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面向对象
Posted ʚVVcatɞ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Python 面向对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dir 内置函数
- 在Python 中可以使用以下两个方法验证:
- 在标识符 / 数据 后输入一个
.
,然后按下 TAB键,iPython 会提示该对象能够调用的方法列表 - 使用内置函数 dir 传入 标识符 / 数据,可以查看对象内的 所有属性及方法
__方法名__格式的方法是 Python 提供的 内置方法 / 属性
序号 | 方法名 | 类型 | 作用 |
---|---|---|---|
01 | __new__ | 方法 | 创建对象时,会被自动调用 |
02 | __init__ | 方法 | 对象被初始化时,会被自动调用 |
03 | __del__ | 方法 | 对象被从内存中销毁前,会被 自动调用 |
04 | __str__ | 方法 | 返回对象的描述信息,print函数输出使用 |
2. 定义简单的类
2.1 定义只包含方法的类
- 在 Python 中要定义一个只包含方法的的类,语法格式如下:
class 类名:
def 方法1(self, 参数列表):
pass
def 方法2(self, 参数列表):
pass
注:类名的命名规则 要符号 大驼峰命名法
2.2 创建对象
- 当一个类定义完成之后,要使用这个类来创建对象,语法格式如下:
对象变量 = 类名()
2.3 引用
- 在 Python 中使用类 创建对象之后,接收对象的 变量中 仍然记录的是 对象在内存中的地址
- 使用 print 输出 对象变量,默认情况下,是能够输出这个变量 引用的对象 是由哪一个类创建的对象,以及 在内存中的地址(十六进制表示)
提示:在计算机中,通常使用 十六进制 表示内存地址
-
十进制 和 十六进制都是用来表达数字的,只是表示的方式不一样
-
十进制 和 十六进制的数字之间可以来回转换
-
%d 可以 以10进制 输出数字
-
%x 可以 以 16进制 输出数字
3.方法中的 self 参数
3.1 给对象增加属性
- 在Python 中,要 给对象设置属性,只需要在 类的外部的代码 中直接通过
.
设置一个属性即可
例如:
类名.属性 = "需要设置的内容"
vvcat.name = "VVcat"
注意:
- 对象包含的属性,应该封装在类的内部,不建议直接在类的外部设置属性
- 如果在类的外部设置属性,可能在运行时,没有找到属性,程序会报错
3.2 使用 self 在方法内部输出每个类的属性
由哪一个对象调用的方法,方法内的 self 就是哪一个对象的引用
- 在类封装的方法内部,self 就表示 当前调用方法的对象自己
- 调用方法时,不需要传递 self 参数
- 在方法内部
- 可以通过 self. 访问对象的属性
- 也可以通过 self. 调用其他的对象方法
例如:
class Person:
def eat(self):
# 哪一个对象调用的方法,self就是哪一个对象的引用
print("%s 要吃饭" % self.name)
def drink(self):
print("%s 要喝水" % self.name)
# 创建人对象
vvcat = Person()
# 可以使用 .属性名 利用赋值语句就可以了
vvcat.name = "vvcat"
vvcat.eat()
vvcat.drink()
print(vvcat)
4.初始化方法
4.1初始化方法
- 当使用 类名() 创建对象时,会自动执行以下操作:
- 为对象在内存中, 分配空间——创建对象
- 为对象的属性 设置初始值——初始化方法(init)
- 这个 初始化方法 就是 __init__方法, __init__ 是对象的内置方法
例如: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print("这是一个初始化方法")
# 使用类名()创建对象的时候,会自动调用初始化方法__init__
vvcat = Person()
4.2在初始化方法内部定义属性
- 在 init 方法内部使用 self.属性名 = 属性的初始值 就可以 定义属性
- 定义属性之后,再使用 类创建对象,对象就会拥有该属性
示例: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print("这是一个初始化方法")
# self.属性名 = 属性的初始值
self.name = "vvcat"
def eat(self):
print("%s 要吃饭" % self.name)
# 使用类名() 创建对象的时候,会自动调用初始化方法 __init__
vvcat = Person()
print(vvcat.name)
vvcat.eat()
4.3 初始化的同时设置初始值
- 如果需要在 创建对象的同时,就设置对象的属性,可以对 /_/init_ 方法进行改造
- 把希望设置的属性值,定义成 /_/_init__方法的参数
- 把方法内部使用 self.属性 = 形参 接收外部传递的参数
- 在创建对象时,使用 类名(属性1, 属性2…) 调用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ew_name):
print("这是一个初始化方法")
# self.属性名 = 属性的初始值
# self.name = "Tom"
self.name = new_name
def eat(self):
print("%s 爱吃饭" % self.name)
# 使用类名() 创建对象的时候,会自动调用初始化方法 __init__
vvcat = Person("vvcat")
print(vvcat.name)
vvcat.eat()
zhangsan = Person("张三")
zhangsan.eat()
5.内置方法和属性
序号 | 方法名 | 类型 | 作用 |
---|---|---|---|
01 | __del__ | 方法 | 对象被从内存中销毁前,会被自动 调用 |
02 | __str__ | 方法 | 返回对象的描述信息,print 函数输出使用 |
5.1 __del__方法
- 在 Python 中
- 当使用 类名() 创建对象时,为对象 分配完空间后, 自动 调用 __init__方法
- 当一个 对象被 从内存中销毁 前,会 自动调用 __del__方法
- 声明周期
- 一个对象从调用 类名() 创建,生命周期开始
- 一个对象的 __del__ 方法一旦被调用,声明周期结束
- 在对象的声明周期内,可以访问对象属性,或者让对象调用方法
示例:
class Cat:
def __init__(self, new_name):
self.name = new_name
print("%s 被创建了" % self.name)
def __del__(self):
print("%s 被销毁了" % self.name)
# vvcat 是一个全局变量
vvcat = Cat("vvcat")
print(vvcat.name)
print("-" * 50)
# del 关键字可以删除一个对象
del vvcat# 如果不是用关键字 del,整个程序全部运行完,才会注销tom 对象然后调用__del__ 方法
print("-" * 50)
5.2 __str__方法
- 在 Python 中,使用 print 输出 对象变量,默认情况下,会输出这个变量 引用的对象 是 由哪一个类创建的对象,以及 在内存中的地址(十六进制表示)
- 如果在开发中,希望使用 print 输出 对象变量时,能够打印自定义的内容,就可以利用__str__ 这个内置方法了
注意:__str__ 方法必须返回一个字符串
示例:
class Cat:
def __init__(self, new_name, new_home):
self.name = new_name
self.home = new_home
print("%s 来了" % self.name)
def __del__(self):
print("%s 我去了" % self.name)
def __str__(self):
# 必须返回一个字符串
return "我的名字是:%s, 我的家在:%s" % (self.name, self.home)
# vvcat 是一个全局变量
vvcat = Cat("vvcat", "草原")
print(vvcat)
注:
定义没有初始值的属性
在定义属性时,如果不知道设置什么初始值,可以设置为 None
- None 关键字 表示 什么都没有
- 表示一个空对象,没有方法和属性,是一个特殊的常量
- 可以将 None 赋值给任何一个变量
6.身份运算符
身份运算符用于 比较 两个对象的 内存地址 是否一致——是否是对同一个对象的引用
- 在Python 中针对 None 比较时,建议使用 is 判断
运算符 | 描述 |
---|---|
is | is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同一个对象 |
is not | is not 是判断两个表示符是不是引用不同的对象 |
is 与 == 区别:
- is 用于 判断两个变量 引用对象是否为同一个
- == 用于判断 引用变量的值是否相等
a = [1, 2, 3, 4, 5]
b = [1, 2, 3, 4, 5]
print(b is a) # 结果返回 False
print(b == a) # 结果返回 True
7.私有属性和私有方法
7.1私有属性和私有方法
如果 对象 的某些属性或方法 可能只希望在 对象的内部被使用,而 不希望在外部被访问到
- 私有属性 就是 对象 不希望公开的 属性
- 私有方法 就是 对象 不希望公开的方法
- 定义方式
- 在定义属性或方法时,在属性名或者方法名前 增加 两个下划线,定义的就是 私有 属性或方法
示例: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__age = 18
def __secret(self):
# 在对象的方法内部,是可以访问对象的私有属性的
print("%s 的年龄是 %d" % (self.name, self.__age))
vvcat = Person("vvcat")
# 私有属性,在外界不能够被直接访问
# print(vvcat.__age)
# 私有方法,同样不允许在外接直接访问
# vvcat.__secret()
7.2伪私有属性和私有方法
Python 中,并没有 真正意义的 私有
- 在给 属性、方法命名时,实际是对 名称 做了 一些特殊处理,使得外接无法访问到
- 处理方式:在 名称 前面加上 _类名 => _类名__名称
示例: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__age = 18
def __secret(self):
# 在对象的方法内部,是可以访问对象的私有属性的
print("%s 的年龄是 %d" % (self.name, self.__age))
vvcat = Person("vvcat")
# 通过_类名__名称 可以访问类中私有的属性
print(vvcat._Person__age)
# 通过_类名__方法名 可以访问类中私有的方法
vvcat._Person__secret()
8.继承
8.1继承的语法和特点
继承的概念:子类 拥有 父类 的所有 方法 和 属性
1)Pyhton 继承的语法
class 类名(父类名):
pass
- 子类 继承 自父类,可以直接 享受 父类中已经封装好的方法,不需要再次开发
- 子类 中应该根据子类的特点,封装 子类特有的 属性和方法
2)专业术语
实例:
class Demo():
pass
class Test(Demo):
pass
- Test类是 Demo类 的子类, Demo类是 Test类的 父类,Test类从 Demo 类继承
- Test 类是 Demo 类的派生类, Demo 类是 Test 类的基类, Test类从 Demo 类派生
3)继承的传递性
- C 类 从 B 类继承,B类 又从 A 类继承
- 那么 C 类就具有 B类 和 A 类 的所有属性和方法
子类拥有父类 以及 父类的父类 中封装的所有 属性和方法
示例:
class A:
def eat(self):
print("吃")
class B(A):
# 子类拥有父类的所有
def sleep(self):
print("睡")
class C(B):
def run(self):
print("跑")
# 创建一个C的对象
c = C()
c.eat()
c.sleep()
c.run()
9.方法的重写
- 子类拥有 父类的所有方法和 属性
- 子类 继承 自父类,可以直接 享受 父类中已经封装好的方法,不需要再次开发
- 当 父类的 方法实现不能满足子类需求时,可以对方法进行 重写
重写 父类方法有两种情况:
- 覆盖父类的方法
- 对父类方法进行扩展
1)覆盖父类的方法
-
在子类中定义一个 和 父类同名的方法并且实现
-
重写之后,在运行时,只会调用子类中重写的方法,而不再调用 父类封装的方法
2)对父类方法进行 扩展
- 如果在开发中,子类的方法实现 中 包含 父类的方法实现
- 父类原本封装的方法实现 是 子类方法的一部分
- 就可以使用扩展的方式
- 在子类中重写父类的方法
- 在需要的位置使用 super().父类方法 来调用父类方法的执行
- 代码其他的位置针对子类的需求,编写子类特有的代码实现
关于 supoer
- 在 Python 中 super 是一个 特殊的类
- super() 就是使用 super 类创建出来的对象
- 最常 使用的场景就是在 重写父类方法时,调用 在父类中封装的方法实现
示例
class A:
def eat(self):
print("吃")
class B(A):
# 子类拥有父类的所有
def sleep(self):
print("睡")
class C(B):
def run(self):
super().eat()
super().sleep()
print("跑")
# 创建一个C的对象
c = C()
c.run()
3)调用父类方法的另一种方式(不推荐使用)
父类名.方法(self)
示例:
class A:
def eat(self):
print("吃")
class B(A):
# 子类拥有父类的所有
def sleep(self):
print("睡")
class C(B):
def run(self):
# 使用 super(). 调用原本在父类封装的方法
super().eat()
# 父类名.方法(self)
B.sleep(self)
print("跑")
# 创建一个哮天犬的对象
c = C()
c.run()
10.父类的私有属性 和 私有方法
- 子类对象 不能 在自己的方法内部,直接访问 父类的私有属性或 私有方法
- 子类对象 可以通过 父类的 共有方法间接访问到私有属性或 私有方法
- 私有属性、方法是对象的隐私,不对外公开,外界 以及 子类都不能直接访问
- 私有属性、方法 通常用于做一些 内部的事情
示例: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self.num1 = 10
self.__num2 = 50
def __test(self):
print("私有方法 %d %d" % (self.num1, self.__num2))
def test(self):
print("父类的公有方法 %d" % self.__num2)
self.__test()
class B(A):
def demo(self):
# 1. 在子类的对象方法中,不能访问父类的私有属性
# print("访问父类的私有属性 %d" % self.__num2)
# 2. 在子类的对象方法中,不能调用父类的私有方法
# self.__test()
# 3. 访问父类的公有属性
print("子类方法 %d" % self.num1)
# 4. 调用父类公有方法
self.test()
pass
# 创建一个子类对象
b = B()
print(b)
b.demo()
# 在外界不能直接访问对象的私有属性/调用私有方法
11.多继承
- 子类可以拥有 多个父类,并且具有 所有父类的 属性和 方法
class 子类名[父类名1, 父类名2...]
pass
例如:
class A:
def test(self):
print("test 方法")
class B:
def demo(self):
print("demo 方法")
class C(A, B):
"""多继承可以让子类对象,同时具有多个父类的属性和方法"""
pass
# 创建子类对象
c = C()
c.test()
c.demo()
Python 中的 MRO —— 方法搜索顺序
- Python 中针对类提供了一个内置属性 mro 可以查看方法 搜索顺序
- MRO 是 method resolution order, 主要用于 在多继承时判断方法、属性 的调用 路径
print(C.__mro__)
输出结果:
(<class '__main__.C'>, <class '__main__.A'>, <class '__main__.B'>, <class 'object'>)
- 在搜索方法时,是按照 /_/mro_ 的输出结果 从左至右 的顺序查找的
- 如果在当前类中 找到方法,就直接执行,不再搜索
- 如果没有找到,就查找下一个类中是否有对应的方法,如果找到,就直接执行,不再搜索
- 如果找到最后一个类,还没有找到方法,程序报错
12. object 类
object 是 Python 为所有对象提供的基类,提供有一些内置的属性和方法,可以使用 dir 函数查看
-
新式类:以 object 为基类的类,推荐使用
-
经典类:不以 object 为基类的类,不推荐使用
-
在Python 3.x 中定义类时,如果没有指定父类,会 默认使用 object 作为该类的基类——Python 3.x 中定义的类都是新式类
-
在 Python 2.x 中定义类时,如果没有指定父类,则不会以 object 作为基类
新式类 和 经典类 在多继承时——会影响到方法的搜索顺序
# 每次定义一个类时,类会默认继承 object 类
class 类名(object):
pass
13. 类的结构
13.1 类是一个特殊的对象
- 在程序运行时,类 同样会被加载到内存
- 在 Python 中,类是一个特殊的对象——类对象
- 在程序运行时,类对象在内存中 只有一份,使用 一个类 可以创建出很多个对象实例
- 除了封装 实例的 属性和方法外,类对象还可以拥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
- 类属性
- 类方法
- 通过 类名. 的方式可以 访问类的属性 或者 调用类的方法
13.2 类属性和实例属性
- 类属性就是给 类对象 中定义的属性
- 通常用来记录 与这个类相关的特征
- 类属性不会用于记录 具体对象的特征
示例:
class Cat(object):
# 使用赋值语句定义类属性,记录所有的猫对象的数量
count = 0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 让类属性的值 +1
Cat.count += 1
# 1. 创建猫对象
tool1 = Cat("蓝猫")
tool2 = Cat("折耳")
tool3 = Cat("狸花")
# 2. 输出猫对象的总数
print(Cat.count)
13.3 属性的获取机制
-
在Python 中 属性的获取存在一个 向上查找机制
-
要访问类属性有两种方式:
- 类名.类属性
- 对象.类属性(不推荐)
注意:
- 如果使用 对象.类属性 = 值 赋值语句,只会给 对象添加一个属性,而不会影响到 类属性的值
示例:
class Cat(object):
# 使用赋值语句定义类属性,记录所有的猫对象的数量
count = 0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 让类属性的值 +1
Cat.count += 1
# 1. 创建猫对象
tool1 = Cat("蓝猫")
tool2 = Cat("折耳")
tool3 = Cat("狸花")
# 2. 输出猫对象的总数
print(Cat.count)
tool3.count = 99 # 给 对象添加一个属性,而不会影响到 类属性的值
print("猫对象总数 %d" % tool3.count)
print("猫===> %d" % Cat.count) # 不会影响到 类属性的值
14 类方法和静态方法
14.1 类方法
- 类属性就是针对 类对象定义的属性
- 使用 赋值语句 在 class 关键字下方可以定义 类属性
- 类属性 用于记录 与这个类相关的 特征
- 类方法就是针对类对象 定义的方法
- 在类方法 内部可以直接访问类属性 或者调用其他的类方法
@classmethod
def 类方法名(cls):
pass
- 类方法需要用 修饰器 @classmethod 来标识,告诉解释器这是一个类方法
- 类方法的 第一个参数 应该是 cls
- 由 哪一个类 调用的方法,方法内的 cls 就是那一个类的引用
- 这个参数 和 实例方法 的第一个参数是 self 类似
- 提示 使用其他名称也可以,不过习惯使用 cls
- 通过 类名.调用 类方法,调用方法时,不需要传递 cls 参数
- 在方法内部
- 可以通过 cls. 访问类的属性
- 也可以通过 cls. 调用其他的类方法
注:在类方法内部,可以直接使用 cls 访问 类属性 或者调用类方法
示例:
class Cat(object):
# 使用赋值语句定义类属性,记录所有的猫对象的数量
count = 0
@classmethod
def show_cat_count(cls):
print("猫对象的数量 %d" % cls.cou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 让类属性的值 +1
Cat.count += 1
# 1. 创建猫对象
tool1 = Cat("蓝猫")
tool2 = Cat("折耳")
tool3 = Cat("狸花")
# 调用类方法
Cat.show_cat_count()
14.2 静态方法
- 在开发时,如果需要在 类中封装一个方法,这个方法:
- 既不需要访问实例属性 或者 调用 实例方法
- 也不需要 访问类属性 或者调用 类方法
- 这个时候,可以把这个方法封装成一个静态方法
语法如下:
@staticmethod
def 静态方法名():
pass
- 静态方法 需要用 修饰器 @staticmethod 来标识,告诉解释器这是一个静态方法
- 通过 类名.调用静态方法
示例:
class Cat(object):
@staticmethod
def run():
# 不访问实例属性/类属性
print("cat要跑...")
# 通过类名.调用静态方法 —— 不需要创建对象
Cat.run()
总结:
- 实例方法——方法内部访问实例属性
- 实例方法内部可以使用 类名.访问类属性
2.类方法——方法内部 只需要访问类属性
3.静态方法——方法内部,不需要访问实例属性 和 类属性
4.如果方法内部既需要访问 实例属性,有需要访问 类属性,应该定义实例方法
以上是关于Python 面向对象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