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Posted 识货App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3年阿迪达斯发布了搭载全新boost缓震科技的跑鞋,作为材质减震科技,当时的BOOST将要面对的对手是:号称登月科技的耐克 LUNARLON;飞人博尔特脚下的彪马IGNITE;甚至国人熟知的李宁云。


5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的BOOST可谓一骑绝尘,将昔日对手远远甩在身后:LUNARLON已不再被耐克重视,IGNITE始终脱离不了小众,而李宁云的上限已肉眼可见。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就在这种形式之下,耐克终于发布了基于React减震科技的跑鞋Nike Epic React Flyknit。


REACT是耐克2017年新推出的全新减震科技,由于也是材质减震,所以大家不禁会拿它与同类翘楚BOOST进行比较,不管耐克愿不愿意, REACT和BOOST,或将会是一生的宿敌。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拿到鞋子首先感到非常轻盈,鞋型也很像阿迪ub系列跑鞋。元祖深蓝配色加上亮骚的多彩包裹框架让人忍不住上脚,但在上脚测评前,我们先对 REACT和BOOST这两种材质通过两个小实验进行一个对比测试。


钢球自由落体反弹实验


为了避免鞋内衬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我们选择了将钢球自由落体到鞋子侧面裸露的中底上。


实验设定


钢球自由落体的起始高度为50cm

每种材质做10次实验,取其平均值

透明管上每一大格为5cm,每一小格为1cm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实验结果


在REACT中底上,

钢球首次反弹高度在15cm左右,

二次反弹高度为5cm左右,

三次反弹后基本失去反弹动力。


在BOOST材质上,

钢球首次反弹高度为20cm左右,

二次反弹为10cm,

三次反弹为5cm,

四次反弹为2.5cm,

五次反弹后基本失去反弹动力。


挤压钢球实验


这个实验很简单,就是看两种材质在相同压力下的形变程度,看看谁更软。


实验结果


很明显,在相同的压力下,

BOOST材质产生的形变更大,

说明BOOST更软。


由于REACT中底没有橡胶层,

钢球直接作用于REACT上,

而BOOST有橡胶大底,

钢球和BOOST之间还隔了一层橡胶,

尽管如此,boost表现的仍然更软。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BOOST很强,

REACT则是遇强则强,

只要你给它足够压力就有可能超过BOOST。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双鞋子吧,经过测量,42.5码的鞋子,单只重量仅219克,轻量化设计非常优秀,比我42码的ub1.0和nmd都要轻。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鞋子外形流畅,前掌自然翘起,有助于跑步、行走时脚部压力的过渡。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鞋型有ub系列的影子。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后跟处有支撑贴片和tpu杯,但并不太硬,提供基础的保护和支撑。另外,整个后跟外延突出近1cm,使后跟更厚实宽大,理论上增强了稳定性。但是这种设计下楼梯经常会磕到:)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整个大底只有前掌和后跟处有橡胶保护,中间裸露着大面积的REACT材质与地面直接接触,这种设计让我们看到了耐克对REACT的耐磨性很有信心。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鞋底纹理经过数学计算,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用料,为轻量化做出贡献。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Flyknit鞋面,已经是相当成熟的鞋面技术,其舒适度和透气性是目前最优秀的鞋面科技之一。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透气孔相当给力。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o记鞋垫,算是标准配置吧,感觉有点轻薄。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鞋型比较好搭配衣服,一般束脚裤、甚至牛仔裤都可以轻松搭配。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上脚后感到鞋子拥有几乎完美的包裹性能,而且这种包裹感是建立在舒适的基础上的,不会出现勒脚的现象。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从热身活动中可以看到,平常走路REACT材质就会产生一定的形变,提供非常饱满的缓震和回馈(本人体重70公斤)。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在跑动起来后,后跟处形变更加明显,带来美妙的路感,这种路感相比BOOST而言更加稳定和踏实,从个人感觉来说,如果你穿上它走路的话,会觉得比BOOST硬不少。


但是你穿上它跑步的话,就会感觉柔软度非常接近BOOST,而且在比较剧烈的加速中不会出现BOOST那种踩到底的感觉,不管你用多大力度踩踏,REACT似乎都能接的住,并且给出相当可靠的力回馈。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截至目前,我穿这双REACT跑鞋跑了两次:一次是在标准田径跑道上进行了5公里的变速跑,一次是在普通沥青公路上进行了10公里的匀速跑(公路地面是夜跑,鞋子后跟处有夜光警示)。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通过这15公里,不同路面的测试,我画了上面这张图来描述我对两种力回馈的感觉:REACT缓震和力回馈整体感很强,相比BOOST不会有局部陷落感或局部反弹感。


而BOOST无论缓震还是反馈都非常灵敏和机动,比较分散,有局部陷落和反弹感,特别是在不平整的路面。


我更喜欢REACT。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




总结


老实讲,当我拿到这双鞋子的时候,还是有点小失落,因为鞋子看上去过于朴实,没有之前4%那种犀利的外形,也没有日系跑鞋各种炫酷支撑片的加持,经过和boost的对比实验更是有点失望,上面写到的实验后的思考是跑完才想到的,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数据中的含义。然而一切都从你真正穿上它去跑开始。



包裹性——优秀



这双鞋子的包裹性真的到位,Flyknit鞋面具有相当的弹性,穿上后人鞋一体。



舒适度——优秀



把鞋子做舒服不难,但是在保证包裹性的前提下舒服就不容易,显然,这双鞋,包裹与舒适的兼得



缓震与回弹——优秀+



深不见底的回馈阈值,比BOOST更强的承压能力和整体感更强的力回馈,但是日常休闲真没有BOOST来的软弹。



支撑性——良好



无论鞋面还是足跟,都是基础级别的支撑性能,但REACT中底的支撑性是很不错的,个人认为远胜BOOST。




总之这双 Nike Epic React Flyknit 

绝对是一双能给你带来惊喜的跑鞋,

不做下一双BOOST,

只做第一个REACT!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识货球鞋 Nike Epic React Flyknit



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

购物丨球鞋丨运动丨型男丨装备丨潮流丨海淘


以上是关于不做下一双 Boost, 只做第一个 React!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WEN鞋评-开箱 | Jordan React Elevation:一双后掌加了react的威少2?

Boost Spirit X3:跳过啥都不做的解析器

脚本检测到文件特定词后做下一步动作 down restart

关于部分人建议只做正式版不做预览版的讨论

Nike x UNDERCOVER React Element 87 竟是我最后悔买的一双联名鞋

React redux 调度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