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视角来看 2022 年前端趋势
Posted 全栈修仙之路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上帝视角来看 2022 年前端趋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常年保持榜首位置,但是在 2021 年 Q4 被 Python 反超(很可能是因为分流了一部分人去使用 TypeScript),而 TypeScript 持续保持上涨态势,受到更多前端开发者的青睐,可以想象在未来 TypeScript 将大有可为。 还没有尝试过 vite 的小伙伴何不试试这款不需要做任何编译的神器,说不定它帮你省下的时间可以让你在午后悠闲的喝一杯咖啡
package-lock.json
文件后,二者的差距就很小了,也没有非用不可的场景,而它自带支持 Monorepo 的功能也很难说比 lerna 更好用。等进行数据可视化的显示也可以用可视化的手段去解释模型,辅助算法同学调参。最简单的一个应用前端同学肯定非常熟悉,我们来看下图:
目前提到人工智能,和前端密切相关的几个 JS
类库有:
tensorflow.js Node
的 tvnet
算法,可以提取视频中的稠密光流高性能计算:
大家可能发现一个问题,一般的 tensorflow
模型动辄几百兆,在前端怎么跑呢?这就不得不提到 MobileNet
,这是针对于移动端模型提出的神经网络架构,能极大地减少模型参数量,同理也能用到浏览器端上。
在较早的 2017 年,一篇关于图像转代码的 Pix2Code 论文掀起了业内激烈讨论的波澜,讲述如何从设计原型直接生成源代码。随后社区也不断涌现出基于此思想的类似 Screenshot2Code 的作品,2018 年微软 AI Lab 开源了草图转代码 工具 Sketch2Code,同年年底,设计稿智能生成前端代码的新秀 Yotako 也初露锋芒, 机器学习首次以不可小觑的姿态正式进入了前端开发者的视野。
Sketch2Code 架构
阿里的 imgcook 可以通过识别设计稿(Sketch / PSD /图片)智能生成 React、Vue、Flutter、小程序等不同种类的代码,并在同年双 11 大促中自动生成了 79.34% 的前端代码,智能生成代码不再只是一个线下实验产品,而是真正产生了价值。
imgcook 代码生成过程
目前 Imgcook 官网已有 31,913 位用户上传了 92,333 个页面,累计生成了 67,787,814 行代码,阿里双 11 代码可用率达 79%,数据比较可观,根据目前现状分析,imgcook 能力在营销活动页面生产方面表现更好。
2022 年随着低代码和图形化技术的逐步完善,2 者会相互完善和成就彼此。使用者通过 AI 实现页面的还原然后再通过低代码平台对页面进行调整,整个过程基本上不写什么代码就可以完成整个页面的搭建,搭建页面真的会变得特别简单。
多端跨平台解决方案的优劣。可以把 DevOps 理解为一个过程、方法与系统的总称。在业务的快速迭代持续交互过程中 DevOps 的作用十分明显。得益于其诱人的优势,DevOps 已经成为目前软件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根据 信通院携手华为云 DevCloud 发布中国 DevOps 现状调查报告(2021 年)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能力成熟度评估的关注程度持续上涨。调查还显示,63.64%的受访者对 DevOps 能力成熟度评估感兴趣,相比 2020 年增长近一成。所以 2022 年 DevOps 或许还是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微服务架构:微服务架构可以将一个应用分成需要更小的服务,这让整个开发过程具有很高的敏捷性和可拓展性 与 Kubernetes 相结合:Kubernetes 是一种开源容器编排系统,容器技术的日益普及是 DevOps 出现的因素之一。使用 Kubernetes DevOps,软件开发人员和运维团队可以快速实时地相互交换大量的应用程序,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DevSecOps( DevOps + Security ):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各个公司最重要的事情,所以肯定会被重视。如果安全能与 CI/CD 工具集成,能在开发阶段持续的监控和修复安全漏洞,那么会很大程度的提高交付的速度和质量 https://css-tricks.com/comparing-the-new-generation-of-build-tools/https://insights.stackoverflow.com/survey/2021#most-loved-dreaded-and-wanted-webframe-love-dread 探索低代码的未来.pdf: https://bytedance.feishu.cn/file/boxcnvKV03brRBnDRM3ZEElL3Kg 国内外低代码平台交流: https://github.com/taowen/awesome-lowcode 2021 中国低代码市场研究报告: https://pdf.dfcfw.com/pdf/H3_AP202108051508251387_1.pdf?1628205916000.pdf 小程序: 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ebook?action=get_post_info&docid=0000e82f924ca0bb00869a5de5ec0a) 底层框架: 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ebook?action=get_post_info&docid=0000e82f924ca0bb00869a5de5ec0a 同层渲染: 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community/develop/article/doc/000c4e433707c072c1793e56f5c813 Taro 对比原生: https://docs.taro.zone/blog/2020-04-27-taro-vs-jd#%E6%80%A7%E8%83%BD%E5%AF%B9%E6%AF%94 跨端框架横评对比: https://juejin.cn/post/6844904118901817351 Taro: https://docs.taro.zone/blog/2020-01-02-gmtc uniapp: https://v.qq.com/x/page/r0886mn8v6l.html 从上帝视角看进程调度
原文转自:从上帝视角看进程调度
进程调度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又都不太了解。
有所了解是因为这个概念被提到太多次,不太了解是因为总觉得不直观,浮于概念层。
今天我们从三个视角来看看进程调度究竟是怎么回事,启车了请扶好。
小贴士:本文讲述的是 linux-0.11 版本的进程调度机制,学习其骨干和框架,不要钻入细节。
1
滴答视角
滴答
计算机中有一个设备,叫定时器,准确说叫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这个定时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 CPU 发起一个中断信号。
在 linux-0.11 中,这个间隔时间被设置为 10 ms,也就是 100 Hz。
shedule.c
#define HZ 100
发起的中断叫时钟中断,其中断向量号被设置为了 0x20。
时钟中断
一切的源头,就源于这个每 10ms 产生的一次时钟中断。
当然如果没有操作系统的存在,这个 10ms 一次的时钟中断,就打了水漂,CPU 会收到这个时钟中断信号,但不会做出任何反应。
但很不幸,linux 提前设置好了中断向量表。
schedule.c
set_intr_gate(0x20, &timer_interrupt);
这样,当时钟中断,也就是 0x20 号中断来临时,CPU 会查找中断向量表中 0x20 处的函数地址,这个函数地址即中断处理函数,并跳转过去执行。
这个中断处理函数就是 timer_interrupt,是用汇编语言写的。
system_call.s
_timer_interrupt:
...
// 增加系统滴答数
incl _jiffies
...
// 调用函数 do_timer
call _do_timer
...
这个函数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将系统滴答数这个变量 jiffies 加一,一个是调用了另一个函数 do_timer。
sched.c
void do_timer(long cpl)
...
// 当前线程还有剩余时间片,直接返回
if ((--current->counter)>0) return;
// 若没有剩余时间片,调度
schedule();
do_timer 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上面这段代码,非常简单。
首先将当前进程的时间片 -1,然后判断:
如果时间片仍然大于零,则什么都不做直接返回。
如果时间片已经为零,则调用 schedule(),用脚去想也知道,这就是进行进程调度的主干。
进程的调度
void schedule(void)
int i, next, c;
struct task_struct ** p;
...
while (1)
c = -1;
next = 0;
i = NR_TASKS;
p = &task[NR_TASKS];
while (--i)
if (!*--p)
continue;
if ((*p)->state == TASK_RUNNING && (*p)->counter > c)
c = (*p)->counter, next = i;
if (c) break;
for(p = &LAST_TASK ; p > &FIRST_TASK ; --p)
if (*p)
(*p)->counter = ((*p)->counter >> 1) +
(*p)->priority;
switch_to(next);
别看一大坨,我做个不严谨的简化,你就懂了。
void schedule(void)
int next = get_max_counter_from_runnable();
refresh_all_thread_counter();
switch_to(next);
很简答,这个函数就做了三件事:
1. 拿到剩余时间片(counter的值)最大且在 runnable 状态(state = 0)的进程号 next。
2. 如果所有 runnable 进程时间片都为 0,则将所有进程(注意不仅仅是 runnable 的进程)的 counter 重新赋值(counter = counter/2 + priority),然后再次执行步骤 1。
3. 最后拿到了一个进程号 next,调用了 switch_to(next) 这个方法,就切换到了这个进程去执行了。
切换进程
看 switch_to 方法,是用内联汇编语句写的。
sched.h
#define switch_to(n) \\
struct long a,b; __tmp; \\
__asm__("cmpl %%ecx,_current\\n\\t" \\
"je 1f\\n\\t" \\
"movw %%dx,%1\\n\\t" \\
"xchgl %%ecx,_current\\n\\t" \\
"ljmp %0\\n\\t" \\
"cmpl %%ecx,_last_task_used_math\\n\\t" \\
"jne 1f\\n\\t" \\
"clts\\n" \\
"1:" \\
::"m" (*&__tmp.a),"m" (*&__tmp.b), \\
"d" (_TSS(n)),"c" ((long) task[n])); \\
这段话就是进程切换的最最最最底层的代码了,看不懂没关系,其实主要就干了两件事。
1. 通过 ljmp 跳转指令跳转到新进程的偏移地址处。
2. 将当前各个寄存器的值保存在当前进程的 TSS 中,并将新进程的 TSS 信息加载到各个寄存器。(这部分是执行 ljmp 指令的副作用,并且是由硬件实现的)
简单说,保存当前进程上下文,恢复下一个进程的上下文,跳过去!啥是上下文,就是他喵的一堆寄存器的值而已。
上图来源于《Linux内核完全注释V5.0》
至此,我们梳理完了一个进程切换的整条链路,先来回顾一下。
1. 罪魁祸首的,就是那个每 10ms 触发一次的定时器滴答。
2. 而这个滴答将会给 CPU 产生一个时钟中断信号。
3. 而这个中断信号会使 CPU 查找中断向量表,找到操作系统写好的一个时钟中断处理函数 do_timer。
4. do_timer 会首先将当前进程的 counter 变量 -1,如果 counter 此时仍然大于 0,则就此结束。
5. 但如果 counter = 0 了,就开始进行进程的调度。
6. 进程调度就是找到所有处于 RUNNABLE 状态的进程,并找到一个 counter 值最大的进程,把它丢进 switch_to 函数的入参里。
7. switch_to 这个终极函数,会保存当前进程上下文,恢复要跳转到的这个进程的上下文,同时使得 CPU 跳转到这个进程的偏移地址处。
8. 接着,这个进程就舒舒服服地运行了起来,等待着下一次滴答的来临。
行行行,给你画个图,瞧把你懒的。。
这就是滴答视角。
2
数据结构视角
上面我们从一次滴答开始,掀起了一阵波浪,走完了一个滴答的整个流程。
下面我们换个静态视角,看看数据结构。
一切承载进程相关的数据,其罪魁祸首来自于这个数据结构。
struct task_struct * task[64] = ;
没错,一个容量只有 64 大小的数组,数组中的元素是 task_struct 结构。
struct task_struct
long state;
long counter;
long priority;
struct tss_struct tss;
;
这里只取了我们需要关心的关键字段。
state 就是进程的状态,取值 linux 中有明确定义。
#define TASK_RUNNING 0
#define TASK_INTERRUPTIBLE 1
#define TASK_UNINTERRUPTIBLE 2
#define TASK_ZOMBIE 3
#define TASK_STOPPED 4
比如 state 取值不是 RUNNING 状态的,它就不会被进程调度。这在上面滴答视角的讲述中讲得很明白。
counter 和 priority 就是记录进程时间片的,counter 记录了剩余时间片,priority 表示优先级的意思,其实也就是为进程初始时间片分配一个值而已。这部分同样在上面的滴答视角的代码中,讲的很明白。
最后一个重要的结构就是 tss,它是个结构体,记录了进程上下文信息。
struct tss_struct
...
long eip;
long eflags;
long eax,ecx,edx,ebx;
long esp;
long ebp;
...
;
在讲滴答视角时我们也说了,我们老是说上下文上下文,究竟什么是上下文,其实就是这个结构体里的值,就是一堆寄存器的值而已。
同样在滴答视角的讲解中也提到了,进程切换的最核心一步,就是一个 ljmp 指令,该指令的副作用会将当前各个寄存器的值保存在当前进程的 TSS 中,并将新进程的 TSS 信息加载到各个寄存器,这就是上下文切换的本质。
所以我们看到,数据结构视角中所提到的数据,在滴答视角下都被用到了。
3
操作系统启动流程视角
当你按下了开机键,引导程序把内核从硬盘加载到内存,经过一番折腾后,开始执行系统初始化程序 init/main.c。
这部分的细节如果你很好奇,可以阅读我的自制操作系统系列文章的开头几篇。
好了,我们就从这 main.c 开启我们的旅程,当然,我们只关注进程相关的部分。
void main(void)
...
// 第一步:进程调度初始化
sched_init();
...
// 第二步:创建一个新进程并做些事
if (!fork())
init();
// 第三步:死循环,操作系统正式启动完毕
for(;;) pause();
第一步是 sched_init 进程调度初始化,初始化些啥呢?很简单,我挑主要的讲。
void sched_init(void)
// 初始化第一个进程的 tss
set_tss_desc(...);
// 将进程数组清零
for(i=1;i<64;i++)
task[i] = NULL;
...
// 设置始终中断(滴答)
set_intr_gate(0x20,&timer_interrupt);
...
其实就是为进程管理需要的数据结构做一些初始化工作,并设置好时钟中断,以便可以走滴答视角那个流程。
第二步与进程调度关系不大,与操作系统原理的关系很大,主要是最终执行到 shell 程序等待用户输入,暂时不讲。
第三步,for(;;) pause(),反映了操作系统的本质,即操作系统就是一个中断驱动的死循环代码。
这段代码就是个死循环,将操作系统怠速在这里。而通过各种中断,比如本讲所说的时钟中断完成进程调度,再比如键盘中断完成用户输入,并还可能通过 shell 进程解释命令而执行一个新的程序。
当没有任何进程需要运行时,也即 CPU 空闲时,操作系统会调度到这段代码来运行,承载这段代码的进程我们通常叫它 0 号进程,这部分的原理可以看码农的荒岛求生的一篇文章《CPU 空闲时在干嘛?》,讲的很明白,且形象。
这就是操作系统启动流程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就是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然后启动一个 shell 进程,并进入死循环的等待状态,这期间不断由时钟中断触发进程调度机制。
后记
以上,分别从滴答视角、数据结构视角、操作系统启动流程视角,来讲解来进程调度的细节。
所谓滴答视角,可以理解为常说的进程调度视角。所谓数据结构视角,可以理解为常说的进程管理视角。
但我更喜欢我起的这两个名字,尤其是滴答视角,好可爱有木有!
不过本文是以 linux 最早的版本 linux-0.11 为例,在后来的操作系统演进过程中,进程调度的细节也在不断添枝加叶,比如选出下一个要调度的进程不再是简单地比较时间片大小,比如进程实际发生切换的时机改到了系统调用返回前,再比如对页表切换的变化等等。
但整个骨架和流程都是一样的,也即你再去研究更为复杂的现代操作系统进程调度原理时,只要按照这三个视角去分析,总是可以把握主干。
以上是关于上帝视角来看 2022 年前端趋势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从上帝视角看进程调度
原文转自:从上帝视角看进程调度
进程调度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又都不太了解。
有所了解是因为这个概念被提到太多次,不太了解是因为总觉得不直观,浮于概念层。
今天我们从三个视角来看看进程调度究竟是怎么回事,启车了请扶好。
小贴士:本文讲述的是 linux-0.11 版本的进程调度机制,学习其骨干和框架,不要钻入细节。
1
滴答视角
滴答
计算机中有一个设备,叫定时器,准确说叫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这个定时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 CPU 发起一个中断信号。
在 linux-0.11 中,这个间隔时间被设置为 10 ms,也就是 100 Hz。
shedule.c
#define HZ 100
发起的中断叫时钟中断,其中断向量号被设置为了 0x20。
时钟中断
一切的源头,就源于这个每 10ms 产生的一次时钟中断。
当然如果没有操作系统的存在,这个 10ms 一次的时钟中断,就打了水漂,CPU 会收到这个时钟中断信号,但不会做出任何反应。
但很不幸,linux 提前设置好了中断向量表。
schedule.c
set_intr_gate(0x20, &timer_interrupt);
这样,当时钟中断,也就是 0x20 号中断来临时,CPU 会查找中断向量表中 0x20 处的函数地址,这个函数地址即中断处理函数,并跳转过去执行。
这个中断处理函数就是 timer_interrupt,是用汇编语言写的。
system_call.s
_timer_interrupt:
...
// 增加系统滴答数
incl _jiffies
...
// 调用函数 do_timer
call _do_timer
...
这个函数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将系统滴答数这个变量 jiffies 加一,一个是调用了另一个函数 do_timer。
sched.c
void do_timer(long cpl)
...
// 当前线程还有剩余时间片,直接返回
if ((--current->counter)>0) return;
// 若没有剩余时间片,调度
schedule();
do_timer 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上面这段代码,非常简单。
首先将当前进程的时间片 -1,然后判断:
如果时间片仍然大于零,则什么都不做直接返回。
如果时间片已经为零,则调用 schedule(),用脚去想也知道,这就是进行进程调度的主干。
进程的调度
void schedule(void)
int i, next, c;
struct task_struct ** p;
...
while (1)
c = -1;
next = 0;
i = NR_TASKS;
p = &task[NR_TASKS];
while (--i)
if (!*--p)
continue;
if ((*p)->state == TASK_RUNNING && (*p)->counter > c)
c = (*p)->counter, next = i;
if (c) break;
for(p = &LAST_TASK ; p > &FIRST_TASK ; --p)
if (*p)
(*p)->counter = ((*p)->counter >> 1) +
(*p)->priority;
switch_to(next);
别看一大坨,我做个不严谨的简化,你就懂了。
void schedule(void)
int next = get_max_counter_from_runnable();
refresh_all_thread_counter();
switch_to(next);
很简答,这个函数就做了三件事:
1. 拿到剩余时间片(counter的值)最大且在 runnable 状态(state = 0)的进程号 next。
2. 如果所有 runnable 进程时间片都为 0,则将所有进程(注意不仅仅是 runnable 的进程)的 counter 重新赋值(counter = counter/2 + priority),然后再次执行步骤 1。
3. 最后拿到了一个进程号 next,调用了 switch_to(next) 这个方法,就切换到了这个进程去执行了。
切换进程
看 switch_to 方法,是用内联汇编语句写的。
sched.h
#define switch_to(n) \\
struct long a,b; __tmp; \\
__asm__("cmpl %%ecx,_current\\n\\t" \\
"je 1f\\n\\t" \\
"movw %%dx,%1\\n\\t" \\
"xchgl %%ecx,_current\\n\\t" \\
"ljmp %0\\n\\t" \\
"cmpl %%ecx,_last_task_used_math\\n\\t" \\
"jne 1f\\n\\t" \\
"clts\\n" \\
"1:" \\
::"m" (*&__tmp.a),"m" (*&__tmp.b), \\
"d" (_TSS(n)),"c" ((long) task[n])); \\
这段话就是进程切换的最最最最底层的代码了,看不懂没关系,其实主要就干了两件事。
1. 通过 ljmp 跳转指令跳转到新进程的偏移地址处。
2. 将当前各个寄存器的值保存在当前进程的 TSS 中,并将新进程的 TSS 信息加载到各个寄存器。(这部分是执行 ljmp 指令的副作用,并且是由硬件实现的)
简单说,保存当前进程上下文,恢复下一个进程的上下文,跳过去!啥是上下文,就是他喵的一堆寄存器的值而已。
上图来源于《Linux内核完全注释V5.0》
至此,我们梳理完了一个进程切换的整条链路,先来回顾一下。
1. 罪魁祸首的,就是那个每 10ms 触发一次的定时器滴答。
2. 而这个滴答将会给 CPU 产生一个时钟中断信号。
3. 而这个中断信号会使 CPU 查找中断向量表,找到操作系统写好的一个时钟中断处理函数 do_timer。
4. do_timer 会首先将当前进程的 counter 变量 -1,如果 counter 此时仍然大于 0,则就此结束。
5. 但如果 counter = 0 了,就开始进行进程的调度。
6. 进程调度就是找到所有处于 RUNNABLE 状态的进程,并找到一个 counter 值最大的进程,把它丢进 switch_to 函数的入参里。
7. switch_to 这个终极函数,会保存当前进程上下文,恢复要跳转到的这个进程的上下文,同时使得 CPU 跳转到这个进程的偏移地址处。
8. 接着,这个进程就舒舒服服地运行了起来,等待着下一次滴答的来临。
行行行,给你画个图,瞧把你懒的。。
这就是滴答视角。
2
数据结构视角
上面我们从一次滴答开始,掀起了一阵波浪,走完了一个滴答的整个流程。
下面我们换个静态视角,看看数据结构。
一切承载进程相关的数据,其罪魁祸首来自于这个数据结构。
struct task_struct * task[64] = ;
没错,一个容量只有 64 大小的数组,数组中的元素是 task_struct 结构。
struct task_struct
long state;
long counter;
long priority;
struct tss_struct tss;
;
这里只取了我们需要关心的关键字段。
state 就是进程的状态,取值 linux 中有明确定义。
#define TASK_RUNNING 0
#define TASK_INTERRUPTIBLE 1
#define TASK_UNINTERRUPTIBLE 2
#define TASK_ZOMBIE 3
#define TASK_STOPPED 4
比如 state 取值不是 RUNNING 状态的,它就不会被进程调度。这在上面滴答视角的讲述中讲得很明白。
counter 和 priority 就是记录进程时间片的,counter 记录了剩余时间片,priority 表示优先级的意思,其实也就是为进程初始时间片分配一个值而已。这部分同样在上面的滴答视角的代码中,讲的很明白。
最后一个重要的结构就是 tss,它是个结构体,记录了进程上下文信息。
struct tss_struct
...
long eip;
long eflags;
long eax,ecx,edx,ebx;
long esp;
long ebp;
...
;
在讲滴答视角时我们也说了,我们老是说上下文上下文,究竟什么是上下文,其实就是这个结构体里的值,就是一堆寄存器的值而已。
同样在滴答视角的讲解中也提到了,进程切换的最核心一步,就是一个 ljmp 指令,该指令的副作用会将当前各个寄存器的值保存在当前进程的 TSS 中,并将新进程的 TSS 信息加载到各个寄存器,这就是上下文切换的本质。
所以我们看到,数据结构视角中所提到的数据,在滴答视角下都被用到了。
3
操作系统启动流程视角
当你按下了开机键,引导程序把内核从硬盘加载到内存,经过一番折腾后,开始执行系统初始化程序 init/main.c。
这部分的细节如果你很好奇,可以阅读我的自制操作系统系列文章的开头几篇。
好了,我们就从这 main.c 开启我们的旅程,当然,我们只关注进程相关的部分。
void main(void)
...
// 第一步:进程调度初始化
sched_init();
...
// 第二步:创建一个新进程并做些事
if (!fork())
init();
// 第三步:死循环,操作系统正式启动完毕
for(;;) pause();
第一步是 sched_init 进程调度初始化,初始化些啥呢?很简单,我挑主要的讲。
void sched_init(void)
// 初始化第一个进程的 tss
set_tss_desc(...);
// 将进程数组清零
for(i=1;i<64;i++)
task[i] = NULL;
...
// 设置始终中断(滴答)
set_intr_gate(0x20,&timer_interrupt);
...
其实就是为进程管理需要的数据结构做一些初始化工作,并设置好时钟中断,以便可以走滴答视角那个流程。
第二步与进程调度关系不大,与操作系统原理的关系很大,主要是最终执行到 shell 程序等待用户输入,暂时不讲。
第三步,for(;;) pause(),反映了操作系统的本质,即操作系统就是一个中断驱动的死循环代码。
这段代码就是个死循环,将操作系统怠速在这里。而通过各种中断,比如本讲所说的时钟中断完成进程调度,再比如键盘中断完成用户输入,并还可能通过 shell 进程解释命令而执行一个新的程序。
当没有任何进程需要运行时,也即 CPU 空闲时,操作系统会调度到这段代码来运行,承载这段代码的进程我们通常叫它 0 号进程,这部分的原理可以看码农的荒岛求生的一篇文章《CPU 空闲时在干嘛?》,讲的很明白,且形象。
这就是操作系统启动流程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就是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然后启动一个 shell 进程,并进入死循环的等待状态,这期间不断由时钟中断触发进程调度机制。
后记
以上,分别从滴答视角、数据结构视角、操作系统启动流程视角,来讲解来进程调度的细节。
所谓滴答视角,可以理解为常说的进程调度视角。所谓数据结构视角,可以理解为常说的进程管理视角。
但我更喜欢我起的这两个名字,尤其是滴答视角,好可爱有木有!
不过本文是以 linux 最早的版本 linux-0.11 为例,在后来的操作系统演进过程中,进程调度的细节也在不断添枝加叶,比如选出下一个要调度的进程不再是简单地比较时间片大小,比如进程实际发生切换的时机改到了系统调用返回前,再比如对页表切换的变化等等。
但整个骨架和流程都是一样的,也即你再去研究更为复杂的现代操作系统进程调度原理时,只要按照这三个视角去分析,总是可以把握主干。
以上是关于上帝视角来看 2022 年前端趋势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