成功之处。

  

我认为敏捷开发技术的成熟标志真的是因为SAM的出现。在这之前,我后来也做了一些研究,SAM这种敏捷课程开发技术其实是源于敏捷软件的开发技术的,有很多人在软件开发领域中已经用了成熟的敏捷方法,而且他们还有基于敏捷的敏捷团队,甚至敏捷咨询,这些相关的东西还是蛮多的。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目前我个人没有看到敏捷咨询或者敏捷团队教练认证在中国开展,但实际上它在国外已经算是成型的了。而且敏捷的历史再向前追,实际上它的核心思想都来源于精益生产,所以我认为SAM里面沉淀的很多东西都是从日本的精益生产来,然后又到美国,在美国孵化成型为SAM。

 

在中国的敏捷技术,我觉得它的起步标志性是在2015年,有第一批人在学SAM模型。第二是ANDY、曼崔彦彬老师在2015年发布了。简要的给大家讲一下ANDY曼的FDD模型,做一个评论。但是在这之前,我觉得背景性的信息还是需要了解的。

    

第二个改变是什么?我们现在的课程开发项目中,已经很少有企业可以花巨资请外国的专业人员、专业的课程开发专家来进行介入,花20-200万的经费来开发一门课程。现在更多的是,我们要求内部课程设计专业人员来开发,而他们是主题专家,由他们来直接开发课程,我认为这已经是主流的变化了。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第三个变化是什么呢?现在的很多工作坊,我特别看了京东的课程开发报道。我感觉到他们的课程开发过程已经不像是在设计了,而像是在生产组装。现在企业里面需要的好象更多是你能够快速生成,然后我这边的环境都是一堆堆工具,表单、菜单,你在这儿把你的知识摊开,然后快速拼装出一个课件来。都是依照这样的相应工具去做出来的,我感觉现在的课程里面带设计的东西不太多,很多东西都已经高度工具化,成为生产组装的过程。我认为现在的课程开发都已经偏这个方向在走了。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为了把我们现在面临的这个现状解释更清楚,我倒是觉得有一个比喻。如果你要接到一个任务是教贵州的留守儿童,来广州或者深圳/北京,在你的城市,要快速的进行一场足球比赛。如果你是那个教练,你会怎么教呢?你是打算让他训练四个基本动作训练一下午,还是说第二种方式,快速讲一下规则,然后直接让他们上场去踢,然后再踢的过程中给一些反馈和教练,然后再他们完成比赛的基础之上能够获得一些愉悦感,甚至还有一些比赛的得分呢?


我讲这个比喻的意思是,我发现现在的课程开发培训好象不能讲太多的专业知识了,或者说只有专业技术的训练。如果是按照原来传统的模式,按照ADDA的标准流程和模型,或者是那些专业知识,如果按照那些东西,我们可能听了真的开发不出一门课来,然后学了一堆东西可能都会压在那里。


所以现在的企业更强调的是我的这些人是不专业,但是我就希望你能够带他们快速掌握点基本动作,迅速完成这场比赛,他们就是要在这个阶段迅速把这个问题解决。它实际上是这种情况,所以这对我们课程开发人员的挑战非常大,就是我们是否要做一些转型了。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就是我放出来的安迪曼的FDD的敏捷课程开发模型。其实我没有听过崔老师现在讲的课程和工作坊,但是我能够通过他的文章了解到,看似这个模型叫做“敏捷课程开发模型”,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概念,用敏捷这种新的叫法真的吸引大家。但是我认为它本质性的东西实际上不是因为叫了一个名字是敏捷,而是根据我刚才所说的我们的课程开发的环境变化所做的一种调整。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个FDD的模型的假设环境是说我们只有三天的时间,把一群SMA(主题专家)叫到这儿来,每个小组开发一门课程。


所以你能在它的这个模型里面清晰的看到,比如课程名称、PPT、美化版的PPT、讲师手册、学生手册,类似这样的一些词汇出现在模型当中,这是非常务实的一种做法,而且真的是把现在的企业要的课程开发去拎出来了。所以当一个模型里出现PPT的时候,我估计很多专家们觉得这个模型太LOW了,但是我恰好倒是觉得这个模型把PPT指出来反而是成功之处,这样的模型才能指导企业的人,因为他用得最多的软件就是PPT,大多数的人都是在用PPT来开发课件,我觉得这是绕不开的一个事实。

    

另外我自己的一个评价是,对于FDD这个模型,里面好象还是有很多ADDA的影子在里面。如果从敏捷的角度看,可能这里还可以有再提升的空间,也就是说在内容开发和教学设计两步,它们需要分成两步吗?难道这个不可以从一步,内部开发和教学设计来同步完成吗?所以我觉得从真正的敏捷角度讲,这个课程应该还可以去优化的。所以这部分留给大家探讨吧,如果有听过这个课程内容的同学,也可以把你自己的评论在课后做一个分享,然后让我们对这部分的信息做更详细的了解。

    

在这儿我们做一个小结。所以我自己的观点就是,在课程开发领域里边,其实企业的诉求一直是没有变的,它就是希望我能够一次性的多快好省的开发出一堆课程来,质量又高,又便宜,又快。这就是其实一直没有变的诉求,所以从企业的角度,或者从老师的角度讲,我不管你是用ADDIE,还是用SAM,还是用什么开发,你一定要达到这几个目标,我觉得才实现了管理价值,才真正是我们企业想要的。这是企业不变的课程开发的诉求。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另外一点是,我们在过程当中发现,实际上企业能够最大的允许,能够给你两天到三天的这样一个工作坊,让你组织大家来开发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所以目前的课程开发在将来更多走的是工作坊的模式。

    

前几天我还听了邱少良老师的拍档刘妈分享的他们微客开发的工作坊模型思路,他们在一个工作坊里边可以同时开发20门课程,我知道应该是他们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已经相对成型,这样他们才可以自信的说能开发20门课。


当然,我认为过程当中这些引导等应该是他们有一些在沉淀的方法论了。但是绕不开的是,企业需要尽可能把一个课程开发项目全部押在一个工作坊中完成。我们所有专业人员能努力让他们做得越好越快,尽可能在这集中的时间里边就把它完成,这是我们需要去努力做的。

    

另外就是除非你是开发e-learning课件,基本剩下所有的课件都绕不开要用这个PPT来开发,因为PPT的属性是大家都通用,大家都会用,然后通过PPT的技术手段转成讲师手册、学员手册或者其他的文字形式,都是相对容易的,所以它成为绕不开的一个工具了。


在它上面的研究也是课程开发人员去了解的,当然,我知道很多专家对PPT美化熟悉很多,但实际上怎么去生成PPT过程当中,我觉得也是有很多研究的地方。在第三部分的我个人实践方面,也会给大家做相应的一些分享。

    

好,我们刚才的介绍了一下敏捷的历史,还有我们课程开发的一些背景转换的东西。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现在我们就进入第二单元,关于SAM模型的简介。大家可以看到我播了一下它的英文原版书,是一大一小两本,其中一本是讲理论的,另外大一点的是一本手册,你可以复印它的工具,然后自己开发使用的。它们生成的时间是2012-2013年,那时候已经是亚马逊的畅销书,我认为主要是它的话题性,我们做教学设计领域好象不能不买一看。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当然,它的中文版我是强烈不建议买的,我拜访了所有买过的人,都反应看不懂,我建议如果想了解SAM,还是直接听我们的微课或者和我交流,可能会更容易懂一些,也可以节省你大量的时间。

    

很多人也参与过评论ADDIE已死或者SAM怎么样的这些话题,但是我觉得有一个东西是一定要留意的,这就是朱老师说的,你要探讨一个东西,一定要抓它的概念。所以我帮大家把SAM的定义给大家拎出来,大家可以看一下。


SAM的定义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SAM其实不是叫“敏捷迭代课程开发技术”,它真正的名字叫做sucesse if approximation model",也叫做“持续性逼近开发模型”,它强调将课程拆成碎片化的开发课程,从课程设计之初,在雏形阶段就快速获取用户反馈,并最终接近最佳课程设计标准。这是它的完整的定义,你要做到了这块才能做一种迁移,这种适合e-learning课程开发的模型到底从哪些地方可以运用到我们这个教师版的课程开发。


所以我认为这里边有突破性的地方,就是它在强调一个叫“持续性逼近”的概念,它会强调你不要一次性把这全部分析到位,做到位,然后传达给客户看。而是说你能否很早的拿出一个功能相对齐全的东西,让客户先看,你先给意见,看看是否关注到人家的需求了。这是需要思考的。


另外一个是“碎片化”概念,在SAM标准的一些课程里边,实际上有很多是按照一个一个场景来碎片化去开发的,所以就相对会容易处理一些。这实际上是敏捷软件开发过程当中的一些实践经验,他们经常用一些“布什卡”或者什么,把一个软件里边按照功能去拆除,然后让不同的人去开发。这样可以加速,大家同时在做,然后把它组装起来。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其中SAM有一个模型,就是这个红色的模型,分了三个阶段,八个步骤,七项不同的任务,然后通过这么样一个快速的方式界定了它要做的几件事,然后按照不同的八个步骤去开发出来。其中你会看到有几个圈是循环的,中间有很多叫做reflu的工作,其实就是做验证和评估,这在现在的敏捷开发模式下就叫做“迭代”了,通过这种方式来做不断的去迭代。


我不会在这里做详细的讲解,但是想强调的是,如果一个基于SAM模型的e-learning开发,是要严格走这几个步骤的。如果是用这个模型来开发一个教师版本的课程,其实在第二阶段就可以完成了,只用前面两个阶段,第三阶段是不用介入的。所以SAM的理论上是讲用这个模型可以指导开发教师版本的课程开发的。当然,我自己觉得还是要谨慎的用,因为这里给教师版本提供的工具不是太详细,所以就会觉得有点难下手。


另外一方面,我很接受前两天有个叫“66号公路”的老师讲的比喻,感觉特别恰当。实际上我们在现实当中走的路是哪条路通你就走哪条,SAM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是在高速路上跑,但是它好像很难解决所有类似的课程开发的问题。其实按照SAM的方法论跑不上去的时候,你可能还要绕下来走走老路,按ADIE、“66号公路”的方式再往下走,要变通。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现在大家请留意一下,我又新放上面一张画面。这是一个SAM典型的课件成果,你会发现它的画面真的是一个e-learning课件。另外它的这种玩法真的像是打游戏的方式一样,跳出一个界面来,你就快速去完成一些任务,然后拿到积分然后通关,有可能是这样的。在这个课件里边,它的核心点叫做“Laboratory Safety”,也就是实验室安全。


进入这个页面里面,你就知道需要做的是快速在这个场景下去识别各种实验室的风险。所以你在那不需要记太多什么叫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安全的制度有哪八个事项,然后哪些是几不该、几该什么的,不需要记这么多条条框框的东西,而是直接进入游戏去识别就可以了。


这里边其实训练的核心行为就是你能对危险的场景和危险的行为的那种快速寻找和辨别的能力,如果你能够在这个课件里边迅速的找出来,地上一摊水或者那个人在操作的一个失误之处,然后你能够跟着它的指引选择所要做的行为,那个行为一发现,它就会有一个自然的后果画面,是有人摔倒了,还是实验室着火了,类似于这样的场景会在e-learning里面出现,这样的学习体验其实是非常棒的,要比找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拿着一本书在那里讲的体验是好很多的。所以SAM也特别强调学员的学习体验。外是不要用书面的知识,而是直接贴近一线的场景,其实这对操作性岗位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SAM的最后一部分,我会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它有一个工具叫做CCAF。实际上它的实现最小的功能块,就是通过CCAF这个工具来提炼的。也就是说,让一线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快速反应出来在哪个情景下做哪个事情比较挑战,当时是怎么做的,如果做正确或者错误,都会有什么样的反馈,然后让大家去回忆出来,把这个东西画到那个画面上,将来把这个画面再做成未来的e-learning课件,就是通过这样实现的。所以大家知道CCAF是提取最小功能模块的一块。而且我看到现在很多微课开发的思路,也已经提到最小功能块的思路上,这是大家值得去借鉴的一个地方。

  

这样我们就通过第二单元,对SAM也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也知道它的目的和它的城建形式了。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接下来我再把我个人实践的一部分信息给到大家,看看这个能不能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其中第一条也是要给大家先追溯一下,在敏捷软件的开发领域里边实际上是有个敏捷宣言的,也就是2001年的时候,有17位敏捷方法论的拥护者,也就是他们喜欢,并且擅长用敏捷的方式开发软件,这几个人在美国犹他州的雪鸟滑雪场里面起草了《敏捷宣言》,他们在这上面签了字,这里边已经成为敏捷的所有方法论的基石了。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这里边有非常重要的几个点,叫做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工作的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响应变化高于遵循计划。我把它就直接转移成我们课程开发里面,其实我们也可以来做一个宣言。也就是它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留意一下,你不要一个人在那里埋头分析,而是说更多和大家交流,这个交流就是让我们和主题专家交流,主题专家和主题专家之间交流,让主题专家和未来的学员之间要多一些交流,甚至大家应该和课程开发的整个项目发起人、公司有一些交流,让大家承接了这些信息再去做。这个交流的过程实际上比很多模型、方法论能产生更多的价值。

    

好的项目管理当然应该做详细的项目计划表、分工表,还有填各种技术分析文档,当时怎么做,又是调研法、任务分析法、观摩法、访谈记录,还有KISS文字。这些东西当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在现代的课程开发模式下,尽可能能够减低负荷,最好让做课程开发的人能够直接胜任课件,越快的进入做课件,他的整体速度就会越加强。

    

另外两点,我们要特别强调团队做这件事一定要比一个人开发更高效。另外一点是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了解到公司在这个课题上的需求,或者是我们的学员可能对它有不同的需求,不要埋头享受于我们自己的经验,而是看学员到底要什么东西。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敏捷。大家从字面上听起来,好象就是说怎么能够快、灵活的意思,但实际上我认为“敏捷”的第一要点是怎样能利用团队的资源,然后通过团队来工作。所以敏捷的好东西全部是如何让团队高效工作的,它研究的很多小的技巧。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另外一个是敏捷很多思想是来源于精益生产的,在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当中,尽一切可能杜绝资源浪费、时间浪费,或者精力浪费。所以基于这一点思考,我觉得追回来需要思考一下我们在这种课程开发的工作坊的场景下,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浪费时间?



我们在项目设计的过程当中,就是应该注意到这里的环境,或者提前的布置、制度、纪律应该做到位,尽可能去避免这些干扰。我认为这是非技术领域的。从技术领域讲,就是到底做什么事让他们在消耗时间?我也做了一个简单罗列。我认为它叫做“技术干扰”,就是到底做什么浪费了工作坊的时间?比如说按道理他在这里做组装生产课件的时候,结果还在搜索资料,很多情况下是专家不专,所以他自己去学东西了,这是很浪费时间的一件事,所以这应该提前去做积累,在课件开发的项目管理之初应该做一个规避或者预先处理的。


群体取名;其实我觉得为课程取名字这件事没有一个很好的标准,在创新之上有更新,也有更好,所以让一个群体去讨论一个名字,什么叫做最好的名字其实是很耗费时间的。而且我自己认为,你一定要看它是服务于项目的,如果是很重要的项目,要一鸣惊人的,那你就应该把它作为关键任务。


如果它只是一个知识沉淀,或者是一个内部的课程,一个部门内的沟通,我认为取名字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所以特别留意一下,让群体取名字是非常花时间的,而且成份价值不大。

    

讨论模型;我见过让五六个人讨论一个专业领域的某一个模型,比如沟通模型、辅导模型,这是很消耗时间的。为什么呢?因为有的模型真的需要N多的沉淀,你把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做简化,这是需要很多的论证、研讨的,我认为一个工作坊里边是承受不了这种讨论模型的。


但你要说总结不上,类似于smart或者是简单的短平快的三字诀,这类小的知识模型可以,如果是一个课程模型,我认为这需要专家的人去做,或者是需要大家单独单独另时间,或者一个让一个主题专家自己先做好,然后再后续的过程当中再去拍这个模型才是有必要的,这也涉及我们的经验,去处理课程开发过程当中一些关键情景的经验。

    

美化PPT;我发现很多人在PPT美化的时候,自己的思想、知识点还没有澄清,最后又卷入N多方面,例如要收集美化的素材、贴个图片、调调字,然后花很多的时间在这个上面。我认为在没有沟通清楚之前做任何美化都是有风险的,因为如果大家没确定那个页面是否需要的情况下,美化肯定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我们在后面的引导过程当中,也特别留意让他处理这个PPT美化的先后顺序的问题。

    

过多的信息;有一些专家在同一个领域里边,他们觉得终於找到懂自己的人了,聊得很多,其实有的时候会绕开这个课程,那些其实有的时候会浪费时间的。


复杂的课件包;还有一块是如果你的课件包要求的很多,有七八样,又有说明书、大纲、学员手册、讲师手册,最好是以PPT为轴心来展开,这样就会快一些。如果你的形式会很多样,它的内容一变化,你在每个形式都要调整,这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所以我认为一个复杂的课件包会导致到一个课程开发项目里面来来回回的返工的。这也是其中的一个耗费时间的点。

   

 这些都是我个人总结的经验,我觉得在工作坊当中应该避免跌入这些陷阱,让整个团队的产出更有价值。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最后我个人的敏捷技术实践会落脚在三个词上面,敏捷本身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如果让大家快速记住,就应该记住这几个词。一个是“团队”,一个是“原型”,一个是“迭代”。它们其实已经概括了敏捷实践当中非常多的要点,很多的要点都是服务于这三个技术,你对它的理解越充分,就越能够按照敏捷的思想带领大家去工作。

    

第一部分就是强调团队协作,你能够快速把这个课件分成不同的部分,让大家来共同完成,实际上就是最大程度的去加速这个课程开发的进度。另外一个注意点是,我们刚才从SAM的定义里面了解的碎片,就是怎么能够让我们的PPT课件也能够切分成,它那块碎片是有完整意义的,是一个知识点,基于知识点的教学活动怎么去落地。


基于这样的一个单元或者几页的PPT,按照这样一个完整的块分给每个人去做,最后能拼合成一个完整的课件,这个也是需要思考的地方。另外一个地方就是,这种现代意义的敏捷团队要特别留意如何和他们去沟通。


所以我们认为在这种敏捷的工作坊里边特别强调视觉化的引导,比如说它的团队,他们的课程开发任务,他们有没有团队的一些约定,他们的课程大纲是否能以大白纸的方式,大家一起画,一起能够看到,并且能贴出来呢?


还有一块是他们的工作进度是否有专门的一张表,把它贴到墙上,让大家随时能看到自己的进度、分工、它的状态。这实际上是需要给团队工作营造的外在的视觉氛围。

    

另外一个过程当中,敏捷的理念里边现在都叫做“敏捷领导力”了,实际上它是要应对一些不确定性的,所以没有一个人在这里边扮演绝对的专家。所以作为这种工作坊的引导者,或者你是服务于这个团队的人,应该有一种平等的心态,然后去加入到这个团队当中,把自己当做一个团队成员,或者是你把自己当做一个敏捷团队的教练,以这种教练的方式来去带领这个团队,这是服务于这个团队的最佳方式,所以要特别留意平等

   

接下来是第二个点——“原型”。我们也从SAM定义中找到,我们能否最早把这个课件开发出一个雏形,知道它开始就长得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们现在在工作坊当中也会更多的介入,在第一天的时候要用草图的形式去描述它的任务情境,尽可能避免太多的文字。


另外一个是在它的课程框架相对清晰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能够让它直接生成一个PPT草图?所以我们特别倡导,如果你这个课程是从无到有的,按道理是大家应该快速每人分上七八页,快速生成一个草图版的PPT,在这个基础上大家开始沟通,沟通清楚了以后再转化PPT。


其实在e-learning领域里边这个就很清晰,如果你要开发一个e-learning之初,需要做一个脚本,所以那个脚本已经是有这种雏形的目的,大家在那个脚本之上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那个动画或者是它的前后逻辑,通过那个来沟通,那个沟通清楚了再做后面这种课件,然后也避免了返工或者达不到目的的一些无效运作。所以说原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能够帮助大家提速不少。


当然,你在用PPT的过程当中为了避免美化的问题,所以我们在第二天会倡导一个“裸奔”的原则,就是能否打破你原来的习惯,尝试着用一个丑丑的PPT往下去讲,只要你能够拿这个PPT和别人验证、说明白就行了,不要过早的去美化,所以我们叫做“裸奔”。

    

第三个点叫做“迭代”。


我们认为即使是生成一个PPT的课件,也要用最快速度去生成,然后就开始去迭代。这个迭代的一个很关键的动作就是要做说客验证,那你不是把它完整的讲述,而是概要性的来给大家做一个介绍,说你所表达的意思和你的课程目标是否符合,你的教学活动和你的内容是否相匹配。


按照这样的模式可能演绎多长时间,大家能否承受得了,是否符合心电图的一些原理,大家可以在这个设计的层面做一些研讨,所以我叫做“说客验证”。当你自己的动作启动得越早,越注意省去太多次迭代,确保你的课程又好又快的生成。所以“说客验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迭代的动作。

    

第二个地方,就是我把“持续逼近”再放到这个概念下来。也就是我们尝试着在一次一次迭代过程当中去完善一些内容,不要花太多时间在前期做分析,甚至是讲很多背景信息在同步,特别是给课程开发导师,按道理是没必要了解过于多的背景信息的,如果我们课程开发导师在这个过程当中听了太多,或者是访问了太多,实际上是影响了课程开发团队的整体进度的。


所以我们要求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持续去清晰,持续让这个课件去生成,有这样一个逐渐逼近的过程。所以我们说这些具体的思想和它的操作办法是支撑到现在工作坊更敏捷去开展的三个要点。

    

这基本就是我今天所要分享的内容了,我们给大家快速的简介了一下现代课程开发的背景的变化、世界上关于敏捷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还有我个人的一些实践,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我个人也觉得敏捷开发和微课开发是不同的,微课是一种形式,而敏捷更多是一种过程,所以我让大家留意一下,我们需要关注它,通过敏捷思想的引入,让我们的课程开发这个过程能够升级,然后让课件开发的质量和速度都能够提升,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的数量。只有大家在形成共识,多种技术兼容并包的情况下,我们的课程开发难题才会最终去解决,让大家做得越来越熟练,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的认可。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这个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我也知道这里边又刨开了很多探讨点或者争议点,也欢迎大家基于这个基础之上进行讨论或者相互的争辩。


也非常感谢朱老师给予这样一个机会,希望能听到朱老师的指点、评价,欢迎各种的声音出现在《培训管家》的群里边,这样才感觉到大家是在饭后和邻居聊天的美好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持续。

    

本文来源微信群《培训管家》语音分享,经王可老师授权由乔诺之声整理,系原创首发,想进一步学习课程开发,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即可了解详情!


-END-

 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



乔诺之声 
为企业成为时代型企业提供关键学习



以上是关于原创干货|敏捷开发的前世今生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持续交付和DevOps的前世今生

GIT前世今生

#yyds干货盘点# Java参数传递的前世今生

最最最最最最宇宙级干货-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小结(原创)

浅谈敏捷开发中的架构设计!(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