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高级的三科分别考啥内容?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高级的三科分别考啥内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高级的三科分别考什么内容?高级: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架构设计师、网络规划设计师
科目: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 3 个科目。高级资格
高级资格考试专业类别和资格名称对应如下:
级别层次 :高级资格
专业类别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息系统 、信息服务。
资格名称: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网络规划设计师、系统架构设计师、系统分析师、
形式:笔试。
时间:分 2 个半天进行。综合知识科目考试时间为 2.5 小时,案例分析科目考试时间为 1.5 小时,论文科目考试时间为 2 小时。[3]
合格标准:基本上稳定在各个科目都要求在 45 分及以上。
获证条件:在一次考试中各科目全部合格。只有单科或双科合格不予颁发证书。[9]
资格效力:取得高级资格可聘任高级工程师职务。 参考技术A 一、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1.考试要求
(1)掌握信息系统知识;
(2)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知识和方法;
(3)掌握大型、复杂项目管理和多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4)掌握项目整体绩效评估方法;
(5)熟悉知识管理和战略管理;
(6)掌握常用项目管理工具;
(7)熟悉过程管理;
(8)熟悉业务流程管理知识;
(9)熟悉信息化知识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
(10)熟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
(11)熟悉信息安全知识;
(12)熟悉信息系统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
(13)熟悉项目管理师职业道德要求;
(14)熟练阅读并准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
2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够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具备管理大型、复杂信息系统项目和多项目的经验和能力;能根据需求组织制订可行的项目管理计划;能够组织项目实施,对项目的人员、资金、设备、进度和质量等进行管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系统地监督项目实施过程的绩效,保证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达到既定的项目目标;能分析和评估项目管理计划和成果;能在项目进展的早期发现问题,并有预防问题的措施;能协调信息系统项目所涉及的相关人员;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
(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
二、系统架构设计师
1.考试要求:
(1)掌握计算机硬软件与网络的基础知识;
(2)熟悉信息系统开发过程;
(3)理解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常用信息技术标准;
(4)熟悉主流的中间件和应用服务器平台;
(5)掌握软件系统建模、系统架构设计基本技术;
(6)熟练掌握信息安全技术、安全策略、安全管理知识;
(7)了解信息化、信息技术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
(8)了解用户的行业特点,并根据行业特点架构合适的系统设计;
(9)掌握应用数学基础知识;
(10)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
2.考试合格人员能够根据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结合应用领域和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有关约束条件,设计正确、合理的软件架构,确保系统架构具有良好的特性;能够对项目的系统架构进行描述、分析、设计与评估;能够按照相关标准编写相应的设计文档;能够与系统分析师、项目管理师相互协作、配合工作;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系统架构设计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
(3)系统架构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
三、网络规划设计师
1.考试要求
(1)系统掌握数据通信基本原理;
(2)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
(4)系统掌握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的技术;
(5)系统掌握TCP/IP体系结构及协议;
(6)掌握网络计算环境与网络应用;
(7)熟练掌握各类网络产品及其应用规范;
(8)掌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及其应用规范;
(9)熟练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实施网络工程项目;
(10)具备大中型网络设计、部署和管理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11)具有大中型网络测试及评估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12)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13)具有应用数学、经济与管理科学的相关基础知识;
(14)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
2.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所涉及的应用领域的业务;在需求分析阶段,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写出网络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在规划设计阶段,能根据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完成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选用适宜的网络设备,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设计文档及项目开发计划;在部署实施阶段,能按照系统设计文档和项目开发计划组织项目施工,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管理,能具体指导项目实施;在评测运维阶段,能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网络进行评估测试,能制定运行维护、故障分析与处理机制,确保网络提供正常服务;能指导制定用户的数据和网络战略规划,能指导网络工程师进行系统建设实施;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网络规划与设计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网络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
(3)网络规划与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软件评测师-考试内容总结计算机系统构成及硬件基础知识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软件评测师——考试内容总结 By林雨辰2014.11.08
1.计算机系统构成及硬件基础知识
1.1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1.1.1设计电子数字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思想
设计电子数字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思想:
(1)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5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并规定了这5部分的基本功能。
(2)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将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在存储器中,使计算机在高速工作中能够自动高速的从存储器中取指令并执行,这就是存储程序的概念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是计算机的实体,是计算机实现功能的物质基础,
如: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光驱,硬盘打印机,都属于硬件;软件是计算机运行的程序集,按功能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人们把没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图1-1 计算机部件间的关系
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合作关系如上图所示
计算机硬件分为以下几种:
1.1.1.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主要是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
运算器主要完成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它由逻辑运算部件(ALU)、累加器、通用寄存器组成。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由以下部件组成:
(1)指令寄存器(IR)
(2)指令译码器(ID)
(3)时序节拍发生器
(4)操作控制部件
(5)程序计数器(PC)
(6)标志寄存器(Flags Register)
1.1.1.2存储器
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
主存储器:由中央处理器直接存储指令和数据的存储器
外存储器:磁盘、磁带、光盘、大容量存储
计算机存储系统:主存储器、外存储器+相应软件
1.1.1.3外部设备
(1)输入设备:把用户要求的计算机处理的数据 、字符、文字、图像、程序各种形式的信息转化成计算机编码存入计算机
(2)输出设备:把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以用户需要的形式(如数据 、字符、文字、图像、程序)输出
(3)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外部设备与中央处理器之间的缓冲装置,负责电气性能的匹配和信息格式的转换
系统软件:负责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调度、监视、服务,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操作系统
(2)数据库管理系统
(3)语言处理系统(翻译系统)
(4)网络系统
(5)标准程序库
(6)服务性程序
应用软件:为用户需要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Word、Excel、PPT等都属于通用软件;某些行业的管理软件,如ERP、CRM等属于专用软件。
1.1.2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类
分为4种类型:
(1)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ngle Instruction Single Data,SISD)
(2)多指令流单数据流(Multiple Instruction Single Data,MISD)
(3)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SIMD)
(4)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ultip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MIMD)
串行计算:单个计算机顺序执行指令
并行计算:时间上的并行指流水线技术;空间上的并行指多处理器并发执行
1.1.3总线
系统总线分为: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 、控制总线(CB)
数据总线(DB)宽度影响系统的运算速度
地址总线(AB)宽度影响CPU寻址空间内存大小
控制总线(CB)位数主要取决于CPU
1.1.4存储器的概念
1.1.4.1虚拟存储器(virtual memory)
为用户提供更大的随机存放空间采用的存储技术。工作速度接近于主存,成本又低,虚拟存储器调度方式有页式、段式和段页式。
1.1.4.2相联存储器(Associative memory)
也称为“按内容访问的存储器”,不根据地址而根据存储内容来存取的存储器
1.1.4.3高速缓存存储器(Cache)
位于CPU与内存之间,是一个读写速度比内存更快的存储器,其中存储频繁访问RAM中的内容及其存储地址
1.1.4.4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 RAM)
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要随意存入和取出,存取速度与单元位置无关。当电源关闭,数据会消失。
1.1.5数字编码
(1)原码
原码是计算机的二进制表示方法,最高位为符号位,该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其余为表示数值大小
原码简单直观,缺点是加减时出现错误。
(2)反码
正数的反码是本身,负数的反码对其绝对值逐位取反
(3)补码
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符号位是1,其余位为该数绝对值原码取反
设计补码解决的减法的符号位问题
(4)移码
移码(又称增码),是符号位取反的补码,一般用作浮点数的阶码
流水线各阶段执行的时间最长的一段为整个流水线的瓶颈,一般将这个时间称为“流水线的周期”。
1.1.6指令集RISC和CISC
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复杂指令集计算机)
表1-1 RISC和CISC的区别
RISC |
CISC |
|
指令系统 |
实现特殊功能效率低,但流水线技术可以弥补 |
处理特殊任务效率高 |
存储器操作 |
对存储器操作有限制,使控制简单化 |
指令多,并且操作直接 |
程序 |
需要较大的内存空间,实现特殊功能程序复杂,不易设计 |
编程相对简单,设计容易,效率较高 |
中断 |
在一条指令执行的适当地方可以响应中断 |
一条指令结束后响应中断 |
CPU |
电路少、面积小、功耗低 |
电路多、功能强、面积大、功耗大 |
设计周期 |
设计周期短 |
设计周期长 |
用户使用 |
结构简单、指令规整、性能容易把握、易学易用 |
结构复杂、功能强大 |
应用范围 |
适用于专用机 |
适用于通用机 |
1.1.7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
吞吐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CPU从存储设备读取、处理、存储信息的量。
影响因素如下:
(1)存储设备的存取速度
(2)CPU性能
(3)系统结构
1.2硬件基础知识
1.2.1寻址方式
1.2.1.1立即数寻址方式
操作数直接存放在指令中,如:MOV AX,2345H
1.2.1.2寄存器寻址方式
操作数放在CPU内存寄存器,如:MOV AX,BX
1.2.1.3存储器寻址方式
·直接寻址
指令中给出的地址为操作数的地址,如:MOV AX,[2000H]
·寄存器间接寻址
操作数的地址存放在寄存器中,如:MOV AX,[BX]
·寄存器相对寻址
以指定寄存器内容,加上指令给出偏移量,如:MOV AX,COUNT[SI]
·基址加变址寻址
把一个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变址寄存器内容,并以一个段寄存器作为地址基准作为操作数的地址,如:MOV AX,[BX][DI]
·相对基址加变址寻址
在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位移量,如:MOV AX,MASK[BX][SI]
1.2.2串联系统可靠度的计算
串联系统可靠度等于各个系统可靠度的乘积
以上是关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高级的三科分别考啥内容?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软件评测师-考试内容总结(十八)专业英语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软件评测师-考试内容总结计算机系统构成及硬件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