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框架的设计模式-"控制反转"

Posted levery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Gin框架的设计模式-"控制反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背景

最近的工作内容会涉及到很多项目的"code review",侧重发现"安全漏洞"。

阅读代码时有时感觉有点费劲,我想原因一方面是对项目使用的"语言、库、框架"不熟悉,另一方面可能是缺少"设计模式"的知识,导致读一些框架代码时总是感觉"数据流"有些绕,所以我想学下"设计模式"提高代码审计的效率。

本文分析gin框架[1]的Run方法,看看是否用到了什么设计模式。

分析

  • gin是什么?

    gin是go中非常流行的web框架,你可以在文档找到一个最小的例子跑起来感受一下,比如

    package main

    import "github.com/gin-gonic/gin"

    func main() 
     r := gin.Default()
     r.GET("/ping", func(c *gin.Context) 
      c.JSON(200, gin.H
       "message""pong"
      )
     )
     r.Run() // listen and serve on 0.0.0.0:8080 (for windows "localhost:8080")

  • 框架初始化

    其中gin框架的Run方法实现如下

    import (
     ...
     "net/http"
     ...
    )
    ...
    func (engine *Engine) Run(addr ...string) (err error) 
     ...
     err = http.ListenAndServe(address, engine) // 调用net/http包的ListenAndServe函数,同时把Engine对象注入
     return

    net/http包的ListenAndServe函数实现如下

    func ListenAndServe(addr string, handler Handler) error 
     server := &ServerAddr: addr, Handler: handler
     return server.ListenAndServe()  // 阻塞,等待请求

    根据这个函数调用关系可以知道,"gin框架初始化"时代码控制权从gin框架转移到net/http库

  • 当请求过来时的代码控制权是怎么样的?

    image

    从上图左侧的函数调用链可以看到:

    "处理请求"时代码控制权从`net/http库`转移到`gin框架`
    * `net/http库`和`gin框架`分层非常明显:后面的业务逻辑都是`gin框架`和业务代码处理,和`net/http库`无关

    net/http库gin框架之间是通过handler.ServeHTTP(rw, req)方法跳转的,这个handler.ServeHTTP是什么呢?

    hanler是一个接口类型,定义如下

    type Handler interface 
     ServeHTTP(ResponseWriter, *Request)

    gin框架的Engine实现了这个接口,所以最终调用的是"框架初始化"时"注入"的"Engine对象"的ServeHTTP方法。

    所以小结一下:

    * 框架初始化时,代码流程是 `gin` -> `net/http`
    * 请求过来时,代码流程是 `net/http` -> `gin`

    net/httpgin框架通过Handler接口通信:框架初始化时,ginnet/http注入"接口的具体实现";处理请求时,net/http调用"接口的具体实现"

    按照我的理解,这就是设计模式中的"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

  • "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是什么?

    "控制反转"就是代码控制权从业务代码"反转"到框架代码,对应到上面的场景,代码流程是从gin -> net/http -> gin

    "依赖注入"就是"依赖的对象"不从内部创建而是从外部传递进来。对应到上面的场景,net/http库ListenAndServe函数依赖Handler接口,这个接口的实现是gin框架传递进来的。

    那为什么需要"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呢?

  • 为什么net/http库要这么设计?

    通过接口通信的好处是"解耦":可以把接口理解成一种规范,net/http不关心"被调用者"是如何实现规范的。

    net/http库负责把tcp数据解析成http请求对象,扔给gin库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也想实现一个新的go web框架,就可以实现这个接口,来处理net/http库解析好的http请求对象。

  • 总结

  • net/http库gin框架的分层,是理解web框架的重要的点
  • 分析web框架时可以从两个场景入手:一方面是"框架初始化",另一方面是"请求处理"
  • "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可以实现"解耦",在框架设计时会用到
  • 因为我不确定"学习设计模式对看项目的代码效率提升"有多大帮助,所以我想问下读者们有啥见解,欢迎给我留言。

    参考资料
    [1]

    gin框架: https://github.com/gin-gonic/gin

    [2]

    19 | 理论五:控制反转、依赖反转、依赖注入,这三者有何区别和联系?: 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177444

    Gin框架

    快速入门

    运行这段代码并在浏览器中访问 http://localhost:8080

    package main
    
    import "github.com/gin-gonic/gin"
    
    func main() {
        r := gin.Default()
        r.GET("/ping", func(c *gin.Context) {
            c.JSON(200, gin.H{
                "message": "pong",
            })
        })
        r.Run() // listen and serve on 0.0.0.0:8080
    }
    

    以上是关于Gin框架的设计模式-"控制反转"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Gin框架

    [go]gin框架

    golang-gin框架参数解析

    Golnag Gin框架跨域问题

    spring学习总结一----控制反转与依赖注入

    Unity HTFramework框架(四十二)进阶篇使用依赖注入(控制反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