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放大镜分布式存储如何向“云”而生?

Posted 浪潮存储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科技放大镜分布式存储如何向“云”而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数据时代下,新存储平台在智算中心里肩负着数据存、管、用的重任,堪称数据生产要素的保险库。浪潮存储在近十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积累下,逐步从七个层面对存储产品进行极致打造:极简架构、极致安全、极致稳定、极致容量、极致性能、极致云化、极致管理,真正可以为数据“托底”。在近期的SPC-1评测最新数据中,,AS5600G2以超752万IOPS,AS5500G5以超330万IOPS,均在各自领域居全球第一,极致性能和极致稳定能力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说极致性能和极致稳定的存储能力是企业应对核心关键应用的主力武器,极致云化能力则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应对多样化的业务发展需求,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浪潮存储的极致云化解决之道。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云的投入和使用变得越来越成熟,综合考虑成本、安全、管理、运维等多方面因素,很多企业采用多云模式。根据RightScale云状况报告,2016年开始,多云就成为多数企业考虑,而2019年的报告显示有84%的企业已经采用了多云战略,而这一数字相比2018年的81%有所上升,企业的用云数量也在继续增长,云环境的复杂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与全球数据基本一致,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诉求也驱动了多云模式的发展。

                 

【科技放大镜】分布式存储如何向“云”而生?

数据来源:RightScale,2019


面对多云的必然趋势,企业会根据自身需求和业务特点,对数据安全性、可扩展、可管理、成本效应、存储性能和存储空间等需求综合考量,进行合理、全面的评估,以便构建高效、适用的多云系统。

例如大中型企业会采用公有云+私有云方式的混合云平台,中小型企业会更多的选择公有云平台,混合云和多云将成为未来企业的主流选择。预计到2022年⽤于⽀持云基础架构的硬件⽀出将持续超过传统IT基础架构,占⽐将达到57.6%,如下图所示。

【科技放大镜】分布式存储如何向“云”而生?
数据来源:IDC&Inspur 数据及存储发展研究报告,2019

无论何种方式,数据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多云环境下对于数据的存、管、用能力都将变得至关重要,用户既要面对新兴应用带来的数据海量、多元等方面的挑战,又要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和权限可控,种种复杂、多样的云环境数据存储需求,对存储系统提出一系列挑战,而浪潮分布式存储平台AS13000G5,给出了应对之道。



1


与云融合,“多合一”架构为云所用



浪潮分布式存储平台AS13000G5作为智算中心和云基础设施的数据基石,可以对各种云平台和云操作系统提供最佳支持。针对容器平台、OpenStack、云管理平台、公有云等,AS13000G5均可提供对应接口,比如针对OpenStack平台,AS13000G5提供Manila、Cinder、Swift等接口,提供文件、块、对象等服务的调用,同时搭配存储的高级特性;再比如对接公有云,AS13000G5可以提供云网关接口,实现和AWS、阿里等公有云的对接。更为领先的是,AS13000G5可以实现本地数据快照直接在云端拉起,在云端直接通过快照数据内的数据,来使用公有云上性价比更高的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云服务。

【科技放大镜】分布式存储如何向“云”而生?
AS13000G5和OpenStack块接口Cinder对接部分截图


【科技放大镜】分布式存储如何向“云”而生?
AS13000G5和OpenStack文件接口Manila对接部分截图

 
【科技放大镜】分布式存储如何向“云”而生?
AS13000G5和OpenStack对象接口Swift对接部分截图




2


兼具性能与成本优势,灵活弹性满足需求

       


多云环境下成本优化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和核心诉求。根据RightScale报告显示,云用户(包括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专注于优化成本,占比超84%的大企业最关心成本优化问题,但是成本优化并不意味着忽略性能和业务效率,如何实现多云环境下性能与成本的兼顾?

浪潮分布式存储AS13000G5通过多池功能及相应的数据策略,基于AEP、SSD和HDD等不同介质,针对不同业务性能诉求,构建弹性的性能策略存储池,利用在线迁移、智能IO识别等功能,根据用户业务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满足性能的同时兼具性价比优势。

在虚拟化应用场景中,AS13000G5利用卷在线迁移技术,在业务不间断访问的前提下实现在线跨池迁移,以达到优化访问或硬件迭代的目的,满足业务不同阶段对性能的不同需求。同时云管理平台能够根据业务类型自动感知对存储的性能要求,调度虚拟机到不同的存储上,提供不同介质间的虚机迁移,根据业务活跃度和重要性,将计算卷在SSD性能池和HDD容量池灵活迁移。

【科技放大镜】分布式存储如何向“云”而生?

在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场景中,AS13000G5提供针对冷热数据不同的存储策略以及智能IO识别功能来提升数据访问的性能和效率,将热点的文件/对象数据以副本方式存放在SSD性能池,保证数据的访问性能,将非热点数据以纠删码方式存放在HDD容量池来提供存储效率。


      


3


打破多云壁垒,数据安全无感知迁移


企业通过多云来保持业务数据灵活性的同时,站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安全角度,也需要充分考虑数据流动的高效性和可信赖性。为了避免宕机或数据丢失等事故对业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需要采用数据分散策略,将数据分散到不同的云平台和云存储中。这种策略下就涉及多云平台之间的数据迁移,数据需要在私有云存储、公有云存储间灵活的数据流转迁移、备份和归档。

【科技放大镜】分布式存储如何向“云”而生?

浪潮分布式存储可以实现多种应用、不同协议、不同冷热数据在多云环境下无感知迁移,全面支持不同数据类型的容灾备份。 块存储方面,支持卷同步复制功能,可实现两套私有云存储之间结构化数据的备份,保证业务连续性;同时基于文件和对象的远程复制和双活,能够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的异地容灾功能,在两个云的存储之间直接进行非结构化数据的互备,通过同步/远程复制或双活功能,保障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备份和容灾,确保多云环境下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性。



4


AI深度融合,解决多云环境数据存储管理



在多云环境中,由于存在私有云、公有云、容器云等不同类型的云环境,其分散多样性以及不断增长的规模给数据管理带来与日俱增的压力,如何更好的解决多云环境的数据管理,也是客户面临的重要问题。除了存储自身的池化、自动化之外,向上提供丰富、开放的API,智能监控存储资源状态,方便私有云管理平台按需驱动存储资源的创建、调整、优化甚至回收,将逐渐成为趋势。

浪潮AS13000G5的智能管理平台InView采用大数据和AI技术,构建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 ,能够提供对接不同云管理平台的API接口,实现对存储平台自动化部署、状态监测、容量预测、性能优化、远程巡检、故障诊断、硬盘故障预测、资产管理等智能化运营,提高数据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优化用户体验,为客户多云环境下的一体化智能数据管理提供关键的存储技术支撑。



5


紧跟容器持久化存储趋势

       


容器作为云化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用户,包括互联网、金融、电信等行业,开始部署容器技术。大企业的容器工具采用率成上升趋势,Docker的采用率从2018年的49%增加到57%,这项技术正在成为主流;Kubernetes(K8s)的使用率从27%增加到48%,因此存储支持PV持久化数据卷,支持CSI(ContainerStorage Interface)接口也将逐渐成为企业级存储的必要选择。浪潮AS13000G5目前已经具备CSI接口对接能力,如下图Kubernetes的官方兼容列表,可以为多云用户提供更好的容器化支持。


【科技放大镜】分布式存储如何向“云”而生?

数据来源:Kubernetes的官方兼容列表


随着新数据时代不断发展,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将进一步驱动更多的企业采用多云战略来支撑面向未来的多样化业务发展,而云环境的复杂化需要企业选择具备极致云化能力的新存储来提升数据存、管、用能力。浪潮分布式存储基于“多合一”架构灵活多变、多云成本优化、弹性云间数据迁移、多云智能管理等极致云化能力,为企业多云战略带来更加匹配的新数据存储平台,赢战新数据时代。

 

注: 感谢浪潮资深存储架构师叶毓睿对文章的一些启发和帮助。


推荐阅读
【科技放大镜】分布式存储如何向“云”而生?
 
【科技放大镜】分布式存储如何向“云”而生?
 
 





以上是关于科技放大镜分布式存储如何向“云”而生?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区块链分布式云存储项目盘点

科技云报道:分布式存储取代集中式存储,还早着呢

霄云科技:国产自主分布式存储的引领者

正舵者科技分布式存储机房落地广东深圳

全球最高性能分布式存储系统幕后黑科技

科技云报道:2021《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对象存储魔力象限图》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