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 Redis----- 持久化
Posted chenssy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死磕 Redis----- 持久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原文:https://www.topjava.cn/category/1391389927996002304 『chenssy』
我们知道 Redis 的数据全部都存储在内存中,如果 Redis 服务器突然宕机,则会导致数据全部丢失,所以必须要有一种机制来保证 Redis 的数据不丢失或者丢失很少一部分,这种机制就是 Redis 的持久化机制。
Redis 的持久化则是将内存中的数据持久备份到硬盘中,在服务重启时可以恢复。Redis 目前提供了两种持久化方式:
- RDB,即 Redis DataBase:把 Redis 服务器中内存的数据保存到一个 dump 文件中,数据的集合
- AOF,即 Append-only file:把所有对 Redis 服务器进行修改的命令保存到一个 aof 文件中,命令的集合
下面就这两种方式来做详细说明。
RDB
RDB,即 Redis 的内存快照,它是在某一个时间点将 Redis 的内存数据全量写入一个临时文件,当写入完成后,用该临时文件替换上一次持久化生成的文件,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持久化过程。
RDB 相关配置
#dbfilename:持久化数据存储在本地的文件
dbfilename dump.rdb
#dir:持久化数据存储在本地的路径,如果是在/redis/src下启动的redis-cli,则数据会存储在当前src目录下
dir ./
##snapshot触发的时机,save <seconds> <changes>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根据系统变更操作密集程度来认真评估这个值
##可以通过 “save “””来关闭snapshot功能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当snapshot时出现错误无法继续时,是否阻塞客户端“变更操作”,“错误”可能因为磁盘已满/磁盘故障/OS级别异常等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是否启用rdb文件压缩,默认为“yes”,压缩往往意味着“额外的cpu消耗”,同时也意味这较小的文件尺寸以及较短的网络传输时间
rdbcompression yes
触发过程
RDB 持久化触发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其中手动方式有两种:save 命令和 bgsave 命令。
- save 命令:阻塞 Redis 服务,直到整个 RDB 持久化完成。我们知道 RDB 是全量持久化,如果内存的数据量大,则造成长时间的阻塞,这样势必会影响业务。所以一般不推荐采用这种方式。
- bgsave 命令:该模式下的 RDB 持久化由子进程完成.Redis 进程接收到该命令后,会 fork 操作创建一个子进程,持久化过程有子进程完成。Redis 服务阻塞只会发生在 fork 阶段,而且该阶段时间过程一般都会很短。其流程如下:
- 客户端发送 bgsave 命令,Redis 进程首先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其他子进程在执行操作,如 RDB 或者 AOF 子进程,如果有,则立刻返回,否则执行 2。
- Redis 父进程执行 fork 操作创建子进程,在 fork 操作过程中父进程会阻塞。
- Redis 父进程 fork 操作完成后,bgsave 命令返回
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
信息并不再阻塞 Redis 父进程,可以继续响应其他命令了。 - fork 的子进程则根据 Redis 父进程的内存数据生成 RDB 文件,完成后替换原有的 RDB 文件。同时,发送信号给 Redis 父进程表示 RDB 操作已完成,父进程则更新统计信息。
下面我们简单演示下,bgsave 命令过程
我们先看系统中原有的 rdb 文件(在 src 目录下,文件名为 dump.rdb),如下图:
先 set todo test_bgsave
,然后执行 bgsave 命令,如下:
再次查看 dump.rdb 文件内容,如下:
大家会发现该文件内容比第一次看的文件内容多了一个 “todo test_bgsave”,这就证明 bgsave 生成 RDB 文件成功。
在生成 RDB 文件过程中,会打印相关的 Redis 日志,如下:
我们不能总是通过 bgsave 命令来手动触发 RDB 持久化吧,否则这得多累人啊,而且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啊,所以就有了自动触发的方式:save m n
save m n
该方式在 redis.conf 中进行了说明,m 表示“间隔时间”,n 表示 “变更次数”,只有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才会触发,否则“变更次数”会被继续累加到下一个“间隔时间”上。同时,该方式也不会阻塞。这个可以认为是 bgsave 的自动触发过程。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这个表示更改了 1 个 key 时间隔 900s 进行持久化存储,更改了 10 个 key 时间间隔 300s 进行持久化存储,更改了 10000 个 key 时间间隔 60s 进行持久化存储。触发写入的 Redis 的日志如下
RDB 数据恢复
RDB 文件的载入工作是在服务器启动时自动加载的,如果在 Redis 服务器中没有设置 AOF ,那么 Redis 服务器在启动是就会检测 RDB 文件(redis-check-rdb 命令),并自动载入。在载入期间,Redis 服务器会一直处于阻塞状态,直到完成为止。如果载入的 RDB 文件损坏了,则会载入失败,Redis 服务会启动失败,我们可以通过 redis-check-rdb
来完成对 RDB 文件的检测和修复。
优缺点
- 优点
- 由于 RDB 文件是一个非常紧凑的二进制文件,所以加载的速度回快于 AOF 方式
- fork 子进程方式,不会阻塞
- RDB 文件代表着 Redis 服务器的某一个时刻的全量数据,所以它非常适合做冷备份和全量复制的场景
- 缺点
- 没办法做到实时持久化,会存在丢数据的风险。定时执行持久化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器崩溃了,则会导致这段时间的数据全部丢失
AOF
RDB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提供的持久化策略是不安全的,不适合做实时持久化,所以 Redis 提供了第二套持久化方式:AOF 来解决这个问题。
AOF 即 append only file,它是将每一行对 Redis 数据进行修改的命令以独立日志的方式存储起来。由于 Redis 是将“操作 + 数据” 以格式化的方式保存在日志文件中,他代表了这段时间所有对 Redis 数据的的操作过程,所以在数据恢复时,我们可以直接 replay 该日志文件,即可还原所有操作过程,达到恢复数据的目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了数据持久化的实时性。
AOF 默认关闭,需要在配置文件 redis.conf 中开启,appendonly yes
。与 AOF 相关的配置如下:
## aof功能的开关,默认为“no”,修改为 “yes” 开启
## 只有在“yes”下,aof重写/文件同步等特性才会生效
appendonly no
## 指定aof文件名称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 指定aof操作中文件同步策略,有三个合法值:always everysec no,默认为everysec
# appendfsync always
appendfsync everysec
# appendfsync no
##在aof-rewrite期间,appendfsync是否暂缓文件同步,"no"表示“不暂缓”,“yes”表示“暂缓”,默认为“no”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 aof文件rewrite触发的最小文件尺寸(mb,gb),只有大于此aof文件大于此尺寸是才会触发rewrite,默认“64mb”,建议“512mb”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 相对于“上一次”rewrite,本次rewrite触发时aof文件应该增长的百分比。
## 每一次rewrite之后,redis都会记录下此时“新aof”文件的大小(例如A),那么当aof文件增长到A*(1 + p)之后
## 触发下一次rewrite,每一次aof记录的添加,都会检测当前aof文件的尺寸。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AOF 执行流程
AOF 总共分为三个流程
- 命令写入
- 文件同步
- 文件重写
命令写入
Redis 在命令写入时,将缓冲区(aof_buf)引用进来了。我们知道 Redis 是单线程的,如果每次 append aof 文件命令都直接追加到硬盘,那么性能完全取决于当前硬盘的负载,性能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所以将命令先写入到 aof_buf 中。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那就 Redis 可以提供多种同步策略,让用户在性能和安全方面做出平衡。
文件同步
命令写入到缓冲区,然后根据不同的策略刷到硬盘中。Redis 提供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同步策略:always everysec no,由 appendfsync 控制。
策略 | always | everysec | no |
---|---|---|---|
行为 | 每条命令fsync到硬盘 | 每秒把缓冲区fsybc到硬盘 | OS决定什么时候来把缓冲区的命令写到硬盘 |
特点 | 不丢失数据,IO开销大,硬盘压力 | 可能会丢失某一秒的数据 | 不用管,不可控 |
always :每天命令都会同步至硬盘,是最安全的方式,但是对 IO 开支大,硬盘压力大,无法满足 Redis 高性能的要求,所以我们一般不推荐这种策略。如果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这么高,其实可以选择关系型数据库。
everyesc:每秒同步一次,算是一种比较中庸的选择方式,也是 Redis 推荐的方式,但是如果遇到服务器故障,可能会丢失最近一秒的记录 。
no:Redis 服务并不会直接参与同步,而是将控制权交个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会根据系统实际情况来触发同步,不可控。
文件重写
随着命令的不断写入,AOF 文件会越来越庞大,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数据恢复”时间延长,而且有些历史的操作是可以废弃的(比如超时、del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Redis 提供了 “文件重写”功能,该功能有以下两种方式触发。
- 手动触发:bgrewriteaof 命令
- 自动触发:由 auto-aof-rewrite-min-size 和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参数来确定自动触发时机。
- auto-aof-rewrite-min-size:运行 AOF 重写时文件最小体积
-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代表当前 AOF 文件空间(aof_current_size)和上一次重写后AOF文件空间(aof_base_size)的比值
- 触发时机 = 当前 AOF 文件空间 > AOF 重写时文件最小体积 &&
重写 AOF 文件最直观的表现是导致 AOF 文件减小,重写时,Redis 主要做了如下几件事情让 AOF 文件减小:
- 已过期的数据不在写入文件。
- 保留最终命令。例如
set key1 value1
、set key1 value2
、…set key1 valuen
,类似于这样的命令,只需要保留最后一个即可。 - 删除无用的命令。例如
set key1 valuel;del key1
,这样的命令也是可以不用写入文件中的。 - 多条命令合并成一条命令。例如
lpush list a、lpush list b、lpush list c
,可以转化为lpush list a b c
文件重写流程如下(参考 《Redis 开发与运维》):
- Redis 服务接收到 bgrewriteaof 命令的时候,会做两步检查。
- 如果当前进程正在执行 AOF 重写,则直接返回。
- 如果有进程正在执行 bgsave,那么需要等待 bgsave 执行完毕后再执行 AOF 重写。
- Redis 进程会 fork 一个子进程执行 AOF 重写,成功后,Redis 服务继续响应命令,不会影响 Redis 原有的 AOF 流程(即命令写入 aof_buf 缓冲区和缓冲区的数据刷进硬盘)。
- 在子进程重写过程中,Redis 主进程会将受到的命令也会写入 AOF 重写缓冲区,这个缓冲区和 aof_buf 缓冲区不一样,需要区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重写过程中数据的丢失。
- 由于使用写时复制技术(copy-on-write),子进程只能拿到父进程在 fork 子进程时刻的文件进行重写。子进程根据内存快照,按照命令重写规则将命令重写到新的文件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写入硬盘的数据量不能太大,否则容易导致硬盘阻塞,该值由 aof-rewrite-incremental-fsync 控制,默认为 32M。
- 子进程完成 AOF 重写后会给发消息给 Redis 主进程,主进程则会将 AOF 重写缓冲区的数据写进新的文件,然后用新的 AOF 文件 替换老的文件。
- 完成 AOF 重写。
在整个重写过程中,我觉得会有三个地方会阻塞 Redis:
- fork 子进程阶段,开销与 bgsave 一致。
- 主进程将重写缓冲区的数据写入到新的 AOF 文件。
- 用新的 AOF 文件替换来的 AOF 文件。
AOF 演示
现在 AOF 的原理基本已经掌握差不多了,下面小编将整个 AOF 过程演示一遍。
- 开启 AOF 持久化
因为 Redis 默认是关闭 AOF 的,所以我们需要手动开启 AOF ,如下:
appendonly yes
2、输入命令,等待生成 AOF 文件
同步策略我们选择的是 everysec ,即一秒钟就执行一次同步,为了演示效果,我们通过程序来完成命令的写入,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jedis.set("name","chenssy1");
jedis.set("birthday","02-31");
jedis.set("name","chenssy2");
jedis.set("name","chenssy3");
jedis.del("birthday");
jedis.lpush("listkey","value1");
jedis.lpush("listkey","value2");
jedis.lpush("listkey","value3");
}
查看 AOF 文件内容,如下:
AOF 文件中的内容与输入的命令一一对应。
3、重写 AOF 文件
按照上面的重写规则,我们知道重写完成后,AOF 里面应该只有两条命令,如下:
set name chenssy3
lpush listkey value1 value2 value3
执行 bgrewriteaof 命令后,Redis 会打印如下日志:
1835:M 03 Apr 2019 22:02:50.092 * Background append only file rewriting started by pid 1965
1835:M 03 Apr 2019 22:02:50.116 * AOF rewrite child asks to stop sending diffs.
1965:C 03 Apr 2019 22:02:50.116 * Parent agreed to stop sending diffs. Finalizing AOF...
1965:C 03 Apr 2019 22:02:50.117 * Concatenating 0.00 MB of AOF diff received from parent.
1965:C 03 Apr 2019 22:02:50.117 * SYNC append only file rewrite performed
1835:M 03 Apr 2019 22:02:50.191 * Background AOF rewrite terminated with success
1835:M 03 Apr 2019 22:02:50.191 * Residual parent diff successfully flushed to the rewritten AOF (0.00 MB)
1835:M 03 Apr 2019 22:02:50.192 * Background AOF rewrite finished successfully
再次查看 aof 文件,如下:
由于是二进制文件,所以就没有刚刚那么直观了,但是隐约可以看到结果和我们预测的一致。
AOF 的优缺点
优点
- 相比于 RDB,AOF 更加安全,默认同步策略为 everysec 即每秒同步一次,所以顶多我们就失去一秒的数据(其实不止一秒,这个话题我们后面分析)。
- 根据关注点不同,AOF 提供了不同的同步策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 AOF 文件是以 append-only 方式写入,相比如 RDB 全量写入的方式,它没有任何磁盘寻址的开销,写入性能非常高。
缺点
- 由于 AOF 日志文件是命令级别的,所以相比于 RDB 紧致的二进制文件而言它的加载速度会慢些。
- AOF 开启后,支持的写 QPS 会比 RDB 支持的写 QPS 低。
AOF 追加阻塞
AOF 默认的持久化策略是 everysec,它是每隔一秒钟执行一次 AOF。对于这种定时处理的方式,Redis 是使用另外一个线程来处理。在系统硬盘资源紧张的时候,会造成 Redis 主线程阻塞,如下(图参考 《Redis 开发与运维》):
从上图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个结论:
- everysec 持久化策略最多丢失的不是 1 秒的数据,而是 2 秒
- Redis 使用另外一个线程来进行缓存持久化操作,同时会记录该时间
- 如果系统持久化缓慢,将会导致 Redis 主线程阻塞影响效率
RDB 和 AOF 混合模式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 RDB 和 AOF 各有自己的优缺点,选择任意其一都需要接受他的缺点:
- RDB 能够快速地存储和恢复数据,但是在服务器宕机时会丢失大量的数据,没有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安全性
- AOF 能够实时持久化数据并且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但是在存储和恢复数据方面又会消耗大量时间
那有没有“鱼和熊掌可兼得”的方案呢?有!! Redis 4.0 推出了 RDB-AOF 混合持久化方案,该方案是在 AOF 重写阶段创建一个同时包含 RDB 数据和 AOF 数据的 AOF 文件,其中 RDB 数据位于 AOF 文件的开头,他存储了服务器开始执行重写操作时 Redis 服务器的数据状态(RDB 快照方案),重写操作执行之后的 Redis 命令,则会继续 append 在 AOF 文件末尾,即 RDB 数据之后(AOF 日志追加方案),一般这部分数据都会比较小。这样在 Redis 重启的时候,则可以先加载 RDB 的内容,然后再加载 AOF 的日志内容,这样重启的效率则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由于在运行阶段 Redis 命令都会以 append 的方式写入 AOF 文件,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安全性。这就是“鱼和熊掌均可的”的方案。
下面我们简单模拟下。要开启混合持久化需要同时将 appendonly
和 aof-use-rdb-preamble
都设置为 yes 。程序同样利用 AOF 的程序演示:
1、执行程序,输入数据
2、 执行 bgrewriteaof 命令,开启重写,查看 appendonly.aof 内容,如下:
内容和在演示 RDB 是的内容一致,从内容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 name 和 listkey 两个 key 值
3、输入如下两个命令
set birthday 02-31
set location shenzhen
然后再看其中的内容,如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5yptcnp9-1624799708745)(https://gitee.com/chenssy/blog-home/raw/master/image/sijava/sk-redis/redis-201904061004.png)]
各位小伙伴还可以继续往下走,执行 bgrewriteaof 命令,看是不是已经为 RDB 内容格式,这里小编就不过多演示了。
所以,通过 RDB-AOF 混合持久化方案,我们可以得到 RDB 加载数据快和 AOF 保证数据安全性和实时性的两个持久化方案的优点。
Redis 加载
Redis 重启加载数据的流程图如下(参考《Redis 开发与运维》):
注:此图有错误,需要修改
参考资料
- 《Redis 开发与运维》
以上是关于死磕 Redis----- 持久化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