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下的若干常用设计模式

Posted IT实战联盟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微服务架构下的若干常用设计模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6601430174107959811


在我们选择了用微服务架构来设计、交付数字化应用后,因微服务架构本身所带来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各微服务团队之间的分工合作,数据存储,分布式事务,服务注册与发现等,必须得到很好的解决。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设计模式来解决上述问题。这些模式在我的一些项目中也有所应用。

一. 独立数据库设计模式

问题:

我们按照领域模型拆分了微服务,每个微服务由一个独立的团队负责开发

1. 我们希望这些微服务是松耦合的,能够独立部署,独立扩展

2. 某些情况下,不同的微服务有不同的数据存储要求,有的希望用SQL数据库,有的希望用No-SQL数据库

设计模式:

每一个微服务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库,一个微服务希望访问另外一个微服务的数据时,必须通过API访问,而不是通过数据库表的关联查询。

独立数据库设计模式

优点:

1. 微服务之间是松耦合的,某个微服务修改数据库表结构,不会影响其它微服务

2. 每个微服务都可以使用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数据库

负面影响:

1. 跨数据库的数据查询需在应用程序本身完成,不能通过数据库表的关联查询完成

2. 处理跨多个微服务的事务是一个挑战

二. Saga设计模式

问题:

前面提到,当我们采用微服务模式,并且每个微服务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如何处理跨多个微服务的事务是一个挑战,即如何保证数据在多个微服务之间的一致性?

设计模式:

把一个跨多个微服务的长事务拆分成一个有多个本地事务的序列,即saga。每一个微服务更新本地数据库后发送一个事件到下一个微服务。如果其中一个微服务的事务失败,则触发一系列补偿事务,以取消前序微服务已完成的变更。

该设计模式有两种类型

无中心协调者saga模式:每一个微服务触发事件到下一个微服务,即每一个微服务知道自己要把事件送给哪些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下的若干常用设计模式

无中心协调者saga模式

有中心协调者saga模式:每一个微服务触发事件到中心协调者,由中心协调者确定发送什么指令到哪一个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下的若干常用设计模式

有中心协调者saga模式

优点:

无需使用复杂的分布式事务协议(如2PC,3PC)

负面影响:

编程比较复杂,每个微服务需要实现补偿事务,参与事务的方法还需要实现冥等

为保证本地业务数据更新后可靠的发送事件,需要额外的解决方案

三. 事件溯源Event sourcing设计模式

问题:

前面提到,在采用saga设计模式处理跨多个微服务的长事务时,如何保证本地业务数据更新后可靠的发送事务?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机制来保证数据库(如mysql)和消息队列服务(如RabbitMQ)之间的事务一致性。

设计模式:

在业务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把触发改变化的事件记录到Event store事件表中,同时发送事件到事件总线(如RabbitMQ)。微服务定期扫描Event store事件表,对发送失败的事件重发。同时,因为Event store中保存了业务数据变化的所有事件,我们可以通过回放事件获取业务数据在任何时刻的状态。若希望在保存事件的同时,同步更新本地业务数据的最终状态,可以通过数据库的事务来确保两个数据操作的事务一致性。

微服务架构下的若干常用设计模式

事件溯源Event sourcing设计模式

优点:

解决了在事件驱动架构中可靠发送事件的问题

100%记录业务数据变化事件,可以通过事件回放追溯业务数据在任一时刻点的状态

负面影响:

编程更复杂

查询业务最终状态时,需要回溯业务数据的所有事件,导致查询效率低下,需要通过其他方法解决。

四. CQRS设计模式

问题:

当我们采用微服务架构,每个微服务都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我们无法通过数据库表的关联查询实现跨微服务数据库的多表查询,甚至我们采用事件溯源设计模式,我们只保存了改变业务数据的事件,如何实现数据的高效查询?

设计模式:

把应用分成两部分,命令部分和查询部分。命令部分负责数据的增,删,修改,同时负责在业务数据变化的时候发送事件;查询部分负责数据的查询,同时负责监听业务数据变化事件,更新业务数据最新状态。

微服务架构下的若干常用设计模式

CQRS设计模式

优点:

在采用微服务架构后,提升查询效率

改进业务数据变化的命令模型和业务数据检索时的查询模型

负面影响:

增加了编程的复杂性

可能会有冗余数据和重复代码

复制延迟,最终一致的数据视图

五. API网关设计模式

问题:

当采用微服务架构后,客户端如何访问后台服务,客户端开发人员如何知道后台提供了哪些服务?

设计模式:

客户端通过API 网关访问后台服务

API网关设计模式

优点:

常见的API 网关除了把客户端请求路由到对应的微服务外,还提供安全,限流,监控等功能,同时也支持微服务开发者描述API的能力

负面影响:

增加了额外的网络时延-虽然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这点网络时延对用户体验来说根本感觉不出来。

除了上面描述的5个常用设计模式,在微服务架构下还有以下设计模式也是经常用到的:

日志聚集设计模式: 把所有微服务产生的日志集中到一起,便于查询,比如开源的ELK,商业的Splunk都提供日志聚集解决方案。

分布式追踪设计模式:当客户端调用微服务的时候,生成一个唯一的trace id,用于跟踪客户端每一次后台API调用经历的所有微服务极其日志。每个微服务的日志都记录这个trace id及这次调用的开始结束时间和其它日志。

---------------END----------------

后续的内容同样精彩

长按关注“IT实战联盟”哦


以上是关于微服务架构下的若干常用设计模式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分布式微服务企业快速架构—设计思想之SpringCloud分布式微服务云架构快速开发平台

响应式微服务架构-分布式系统设计原则

分布式微服务架构设计原理_读书笔记_1

分布式微服务企业快速架构之SpringCloud分布式微服务云架构

SpringCloud+ Spring Boot + Mybatis + Uniapp分布式微服务企业快速架构之云架构&设计思想

SpringCloud+ Spring Boot + Mybatis + Uniapp分布式微服务企业快速架构之云架构&设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