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学习:学会学习再学习
Posted Debroon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我们如何学习:学会学习再学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习方法:不同科目不同方法
文科:刻意模仿,反复练习。
-
直奔大师,可以从自己喜欢的地方开始,不必从零开始。
比如林语堂先生说:学习英语唯一的正轨,不出仿效与熟诵;仿效即整句的仿效,熟诵则仿效之后必回环练习,必使能顺口而出而后已,凡能依此法读英文,无不成功,是一条真正的康庄大道。
-
反复练习:测验时间占到总学习时间的一半,先学点新知识、测验了新知识,马上又复习旧知识,新旧知识交替滚动。
比如英语,不要按照课本的章节顺序匀速前进,而应该是把内容给打乱,背2个生词/句子,就复习10个之前背过的单词/句子,而后再背2个生词/句子——以这个节奏往下滚动推进,你会发现背单词/句子立刻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理科:掌握原理,举一反三。
-
掌握原理:从基础开始学,遇到瓶颈,重复重复再重复,从头再来。
比如费曼先生一句话让妹妹成为天文学家 — 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读,这样坚持下去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
-
举一反三:用题目增益理解,精益求精 → 多多益善。
我们学习算法和数据结构时,其实只学了概念、底层实现,但具体到面试问题中,考查的不只是底层实现,更多的是应用。
底层实现和应用设计,不一样。
能实现一个栈,不代表面对一个问题,你能够灵活运用栈。实际上,很多需要使用栈解决的问题,是相当有难度的;所以,在做题的过程中,你往往才开始真正的学习,具体学什么呢?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读到的不仅仅是文字以及文字所阐述的道理,我们更多注意到的是作者的“思考方式” ,找到作者的“思考方式”与自己的“思考方式”之间的不同,并持续地反思这个问题:如果作者的“思考方式”有可取之处的话,那自己的“思考方式”要作出哪些调整?
于是,一本类似《概率论》这样的书读完以后,大多数人就是考个试也不一定能及格,但却有另外的极少数人成了科学家,因为他们改良了自己的思考方式,从此可以“像一个科学家一样思考”……
做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大佬的怎样解题技巧、思考方式,学习这些人的思考方式,你才能把自己凭着生活经验拍脑袋想出来的大刀长矛替换成计算机科学家们验证了、优化了无数次的洋枪洋炮。
- 自己尝试:一个问题琢磨 1 − 2 天都是正常,提升能力的上策:贵精不贵多,有自己的分析路径。
- 有思路,编出来:面对 bug 不轻言放弃。逻辑都有了,为什么不能编出正确的代码,肯定可以的!
- 背着写:看别人的解决方案,自己试着实现,一个题目刷俩、三、五遍是很正常的。
- 总结出进步空间:思考、吸收别人解决方案中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代码的问题。为什么别人的代码可以更有效率或者更加简洁?哪些是自己忽视的?
一开始只刷 LeetCode 上前 200 题,因为前 200 道题最经典,据说 LC 最开始也只有这 200 道题,就是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一道题目要重复到什么程度呢?- 计算机科学家:寻找到事物的规律,能从规律中总结出模型,简化模型,什么东西都要越简单越好,要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为止。
- 工程师:代码可靠安全,不仅懂这个知识还可以用,必须考虑所有的细节,魔鬼都在细节里。
大概需要重复 5 遍的样子,开始就是要精益求精,你只做很少的最经典的题目。精益求精之后再多多益善,这时候刷题也已经变成了一种乐趣——你就想看看还有什么样的题目?到底还是什么题目可以挡住我?还有什么样的题目被编出来?就是好奇~
人和人学习能力的差距在哪里?
- 快速学习
- 学习动力
快速学习:我不是会得多,只是学得快
快速学习的能力:学习可能速成吗?
“速成”,顾名思义,大抵上应该指的是“迅速成功” —— 那当然不可能了!
虽然“迅速成功”绝对不可能,但, 快速入门 ,绝对是有可能的。
快速入门不仅是绝对有可能,而且还绝对必要 !
学习任何一个学科的时候,都有一个概念很重要:最少必要知识。
需要获得某项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在最快的时间里,摸索清楚最少必要知识都有哪些?
迅速地掌握它们,在那一瞬间,任何人都完成了“快速入门” —— 屡试不爽。
比如PPT,我的PPT一直是入门级别,只有俩个概念:简洁和留白。
-
简洁:在任何一个视觉框架中,都要尽量减少各种元素数量、如形状数量、线条样式数量、颜色数量等等,控制在 3 个左右。
-
留白:所谓的“留白”,就是一定要留出 61.8% 的空间,或者反过来,只占用最多 61.8% 的空间,61.8%是黄金分割比。
入门PPT就这么简单,一点点的设计原理,就是最少必要知识,但依然可以超过我绝大多数老师的PPT,哈哈。
比如英语,最少必要知识有哪些?
- 认识字母
- 认识音标
- 会查词典
- 懂基本语法
- 会查语法书
- 会用 Google 搜索引擎
马上开始运用、马上开始践行,入门彻底完成后,剩下的,不是“学”,是“用”,是在用的过程中纠正,在行动中思考,在错误中不断改进,在不足中不断弥补…… 磕磕绊绊一段时间之后,你自然会有进步,相应地也就更容易爱上现在做的事情了。
比如,快速通过考试。
任何科目的考试其实用一个礼拜准备就可以提很多分。
要用一张考卷把一个学期的内容覆盖是不可能的,所以主要是考查俩类知识。
-
最基本的概念,如果没有了它们,这门课就无法讲下去了。
-
这门课主线上的内容,它反映了这门课的精髓。
以微积分为例:
-
最基础:微积分是建立在无穷小、(函数的)连续性、极限等基础上的,没有它们整个微积分的大厦就坍塌了,因此如果这门课学下来,这些内容没掌握,等于白学,肯定无法及格。
-
微积分的主线,基本上是导数、微分,和积分三部分。当然,它们派生出一大堆的东西。考试的时候,大部分考题都是围绕着主线展开的,因此这部分内容掌握了,大部分问题也就会做了。这些内容,可能占不到教科书篇幅的 20%,但是却值得花 80% 的时间去准备。
快速刷题,本质上是通过做题提炼出考点并掌握,这是过程,而后一一对应的预测到考题,这是结果。
针对考点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架构,是一种脱离教材冗余文字而构建出的一套实用精要知识体系,精干而系统,而不是碎片知识在大脑的堆积。
这种通过真题提炼出来的知识体系都是考点,所以会重复考到类似的题,提分很容易。
学习的最少必要知识:
-
起步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接受、理解自己的笨拙,一直遭遇挫折、一直犯错误是平常,放慢速度尝试,观察哪里可以改进,再反复练习,观察哪里可以进一步改进,再反复······尽快开始这个过程、尽快度过这个过程。
-
把目标拆碎,针对细节反复训练,每次调整、重复、细微动作让思路更加清晰的感觉,这就是进步。
-
碎片化时间学一个体系化知识,保持一个月。
可能我们对碎片化这个概念有误解,事实上,被碎片化的只是时间而已,而不是知识。
再说,即便是学习的时间被碎片化了,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依然是长期持续且连贯的,否则不可能产生什么进步。
并且,碎片化,也不是今天才产生的,事实上从来都有…… 上小学的时候,是不是上午四节课,每一节都是不一样的科目?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是星期一全讲语文,星期二全讲数学,星期三全讲自然…… 离开学校之后,很难有整块的时间学习了(四十五分钟),那不都是“抽时间”搞定吗?
-
比如,我学 Python 编程语言,第一本书的阅读,基本上是每天在马桶上的十五分钟,花了整整一个月搞定的。
-
比如,我晚上睡不着觉,就要去看各个OJ上的新出的竞赛题,看看有木有什么好玩的题目,几乎每个月都能看到一个全新的,有让我完全想不到的动态规划状态设计方式,让我不停感慨,算法好美我好蠢。
-
比如,…
所以,时间碎片化,并不代表学习碎片化。恰恰相反,真正擅长学习的人,都很擅长利用碎片的时间完成长期持续连贯的学习。
大部分人之所以效率不高,因为他们采用工业时代的方式在管理互联网时代的时间:
- 在农业时代的时间流:天人合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在工业时代的时间流:在同一时间同一个地点重复做同一件事;
- 在互联网时代的时间流:永远在线,随时干扰;信息变多,阅读变浅。
碎片化时间是一个基本事实,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练成一个本事,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拿到实实在在的知识。
这种能力我是这样理解的:
-
日常进度:通过记录,量化自己的刻意练习进程,支持碎片化时间学习体系化的知识,最好是有一个具体的目标 — 一周时间学完一章;
-
碎片整合:找到碎片化信息的直接联系,形成框架,最好的就是白嫖大佬做的思维导图,而后自己做一份;
-
多任务:可以在多个任务中切换,心不乱,而且能保持专注在当下的任务 — 比如早上计划性任务、上午创造性任务、下午沟通性任务、晚上学习性任务,从执行切换到思考,从脑力活动切换到体力活动,从一个人干活切换到和别人沟通。
具体安利您看《碎片化学习》小龙山介,有89个碎片化学习简单有效的方案;
-
战略性休息:会休息比会工作还难,因为我越累越困,反而越想上网看点什么东西,但上网不但不能休息,反而会让我变得更累… …娱乐不是休息,要休息,先断网。具体的休息方法很多。
只有放松下来,我们才不会卡在头脑里—— 我们需要放空自己,让信息和感受进来,而后才启动思考程序、去深入思考。
放空自己,就是从思考的层面退回到信息和感受的层面。走在路上,去观察树叶、泥土、麻雀,去听吆喝声、聊天声,去感受微风、路人的表情、步伐……这就是退回到信息和感受的层面,你这样去做,会感觉到很舒服、放松,很多选项会蹦出来,很多直觉会逐渐出现,很多决定会越来越明确。
-
学习动力:培养啥耐心呀,你真的有欲望要做的事,八头牛都拉不住你
人们做事的驱动来自两个方面:
- 一个是来自内部,兴趣、好奇心就是很强的内部驱动;
- 此外,还有虚荣心、成就感等等,这是来自外部的驱动,也就是完成任务之后带来的奖励。
激发好奇心:学得久又学得爽
内部驱动之好奇心:
-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对学习者来说,想明白的感觉就是最好的回报。
- 感到无聊其实也是个好事儿。无聊感让我们等待好奇心,好奇心驱使我们寻求更高级的知识。你最近对什么知识最好奇,学什么东西最快,也许就说明那是最适合你学的。
好奇心,是保持学习速度的机制,学习材料最好在85%熟悉和15%意外之间:
- 熟悉的比例太多,你会觉得无聊;
- 陌生的比例太多,你会感到恐慌。
所以,为了激发好奇心:
-
适合的学习材料:让新内容在每次学习中只占15%,剩下的85%用来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大家都恨不得尽量抓紧时间多学点新东西。但你要知道,短时间内过量输入陌生内容,容易造成心理不适感,让你快速陷入“坚持不住”的状态。科学研究发现,每次学习新内容只占15%,反而学习效率最高 — 会让你感到疲惫不堪的材料就应该抛弃。
-
提问激发好奇心:提给自己的问题,别从内容里找,从自己的感受里找。根据自己的感受提问,能激发自己寻找答案的欲望,困难的内容学起来也就有意思了。比如,阅读一篇英语文章时,你就可以问自己:这段看不懂,到底卡在哪?这段读起来很爽快,是什么原因?作者用的这个表达太好玩了,我能把它用在别的地方吗?
你应该事先精心准备好一系列、结构化、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内容。
-
英语,最理想的一篇课文,应该是其中 85% 的内容是你熟悉的,15%的内容 —— 包括单词和语法 —— 对你来说是新的。
-
数学,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最好这一讲中 85% 的操作是你本来就会的,15% 是新技巧。
-
读书,最理想的情况是书中 85% 的内容让你有亲切感,另外 15% 是改造你的世界观。
-
健身,最让人愉悦的是 85% 的动作都是你熟悉的,后面的 15% 是你尝试的。
-
管理,从一个问题开始,一环扣一环地讨论。大约讨论十个左右的问题,这十个问题都是递进的关系,一层一层地深入。好的问题,引发大家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在案例的分析中找到正确的逻辑。
-
文章,系列文章需要包含全面完整的概念和好的例子,每篇以项目驱动,建立在项目上只使用最少必要知识,喜欢=熟悉+意外,这一篇文章的意外不能超过之前文章意外的30%,再行行拆解项目。
任务驱动:不谈兴趣,自己聘请自己
既然你没有兴趣,我们干脆就把兴趣驱动学习这件事给它否定掉。
学习动力除了内部驱动之外,也可以是外部驱动。
- 以教为学:这是我最喜欢的外部驱动,我会把我学过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发布在博客上,有虚荣心在,带着去教别人的心态参加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我在一些事情上(如心中有一个确切的东西想做出来)不但没有拖延症,而且做事患着另外一种病,叫提前完成症,简称叫提前症。说我做什么事都是提前完成的。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就是因为我提前完成这些事,外界,也就是你们,你们会夸我,你们会说我好,你们说我好是我提前去完成这些事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强大的动力。我这个人表演欲望特别的强烈,可以说是我进步的最大的动力了。相反,一些注定没有表扬的事情,我就有拖延症,或者干脆忘了,不过也没关系,有拖延症也没啥,也没听说过把谁拖死过。
成年人要放弃一种需求,就是学什么东西都得有个兴趣,我们要放弃这样的想法。我们要带着任务来驱动学习,没有任务我们自己来制造任务,这样才能贯彻高效的学习。带着去教别人的心态参加学习,效果是最好的。一定要记得,每个人都可以当老师。
人生只如初见:甜而不腻,初恋一生
-
重新定义快乐:刻意练习的快乐就在于,水平有所长进,真知就是最大的回报。
-
心理建设:一切都是心理建设,心理建设做好了(赋予意义 or 把抽象的好处变成现实的好处),就会接纳、投入。
重新定义快乐:你喜欢愉快的学习过程,但你更喜欢获得真知
大家都是学习,为什么就是有一些天生喜欢学习呢?
这取决于我们对快乐和痛苦的定义。
同样是音乐学院的学生,研究发现,中低水平学生练琴喜欢几个人凑在一起练,比较热闹。但是高水平学生则是单独练习。从年轻人社交的角度,一起练更快乐;但是从刻意练习的角度,如果你想体会每一个细微动作让曲子更好听的那个快乐,单独练习才能集中注意力。
跟看一部纪录片相比,学习的确是痛苦的。就好像说相声,在台上把观众逗乐很有趣,但是在台下翻来覆去背贯口就很痛苦。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懂相声,他也可能会觉得每一次调整气息,把贯口背好,这个过程本身就很快乐。
我们都喜欢愉快的学习过程,但我们更喜欢获得真知,这里面最关键的是转换焦点。
过去几年间,小说占据我生活中特别大的比例,我一直觉得小说就是我的刚需,每天不追剧都不知道空闲的时间用来干什么。
可是这一感知在最近被彻底打破,所谓的刚需原来可以被替代,当我把关注的焦点从“舒服、有趣”的感觉调整为更为 “宝贵、长期” 的成长上时,我的选择立刻发生了变化,不需要动用我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小说这个陪伴为多年的刚需自然而然地退居二线。
那些精彩都是幻觉,每种感觉都有可能被幻觉植入。各种新奇往往是被人有意制造出来、专门吸引你用的。你所谓向往的其实不是生活,而是生活给你的感觉。
真实生活不会迎合你,只会考验你。游戏只是让你愉悦 —— 而真实世界能改变你,让你成长,让你变成一个连自己当初都想不到的、更好的人。
快感与不快从思维而来。之前总以为,快感与不快是外界给予自己的。然而,它们其实是从自己的思维中产生的。
改变焦点,重新定义快乐。
-
音乐:每改进一个动作,都让曲子更好听;
-
相声:每调整一次气息,都让贯口更欢乐;
-
健身:每运用一个技巧,都让涨更多肌肉;
-
数学:每重复推导一遍,都让理解更加深化;
-
编程:每独自调试一次,都让功力更加深厚;
-
黑客:每认真探索一次,都让漏洞更加明显;
-
C++:每个难点,都让学习更有价值,越难越有价值;
-
背诵:每次忘记,都让记忆更加深刻,忘记是为了更好的记住;
-
没学会:每一次尝试,都让大脑的模型参数更加精确,这不是失败,而是在调参。
大赞(/≧▽≦/),虽然我也学这个,但是你做得真是比我厉害得多,你一次就调参完成了30%,我才8%,太强了!!
心理建设:一切都是心理建设,一切都基于心理建设,无论干什么事第一件都是干心理建设!
最常见的就是赋予意义,正面意义和负面意义。
因为人是悬挂在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意义不一定可以给你带来直接的学习动力,但一定可以让你对做这件事不厌烦。
你可以从事任何工作,但你得先确定自己有强烈的欲望搞定这个技能——我事实上在与我的每一个技能谈恋爱,呵护ta、关心ta、哄ta开心,跟ta一起 High…… 爱得要死要活,你想拆散我们?没门!
1.赋予正面意义:让原来痛苦的事变得有意义,愉悦的感觉让人不厌其烦。
-
只要把时间拉到足够长,很多事情的重大意义都会自然浮现出来的,而后把重大意义平均到非常细微的一步,要从非常细微的一步来发现意义、赋予意义,以确定自己每步有强烈的欲望搞定这个东西。
-
比如,新东方有开百万年薪请英语老师,而要考TOEFL、GRE,要背两万多个单词,100万平均到每个单词上,1个单词相当于50钱。
-
比如,吃水煮健身餐,当你把清淡的健身餐想象成这世界最好吃的食物,或者吃了就可以涨肌肉,你就可以一直吃下去。
2.赋予负面意义:恐惧,让人自律,紧迫感产生巨大的动力。
拿出一张纸去罗列,花几天甚至几个月去罗列以下三点:
-
如果我没有这项技能,那现在有什么事儿我根本做不了?根本没有机会?
-
在将来我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会失去怎样的机会?
-
如果我最终仍然没有掌握这项技能,我就跟哪些人是一样的?他们的生活究竟因此有多么凄惨?
你不仅要罗列,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可以想象出来的细节“栩栩如生”地写下来。相信我,这会“吓到”你的大脑,或者准确地说,是把那种你所需要的恐惧深深地埋进你的潜意识里面,然后它就会在很多时候自动工作了,催促你赶紧弄,否则它就焦虑,它就害怕,它就不安生。
3.赋予意义之后,再亲眼目睹那样的人的生活。
你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 拥有 or 没有 那项技能的人以及人群,尽量与他们共度大量的时间;如果没办法一对一交流,起码也要时刻关注他们。
所以,当你和 拥有 or 没有 某项技能的人或人群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现、感受到那项技能其实是很自然的、很实用的,没有它是根本不行、甚至完全不可能的。
这些判断上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你的行为,你的感受,于是,很多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很艰难”“很痛苦”、“很难坚持”“没有毅力根本做不完”的事情,在你的世界里全都变成了“真好玩”“停不下来”“要是能多玩一会儿就更好了”的事情。
4.身心合一:忘记的功夫。
近些年的国际羽毛球比赛,一直是两个巨星的舞台,一个是我们中国的超级丹林丹,另一位是马来西亚拿督李宗伟。这两位运动员都是羽毛球领域的伟大运动员。
- 林丹大家都很熟悉,是羽毛球界不世出的天才人物,无论国际比赛还是国内比赛,能拿的冠军都拿了,而且连着拿了两轮全满贯,这是一个极其厉害的成就。放眼羽毛球比赛的历史,都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有他这样恐怖的统治力。因为这些史无前例的成就,称他是羽毛球界的乔丹不仅不为过,反而有点贬低,因为至少乔丹没拿过两个奥运会篮球金牌。而李宗伟就比较遗憾,他常常扮演的就是林丹夺冠路上的背景,每次在决赛中遇到林丹,他都会输球。
这个情况就非常奇怪,你说李宗伟的技术比林丹差吗?不见得,甚至很多羽毛球界的专业运动员认为,他的技术比林丹更加细腻全面,至少毫不逊色,那么为什么总是在决赛中输给林丹?
顶级运动员充满了竞争的动力,就是我必须赢,我也坚信“我”会赢,我不接受“我”输的状态,所以在每天的平常训练里,一直再准备和进步。
但林丹还不止有竞争欲,还有身心合一的力量,就是在关键性的决赛时间,如果林丹能放下竞争欲,信任身体,从而进入身心合一的状态。
怎么成为像林丹这样的顶级高手呢?
首先,得有强烈的欲望,去做训练,准备是王道,记录在【人生只如初见】。
其次,在一些关键时刻,需要忘记自我,全然放松的进入当下,这是【身心合一】的内容。
你要理解大脑有两种模式:自动驾驶模式和主动控制模式,并且你还能做到在两种模式之间自如切换。
- 主动控制模式:有点儿慢,但它需要深思熟虑,你需要调用经验、记忆、分析、理性;
- 自动驾驶模式:快速、自动并且无意识的,如你驾驶汽车遇到突发事件时猛踩刹车,这是个自动处理的动作,包含了反射、本能、直觉、冲动。
身心合一就是,学会信任自己的身体(自动驾驶模式),让身体主导学习过程。
比赛的时候:
- 因为主动控制系统的要求太严格了,它会时刻提醒你,你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哪些方面不够优秀。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这当然是激励我们前进的理由和动力,让人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认识缺点才能进步嘛。但是在比赛中,这种自我评判就太不合时宜了,会在短时间内让你完全失去自信心,导致一些拿手的技术也发挥不出来。
比如跑步,如果你总觉得自己的右腿不舒服,那么会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右腿,越来越紧张。就算身体根本没有任何问题,也会让你在这个过程中毫无乐趣可言 — 越关注,结果越差。
学习的时候:
- 每个人天生都具有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通过镜像神经元实现,可以模仿别人的行为,并进行复刻。在长大以后,这种能力会逐渐减弱,我们更多的通过主动控制模式的逻辑来学习,但要想挖掘潜能、快速学习,就需要使用自动驾驶模式的学习能力(用图像描述的学习材料比用文字描述的好,有直观印象比没有的学习更好,如最快的入门方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从教学书里找一段成型的程序照着在电脑上敲一遍再说)。
在赛场上,或者学习中,你都需要保持绝对的专注,心里除了眼前的事,不能有丝毫杂念。我们普通人的意识,就像一片大海,随时随地都有各种念头组成的浪花在翻涌。比如你学习的时候,表面上非常专注,但是脑子里可能在回忆昨天晚上看过的电影,甚至还会思考中午该吃什么。
这些无法控制的念头,就是典型的杂念,想要做到身心合一,就需要屏蔽这些杂念。这很难做到,需要专门的训练 — 做一个忘记的功夫,而后专注呼吸。
忘记的功夫:
- 正常状态,我们只要犯错了,主动驾驶模式就会进行自我批评;
- 打赢你的内在比赛,放下头脑,信任身体;
- 放松而专注,让自己尽可能地活在当下;
如果你在做一件很关键的事,又控制不住心中的杂念,那么你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其他什么都不要想,专注呼吸,这会让你在短时间内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脑海可以得到难得的平静。
这样战略性的暂停会让你的心保持在澄明的状态,长期下来心越来越静,理解能力上升了,学习速度就会越快。
简而言之就是,平时做好准备,而关键时刻,可以使用身心合一的方法,让自己超常发挥。
进步回路:因为进步,所以越发进步
■ 库存:成就
- 即当天的进步:知识点,框图,做错修正的、不会弄懂的题目。在题目上标注一切让你感到有收获的地方,包括思路、技巧、方法和知识点。总之,是你当时、当天新学到的东西。是你此前不知道,或者此前知道但模糊,以为自己知道却犯错的东西。
■ 因果链:成就 →+ 学得久又学得爽
-
在反馈 -> 记录 -> 复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整理,不断让那些新技能、新概念,在自己的脑子里有清晰的组织与关联——思维导图,本质上就是思维的草稿图。
-
如果你只是想做读书笔记或者会议摘要,用最朴实、厚道的 bullet points 是最好的办法,树状结构列举提纲,整理要点,完全没有必要画妖艳的思维导图。那思维导图是不是一个被高估了的工具呢?不是。思维导图是一个被低估了的工具。思维导图,根本就不是一个整理和记忆工具。它是一个思考工具。
-
人的短期工作记忆 —— 相当于大脑的“内存” —— 非常有限,每时每刻只能最多想四个东西。思维导图的正确用法,就是给大脑扩充内存。你只能想四个东西,可是做这件事需要同时考虑八个东西,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八个东西都写下来,摆在你面前帮助思考。
-
我们应该用思维导图做决策和判断。如同开会一样,第一阶段是畅所欲言,谁有什么想法都提出来写下来;第二阶段是评估这些想法,发现不同想法之间的联系,把他们用线连接起来;第三阶段是形成决议:把讨论中淘汰掉的想法都划掉,剩下的分出主次和执行顺序,而后整理一下就可以照着做了。
-
这个思维过程,这种决策方式,才叫思维导图 —— 为了引导思维而画张图。在思维导图上,把标注的概念、模型、公式,即时写上,再用新的空间结构,建立、修正他们之间的关联。
-
是哒,一张实用主义的思维导图必定是非常潦草杂乱的,上面画满了各种连线、重点符号、划掉符号 —— 就好像演算纸一样。思维导图是自己用的!花哨的装饰和美观的外形未必实用,真正的武器身上应该有创伤、有错误、有硝烟的味道。
■ 增强回路:以教为学,把任务切碎,如何学到一个东西,就如何学下一个,下一个……学习所有东西;如何记住一个东西,就如何记住下一个,下一个……记住所有东西;如何达成一个小目标,就如何达成下一个……直到达成一个大目标——这比任何成败都重要,这是人生的核心算法。
- 反馈:学习用真题,内容学完了,一定要做练习,巩固。不做对练习,就不学习新的内容,阅读用摘要、K歌用录音、健身用录像,对比优秀的参照,总结对方的优点、改进,发现进步空间。
- 记录:概念 → 形象的例子 → 博客,可以代替原书的程度。
- 复习: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遍自己当天学习的内容 → 理科用到再复习/文科有点淡忘就复习或边学边复习/间隔一段时间等你对那个知识点有点淡忘了,意外感正好又回来了,就是测验的最佳时机。
■ 平衡回路:时间限制、能量限制、自我怀疑。
时间限制:
- 绝对不能跟笨蛋斗气,你的时间有限,不需要去讨好所有人,你会远离不尊重你的人。
- 不要凑热闹,看到有人围观就不由自主的凑过去,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 无非是送人一些免费东西,或是吵架、打架、车祸,可这事和你肯定没关系。
- 不为小事纠结和烦恼,不小心伤害了别人为ta花钱、给ta道歉。
- 不要随大流,比如什么突然火了,身边有人再做,也不要去追,任何一个趋势出现时,都是给那些另外一批人早有准备的人的,平日无积累,趋势不属于你,去了也只能干着急。
- 不要操别人的心,改变别人是最难的事了,每个人都只能管自己,而且都不一定管的好,你还去管别人。别人失败了,你什么都得不到白白损失了大把时间,别人成功了,你呢,还在闲着看热闹、随大流、瞎操心,那你可怎么办?
- 不做没有意义的事,如刷视频、看网页、玩游戏、刷朋友圈,用一个好习惯代替他们,如健身、朋友圈都不用看,每周固定时间给固定几个人点赞就够了。
能量限制:
- 你的注意力真的很少,一天下来,能够集中起来有产出的注意力弄不好只有两、三个小时而已,结果呢?你去闲着看热闹、随大流、瞎操心,不说成功了,有收获都根本做不到。大多数人的败局很早很早就已经定下来了,因为他们养成了四处浪费自己注意力的习惯。
- 心静澄明:心静时学习的知识比苦读一年书籍学到的更多。 可以听冥想、做普拉提。
- 心理能量:战争以一方失去战斗意志为结束。1000下跳绳、站着学习更加精神,饮食多绿色蔬菜。
- 可持续熬夜:有一些学霸,虽然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但你依然看不到ta的疲态。大部分一个晚上会睡四到六个周期,一个周期大致是90分钟,如果你按照一个周期的时间增加或者减少睡眠,对第二天的影响就不大。如果我熬夜的话,我一定会熬到躺下就能睡着的时候,当然在躺下之前先定时,设置4个睡眠周期(6个小时)的闹钟,闹钟响了就起来,我感觉和平常没什么区别,并不会缓不过劲来,或者低能量。
自我怀疑:
- 心态都是假的,心态都是假的,我们这一会大哭呢,可能过了一小时就在大笑呢,心态都是假的,那些都是无偿的,什么东西是实在的?我们要去把握实在的东西,你拿下一门考试,就是拿下一门考试,你拿下了十句英语,就是拿下了十句英语,然后你找到一个收入翻倍的工作,就是搞定了一个收入翻倍的工作,务实,要务实,把握住自己能够把握住的实在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态自然会越来越好。而不要对着心态使劲,心态是虚无缥缈妮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把自己陷进去的。
■ 滞后效应:昨天的努力,通常今天看不到回报。
- 一开始是最困难的,发展这个系统,不但需要你做“好玩”的事儿,还需要你做很多“不好玩”的事儿——不计较得失,心里有一件“大”事,我特别佩服有这样气度的人。
- 如果不是功利性读书,而是漫步方式读书,滞后性就很强,甚至可以到达几年,但某一天一些知识会让你发现新视角,你会融会贯通,看待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很多。
成为正能量本身: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支持自己,鼓励自己
- 请你只为超越自己而努力。
- 我想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而不是错误的认为一个人手握枪支就是勇敢。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何时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
- 是不是哪里没做好呢?这次没发挥好也没关系啦,别往心里去哦,还有下次、下下次嘛,继续加油,相信你会越做越好的!
- 加油、挺住、坚持,胜利就在眼前,你一定可以的!冲刺吧,少年!
- 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还没有诞生呢,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
- 太好看了吧,美哭了,你真的好出色啊~
- 虽然我也经常做某某事,但是你做得真是比我厉害得多!
- 相信自己,一定能学会。
- 重复、重复、再重复,平静的接受自己的笨拙。
- 终身去做的事,是一个人最好的护身符。
断然行动: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
- 21:42 餐厅的服务生才刚准备下班
- 22:01 环卫工人还在清理垃圾桶里的垃圾
- 22:49 外卖小哥还带着夜宵在各个小区穿梭
- 23:00 从城东赶回城西的白领们在地铁上打盹
- 23:43 上夜班的司机已经陆续到岗
- 01:14 饭局上应酬的中年人才刚到家
- 02:26 搬运工已经开始往车上搬货了
- 05:47 能听到楼下早餐摊位开门的声音
- 07:36 公交站挤满了这个月考勤全满的上班族
唯有立刻行动,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能斩断一切乱七八糟的想法。
肯定宣言: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海贼王我当定了
我最喜欢的还是肯定宣言,有身份认同和一个方向,我就能珍惜自己的注意力,把注意力都放在成长上!
以下是我的肯定宣言:
- 没有红袖添香,没有墙壁凿光,只有读书读得入迷,物我两忘。哪还会有什么故事,真羡慕那些有故事的人,不像我一个帅字贯穿一生。
哈哈,开玩笑,真正的肯定宣言很长的,需要倾听内心的声音:)
我们的大脑在持续不断的分析你的环境、你的思想以及你的健康,并利用这些信息生成一种被称之为“你的态度”的感觉。
你暗藏的态度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如果我们不对自己的潜意识进行控制,那我们的潜能就会日渐式微,就会被困在永恒的当下,在不安、恐惧和过去的限制之中。
「肯定宣言:人生最重要的是自我肯定」
我们的大脑在持续不断的分析你的环境、你的思想以及你的健康,并利用这些信息生成一种被称之为“你的态度”的感觉。
你暗藏的态度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如果我们不对自己的潜意识进行控制,那我们的潜能就会日渐式微,就会被困在永恒的当下,在不安、恐惧和过去的限制之中。
但你可以用肯定宣言变得任何时候都高看自己一眼,你只需要暗示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① 你真正想要什么?
积极主动、手眼通天的人。
② 为什么想要那些?
我喜欢不断升级的感觉,我们这个世界的缺点就在于太过平等……有些人过了三十岁就觉得没什么事儿可干了。有的人一出生就拥有财富和权力……而后一直到死也只拥有这些。人的进步有个很低的上限。
但是你可以修炼思想啊!人和人的思想差异可以持续加大,几乎无上限,而且思想资源不稀缺,使用无成本。
学问才是真正的高级功夫。下功夫钻研一门学问,把学习当做一个秘密项目,每天抓紧时间勇猛精进,就好像趁着夜深人静偷偷地演练绝世武功一样,达到心流状态,这是多么刺激的事情。
③ 你必须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到那些?
成为一个士,士是我们中国的光荣传统。
古代的士既是平民的最上一层,又是贵族的最下一层。士凭本事生存,但是不受奴役。
士内心认为自己跟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但是有责任感。士独立而自信,但是总在提升自己。
④ 你必须做什么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 士之理性:得有思辨的硬功夫,佛学、哲学、博弈论、信息论、概率、统计、逻辑、模型思维、心理和偏误、系统思维、算法策略、理工科思维、批判性思维……,在最理性的情况下,由一群 player 们参与的局面是什么样的,而那恰恰是大人物做大事的风格。
比如,一考定终身。
我之前有和初中同学聊天,以前我们成绩不分上下,但后来下滑,学校当然比不上ta,ta为我感动惋惜,毕竟一般人们都认为理想的重点学校太重要了。
那如果是手眼通天的人,是怎么看的呢?
所谓天,其实是指站在当前科学的最高理解上,当前科学理解,是一线科学家穷尽人类目前所有的知识,对一个事物最好的判断。
问题即,到底是人重要,还是学校重要?
网络科学家有发布研究论文,重点学校并不重要。事实上,那些以一分优势勉强考上重点高中的人,和那些以一分之差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最后考大学时的录取情况,没有任何区别。
也许不是好学校成就了好学生,而是好学生成就了好学校。研究里还有说,甚至连大学都可能是这样。
别人以为是天大的差距,如果你有通天的见识,也许就能淡然处之。
■ 士之修行:持续修正自己的行为、理性、充满底气,有自己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
我的内部系统是针对内心世界的不确定性,如何有效学习、保持高能状态、元问题的解决方案、价值观的升级……
我的外部系统是针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不过我还在探索之中,如计算机的赛道、真实世界隐藏的规律、社会关系的攻略……
接着上面的例子,研究者通过大规模统计数据发现,那些学习成绩同样优秀、申请了哈佛之类的著名大学,但是因为缺少耀眼的课外活动和强有力推荐信而没有被名校录取,不得不去了稍差一点的大学的学生,后来人生中的收入水平,跟那些上了名校的人一样高。
但是,请注意,这个学生当初必须是申请了名校才行。如果ta成绩同样好,但是根本就没申请名校,那ta未来的收入就不会有那么高。
也就是说,可测量的成绩很重要,但是敢报名校的野心也很重要。
这里所谓的野心,就是“你认为你属于哪儿”。你认为你属于哈佛,而且成绩又够,那不管哈佛录不录取你,你将来都能取得哈佛毕业生那样的成就。
你得切实相信,你跟那些高手是一路人,才行。
■ 士之视野:打磨世界观,西方最新的思想、前沿科技的进步。
通天的人不能一天到晚只琢磨对生计有用的东西,你得有一颗赤子之心,有宇宙那么大的格局。为此要一些打磨世界观的东西。
比如相对论,相对论本身对业余选手并没有直接的价值,但是如果你能重复一遍物理学家心中的纠结,感受一点科学发现的体验,演练一把思辨的本事,你会获得一个不一样的气质。如果连相对论你都琢磨过,还有什么思想是高不可攀的呢?
当今世界有很多流量意见领袖,有很多想要立言的成功企业家,有很多电视学术明星和机场大师……但你可以选择跟斯坦福的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和圣达菲研究所的学者站在一起,选择当前科学理解,加入一个The One的队伍。
一起探索一个不一定有多么美好的,但是充满惊奇刺激的,真实世界。
■ 士之生活:高观点下的各种生活智慧。
你跟两个朋友一起逛商场,发现有一家店推出了“价格匹配”的活动。
商店承诺,在我们店买的东西,如果一个月内发现有另一家店的价格比我们低,你回来我们不但会给你补足差价,而且还会多给你差价的10%作为补偿。
这是促销的噱头,还是利用人厌恶麻烦的心理,得个心理安抚呐?
博弈论里会说到,商店不但要考虑顾客的反应,更要计算竞争对手的应对——所谓“伯川德双头垄断”和价格战的博弈格局,以及它的破解方式。
价格匹配政策的好处就在于对手即便降价,也不能把顾客吸引过去 —— 所以对手就没必要搞降价,这样就避免了恶性竞争(价格战)。
……
师傅说我分析能力强,因为我和师傅经常在路上闲聊,分析一些现象,我基本可以秒回,但其实并不是我分析能力强,只是工具比较多。
比如地铁站旁边,一家购物中心在人来人往的地铁站旁边,反而亏损严重,没什么人光顾。
啊?为什么会这样?这不符合“常识”啊!
常识,常常只是对表象的认识。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透彻理解“顾客”这个“变量”。
用系统动力学中经典的“浴缸模型”,来理解变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浴缸中,“水”这个“变量”,有两种不同的状态:
⒈存量,就是在一个“静止的时间点”,浴缸中积蓄了多少水;
⒉流量,就是在一个“动态的时间段”,有多少水流入浴缸(流入量),有多少水流出浴缸(流出量)。
现在请问:让你能泡澡的,是浴缸里存量的水,还是水管里流量的水?
当然是浴缸里存量的水。水管里流量的水再大,只要不能积蓄为足够的存量,你都无水可泡。
“浴缸模型”如此简单,但足以帮你理解最开始的案例。
为什么地铁站“流量”巨大,但亏损严重?
因为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人,来去匆匆,甚至没时间抬头看一眼你的店面,更别说停留。
在地铁站开店,相当于用啤酒瓶接雨。雨再大,啤酒瓶也很难接满;而落在啤酒瓶之外的雨,毫无价值。
■ 士之认知:对某些概念的认知必须是精准和有用的。
我的一位师姐是金融方面的,特别喜欢塔勒步的黑天鹅,ta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教训大约就是“不要忽略小概率事件!”
可这没啥用。不敢忽略小概率事件可不叫懂统计学 —— 真正的本事,是不但知道不该忽略的时候不忽略,而且知道该忽略的时候忽略。
“黑天鹅”这个词现在已经流行到被滥用的程度了。但凡有什么后果严重的小概率事件发生——甚至只要是自己没想到的事儿发生,人们就会说这是“黑天鹅事件”。
什么叫“黑天鹅”呢?黑天鹅说的是认知不确定性。明知道登山有一定的危险,有人还非得登山,结果摔死了 —— 这不叫黑天鹅,这叫运气不好。反过来说,2008年金融危机则可以称为一次黑天鹅事件,因为导致金融危机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个机制不在经济学家的预测模型之内(奥派除外)。
当你谈论不确定性的时候,你知不知道你说的是哪种不确定性。当你谈论黑天鹅的时候,你知不知道黑天鹅是什么意思。
比如,运气。
其实我们平时所谓的好运气、坏运气,都是戴着有色眼镜看概率——感情的波动,蒙蔽了人们看概率的双眼。
好运气坏运气都是空的,高手的眼中只有概率。
越是小概率事件,你如果想确保它发生,需要试验的次数比理想的次数越要多得多。
比如买彩票这种事情中奖概率为零——假设你中奖的概率是一百万分之一,你如果要想确保成功一次,恐怕要买260万次彩票。你即使中一回大奖,花的钱要远比获得的多得多,这就是不值得赌的原因。
概率统计不仅是数学知识,实际上它反映的恰恰是真实的生活。
懂概率的人真的会觉得靠彩票实现财富自由,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彩票就是在侮辱ta的智商——彩票,穷人税。
概率论解决随机问题的本质,就是把『局部的随机性转变为整体上的确定性』。
⒈在数学体系里,概率是辅助计算的工具;
⒉在现实世界里,概率是做出决策的参考。
通过对概率的准确判断,我们能够校准自己的决策精度,并在反馈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决策模型,使其不断逼近世界呈现的真实。
构建系统,关键在于了解概率,从一个更高的更远的视角来看自己的人生 — 把自己的人生打造成一个系统,通过量化的概率帮助自己做每一次决策,我们没法保证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但可以保证自己的决策系统是正确的。
■ 士之责任:积极主动、关心社会现象。
士有一种责任感,士总是积极主动。我是国家的栋梁,我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是为民请命的人,是舍身求法的人。
在别人看不见问题的时候,我得能够发现问题,而后当做自己的事做。
首先在思想上自主,其次对自己的人生自主,以至于对公共事务做主。
比如以垃圾处理为例,说说应该怎样思考公共事务问题。
A 同学反对垃圾分类,因为ta觉得垃圾分类给ta的生活带来了麻烦。
B 同学支持垃圾分类,因为ta认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分类对大家的长期利益有好处。
那么手眼通天的人,会怎么分析呢?
先说结论,立场和A同学一样,但观点完全不同,反对垃圾分类,是因为认为社会在垃圾分类中投入的成本,大大超过了在环境上收获的好处,垃圾分类是个行为艺术。
面对一个公共事务,首先你得想清楚,你是要解决真问题,还是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关心。
垃圾分类既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话题,又涉及到环保、地球、子孙后代这种宏大主题。这就使得每个人都可以从某一个角度发表看法,但是容易陷入思维的误区。
具体到垃圾处理问题上来说,普通人有三个思维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地球上的东西用一点少一点,必须特别节省地使用。
处理垃圾最高效的办法是填埋。
中国一个大型城市,比如天津市,每天大约产生 5000 吨垃圾,那得挖多大的坑才够呢?答案是用不了多大。一个长宽高都是一公里的坑,天津市可以用 500 年。
环保主义者爱说“只有一个地球,这么一直挖坑,不早晚到处都是垃圾坑了么?”。
但是你要知道我们有的是一个多么大的地球!
■ 对一座城市来说,在郊外找个方圆几公里的填埋场,是个很小的区域!
■ 而且填埋场满了之后会封顶,会重新覆盖上土壤,只要坑足够深,防泄漏措施足够好,建公园、商业区还是住宅区都没问题。
地球很大,垃圾填埋并没有让地球上的物质减少一分一毫,只是把东西从各个地方集中放到一个地方的地下而已。
垃圾填埋这种处理方式的主要问题根本不是地方不够用,而是能不能管理好,真正做到不泄露,目前技术是成熟可靠的。
坑只要挖得足够深,密封好,上面封土,该种地种地……连阳台上都能种地。垃圾的作用就是填充那个地方,不需要降解。地球上绝大部分土地下面有什么东西,我们根本不在意。
合理使用填埋的方法,地球根本就不会变成一个大垃圾场,而不是特意强调节省,省一点是一点。
所以我们对地球上东西使用的正确态度不是“要少用”,而是要合理地取用。
第二个思维误区是认为垃圾的最理想归宿是回收,最好能“变废为宝”。
垃圾回收是有成本的。比如有个装食用油的塑料桶,你把它投入了回收垃圾箱,希望循环利用。
但是要想真正回收这个塑料桶,首先得有人做一些基本的塑料分类,得有人把桶盖儿拿掉,得有人清洗它,而后才能高温熔化,去做一个什么新的塑料用品。
如果人力越来越宝贵,人工智能还没做到能智能处理垃圾,回收就是非常不可行的事情。而且回收也是有污染的,清洗你那个塑料桶难道不会产生污染废水吗?
而对现代工业体系来说,制造一个新的塑料桶,却是省时省力的事情!其实很多东西制造的成败都比回收低,根本不值得回收。
再考虑到清洗、燃烧的环节,回收并不环保。事实上焚烧垃圾非常不环保,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用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发电是高成本的行为艺术,远远不如烧煤。
再进一步,像饮料纸杯、快餐饭盒这种一次性的物品,很可能比使用永久性的杯子和碗更环保。因为你不用洗碗,而洗碗会产生废水。使用一次性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而不去浪费人力去给你洗碗。
所以,要克制住变废为宝的冲动,其实我们把东西白白扔掉而不重复利用不仅成本更低,而且更环保,回收垃圾和燃烧垃圾,其实会产生更多的成本和污染,而且回收的材料性能也不如新材料。
第三个思维误区:人们总想拒绝“坏东西”的存在。
垃圾,是个不好的东西,但是我们真的不可能彻底消灭垃圾,这就好像你不可能完全消除犯罪、不能完全消除疾病一样。
当前人们面临的真正的垃圾问题是怎么更好地收集和控制垃圾,不要让人到处乱扔。
而复杂的垃圾分类搞不好还会迫使人们乱扔垃圾。好比我就点了一杯奶茶,要扔掉的时候,你要我把杯子扔一个地方,没喝完的奶茶倒一个地方,就比较烦琐,真的如果扔垃圾太过麻烦,我想很多人都会干脆乱扔了。
像如今太多塑料垃圾被倾倒进了海里,不仅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塑料颗粒更是进入了鱼虾的体内,最终又被人类吃进肚子进入人体。
这才是真问题!要填埋,不要倾倒。
保护环境,真正的垃圾问题是管理和收集垃圾,不要让人乱扔垃圾,而不是回收垃圾。
以上是关于我们如何学习:学会学习再学习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掌握真正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课程笔记
掌握真正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课程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