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用panic和recover做业务流程中断的尝试
Posted Golang语言社区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golang用panic和recover做业务流程中断的尝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随着使用golang越来越频繁,发现golang有一个地方非常不方便,就是在错误处理方面。先来看看golang中通常的错误处理方法:
通常的error处理
package main
import (
"errors"
"fmt"
)
func a() (err error) {
err = errors.New("错误")
return
}
func main() {
err := a()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
}
函数在返回的时候增加error类型的返回值,如果有错误则赋值给err,在调用函数处对err进行判断,如果不为nil则处理错误。这种方式在嵌套的层少的时候还好办,要是嵌套的层多了那就要一级一级的返回err,显然会很麻烦。如下面的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errors"
"fmt"
)
func a() (err error) {
err = b()
if err != nil {
return
}
err = c()
if err != nil {
return
}
err = errors.New("a内错误")
return
}
func b() (err error) {
err = errors.New("b内错误")
return
}
func c() (err error) {
err = errors.New("c内错误")
return
}
func main() {
err := a()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
}
a函数内调用了b和c函数,调用后都要进行err != nil的判断,如果再来个d方法,e方法,那岂不是非常麻烦。在实际开发的时候,这种多层嵌套也经常存在,比如用户注册功能就要判断很多东西:表单验证是否OK;用户是否已经存在;数据插入是否OK等等。
用panic的尝试
于是我就想有没什么办法更加方便,至少不用调用每个函数都判断下err!=nil,这样就可以省掉三行代码。了解到golang中的panic方法可以直接中断流程,感觉到沿着这个应该能找到解决方法。了解了下panic的详细使用,其实也很简单,就是panic一下,如果需要捕获这个panic的错误,就在外围的方法事先声明recover方法。看下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log"
)
func main() {
defer func() {
if r := recover(); r != nil {
log.Printf("Runtime error caught: %v", r)
}
}()
a()
}
func a() {
panic("a内错误")
}
a函数内抛出了错误,被外围事先defer的函数recover到,接着就能对错误进行处理了。用这样的方式来改造上面用err处理的代码看看。
package main
import (
"log"
)
func a() {
b()
c()
panic("a内错误")
return
}
func b() {
panic("b内错误")
}
func c() (err error) {
panic("c内错误")
}
func main() {
defer func() {
if r := recover(); r != nil {
log.Printf("Runtime error caught: %v", r)
}
}()
a()
}
可以看到整个代码都简洁了很多,当然这里的代码比较简单可能看不出什么太大效果,在业务较为繁杂、经常要做各种校验的时候就可以显现出简洁了。
在开发api接口项目的时候,我会封装好recover的方法用来处理内部返回的错误信息,然后统一输出到客户端,感觉便捷很多。
本文来自:
查看原文:
以上是关于golang用panic和recover做业务流程中断的尝试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