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如何让用户为你的产品尖叫

Posted turingbooks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读书笔记|如何让用户为你的产品尖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PM十二  

编辑/李老太、小太阳 

Hi各位小伙伴,最近新认识的一位从事编辑的小伙伴推荐了《用户思维+:好产品让用户为自己尖叫》,趁着周末把它读完了,因此今天要分享的是一篇读书笔记。

 

正式阅读之前

初读题目的时候非常好奇,什么样的产品会让用户觉得好到要尖叫。根据之前的痛点痒点爽点理论,帮助用户克服恐惧,用户会尖叫吗?

恐怕不会,毕竟恐惧之中人会失去理智,抓到任何东西都会当作救命稻草,度过这次恐惧可能也只是惊魂未定。但如果从天而降的救世英雄不但打退了妖怪,而且直击妖怪老窝,把一众妖怪都给斩草除根了的话,这个时候可能会疯狂叫好鼓掌和尖叫。

但一个事实是大部分产品不会一劳永逸地帮你解决恐惧,原因是这一次把活干完了你就不再需要它了。或者说它需要再处心积虑为你制造下一个恐惧,否则商业无法可持续发展。

 

那么当你帮助用户满足虚拟自我,满足用户痒点,用户会尖叫吗?不会,即使买了关晓彤同款,即使穿上很好看,你也清楚的知道自己不会成为关晓彤,痒点带来的愉悦很即时也很短暂,虚拟的自我终究不是真实的自我。

那么满足用户爽点呢?用户爽了一定会尖叫吗?要爽到什么程度才会尖叫出来? “哇,这个产品太牛逼了”,“哇,你一定要看看这个”。

 

所以,我猜,要让用户为产品尖叫,需要满足用户的爽点,而且需要足够爽,需要可持续地爽。我开始好奇,怎样才能让用户达到这么高强度的爽,爽到尖叫。以及伴随而来的一个疑问,为啥要爽到尖叫,爽到刚刚好不行吗,悄悄的自己爽不行吗,为什么一定要尖叫呢?

我们为什么要让用户尖叫?

可持续成功的产品都是由推荐产生的。为了创造出优秀的产品和成功的产品,首先要观察成功的产品具备什么样的共性和特征。

经过大量的研究,作者发现,那些可持续成功的产品都是由推荐产生的。根据尼尔森全球广告信任度报告,92%的人认为,与其他所有形式的广告相比,他们更信任来自朋友和家人的推荐;70%的人说,他们相信在线消费者的评论,这是第二可信的推荐来源(即使存在可能伪造的用户评论,我们对这些信息的信任度也高过品牌自身的信息)。

所以让用户为产品尖叫,能够让我们在人群中获得口碑,让产品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成功的产品都有不错的口碑,比如苹果的系列产品。好的产品需要更多人知道,毕竟即便铺天盖地地品牌营销和宣传,也抵不过熟人的一句“这个超级好用诶 ”。不过对于作者的结论其实还有一个小疑问,广为传播和推荐的产品大概率能获得可持续的成功,但这是唯一途径吗?

某些情况下用户也许更愿意一个人爽,例如关于性大家的推荐和分享意愿尤其低,即使 p 站很棒,大家也很少公开为 p 站打 call,亦或是分享自己在 p 站关注的 up主(虽然挺多人悄悄打call)。

(#之后为十二个人解读,仅供参考)

 

好产品让用户为“自己”尖叫

这个自己,指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用户本身。当用户说“这个产品真的超好用 ”的时候,真的是在说产品超级好用吗?虽然用户说出来的是“这个素颜霜太神奇了,涂上之后各种痘印都消失了,皮肤变得超级 q 弹 ”,实际上想表达的是“用了这个产品的我可太棒太美了 ”。

所以,一个事实是,他们不会因为喜欢产品而说他们喜欢这个产品,他们说喜欢这个产品的时候,只是因为他们喜欢自己。

所以,创造可持续成功的产品,关键在于让用户获得可持续的成功。

用户不是沐浴在出色产品的光环之中,而是产品沐浴在用户(使用该产品而产生的)出色成功的光环之中。所以,用户其实在为自己尖叫,“卧槽,我可太棒了 ”。只是这些话过于露骨和不谦虚,所以用户委婉的说“这个照相机太棒了,看我拍的照片多美 ”。

 

????## 所以回到我开始的疑问,要爽到什么程度用户才能尖叫?其实一开始考虑的方向就错了,每个人的爽点不一样,满足的阈值也不一样,饿了半天的人吃上一碗老坛酸菜牛肉面就能仰头大叫一声爽,但有些人可能需要运动一整天然后泡脚的时候把脚伸入 45 摄氏度滚烫的水里才觉得爽。

为了形成口碑传播,为了让用户尖叫,除了爽到尖叫,痛到尖叫外,还有一个 trick 的办法叫做“为自己尖叫”。当我们把产品和用户绑定在一起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时候,让更多人看见就不仅仅是产品的目标了,也变成了用户的目标。怎样让别人看见,变成更好更棒的自己,然后尖叫出来,这个产品真棒呀(我也很棒哦)。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怎样打造一款更好的的产品,而是怎样利用你的产品帮助用户成为更好的自己,让他们禁不住赞叹自己,禁不住告诉全世界“我真的真的很不错”。

 

不要打造更好的产品,要打造更好的用户;

不要打造更好的b站,要打造更优秀的 up 主;

不要打造更好的照相机,要打造更好的摄影师;

……

 

产品要更多的关注他们的用户

如何将我们的关注点更多的聚焦到我们的用户上,让我们和竞品之间的竞争,变成我们的用户和竞品的用户之间的竞争呢。

1.找到更大的应用场景

我们的目的,不是成为一个最优秀的地图 app,而是找到一个更大的工具使用场景,帮助用户更好的去向远方,帮助用户看到更大的世界,让我们的用户在这样的场景中成为更出色的自己,或者是优秀的司机,或者是优秀的父亲,或者是优秀的老师。

总而言之,是把关注点从我们的成功换成用户的成果,找到一个更大的应用场景,在这个应用场景中,我们的用户能获得卓越的成果,变成更卓越的自己。

产品的最佳切入点就是让小部分用户在更大的应用场景中获得显著成功,同时让事实传播和口碑传播自然而然的发生。

2.关注后用户体验

前些年我们提到用户体验的时候,更偏向于关注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交互和视觉体验。而现在我们要学会关注他们完整的生活/工作环境,而不仅仅是使用产品时的场景。

????## 用户的使用场景当然很重要,我们不希望用户在使用我们的产品的时候因为产品糟糕的设计看起来宛如一个智障,不希望用户因为使用我们的产品而被人认为脑袋不太聪明的亚子。但除此之外,后用户体验也值得被关注。

为后用户体验的用户体验而设计就意味着,不仅要为你的用户设计,而且要为你的用户的用户而设计。这样做与我们的用户怎么看待我们无关,重要的是用户的朋友,家人以及同行怎么看待我们的用户。

当我们关注用户体验时,不仅仅关注使用产品的当下,也关心放下手机之后用户的生活,用户怎么谈论我们,其他人怎么谈论我们的用户,如果我们的用户被其他人成为那个天天沉迷于刷抖音玩游戏的孩子,我们的产品真的能持续的发展么?

学会打造一条合理的用户成长曲线

如果我们想借助我们的产品作为工具,帮助用户成长的话,那么用户成长曲线其实分为两条,一条是工具学习曲线,另一条是用户在这个应用场景中取得进步的曲线。如果产品简便轻巧易于掌握,那我们就只需要集中精力用应用场景曲线帮助用户。但如果工具非常复杂,其学习曲线漫长而曲折,则需要同时考察用户在这两条曲线上的进度。

????## 我们的核心目标是让用户在应用场景曲线中获得更加卓越的成果,因此我们需要让工具学习曲线足够容易(工具的使用门槛足够低),应用场景曲线足够高(想象空间足够大)。

把产品经理的养成比作是这样一款游戏的话,恰好满足了这两点,入门门槛足够低,工具简便上手,有嘴就行,但是天花板又足够高,在这一行能够有无限的想象和发挥空间,上可以改变世界。

此外,针对不同的阶段,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开始阶段,前30min要让用户看到具有吸引力的应用场景。

我们以为用户在第一个 30min 就能快速上手拍一张不错的照片,但实际上他们在第一个 30min 只能刚刚读完用户手册。

在购买产品之前,他们关注的是应用场景,希望成为优秀的摄影师,但购买产品之后,重点变成了工具,如何使用工具。

????## 举一个最近买的拍立得的例子,在小红书上看到了很多拍立得相机复古滤镜的效果,但真正入手拍立得的时候前面 30min 都在看说明书和一堆复杂的配件,没有在这 30min 内迅速达到 aha moment,因为相纸有限也不敢随便尝试。于是兴趣没有被激发,拍立得就闲置了,两个月了也没有再次打开过。 

在面对复杂的工具的时候,人们会有畏惧感。“如果我调整了设置,就不知道怎么恢复正常了 ”。那么产品要做的就是预设补偿措施,鼓励用户上手实验。要让他们相信,他们不会损坏任何东西或者有任何损失。

这里作者给到的建议是,要帮助用户克服尝试的恐惧感,如果用户担心调整了相机的参数可能会弄坏或者调不回来,那就在相机说明书的第一页写上“请尽情试用你的相机,尝试各种参数的组合。放心,他不会坏,此外,如果你想恢复到原有设置,按下那个黄色按键就可以。现在,尽情享受成为摄影师的时光吧。

 

过程中,明确成长路径。

不仅仅只能让用户看到在最后阶段成为专家的好处,中途也需要有可信的成长途径,让用户能提升达成目标的核心。除了知道成为摄影师之后会有多美好,用户也想知道明天能做什么,能实现什么小目标。

????## 有一个我很喜欢的手机剪辑 app 巧影就做的很棒,尽管我离成为剪辑大师的路线还很遥远,但公众号每天都会分享不同的小技巧,让我可以慢慢熟练软件的各种功能,并且剪辑出自己认为满意的小作品,每天一点点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且和朋友分享。

此外,上述只完成了动力部分,还需要尽可能清楚用户成长过程的阻力。

有时候,用户想要放弃,不是因为动力不在了,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变得更好的自己了,而是他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开始怀疑人生。所以我们需要想象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且提前在合适的时候给予补偿。我们无需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只需要假设所有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在补偿这件事情上,多多益善。

例如,告诉他们,虽然这章内容有点多,但大多数都觉得比较难,难是正常的,看完这章对整体知识就掌握了50%,你不需要在这里感到挫败和放弃,大家都觉得难,但你坚持到这里已经很棒了,而且离成功又更近了一步。

 

如果按照我之前的推测,要让用户爽到尖叫需要给用户足够程度的爽。那么产品要给用户让他爽的东西而且持续的让他爽,然后我设计的产品可能就变成了“精神鸦片”,而且由于每个人的喜好可能不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可能很难满足每一个人。最后就是一拨人骂一拨人爱,总之可能离我想实现的用户为产品尖叫的目标相差甚远。

即使我也能发现“可持续成功的关键是被推荐 ” 这一事实,也很难将这事实落地到产品设计中实现可持续的成功????‍♀️(离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相差甚远)

但作者凯西赛拉却发现了事物的关键:

1️⃣ 人最关注的只有他自己,这很残酷也很现实,你无论产品做的多好,为用户做了多少努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和用户有什么关系,有没有让用户本人变得更好,如果没有的话一切都是无用功。

2️⃣ 让用户为之尖叫未必是为产品尖叫,让用户为自己尖叫的同时让产品被更多人看见,未尝不是一种曲线救国之路。总之重点是尖叫,而不是为谁。让渡这场表演的主角,让用户成为被尖叫的主体,只要最后用户和产品都能出现在这个舞台上,主角或是配角都无妨。而且用户爽了才是更符合人性的,产品被更多人看见这件事才能顺其自然的发生。

今天的分享就是这样啦,明儿又要工作了,加油各位打工人~

Bye~

以上是一位读者 PM十二写的书评。接下来,让我们回到图书本身,一起来了解一下此书吧。

图书介绍

作者:Kathy Sierra

译者:石航 

本书特色

1. 颠覆以往所有产品设计观

  2. 好产品 = 让用户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和持续学习能力

  3. 极客邦科技总裁池建强、公众号二爷鉴书出品人邱岳作序推荐

  4.《结网》作者王坚、《谷歌和亚马逊如何做产品》译者刘亦舟、前端工程师梁杰、优设网主编程远联合推荐

本书内容

畅销产品与普通产品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若没有巨额预算、不爱营销噱头、不开奢华的产品发布会,如何打造可持续成功的产品?本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颖的观点:用户并不关心产品本身有多棒,而是关心使用产品后自己有多棒。作者利用其多年的交互设计经验,生动阐释了这一观点背后的科学。可贵的是,本书并不止步于解释“为什么”,还清晰呈现了“怎么做”。

本书风格活泼、图文并茂,其对话式内容既引人入胜,又引人深思,适合于所有立志打造优秀产品的人。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持续进步的读者也会有所收获。

作者介绍

Kathy Sierra

O'Reilly 出版社 Head First 系列图书策划人之一,大型 Java 开发者社区 JavaRanch.com 创办人,多款教育类和娱乐类游戏主要开发人员。她深谙产品交互之道和认知科学理论,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创立了新媒体与交互设计课程。多年来,她一直帮助大公司、创业公司、非营利组织和教育者重新思考打造用户体验的方法,培养持续忠诚的用户。

译者介绍

石航

程序员、设计师、“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s)信徒及布道者,喜欢以译介方式在“明珠夜话”博客(http://blog.fujiji.com)上表达自己对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的观点和看法。

大佬推荐

“本书的作者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告诉读者,如何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中打造可以持续成功的产品,并提出了独到且令人信服的见解。这是一本用几个小时就能读完的产品之书,但是它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然后进行思考和实践。我想,每个互联网从业者都该阅读这本书,毕竟这个世界上的好产品一直是稀缺的。”
——池建强(极客邦科技总裁,公众号MacTalk出品人)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直接的角度,作者完全站到了用户一边,从他们的喜怒哀乐出发,反过来责问产品和服务提供方。原书的书名叫Badass: Making Users Awesome ,稍有一点粗鲁,让我想起了当年克林顿的总统竞选宣言:It's the economy, stupid。当人们顾左右而言他时,需要有一针见血的声音抓出关键所在。”
——邱岳(无码科技产品经理,公众号二爷鉴书出品人)

“原版副书名Making Users Awesome为‘成就用户’,这个视角并不新鲜,但是,从这个视角出发把产品和营销思路整体梳理一遍就很新鲜了——就出现了很多不用这个视角贯穿去看就见不到的细节,比如如何更有效地让用户成长,如何减少认知泄漏,如何穿越大脑的垃圾过滤器。这些知识不仅对帮助用户成长有效,对帮助产品设计者成长也同样是有效的。我迫不及待要在工作中检验学习到的这些新知识。”
——王坚(糗事百科创始人,《结网》作者)

“这本书的主角是用户,而非产品。它讲述的是用户在有了内心渴望或者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如何更有可能走向某领域的专家之路。乍看之下似乎和产品没多大关系,但一个成功的产品,不就是要帮助用户感觉自己真正变得更好、更出色吗?作为产品经理,我们以往将自己化身用户来体验产品时,总是觉得好像这个操作成本高,那个学习成本高,然后砍掉很多功能,降低很多灵活性,但这时候我们的判断一定正确吗?我们化身的用户,是否带上了内心渴望,是否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或者更出色?如果你带上了这些情感,然后再体验整个产品,你会发现一些更重要的问题!至于是哪些重要问题,本书都有很多阐述,相信会启发你的灵感。”
——刘亦舟(天猫高级产品专家,《谷歌和亚马逊如何做产品》译者)

“关于产品,你知道的都是错的!功能齐全?动效炫酷?用户才不关心这些,他们只想变得更酷。从用户角度思考产品,让用户变得更强,用正确的方式激励用户,再加上一些有用的小技巧——产品成功的秘诀都在这本书里。”
——梁杰(前端工程师)

“现阶段的用户体验是为用户设计,而未来的后用户体验时代,如何成就用户也至关重要,甚至是产品成功的关键。这本书给出了很多新鲜有趣的观点和思考,值得一读。”
——程远(优设网主编)

一本让用户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和

持续学习能力的好书

图灵社区

喜欢这篇文章?点个“在看”吧~▼

以上是关于读书笔记|如何让用户为你的产品尖叫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Kubernetes网络权威指南》读书笔记 | Kubernetes网络策略:为你的应用保驾护航

读书笔记iOS-发布你的促销消息-推动通知

《参与感》读书笔记

《参与感》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程序员修炼之道》读书笔记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