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型数据仓库三大痛点的个人看法

Posted 晓阳的数据小站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有关大型数据仓库三大痛点的个人看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人说,数据仓库搭建失败的概率非常高,是ERP之后最不靠谱的大型项目之一。往往在项目立项的时候,我们会给老板呈现出一幅非常美的愿景图:响应快、业务驱动、智能化……但当项目上线之后,才会发现这个项目往往华而不实,要什么没什么,慢慢的投入就会逐步减少,直到项目陷入泥潭……
那么数据仓库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们又是怎样应对这些核心问题的,今天就挑选三个代表性的问题,来进行一一的解答。

(一)痛点之一:需求响应速度慢

数据仓库有“三多”的特点:参与人员多、业务关联多、需求提出多,数据仓库因为承载了公司数据驱动的任务,往往会将所有业务的数据都接过来,进而导致了业务数据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变数越来越多,坑也就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招聘很多的人,每个人独立负责一个方向,但由于每个人的经验背景不同,我们又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开发规范,久而久之,整个数仓的规模就变的非常的庞大。
这时候,团队已经出具规模,业务方也觉得我们应该通过数据做点事情了,于是就提过来了各种各样的需求,压力就来了。这里描绘一个典型的例子:老板提了一个需求,算一下昨天的业务成交额是多少,把你交了过去,你说:“我查一下哈,半小时后告诉你”。老板一听,心就凉了半截,对你而言,这半小时非常紧迫,开发任务、导出数据、测试准确性,要遵循的流程规范很多,但对于老板,这半小时就度日如年了。半小时后,你告诉老板,昨天成交额是XX亿,老板又问,那么XX方向的金额是多少,你再次回答:“半小时后”,老板吐血……现实情况可能更加魔幻,假设老板提出了一个非常绕的问题,可能一个星期都不一定算得出数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需求响应慢的问题呢?我认为,这需要从需求本身出发,来分析需求的特点。
通常而言,80%的需求都是相对固定的,例如每天的各行业的PV、UV、订单数、成交金额是多少,这些需求指标固定,只是在查询的维度上有所不同, 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业务方常用的维度进行分析和再组合,开发固定的报表,放到DashBoard平台上,业务方可以自助查询。但这里有个问题,大部分的业务方并不关心所有的数据是什么样子的,通常只会关心固定的十几个指标,而我们的数据表有几十上百张,找到想要的数据会变得十分困难。这个时候,数据的仪表盘和个性化功能就很重要了,如果业务方能够自己定义想看的数据,再配合仪表盘直观的展示出来,放到一个简洁的页面中,大家对你的评价可能就有所改变了。
针对另外20%的临时需求,并没有固定的查询格式,很难放到DashBoard上,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针对这一类的需求做case by case的开发了。但这类需求通常也有一些可以分析的特点,例如计算的指标口径比较特别、粒度比较随意,甚至就是临时起意的一些想法,这个时候,我们最好能工提供一种根据粒度做快速自助查询的工具,通过sql的方式,让业务方自己去查询数据,解放数据工程师的人力。当然,不能直接让老板来查询数据,但是可以建议老板招聘几个数据分析人员,同样也是一种婉转的解决问题思路。
为了实现这两种方式,我们数仓工程师要做的,就是搭建清晰的数据仓库模型,讲数据的粒度、维度、周期、过滤等基础功能做好,并且指标统一、逻辑规范。s

(二)痛点之二:数据质量问题多

当我们基本能够应对数据需求多的问题后,另一个问题就随之而来了,数据质量问题多。通常这又分为两种情况:“数据为什么对不起来”、“数据是不是一定准确”。
先说“数据为什么对不起来”。我们经常接到业务方的质疑:今天的数据为什么涨了这么多、这个数据为什么与后端的统计结果不一样、今天的数据怎么还没有算出来……这一类的问题涉及的面比较多,一般而言有两个问题会导致这个情况,一种是数据指标的计算过程不够健壮,另一种是数据统计的口径公司内没有统一。当数据指标的计算过程不够健壮时,数据就会发生一些波动,例如日志新增了某种类型的数据,但ETL没有做过滤,导致了指标统计结果偏多;再例如集群中出现了慢SQL,导致了数据结果产出时间比平时晚很多。这里涉及到的技术问题比较多,需要我们对数据计算的上下游有比较强的把控能力,一定做好与上下游的沟通机制,以便数据发生变化或出现异常的时候,能够及时告知。另外,不同的数据团队,或者是不同的业务部门,对于同一个指标的理解不同,是很正常的情况,某个过滤条件不同,就可能导致结果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个时候,除了数仓自身的标准化工作之外,也需要建立比较多元化的指标体系,例如搜索量,我们可以拆解成:直接搜索量、有广告搜索量、有第三方广告搜索量等多个概念,每个概念在页面上清晰的标注统计条件和过滤方式,供需求使用方取用。
再说“数据是不是一定准确”,老板问我们:“这个数据一定可靠吗?我要拿出去跟投资人讲。”这个时候,你可能就要犹豫许久了。这种问题要么不出现,出现了就对于数据仓库工程师是一种巨大的考验,要做出坚定不移的回答,你需要如下两方面的经验做支撑:一个是对业务有清晰和正确的认识,时常看自己统计的数据,保持对于数据的敏感性,例如某天的成交额比平时多一些,你就要先于业务人员发现这个异常;另一个是具备良好的数据仓库设计理念,对于统计过程有充分的信息,对于质疑数据准确性的情况,有充足的理由和完备的验证过程,来做到“有礼、有节、有据”的回应质疑。

(三)痛点之三:仓库维护成本高

你能够准时应答业务方的需求了,并且做到了数据质量可信,但某一天老板又找到了你,这次是数据仓库的机器成本太高了,需要削减一下,你又陷入了沉思。
不论从机房、服务器、计算资料、存储成本各方面的维度来看,数据仓库必然是一件高投入的事情,但是不是有高回报,却并不取决于你的业务。因此,如何降低成本,是数据仓库长期面临的基本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接口化、标准化及智能化。
接口化,核心思想便是,通过完善的数据仓库结构,降低重复开发的概率,并且通过合适的接口层,对外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对于节约机器资源非常有帮助。
标准化,即包括了开发行为的标准化,也包括了指标计算的标准化。通常每个人针对需求,都有各自的开发方式,很容易产生慢sql等情况,影响计算资源。因此,针对常见业务指标的统计,应该有一套标准的开发方式,通过集体的力量,降低计算资源的消耗。
智能化,也指对于机器资源使用情况的统计,计算每个人、每个团队的机器资源消耗情况,将消耗存储资源多的表,或者是消耗计算资源多的任务拿出来,做专项优化,也是显著降低成本的一种方式。
至于老板一刀切的问题:“机器减半行不行?”或许可以吧…

以上是关于有关大型数据仓库三大痛点的个人看法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数据仓库三大数据模式

数据仓库之三大事实表

数据湖了解

数据仓库|数据库面试题总结

话说“数据仓库”与“数据中台”

漫谈数据仓库和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