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翀 :大数据实时计算Flink SQL解密
Posted IT168文库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伍翀 :大数据实时计算Flink SQL解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暗中观察
默默关注
【IT168 专稿】本文根据伍翀老师在2018年5月12日【第九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现场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讲师简介:
伍翀,阿里巴巴高级研发工程师,花名“云邪”,阿里巴巴计算平台事业部高级研发工程师,Apache Flink Committer。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2015 年加入阿里巴巴,参与阿里巴巴实时计算引擎 JStorm 的开发与设计。从 2016 年开始从事阿里新一代实时计算引擎 Blink SQL 的开发与优化。现在专注的方向主要是分布式处理和实时计算,热爱开源,热爱分享。
摘要:
SQL是数据处理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它允许用户简明扼要地声明他们的业务逻辑。大数据批计算使用SQL很常见,但是支持SQL的实时计算并不多。Apache Flink是一款同时支持批和流计算的引擎,Flink SQL的实现完全遵循ANSI SQL标准,这是它和其他流处理框架(例如Kafka和Spark)在DSL上的一个重要的不同。阿里巴巴是Flink SQL最大的贡献者,Flink开源社区的一半以上的SQL功能都是阿里工程师开发的。阿里内部绝大部分的流计算业务也都在使用Flink SQL编写。本次演讲我们将介绍Flink SQL的设计原理以及分享在阿里大规模使用中收获的经验。
分享大纲:
1、Background
2、Flink SQL基本概念
3、Flink SQL核心功能
4、Flink SQL优化
5、阿里云流计算产品
正文:
阿里巴巴自2015年开始调研开源流计算引擎,最终决定基于Flink打造新一代计算引擎,针对Flink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和改进,并将最终代码贡献给开源社区。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向社区贡献了数百个Commiter。阿里巴巴将该项目命名为Blink,主要由Blink Runtime与Flink SQL组成。Blink Runtime是阿里巴巴内部高度定制化的计算内核,Flink SQL则是面向用户的API层,我们完善了部分功能,比如Agg、Join、Windows处理等。今年,我们已经全部跑通TPCH 及TPC-DS的Query,熟悉数据库的人都知道,这代表着整个数据库或引擎是一个基本功能完备的产品。
接下来主要介绍Flink SQL的基本概念及使用。传统的流式计算引擎,比如Storm、Spark Streaming都会提供一些function或者datastream API,用户通过Java或Scala写业务逻辑,这种方式虽然灵活,但有一些不足,比如具备一定门槛且调优较难,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API也出现了很多不兼容的地方。
我们一直在思考最适合流计算处理的API,毫无疑问,SQL已经成为大数据领域通用且成熟的语言,因此我们的Flink和Blink均基于此,之所以选择将SQL作为核心API,是因为其具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一是SQL属于设定式语言,用户只要表达清楚需求即可,不需要了解具体做法;二是SQL可优化,内置多种查询优化器,这些查询优化器可为SQL翻译出最优执行计划;三是SQL易于理解,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人都懂;四是SQL非常稳定,在数据库30多年的历史中,SQL本身变化较少,非常稳定。当我们升级或替换引擎时,用户是无感知的且完全兼容;最后,SQL经过优化可以统一流和批。
过去,我们既需要批模式跑全量数据,也需要流模式实时跑增量数据,因此需要同时维护两个引擎,并且保持两份代码之间的同步。如果使用SQL,我们便可以一份代码同时跑在两个模式下,但SQL是为传统批处理设计的,并不能为流处理所用。SQL定义在表上,而不是流上。传统SQL处理的数据集比较有限,查询一次只返回一个结果。但是,流处理需要不断接收数据,不断对结果进行更新,并且查询也不会结束,这导致其需要对历史数据不断修正。所以,SQL的很多概念无法直接映射到流计算,这就是在流计算上定义SQL的难点。
为了在流计算上定义SQL,我们需要引入几个概念。既然批处理需要定义SQL表的概念,那在流计算上也需要表的概念,我们需要将传统静态表扩展成动态表,所谓动态表就是数据会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表。此时,我们发现流和动态表之间有一种对偶性,也就是说流和动态表可以相互转换。将流的每条数据插入到数据库中,就得到了一张表;同时我们可以抽取动态表的changelog还原原始流。
从流计算到SQL,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连续查询。连续查询区别于传统的批处理查询,需要源源不断地接收数据,每收到一条新数据就会更新结果且结果也是一张动态表,那结果的动态表又可以作为下一个查询的输入,从而串起整个流计算。
基于上述两个概念,我们可以在SQL上定义流计算。但是,流计算中的数据需要不断修正和更新,因此这些数据下发后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错误,我们需要把这些错误数据进行修正,这就涉及到流计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Retraction。
为了解释此概念,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图所示有一个点击输入流,它具备两个字段:user和url,经过第一个查询根据用户进行分组,统计每个用户的点击次数;进入第二个查询,根据点击次数进行分组,统计每个次数的具体点击人数。最终,我们会收到两条记录,点击次数所对应的人数。从结果明显可以看出计算有误,Mary的数据并没有合并计数,这就需要引入修正的概念。
如上图所示,经过修正之后,经过第二个查询时,Mary的总查询次数会被合并计算,Mary 1的结果会被告知撤回,从而输出正确的结果,这就是引入Retraction的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是否触发Retraction以及发送方式均由优化器决定,用户对整个过程是无感知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世界不需要所谓的Stream SQL语法,标准的ANSI SQL就可用来定义流计算,Flink SQL就是标准的ANSI SQL语法。其部分核心功能如下:DDL用来定义数据源表、数据结构表;UDF、UDTF、UDAF用户自定义函数,可以定制化用户复杂的业务需求;JOIN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功能,包括流与流之间的Join,流与表之间的Join以及Windows Join等;聚合功能包括类似Group AGG,Windoes Agg以及Over Agg等。
接下来我会结合实例对核心功能进行介绍。首先是装载数据,需要create table语法。如上图所示,我们先定义一张clicks表,然后定义表的schema、user、cTime以及url,with里是表的一系列属性,它是一个来自kafka的日志表,我们可以用SELECT * FROM clicks查询转载表里面的数据。
如果要将上述查询数据写到某个表中,我们需要用create table定义结果表,语法同上,创建一张 last_clicks 结果表,主键是user,通过INSERT INTO 语法将上述查询数据插入mysql表中。
如果想把中间处理结果同时写入多个存储,比如把数据处理结果同时写到Mysql和HBase,如上使用CREATE VIEW 定义一个来自淘宝的点击记录,同时连续写多个INSERT INTO到Mysql和HBase。
接下来是Group Aggregate,也就是无限流量聚合。所谓无限流量聚合指从历史开始到现在的所有用户点击数据,如上查询展示的是根据用户分组,然后统计点击次数。如果来了一条Mary1的数据,我们就先插入该数据,后续如果Mary再次进行点击,我们就在原数据基础上进行修改更新,以此类推。
Window Aggregate是定义在窗口上的聚合,有别于上述无限流聚合,它的原理是是每个窗口对应输出一个结果,比如每小时每个用户的点击次数,需要在group by的结果上加上endT数据,也就是窗口标识。
接下来介绍双流join,目前我们支持INNER, LEFT, RIGHT, FULL, SEMI, ANTI等Join类型,举例说明双流Join的主要使用场景,比如把主流打成宽表,并补上额外字段等。如上图所示,我们需要将订单和物流表信息进行Join操作,在Join的物理实现上会有两份状态,用来存储两条流到目前为止收到的所有历史数据,淘汰机制时间设定为一天半一次。两者中任何一方信息延迟都会先在表中等待,直到同一个订单的信息与物流关联之后才会通过Join输出。
维表Join与双流Join类似,目前支持INNER, LEFT两种交易类型。维表Join的使用同样为补全主流,但想补全的字段在另一维表中。如上图所示,使用时首先需要通过CREATE TABLE 语法定义一张维表,此处定义的是 Products 表,存储与产品相关信息,查询同样使用Join语法。Order与Products表通过Products ID实现Join。关键字PERIOD FOR SYSTEM_TIME 是 SQL 2.11标准里的语法,意思是当前关联的Products是当前时刻的信息,关联之后不再更新信息。上图右侧展示的是维表Join物理执行的概念。我们可以根据Order去Products数据库里查询信息,最终Products维表返回关联信息。
核心功能如上所述,接下来主要聊优化。维表中,订单O1查询时是堵塞等待IO的状态,此时无论如何调优性能,吞吐量和CPU使用率都上不去,因此我们引入异步IO功能。
如上左半部分为未引入异步IO时的状态,如上右半部分为引入后,此时若发起A请求,不需等待IO就可立刻发起BCD查询请求,然后异步等待返回结果。返回ABCD以后再管理输出,极大地提高了整体性能。
如上,异步IO使用时与维表Join只有一行配置改动,对于用户来说,这个使用是非常简便的。
第二个优化是大数据中的常见场景——数据倾斜。如上为改进之前,红色聚合节点出现数据积压现象,而紫色节点相对较空。
如果持续一段时间,红色聚合节点就会被打满,从而变为热点,所有上游map节点就会反压,停止处理数据进入等待状态,而下游的紫色节点基本处于空闲状态。
我们引入Local-Global 聚合优化。左图是未优化拓扑图,右边是引入Local-Global优化后的图,我们在Map后引入Local Agg节点,Map与Local Agg是链在一起的一个线程,之间的数据传输没有任何网络开销。Local Agg可以将收到的数据按照 key进行预聚合,然后将结果按照 key分发给下游Global Agg进行汇总。
假如每个Map的 TPS 是每秒1万的数据量,全局就2个 key:红色和紫色。如果 Local Agg聚合的间隔是每秒钟一次,那么每个Local Agg能将1万条数据预聚合成最多2条(全局共2个 key)。那么Global Agg每秒钟最多收到只会三条消息,能有效降低Global Agg 的热点。优化后,我们对此进行性能测试,发现Local-Global 可以带来超过20倍的性能提升。因此,整个方案是十分有效的。
投稿邮箱:qinli@it168.com
合作微信:zhaoyuyingycq
IT168文库APP
专业的IT技术交流分享平台!扫码安装,与众多技术同好交流!
IT168文库|中国专业的IT文档分享平台,拥有百万活跃的IT技术精英!我们致力于有效帮助IT人士提升职业素养。
以上是关于伍翀 :大数据实时计算Flink SQL解密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