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Posted 炫云云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目录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3.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是如何决定的?列出决定牛奶需求的诸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讨论需求量与需求变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产品的价格。通常,产品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
(2)对一种特定品牌的牛奶制品而言,除了价格以外,需求量还取决于消费者对牛奶的偏好、其他牛奶制品的价格、消费者收入等等,它们以不同程度影响到牛奶的需求量。
(3)需求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常区分需求量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变动是指其他因素不变,由于价格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变动是指由于非价格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量变动在图形上体现为需求曲线本身不动,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发生移动;例如,牛奶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需求变动在图形上体现为需求曲线发生移动;例如,收到牛奶质量风波的影响,人们对牛奶的偏好降低,导致需求减少。
14.什么是供给规律?它有没有特例?谈谈你对经济学中经济规律的看法。
(1)供给规律是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2)劳动的供给算是供给规律的一个特例。劳动作为一种商品,工资就是其价格。一般而言,工资越高,劳动的供给会增加;但当工资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的供给反而会下降,供给曲线会"向后弯曲”,这与供给规律不符。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以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解释。工资是闲暇的机会成本。
- 一方面,当工资提高时,闲暇的机会成本会增加,这会使得劳动者减少闲暇的消费,从而增加劳动供给;
- 另一方面,工资提高使得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提高,这会使得劳动者增加对闲暇的需求,从而减少劳动供给。
-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工资提高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工资提高会增加劳动供给,反之会减少劳动供给,进而使得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3)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活动中的规律,经济规律是从大量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但不是绝对的,它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也可能存在某些违反规律的特殊情况。
15.下列五种情况,对于整个社会的房屋供给有何影响?
- (1)土地价格上涨;
- (2)水泥价格下跌;
- (3)建筑房屋的技术进步;
- (4)房租将要下跌;
- (5)从事工业投资的利润增加了。
(1)供给曲线左移。因为土地价格上涨导致房屋供给成本增加,从而减少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房屋的数量,表现为其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2)供给曲线右移。因为水泥价格下跌意味着房屋供给成本下降,生产者会增加供给,表现为其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3)供给曲线右移。因为建筑房屋的技术进步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任一价格下生产者会增加供给,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4)供给曲线左移。因为房租下跌,会使购买房子的人减少,从而房屋生产者的利润会降低,盖房屋的供给减少,表现为其供给向左上方移动。
(5)供给曲线右移。在考虑资金用途的取舍下,当工业投资的利润增加,投资于房屋的人会转向工业投资,势必使房屋投资减少,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16.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并以此为例说明均衡的静态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相交所决定的价格,也就是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一致时的价格。
均衡价格是在完全自由竞争条件下,通过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形成的。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于是供给方迫于需求不足的竞争压力,便自动降低价格;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于是需求方迫于需求过度的竞争压力,只好接受供给方提价的要求,从而使价格自动上升。这样,价格经过上下波动,最后会趋向使商品供给量与需求量相一致,从而形成均衡价格。
但市场均衡状态的出现只是一种暂时状态,随着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的变化,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便会发生位移,从而使旧的均衡状态遭到破坏,而形成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叉点,即形成新的市场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
(2)均衡的静态分析主要是指不考虑时间因素,只定性地分析均衡实现过程及其条件。上述对均衡价格的分析,即为此。而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则是对新旧均衡的比较分析。例如,其他条件不变,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增加,市场均衡价格就会升高,即为比较静态分析的结果。
17.“需求曲线越陡,价格弹性就越小;需求曲线越平缓,价格弹性就越高。”这句话对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1)这句话不是十分准确。由需求价格的点弹性计算公式知道,价格弹性不仅取决于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取决于需求曲线的特定位置。
在
P
\\mathrm{P}
P 和
Q
\\mathrm{Q}
Q 给定的条件下,需求曲线越平缓,价格弹性就越大。所以,准确的说法是,就同一点而言,需求曲线越陡,价格弹性就越小; 需求曲
线越平缓,价格弹性就越高。
(2) 假定需求函数为
Q
=
α
−
β
P
Q=\\alpha-\\beta P
Q=α−βP, 其中,
α
>
0
,
β
>
0
\\alpha>0, \\beta>0
α>0,β>0 。需求曲线的斜率为
(
−
β
)
(-\\beta)
(−β), 所以该需求在每一价格上都有相同的倾斜程度。其点弹性系数为 :
点
E
P
=
−
d
Q
d
P
P
Q
=
β
P
Q
\\text { 点 } E P=-\\frac{d Q}{d P} \\frac{P}{Q}=\\beta \\frac{P}{Q}
点 EP=−dPdQQP=βQP
很显然,
P
P
P 越高,弹性值越大;
P
P
P 越低,弹性值越小。这说明,即使在倾斜程度都相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 需求的价格弹性也不相同。特
别地,在
P
=
0
P=0
P=0 时,即需求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处,点
E
P
=
0
E P=0
EP=0; 在
Q
→
0
Q \\rightarrow 0
Q→0 时,即需求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处,点
E
,
P
→
+
∞
;
E ,P \\rightarrow+\\infty ;
E,P→+∞; 而在
P
=
α
/
β
P=\\alpha / \\beta
P=α/β 时,即需求曲
线的中点处,点
E
P
=
1
E P=1
EP=1 。如下图所示。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gAWxl9Jf-1623939028715)(C:/Users/become/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10617210338077.png)]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什么是效用
- 欲望
- 无限性:无限性指─种欲望得到满足,更高层次的欲望也会随之产生。
- 有限性:有限性指对特定的商品而言,人的欲望是有限的。
- 效用
- 消费者拥有或消费商品或服务对欲望的满足程度被称为商品或服务的效用。
- 效用的大小
- —种商品或服务效用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由消费者欲望的强度所决定。
- 同─种商品对不同消费者或同一消费者的不同状态,其效用不同。
- 基数效用
- 基数效用∶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获得的效用满足以基数个单位表示出来的效用,例如1、2、3。可以加总和比较。
- 序数效用
- 序数效用:消费者对消费商品获得的效用满足程度不是以基数衡量,而是对不同商品组合按效用满足高低进行排序。
- 特点及区别
- 两者的差别∶在序数效用理论假设中,消费者对消费商品获得的效用满足程度不以基数个单位来表示,而是对不同商品组合按效用满足高低进行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 总效用
总效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效用满足总量
总效用函数 T U = U ( Q ) \\quad T U=U(Q) TU=U(Q)
-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
边际效用函数
M
U
=
Δ
T
U
Δ
Q
=
M
U
(
Q
)
=
U
′
(
Q
)
M U=\\frac{\\Delta T U}{\\Delta Q}=M U(Q)=U^{\\prime}(Q)
MU=ΔQΔTU=MU(Q)=U′(Q)
-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总效用是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所消 费的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得到的效用 加总,它取决于消费商品的总量。边 际效用是消费者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消 费所产生的增加的效用,消费商品的 数量不同,增加的效用也不同,所以 边际效用也与商品消费量密切相关。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 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在其他商品或服务消费量 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 用增加量是逐渐递减的。
鸡
腿
的
边
际
效
用
鸡腿的边际效用
鸡腿的边际效用
鸡腿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为什么递减?
-
每个人生理上的反应强度在递减;
吃第一个鸡腿——感到很满足;
吃第二个——还可以
吃第三个——感觉有点撑
吃第四个——真是太饱了
吃第五个——哦,太痛苦了!
-
二是每个人在物品消费中考虑的要事优先原则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
M
U
=
lim
Δ
Q
→
0
Δ
T
U
(
Q
)
Δ
Q
=
d
T
U
(
Q
)
d
Q
M U=\\lim _{\\Delta Q \\rightarrow 0} \\frac{\\Delta T U(Q)}{\\Delta Q}=\\frac{d T U(Q)}{d Q}
MU=ΔQ→0limΔQΔTU(Q)=dQdTU(Q)
- 由于边际效用是增加以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 总效用的改变量,只要边际效用为正值,总效用就会增加;
- 但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因此,总效用增加的速 度会越来越小,最终达到最大值而停止增加;
- 如果边际效用为负值,那么总效用就会减少。
即:
- 当MU > 0 , T U ↑ >\\mathbf{0}, \\mathbf{T U} \\uparrow >0,TU↑
- 当 M U = 0 , T U \\mathbf{M U}=\\mathbf{0 , T U} MU=0,TU 最高点,总效用达到最大。
- 当 M U < 0 , T U ↓ \\mathbf{M U}<\\mathbf{0}, \\mathbf{T U} \\downarrow_{} MU<0,TU↓ 。
无差异曲线
- 消费者对商品组合的偏好可以借用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表示出来
- 无差异曲线为既定偏好条件下,由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描绘出来的曲线
- 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各不相同,但消费者对他们的偏好相同
无
差
异
曲
线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
-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无差异曲线有无穷多条,每一条都代表一个特定的效用水平。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越高的效用。:相对于消费者的选择而言,商品组合有无数多个且密集存在。由于消费者偏好数量大的商品组合,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这表明,一个商品组合只能产生一个效用值。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一特征与所有的商品都是好商品相一致,而且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这一特征表明了一种商品对另外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也意味着消费者偏好多样化的产品。
边际替代率(MRS)
含义:效用水平不变,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
M
R
S
1
,
2
=
−
Δ
X
2
Δ
X
1
∣
U不变
=
M
U
1
M
U
2
M R S_{1,2}=-\\left.\\frac{\\Delta X_{2}}{\\Delta X_{1}}\\right|_{\\text {U不变 }} = \\frac{M U_{1}}{M U_{2}}
MRS1,2=−ΔX1ΔX2∣∣∣∣U不变 =MU2MU1
当商品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则边际替代率公式为
M
R
S
12
=
lim
Δ
X
1
→
0
−
Δ
X
2
Δ
X
1
=
−
d
X
2
d
X
1
M R S_{12}=\\lim _{\\Delta X_{1} \\rightarrow 0}-\\frac{\\Delta X_{2}}{\\Delta X_{1}}=-\\frac{d X_{2}}{d X_{1}}
MRS12=ΔX1→0lim−ΔX1ΔX2=−dX1dX2
无差异曲线上某点的边际替代率=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递减的原因: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在于,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是递减的,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消费两种商品,维持效用不变,随着一种商品量的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预算约束线
假定某消费者的一笔收入为100元,全部用来购买 商品1和商品2,其中,商品1的价格
P
1
=
2
P_{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