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nk流量控制与反压机制完全总结
Posted Flink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Flink流量控制与反压机制完全总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言
笔者最近回顾自己对Flink技术栈细节的理解,发现对Flink的网络栈、流控与反压这一套机制存在比较大的盲区。虽然平时多次处理过作业反压的问题,但是不完全理解背后的实现显然说不过去。于是专门写一篇总结,站在大佬们的肩膀上彻底搞清楚Flink是怎么做流控与处理反压的。
Flink网络传输的数据流向
Flink网络传输的数据流向如下图所示。
Sender在发送数据时,首先写入TaskManager内部的网络缓存,利用Netty进行传输——将待发送的数据存入Netty的ChannelOutboundBuffer,再经由Socket的发送缓存发送出去。Receiver在接收数据时是反过来的,同样要经过3层缓存,即Socket接收缓存→Netty ChannelInboundBuffer→TaskManager网络缓存。要实现流量控制,就是在上面的流程上做文章。
Flink的反压传播
反压(back pressure)就是流式系统中关于处理能力的动态反馈机制,并且是从下游到上游的反馈。下图示出数据流在Flink TaskManager之间流动的逻辑。可见,一旦因为下游处理能力不足而出现反压,反压信号的传播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下游TaskManager的输入端(InputGate)传播到直接上游TaskManager的输出端(ResultPartition);二是在TaskManager内部从输出端传播到输入端。当然,我们要重点考虑的是跨TaskManager的反压传播,因为它的链路比较长(参考上一节的数据流向图),更有可能成为瓶颈。
下面先来介绍旧版本中的流控和反压机制。
Flink 1.5之前:基于TCP的流控和反压 在1.5版本之前,Flink并没有特别地去实现自己的流控机制,而是在传输层直接依靠TCP协议自身具备的滑动窗口机制(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必讲)。下面通过实例来复习TCP滑动窗口是如何实现流控的。
初始情况如下图所示。Sender每单位时间发送3个包,发送窗口初始大小为3;Receiver每单位时间接收1个包,接收窗口初始大小为5(与接收缓存的大小相同)。
Sender发送1~3三个包,Receiver接收到之后将它们放入缓存。
Receiver消费一个包,接收窗口向前滑动一格,并告知Sender ACK=4(表示可以从第4个包开始发送),以及Window=3(表示接收窗口当前的空余量为3)。
Sender接收到ACK消息后发送4~6三个包,Receiver接收到之后将它们放入缓存。
Receiver消费一个包,接收窗口向前滑动一格,并告知Sender ACK=7(表示可以从第7个包开始发送),以及Window=1(表示接收窗口当前的空余量为1)。Sender接收到ACK消息之后,发现Receiver只能再接收1个包了,就将发送窗口的大小调整为1并发送包7,达到了限流的目的。
接着这个流程分析下去,可以得知Sender最终会无法发送数据(因为Receiver报告Window=0),直到Receiver消费掉缓存中的数据才能继续发送。同时Sender还会定时向Receiver发送ZeroWindowProbe探测消息,保证Receiver能够及时将消费能力报告给Sender。
接下来用实例介绍反压流程。
如图所示,Sender发送速度与Receiver接收速度的比是2:1,起初是可以正常发送与接收的。
一段时间过后,Receiver端InputChannel本身的缓存被耗尽,因此会向本地缓存池LocalBufferPool申请新的缓存。
一段时间过后,LocalBufferPool的可用额度会被耗尽,因此会向网络缓存池NetworkBufferPool申请新的缓存。
随着数据不断积压,NetworkBufferPool的额度也会被耗尽,此时没有空间再接收新的数据,Netty的auto read会被关闭,不再从Socket缓存读取数据。
Socket缓存耗尽后,Receiver报告Window=0(参见上文的滑动窗口),Sender的Socket就会停止发送数据。
Sender端的Socket缓存积压,导致Netty无法再发送数据。
待发送的数据都积压在Sender的ChannelOutboundBuffer中,当数据量超过Netty的high watermark之后,Channel被置为不可写,ResultSubPartition也就不再向Netty写数据。
Sender端的ResultSubPartition缓存满了之后,就会像Receiver端的InputChannel一样,不断地向LocalBufferPool和NetworkBufferPool申请新的缓存,直到缓存全部耗尽,RecordWriter不能再写数据。
这样,我们就实现了反压向上游TaskManager的传递。
Flink 1.5之后:基于Credit的流控和反压
基于TCP的流控和反压方案有两大缺点:
只要TaskManager执行的一个Task触发反压,该TaskManager与上游TaskManager的Socket就不能再传输数据,从而影响到所有其他正常的Task,以及Checkpoint Barrier的流动,可能造成作业雪崩;
反压的传播链路太长,且需要耗尽所有网络缓存之后才能有效触发,延迟比较大。
Flink 1.5+版本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引入了基于Credit的流控和反压机制。它本质上是将TCP的流控机制从传输层提升到了应用层——即ResultPartition和InputGate的层级,从而避免在传输层造成阻塞。具体来讲:
Sender端的ResultSubPartition会统计累积的消息量(以缓存个数计),以backlog size的形式通知到Receiver端的InputChannel;
Receiver端InputChannel会计算有多少空间能够接收消息(同样以缓存个数计),以credit的形式通知到Sender端的ResultSubPartition。
也就是说,Sender和Receiver通过互相告知对方自己的处理能力的方式来精准地进行流控(注意backlog size和credit也是要通过传输层的,不是直接交换的)。接下来仍然通过实例来说明基于Credit的流控和反压流程。
仍然是Sender发送速度与Receiver接收速度的比是2:1的情景。Sender端的ResultSubPartition积压了2个缓存的数据,因此会将该批次要发送的数据与backlog size = 2一同发往Receiver。Receiver收到当前批数据和backlog size之后,会计算InputChannel是否有足够的缓存来接收下一批数据,如果不够,则会去LocalBufferPool/NetworkBufferPool申请缓存,并将credit = 3通知到上游的ResultSubPartition,表示自己能够接收3个缓存的消息。
随着Receiver端的数据不断积压,网络缓存最终被耗尽,因此会反馈给上游credit = 0(相当于TCP滑动窗口中的window = 0),Sender端ResultPartition到Netty的链路会被阻断。按照上一节所述的流程,Sender端的网络缓存会被更快地耗尽,RecordWriter不能再写数据,从而达到反压的效果。
由上可知,反压信号在TaskManager之间不需要再通过传输层随着数据向上反馈,大大降低了反压的延迟。并且也不会因为一个Task反压而阻塞整个Socket链路,能够相当精确地在Task粒度控制流量,不仅轻量级,而且高效。
文章不错?点个【在看】吧! 以上是关于Flink流量控制与反压机制完全总结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Flink从入门到精通100篇(二十二)- Flink应用实战案例:如何实现网络流控与反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