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 PC?iPad Pro 上手,说说关于 iPad Pro 的争议与疑问
Posted ZEALER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取代 PC?iPad Pro 上手,说说关于 iPad Pro 的争议与疑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来自 ZEALER+ 社区
* 本文为作者的独立观点,不代表 ZEALER 的立场。
发布会结束两个月后,iPad Pro 在剁手节正式发售,这款又 bigger 了一些的 iPad 表现如何呢?究竟只是 iPad Air 的放大版呢,还是说真能如库克所言“取代 PC”呢?先看看作者 unCloud 的这篇文章吧!
原本以为要下周才能拿到手,UPS 总算给力了一回,周五就收到了快递,晚上开箱迫不及待的体验了一番,此刻正捧着咖啡坐在图书馆,尝试写写我的感受,那么就从网络流传的一些疑问展开吧。
出门前做了简单开箱,包装还是一贯的简约风格,也没什么好说的,上张图吧。
从包装盒的体积就能看出,12.9 寸的体积还是很大的。但真的就是大版的 iPad Air 吗?目前来看确实是的。但屏幕大小真的会带来很大的不同(参考笔记本的尺寸区别):
首先屏幕大了内部空间也就跟着变大,塞进 1W 毫安的电池也为性能和屏幕提升后还能带来足够的续航做出了贡献。
其次 12.9 寸的屏幕在内容显示上更加丰富,也终于让 ios9 带来的分屏等多任务操作变得有意义。配合强大的 A9X 处理器,能够支撑更复杂的任务。
当然屏幕大了用手来回操控难免有些吃力,目前 iPad Pro 专属的触感笔这时就发挥了作用,Apple Pencil 除了可以用来作图外,也可以在屏幕上用作导航,比较懒的我就不用抬着手来回点按了,动动手指挥挥笔杆就解决了(可惜我的笔下周二才能到,只是去店里体验了一把)。
比起 iPad Air,Pro 有着不同的定位,也是 iOS 从娱乐平台向专业平台拓展的开端。
iPad Pro 的配置让不少朋友想到了几年前搭载 Windows RT 的 Surface。这就如俗话说的来得早不如来得巧,iPad Pro 的出现是有一段时间积累的,从 App Store 到 A 系列处理器到日渐成熟的 iOS 生态,循序渐进的让 iPad Pro 的出现变得不那么鸡肋。
比起早年的 Surface,iPad Pro 的优势在于多年平台/技术积累带来的用户体验。加上苹果依靠良好的 iOS 设备销量搭建的 MFI 配件平台也是养活了一大批配件厂商。有这样的第三方配件丰富程度,我想例如调整可视角度这样的个性化需求,对于苹果来说在半年到一年内解决应该不是难事。
iPad Pro 发布当天,Tim Cook 自己就在一段采访中表明 iPad Pro 将会取代很多、很多人的笔记本。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这样说也并不能说不对,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手体验,更加肯定了我的观点。
其实这里说的取代并不是取代传统笔记本在专业领域的地位,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拿最新的 Surface Pro 4 说,其实也是 Microsoft 在 PC 市场出现长时间衰落趋势下做得拓展和转变。本质上说,iPad Pro 还是平板系统,Surface 还是笔记本系统,两者都是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对便携需求的拓展。那么如果取代笔记本是针对的便携需求,iPad Pro 和 Surface 一样都是在向这个需求上前进了一步,如果微软可以说 Surface 能够取代笔记本,那么我想 iPad Pro 同样也可以,只是受众上是喜欢 PC 还是喜欢平板的区别吧。
我一直觉得硬件配置对整体的用户体验是相对的,特别是不同的系统之间更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对比传统笔记本,性能也同样是参差不齐,即使大部分用作生产力工具的笔记本也并不一定需要超强的性能,而是软件的支持。
因此性能堪忧我觉得是多虑了,尤其是在 iPad Pro 第一代的前提下,A9X 已经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基础。对于 A9X 有好奇心的朋友自己搜索啦。
先后两次去了苹果和微软的实体店,顺便对比了下各自的触感笔,我想说 Apple Pencil 至少并不比 Surface Pen 差。另外不同 app 间触感笔的手感也都有细微差别,在轨迹处理上的算法并不相同。防误触方面,就我的测试而言,Apple Pencil 会强一些(也可能是店里 Surface pen 的配对问题,过几天再去体验下)。而在笔尖和屏幕的触感上,Surface Pen 表现更好一些。延迟方面都很出色,只要软件优化过,正常使用基本不会因为延迟感到不舒服。
Apple Pencil 独特的笔锋识别的确对艺术家很有吸引力,有向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不过目前的产品来说,最大的瓶颈还是软件的丰富度。iPad Pro 当前更重要的还是对市场需求的试探,同时也希望能给开发者一些启发。
绘图方面,如果是专业人士,我想目前并不能完全加入自己的工作流程,只能作为一个辅助设备。但个人认为这只是开始,苹果对 Apple Pencil 的定义绝不是仅仅局限在绘图工具,它的潜力也远不止这些。Pencil 在 iPad Pro 交互中的特殊地位,作为更佳精准操作的输入方式,可用在各种领域,包括绘图、3D、音视频图片剪辑、游戏等等都可能有其用武之处。虽然和触摸操作相似,但两者的结合可以激发更多的可能性。
简单列举几个我能想到的未来也许会见到的使用场景:
什么新科技能少了游戏? (近来便携游戏市场越来越火热,国内巨头阿里腾讯也都纷纷进行了上亿的投资。通过 Pencil 来操控游戏,比起手指更精准也不会干扰视线,加上压感和倾斜角度识别技术,潜力很大)
文件管理(突然想到前些天更新 QQ,发现 QQ 和 WPS 已经支持分屏下的拖拽文件复制,或许未来我们也能看到系统级的更新,例如修改文件名时可以利用手写自动识别转换,在文件夹/App 按钮上用 Pencil 打叉来执行删除操作等等)
在专业应用里代替手指执行高精度要求的任务
图形到功能的转化(例如在看邮件时用 Pencil 打勾来标记已读,打星标记关注等等)
未来裸眼 3D 技术的交互媒介(前段时间又传出关于裸眼 3D 的专利,可以在屏幕上方利用手势来进行相关操控,也许离我们真的不远了,大家自行脑补)
关于键盘,我想最令我兴奋的应该就要属这一系列与 Mac OS 完全一致的快捷键吧。虽然不喜欢将 iPad 固定在键盘壳里的设计,但 Logitech 的这款键盘是唯一有现货的,就先买来测试一番。
从系统控制到 Safari 到文字处理,刚开始使用键盘还保留了 iOS 输入的习惯(例如数字符号的输入),但很快就找到了 Mac OS 上输入的手感。比如 Safari 下 cmd+T 开启新 Tab、cmd+W 关闭当前 Tab、输入文本时 cmd+A 全选、cmd+C/V 复制粘贴、cmd+tab 在不同软件间切换等等。
从 iPad Pro 发布以来,各种生产力工具的吐槽就从来没有停息过,但我想说的是,无论从发布会宣传片访谈等等所有的官方态度都不难看出,iPad Pro 依然是面向大众用户的产品,并不是面向特殊人群的 niche 产品,应该算是自家产品线上的拓展来满足不同需求。
Apple Pencil 也是为了大屏幕更复杂场景的精确定位需求而在多点触控的基础上加入的交互方式强化,在较为复杂的场景下,让大屏幕的触屏操控更加效率和精确。
当然大屏幕加上更强大的性能,也使得 iPad Pro 更具备作为生产力工具的能力,但这并不代表它已经是能够胜任各种传统 PC 对号入座功能的生产力设备。更多的是利于这样一款硬件强劲的设备激发开发者的兴趣让生产力平台可以在 iOS 更深层的发展,让更复杂的触屏应用变得可能,苹果并没有定义这样一个产品可以用来干什么,而是把答案留给了所有的开发者和用户,也许一两年以后 iOS 就真的能为更多行业提供多一种生产力平台的选择。从目前几个绘图、视频编辑、3D 设计软件来看,iOS 的体验比起传统 PC 更加有趣,也不乏效率。
我想答案是 App Store。
除了在商业领域有着不错的应用前景外,作为大众消费者,什么样的群体值得考虑呢?可能有以下几类:
儿童:iOS 设备上手相对容易,大屏幕对操作的要求也会低一些,加上教育类、启发类的 App 对触屏非常友好,儿童也并没有长期积累下来的 PC 使用习惯的干扰,因此 iPad Pro 是个不错的入门选择。
老人:屏幕大,字比较大,触屏操控相对方便,上手也比较简单,一般需求还是可以很好的满足的。
绘画作图摄影相关的创作者、艺术家:对创作者艺术家来说,没有太多拘束,可以去尝试各种事物寻找灵感,对创作更加友好的触屏加 Apple Pencil 的组合应该值得尝试。
喜欢 iOS 系统的人:原本就很熟悉的系统并不需要什么学习成本,更大的屏幕加上更强大的性能对复杂任务和多任务操作的体验会更好,或许可以作为下一次升级平板的选择。
已经拥有很多 iOS 设备热爱苹果生态的:对于这部分人群,如果资金充裕,iPad Pro 应该很容易加入你的已有生态。家庭的智能控制中心入口、厨房的做饭伴侣,需要的时候挂在洗手间的墙上也不是不可以。当然外出旅行的便携设备也可以很好地胜任,用 iPhone 拍照摄影,通过 AirDrop 传送或 iCloud Photo 同步到 iPad Pro 进行图片剪辑,相册整理,修剪旅行视频,无聊看看电影玩玩游戏都可以愉快的完成。
虽说 iPad Pro 是一款针对大众用户的产品,但就像上文所说,App Store 决定了是否值得拥有。就如很多人正是为了能玩上某一款游戏才买了台机,也是一个道理。因此,已经有了一台相对较新、性能非常不错的笔记本,或是对一些软件(专业软件或电脑游戏)有很大依赖的朋友们,还是别指望目前的 iPad Pro 能够取代你们现有 PC 的位置。
3D touch 作为 6s 升级的一大特色,让很多朋友抱怨起 iPad Pro 并没有类似功能的实现。其实并不然,Apple Pencil 配合压感屏幕可以说就是 iPad Pro 版的 3D touch,只是和 Apple Watch、iPhone 6s 的实现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本质上都是纵向功能的拓展。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 Apple Pencil 作为绘图工具里的橡皮擦时,通过笔杆和屏幕的角度不同,橡皮擦的大小也会相应的改变,这样的功能其实也是纵向的功能扩展,相信开发者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反观 iPhone 6s 上 3D touch 功能,主要还是为了优化小屏幕的体验,通过 3D touch 让操作更效率便捷,但 iPad 拥有较大的屏幕,这样的功能并没有太多存在的意义。然而目前 iPad Pro 的大屏幕优势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系统级别的优化还需要更多努力,期待 iOSX 吧。
经过一天的使用,可以说 iOS 在 iPad Pro 上的软件优化并不是很理想,下面列举一些使用中发现的问题:
Safari 并不能默认使用桌面版本打开网页。
分屏模式下,主副程序切换不够自由便捷(例如左右 app 位置对调的操作实现很繁琐,右侧 app 在分屏情况下无法直接全屏等等)
整体 UI 布局基本是拉伸处理没有优化,包括官方自带 app 比如设置。
Home 界面和 Control Center 界面过于空旷,空间并没有进行合理利用。或许可以考虑加入一些个性化的功能。
键盘输入时无法取消输入模式,例如使用 cmd+space 开启搜索功能时,用键盘输入以后还是需要用手指点按搜索结果,对于正在使用键盘的情况下,体验并不好,还有待优化。
持续更新中...
总体来说,iOS 是一个易于上手,却难以精通的系统。很多隐藏式的操作并没有太多 UI 上的指示,让不少好用的功能难以被发现,也就导致了不少用户直接选择放弃使用某些功能。这也是希望在明年 WWDC 上看到的改变,至少多加个说明书吧:( 当然,说到 iOS 系统的局限性,其实很多都是可以通过 app 解决的,例如对于有鼠标悬停功能或者还在使用flash的网页,利用第三方浏览器就会有更好的体验(如 Puffin:同时还支持触摸板模拟鼠标控制等选择)。另外还有利用 APN 科学上网、利用 extension 增加 app 间的协作能力等等都有很不错的软件支持。对 iOS 的局限性有疑问的朋友可以留言,尽力帮你们找到解决方案:)
一个好的产品需要能够解决一个问题或是开拓一个新领域,亦或是两者兼备,iPad Pro 在我看来是一个好产品的开端。拿在手里就像握着一块超薄屏幕,然而确是一台拥有强大处理能力的便携式设备。
从 iPad 第一代开始,我就相信 iOS 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系统,随着这几年伴随我大学生涯的更新迭代,我也见证了 iOS 一步步的成长。触摸控制是一种非常自然的交互方式,它让科技变得更加亲近。
同样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也在尝试从视觉上拉进科技与人的距离,Siri/Cortana/Google now/Alexa 等的语音识别以及不断进步的人工智能亦是让科技产物更加接近于人类的行为举止。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让科技更好的融入人们的生活。
虽然这几年一直期待着 iPad Pro 的出现,但又希望再等等,等待技术进步软件跟上时机成熟。这也是我热爱苹果的一大原因,苹果是个有耐心的公司,如果苹果的文化是一个人的个性体现,那一定是个完美主义者。而往往完美主义者都是相对封闭的,因为不妥协同样是一种妥协。苹果的文化散发着人文气息,温暖优雅的设计让科技不在是个遥不可及冷冰冰的东西,这种对创新的独特角度和方向,伴随技术的层层递进式推进,无疑对开发者有着不一样的吸引力和粘性。
iPad Pro 的到来为 iOS 的拓展立下了一个里程碑,但现实往往并不会那么乐观,是否有足够的市场来吸引开发者去研发专属的软件,可能也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
但我依然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因为我喜爱探索,有点理想主义,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也请大家用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对待这篇文章,为什么我讨厌所谓的果粉一词来评价所有真正热爱苹果的人,因为社会让它有着太多的贬义色彩和不健康因素,难道创新就不应该得到支持吗?我觉得态度开放,喜爱新事物,乐于接受改变对未来憧憬的人,没有理由讨厌苹果,至少它让科技变得实在,而不只是停留于概念。
微信君的贴心小推荐:
你真的需要一台 iPad Pro 吗?
iPad Pro | 剁手前你必须知道的小技巧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看看吧!
以上是关于取代 PC?iPad Pro 上手,说说关于 iPad Pro 的争议与疑问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iPhoneSE上手 视频 iPad Pro 9.7寸 对比体验