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女程序员,我成了国内唯一的 GitHub Star”
Posted 程序员的店小二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作为女程序员,我成了国内唯一的 GitHub Star”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转载自 开眼Eyepetizer
2020 年,全球最大的开源社区 GitHub 将 Star Awards 颁给了一位中国女性程序员,羡辙。她也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一个获得该奖项的程序员。
在自己的网站 zhangwenli.com 上,羡辙介绍了一些自己做的开源项目,其中「口红可视化」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这是一个把各种品牌的口红,按照色号进行排列的色谱。
它具体有什么作用,好像谁也说不清楚。就连这个项目的灵感,也是羡辙在逛街的时候临时想到的。「我看着一排排口红摆在柜台上,觉得这很适合可视化。」
那个时候送女朋友口红在男生间很流行。但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既然都是红色,为什么需要买这么多?「口红可视化」把这个当成了「梗」,最后还有了一个名字:为什么你的女神总是缺一支口红?
这不是羡辙的第一个可视化项目。大学的时候,因为很喜欢庄子和道家,她就把八卦做成了一个动态展示网页「变卦」,只需要拿鼠标在一条条爻上点击,就能看到对应的卦象和解释。
2019 年,因为喜欢字体设计,她还做了 App「2019 字体日历」,每一张日历卡片上都用不同的字体来标名日期,旁边还附带着设计相关的知识。
打开羡辙的个人网站,你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东西:七夕音频可视化、各种旭日图、水球图,甚至还有自己的线上婚礼。
你可以扫描二维码,从百合、玫瑰、铃兰、绣球中选择一种作为礼物,然后像捏脸游戏一样,捏出自己,和新婚夫妇合影。
现实中的婚礼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在线上,它却可以无限循环,这是属于程序员的可爱和浪漫主义。
没什么功利性的目的,出于兴趣,想到了,就立刻去执行。在博客上,羡辙把这样的做事风格归因于学生时代养成的习惯。
羡辙有点像是家长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初中开学,她全班唯一一个提前准备,主动上台自我介绍,后来因为这个,加上成绩优秀,还实现了当学生干部的愿望;高中的时候,虽然学习压力巨大,但是依然参加学生电视台社团,自己写稿子、出镜、剪辑。大学之所以选软件工程专业,也只是因为计算机课成绩不错,再加上凭直觉相信周围人的推荐。尽管那个时候程序员群体的男女比例停留在8:2,极客精神也大多被用来形容男性。
大学里加入 Intel 举办的「试点班」,布置下来的作业是一个可视化题目。当时羡辙只学到了 C++,还没有可视化的经验,她就自己打印了几十页资料从头开始看。
后来在交作业的十几个人里面,只有羡辙一个女生,也只有她完成了全部的要求,还额外增加了几个功能。这是身边人开始叫她大神的开始。刚进大学的时候,羡辙不认为自己在编程方面有什么优势,但在「试点班」的几次答辩后,她开始觉得“说不定真的可以变成一个大神。”
研究生选择方向时,她选择了数字艺术媒体实验室。“我喜欢看得见的东西,这会让我更有成就感。”从这开始,可视化成了羡辙程序员生涯中的重要部分。
前段时间,羡辙又上线了一个开发了近两年的读书 App。因为读书成了习惯,但是各种碎片化的读书笔记又会散落在各个平台。出于整理的需要,她做出了这款可以用来跨平台整合笔记的应用程序。
出于想要解决自己的需要,最后做出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羡辙一直在做着这些很酷的尝试。
开发程序、读书、写作,每年学几样新的兴趣爱好,羡辙现在的生活和大部分人没什么差异,她也不怎么喜欢强调「女性程序员」这个名词。但是,在她开始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分享作品时,这个行业里存在的刻板印象,她还是可以切身感受到。
有人会说这些作品看起来“从女性视角出发”、“女生做的东西就是会比较好看”,甚至还有人忽略作品,直接说“小姐姐,好好看”。虽然也是在称赞,但是每一句话的背后还是有一种性别标签的意味。
前一段时间,羡辙写了一篇关于反对歧视女程序员的文章。让她写下这篇文章的,是不久前举办的一场女性科技从业者分享大会,会后有人在知乎上直接写:码农这个行业尤其不适合女生。简单说,就是女性程序员不如男性的意思。
“这类声音的比例可能只有 1%,但是当 99% 的人保持沉默的时候,这 1 % 的声音就会显得特别大。”羡辙不想做这 99% 的人,尽管在说服本来就抱有偏见的人时会感到深深的无力感,“我想先去影响我身边的人,我身边的朋友,尽管力量有限,但我们还是得要去做这件事情。”
这样的女性程序员并不只有一个,她身边的女性同事也不在少数,但是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里,科技行业、程序员还是一个男性占绝对优势的领域。
但和之前比较,这个优势已经在悄然变化着。2020 年,一份「中国女性程序员职场力大数据报告」出现在了网上。在 2018 到 2020 年三年时间里,女性程序员的增长比例将近 70 %。也就是说,已经有更多女性加入到科技行业中,程序员领域已经不再是男性专属了。
调查还同样排列出女性程序员所面临的职业生涯问题,如果不看性别,会发现其实男女根本没有差别。
在采访中,羡辙也说到了这一点,“想要进入科技行业的女生应该优先考虑自信、兴趣,而不再是性别问题。”
在博客和公众号里,羡辙有时候也会看到其他女性程序员留言说自己受到了鼓励。这样的反馈是值得让人高兴的,尤其是当她们拿出作品,然后再去向外拓展和辐射影响力的时候。
如果这些还不够有说服力,那么回顾计算机领域的历史,也会发现女性发挥的作用无法忽视。甚至「第一位给计算机写程序」的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的女儿 Ada Lovelance。一个看起来像是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可以和计算机产生联系,还是会让人产生时空错乱感。
同样让人很意外的是,BASIC 语言的发明者之一,是 Mary Kenneth Keller 修女。她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人,1950 年代,她上的达特茅斯大学还是一个仅限男性的机构,但这也并没有阻止她合作开发出 BASIC 和DTSS 两个重要系统。
有着这种先驱式身份的,还有张绮霞,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地面跟踪,主要程序就是出自于她。「实用程序设计」作为中国人的第一册软件出版物,也是由她编写的。
即使是男性受众群体最多的游戏产业,也有 Jade Raymond 这一类女性的存在。在离开索尼、模拟人生之后,她创办了育碧多伦多,并以制作人的身份制造出「刺客信条」。
很多女性程序员都会成立大大小小的协会,用来帮助行业里的女性。会编程的模特 Karlie Kloss 就成立了「KodewithKarlie」奖学金,每年都会让 21 名美国女生参加为期两周的编程训练营。曾经红过一段时间的游戏「Tampon Run」,就是由两个参加「Girls Who Code」的女生合作制作的。
这些科技行业的女性角色、训练营、互助会,吸引了更多女性想要成为程序员。00 后女生学习 IT 课程的人数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占比最高,这个调查结果应该就是最直观的结果之一。未来再带着性别标签和偏见去讨论女程序员,或许真的会变得无法想象吧。
与其说打性别牌,不如说,羡辙,以及很多女性科技人员是在起到一种激励作用。就像羡辙在获得 GitHub Star Awards 时在社交媒体上说,这个奖项应该与所有女程序员们分享。
以上是关于“作为女程序员,我成了国内唯一的 GitHub Star”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