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原生理念与云原生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落地实践云原生技术,这对不同岗位的技术从业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管是对 IT 主管还是对一线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来说,从业务逻辑到技术选型,整个技术栈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更好地迎接云原生时代的到来,大家有必要深入了解云原生落地实践对不同岗位的影响。
CXO 和 IT 主管
很多企业对技术类 CXO(包括 CTO、CIO、CISO、CDO等,本文均称为 CXO)和技术主管这些技术领导者的能力要求是全面而严苛的,技术领导者不仅要能够兼顾技术管理的各个方面,还要以维持公司业务为核心职责。因此,CXO 和 IT 技术主管既要拥有宽广的技术视野、出色的技术判断力甚至高层架构设计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产品意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
作为企业的 CXO 和 IT / 研发主管,这些高层角色首先必须意识到:云原生是云计算发展的必然趋势,云原生重塑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技术平台,云原生架构是构建现代化企业应用的基础技术架构。无论是对于互联网应用、企业交易类应用、大数据应用,还是对于人工智能类型的负载等来说,云原生架构都非常重要。
其次,对于技术管理者特别关注的问题,比如开源开放、国产化等,CXO 和 IT 主管需要看到,大多数云原生相关技术和标准来源于各主流开源基金会的项目,这些技术和标准构成了开源开放的技术体系。各大云供应商推出的云原生服务也都兼容了相应的技术和标准。开源的云原生技术和产品非常符合企业客户“无厂商锁定”的诉求,当更换云服务提供商(Cloud Service Provider,CSP)或独立软件提供(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ISV)时,企业不用担心会出现技术上无法切换或者迁移成本太高的问题。国产化日益成为国家和企业的刚需。企业需要选择符合国产化标准的云原生产品,包括云原生产品的自主可控能力、贡献的源代码(通常体现在运维、API、组件扩展等方面)、国产化服务器支持等。同时,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也为企业提供了相关评测,以帮助企业选择符合国产化标准的商业化产品。
内部环境
在企业内部,CXO 和 IT 主管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利用云原生技术推动企业的技术升级,并实现技术和业务价值。
首先,在战略和组织层面,利用 ACNA(Alibaba Cloud Native Archite-cting)架构设计方法评估和制定企业的云原生战略和实施路径,并使之成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以帮助和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此外,云原生战略与企业中台战略一样,不仅是对技术的一次全面升级,也是对企业 IT 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的升级。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以阿里巴巴为例,其不仅早在 10 年前就启动了云原生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2020 年云栖大会期间关于成立“阿里巴巴云原生技术委员会”的消息,更是让外界看到集团推动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全面云原生化的决心。
1. 技术栈 从前端到后端的整个技术栈开发人员都将因为采用云原生技术而获益:开发环境逐步从本地 IDE 变成云端 IDE ,并在 IDE 中预集成云服务(比如,使用 Cloud Toolk it,在 IDE 中实现应用部署),使整个代码的编写和调试效率更高;服务于前端的后端(Backend for Frontend) 层因为采用 Serverless 架构和大量的 PaaS 云服务而简化技术栈, 使开发人员从后端运维中解放出来;后端研发人员需要关注会大量用到的技术,比如容器、微服务、Serverless、Service Mesh、PaaS 云服务等。
6. 学习场景 云平台是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最先进和最新的 IT 技术、理念都会在云平台上有所体现。这些新技术背后的开源项目以及围绕开源项目的大会、聚会、讨论区、技术博客等,是广大技术人员学习和提升技能的绝佳场所。此外,云计算相关的技术媒体往往会提供大量云原生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解决方案,开发人员通过学习可以拓宽视野,提升技术能力。(这些技术媒体通常会提供在线文档、直播、视频录像、技术文章、博客等资源。)
3. 云交付和云集成 云计算为软件提供了一个新的运行场所,以及一种新的交付形式。同时,云计算也是一个软件交付的 POC(Proof of Concept,验证性测试)场所。软件与云的集成成为一种新的软件集成模式,形成了新的 CSI(Cloud System Integration,云集成商)。系统先与部署在公有云中的软件进行小范围集成,然后通过云原生交付工具将公有云中的环境一键式地复制到私有云环境中。这在简化集成复杂性的同时,降低了集成和交付的成本。
数据库管理员(Data Base Administrator,DBA)在传统商业数据库和开源数据库产品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是保证整个软件系统稳定性的关键一环。云原生技术和产品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了数据库管理员。他们的工作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关注重点从底层系统建设逐步转向业务系统架构设计、从基础稳定性逐步转向业务结构优化、从如何用好数据库软件逐步转向如何用好云原生产品体系等。与此同时,企业对于运维对象、运维平台、技术能力的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 运维对象 随着云原生架构的不断演进,曾经遥不可及的 DaaS(Database as a Service,数据库即服务)已成为现实。云数据库提供了开箱即用的 PaaS 化服务,并通过云原生资源池化技术提供了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等丰富的云原生数据库产品。这使得数据库管理员的运维 对象从主机、网络、数据库转变为数据库服务。数据库管理员不再需要关注从 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到主机资源的交付。这些基础服务都会由云平台完成。云平台将发挥供应链的规模化效益和虚拟化技术,提供远低于自建 IDC 成本的优质服务。在云计算时代,数据库管理员借助云计算的 IaaS 化服务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卸下了基础资源运维的工作负担,从而可以有更多精力关注数据库服务对业务的支撑能力,将运维对象的重心转向数据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