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高堂难入?那就让KubeSphere陪你走
Posted 观科技HIGHTECH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云原生高堂难入?那就让KubeSphere陪你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开发圈里,程序猿们都信奉一句至理名言——不要重新发明轮子。但事实上,颠覆性的新技术一旦出现,重新发明轮子的事总是历史性地在重演。比如Java诞生之时,正是将之前包括C、C++等在内的语言写出来的应用程序重写一遍,从而成为当前最为流行的编程语言之一。在云计算时代,云原生技术又在重演Java的历史。
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利用云的能力?避免厂商锁定又能降低成本?云原生已经被广泛证实是最佳路径。而容器和Kubernetes正是云原生体系里的基石。因此,以Kubernetes为代表的开源项目已呈燎原之势。Kubernetes在云计算社区中的使用率从2018年的58%上升到2019年的78%。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价值来自参与Kubernetes社区的个人和组织的努力。
青云QingCloud应用和容器平台研发总监周小四,于2018年开始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容器平台KubeSphere,并投入专属团队经营KubeSphere社区。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KubeSphere用户量急剧上升。社区下载使用KubeSphere的用户比例已达40%,从试用体验用户到支持用户转化率高达60%以上,目前在国内的用户已达上万个。
2019年,AWS中国区业务负责人主动找到周小四,希望合作,对方坦言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发现KubeSphere是最满足国内用户交互习惯和使用习惯的容器平台。
如此高的转化率以及越来越多合作伙伴,基至是巨头公司的强烈合作意向,让周小四意识到KubeSphere算是站稳了脚跟。在周小四看来,KubeSphere是经过周密设计的,最吻合用户的交互习惯、使用习惯的开源容器平台,并走出了与当前市场同样是基于Kubernetes的另两大主流容器平台不同的设计路线,那就是重视交互体验并且做到“开箱即用”,也就是替开发者和用户把KubeSphere后端的技术障碍屏蔽掉。
“我们还投入了专门的团队来运营KubeSphere社区,如今看来,社区对我们来说就是无价之宝。KubeSphere之所以能够成为最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平台,就是因为我们的研发团队和社区用户形成了‘水与鱼’的关系,交融在一起,他们促进我们发展,我们为他们提供服务。KubeSphere 能够从 1.0 公测版本快速发展和迭代至 3.0 多集群版本,得益于我们和社区用户对开源的共同贡献。”周小四由衷地发出感叹。
新增了“多集群管理”等功能的KubeSphere 3.0,可以说是 KubeSphere 社区最重要的里程碑。在新版本发布的两个多月内,就受到了来自合作伙伴、用户、贡献者等多方面的高度认可。其中就包括KubeSphere 上架 AWS Quick Start,深度集成 Amazon EKS,还与Cisco、Intel 等国际巨头厂商发布了联合解决方案。
更让周小四惊喜的是,在过去半年内,KubeSphere海外用户比例甚至达到58%,首次超过了国内用户。“如果2020年是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的话,2021年我们将要实现从1到10的增长,海外市场的布局必不可少。”
在周小四的规划中,KubeSphere 下一个版本将会采用可插拔的、开放式的架构。也就是说用户在开发应用时,可以保持原有的开发形式不变。最终用户体验到的将是一个完整的KubeSphere Native服务,而不是离散的、割裂的服务。
这将会是深受广大ISV欢迎的开发方式,因为ISV不需要投入资金去定制化KubeSphere,也不会脱离他的上游社区,并且可以完全利用KubeSphere自身的能力做成本地服务交付给用户。当越来越多的ISV有能力提供KubeSphere Native服务时,一个巨大的生态就会形成。
KubeSphere的迅速发展除了社区的力量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力量就是数字化转型大潮对云原生的推动。周小四总结的云原生的四大推力,也正是KubeSphere要解决的四大核心问题:
第一,在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化的冲击之下,企业面对的用户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碎片化,企业应用上线、迭代速度加快,所以企业希望应用功能、服务都能快速交付给用户。然而传统的集中式架构、开发模式难以适应这种趋势,企业需要摒弃原有的技术堆栈拥抱云,要把应用全部放到云原生的平台上,用相对标准的流程把开发、测试、发布流程管理起来。比如:能够在异构环境里面运行分布式应用、支持异构环境的统一管理,让应用更加灵活地部署在多个不同的节点上面,建立自身的DevOps流程,去支撑创新的应用、互联网化的应用。
第二,经过这几年发展,包括容器技术、微服务技术、分布式应用架构技术、5G技术,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对云的访问、连接,使得企业更加愿意把应用迁移到云上,通过云原生技术让应用发挥云的弹性、标准化交付、高容错、高并发处理等特性,加快应用开发、持续迭代。
第三,对云原生最强烈的需求方是ISV。ISV开发的应用要交付给不同的客户,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他们发现不同的客户部署的云平台不一样,所以要适配很多云平台。此时,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同构平台,能够解决异构资源池问题,解决标准化安装、部署、运维问题。
第四,从国家政策层面,新基建的推进带动云原生技术需求增长飞速。以工业互联网为例,底层建设涉及平台、网络、安全等,上层是工业App。在开发过程中,要面对大量场景和大量开发者,怎么解决如此之多的开发平台的适配问题?那一定是希望所有的开发者能够共享同一个开放、标准、开源的平台。
得用户者得天下,KubeSphere在设计之初,就明确了KubeSphere不是青云QingCloud的,而是社区的。云原生应用是一个重构的过程,所以做大云原生生态,最终也必将会把重构过程中的需求反馈到KubeSphere上来,从而服务更多的用户。
以上是关于云原生高堂难入?那就让KubeSphere陪你走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云原生专题-61]:Kubesphere云治理-安装-可插拔组件的安装
云原生 Meetup | KubeSphere & Friends上海站分享大会讲座资料整理
云原生Meetup:基于 WeDataSphere Prophecis 与 KubeSphere 构建云原生机器学习平台
[云原生专题-48]:Kubesphere云治理-操作-多租户概念概述
KubeSphere and Friends 2020 落幕 与开源社区伙伴零距离全方位解读云原生
KubeSphere 社区开源负载均衡器 Porter 进入 CNCF 云原生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